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書包》教學反思範文
《小書包》是一年級新教材中第二組識字課,是在學生學完拼音後安排的一組識字課.本課重點是認識11個生字。因為新教材對識字有特殊要求,即分類識字,重視學生識字方法和能力的培養,所以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注重了識字方法教學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結合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我主要採取遊戲中識字的方法,採用自主學習和教師重點引導相結合的方式:
例如:在導課環節,我設計了猜謎語,引出課題,小書包,激發學習興趣;在識字環節,我安排學生自主讀兒歌,讀詞語,圈生字,同桌互讀、互考、互教,逐步滲透“先學後教“的教學理念,在識記字形這一環節,我引導孩子大膽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識字好方法,給學生提供機會,讓學生交流課外識字的途徑與成果,發展學生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學習新偏旁時,引導孩子歸類識字,幫助學生拓展新知,增加課外識字量;在寫字環節,我嚴格按照新教材的要求,遵循“寫字貴在精,而不在多,要嚴格指導”的原則,重點指導字的筆畫、筆順,要求學生寫字時先講求正確,再寫得整潔美觀。
除此之外,在教學中我還注重了引導學生去“發現學習”,比如:生字認完後,組詞環節,我讓學生去發現,11個生字中還有哪兩個字可以組成一個詞?這樣把認字和學詞聯絡起來,引導孩子聯絡生活識字,提高學生表達能力,降低識字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