查文庫>教學反思> 《小老鼠與大老虎》教學反思

《小老鼠與大老虎》教學反思

《小老鼠與大老虎》教學反思

  作為一位優秀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藉助教學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們的教學能力,那麼寫教學反思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老鼠與大老虎》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老鼠與大老虎》這個繪本主要講了一隻小小的微不足道的老鼠和一隻大大的強悍威武的老虎居然成了好朋友,這對很不相稱的好朋友之間因為一些小小的問題波瀾迭起,這些小小的問題其實也是存在於小朋友的生活當中的,比如故意踢翻朋友的玩具、和朋友一起分享的時候自己可能會多留一點的小心眼,這些都會讓孩子感覺到繪本故事的親近,他們在閱讀中可以經歷著相同的情感變化。而小老鼠大膽地和大老虎絕交,大老虎想盡辦法贏回小老鼠的友誼,最終獲得小老鼠的諒解的比較完美的結局會讓幼兒雀躍,從中也能學到和朋友友好相處的一些方法。我想這就是繪本的價值所在吧。

  整個繪本還採用對比的方式把喜劇氣氛渲染到了極致,從玩遊戲時投降的“小老鼠”到角色互換後投降的“大老虎”,從“小老鼠”身上的創口貼到“大老虎”身上的創口貼。富有趣味的設計,一種頑童的幽默跳躍在字裡畫間,讓人自始至終忍俊不禁。

  這堂課在我上之前已經看兩個老師上過了,第一個老師上的.時候是完全按照繪本上的故事講的,然後讓幼兒一幅幅圖觀察,講,本身故事就很長,這樣分開像看圖說話一樣的形式講述,把整個繪本拆的很散,幼兒注意也不能集中。第二個老師注重幼兒的對故事本身的傾聽,她是以故事的形式講述的,將繪本中原來的對話以第三者的身份講了出來,這樣雖然整體性好了,但是,我覺得失去了繪本的意義,繪本最重要的是圖,如果以傾聽為主要目標,以故事的形式講述,圖就成了輔助。結合本班幼兒喜歡錶演的特點,我在上課時將重點放在了學習圖中大老虎和小老鼠的表情、神態、動作上,然後讓幼兒體會繪本中兩個動物的心理變化,從而理解好朋友正確的相處方式。想的很好,可是由於我是新教師,對課堂的把握不好,導致上下來還是效果不好,我的最大問題就是教師的應對策略。在這個活動結束後,我覺得在以後備課時,我必須讓自己想的更仔細些,比如如何跟進,是語言跟進,還是問題跟進;在語言跟進中是用過渡性語言還是總結性語言;在問題跟進中是追問還是反問,如何讓自己的提問不重複,回答有技巧;繪本的語言什麼時候該出現,是講述還是總結、提升這些都值得好好思考。

  在課後再與其他老師研這節課後,我發現,我們現在的活動設計很死,將繪本上成看圖說話的情況很多,繪本,應該更多的給孩子自己閱讀的機會。而同樣一節課,上法可以很多,主要是制定一個適當的目標,然後圍繞這個目標設定一條線索,教師緊抓這條線索讓幼兒自己去發現、學習,這樣才是一個好教師應該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