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風箏教學反思範文

風箏教學反思

風箏教學反思範文

  執教完《風箏》,我感覺特別舒暢和輕鬆,不管這堂課大家認為如何,起碼我自己認為這堂公開課是真實的,我沒有把它上成表演課。短短的四十五分鐘,我和孩子們一起走近了風箏事件,層層深入的探析了魯迅先生的悲哀之源,我感覺自己和孩子們一起經歷了一次美妙而艱難的心靈之旅。

  說實話,在沒有執教《風箏》之前,我是不喜歡魯迅先生的作品的。但學生們在初中階段第一次讀魯迅的文章,那麼我傳遞給學生的應該是興趣,起碼不是厭惡。於是,研讀教材,找到與學生心靈的契合點成為我教學設計的首要功課。

  魯迅的文章就是如此,讀一遍完全不懂,讀十遍似乎有點懂,讀二十遍似乎又不懂了,再讀再讀發現自己已經像魯迅一樣悲哀著了。一件小小的風箏事件,居然承載著末代的封建教育文化對兒童天性的虐殺,更可悲的是這樣的行為或思想還在現實生活中繼續,甚至自己也就是這樣的一位精神虐殺者。可是,這麼深的內容該如何讓學生自己品讀出來呢?我的導應該架設起一座學生學的橋樑。

  整堂課中,我設計了一個主問題:“為什麼作者會感到如此悲哀?”品讀部分我丟擲了兩個分問題將學生的思考引向深處:“哥哥明明很愛自己的弟弟,那他為什麼要如此殘忍的毀壞弟弟的風箏?”“弟弟如此苦心孤詣偷做的風箏就要被哥哥毀掉了,他為什麼不反抗?”人物的行為都是受內心思想的支配的,這樣一來,學生們比較容易的得出:哥哥用自己的方式愛弟弟,在他的觀念裡,這就是為了弟弟好。而弟弟作為幼者,作為弱者,自然只有默默接受的份。這都是中國人受封建觀念的影響,骨子裡的奴性的體現。如何讓學生理解國人的麻木呢?我設計的問題是:既然弟弟已全然忘卻,毫無怨恨,那我的心也應該釋然了,可為什麼我還是感到無可把握的悲哀呢?這是本課的一個難點,的確,從上課時學生的回答也體現了問題之難,學生們的回答依然在圍繞著課本上的句子打轉。這也是我事先就有所預設的,這個時候,我再給學生搭了一個梯子,出示了一段拓展材料,即魯迅先生在《吶喊》序言裡的一段話:凡有一人的主張,得了贊和,是促其前進的得了反對,是促其奮鬥的,獨有叫喊於生人中,而生人並無反就,既非贊同,也無反對,如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無可措手的了。這是怎樣的悲哀。學生經過思索,終於認識到魯迅先生悲哀的是為國人所共有的麻木狀態,明知是受害者,卻全然不知,甚至認為那是應該的。

  由於問題的預設不零碎,成梯狀,所以課堂上確實帶給了我很多驚喜。在最後的拓展環節,“你認為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行為是精神虐殺?你自己曾有過精神虐殺的經歷嗎?”有學生說:“老師喜歡用標準答案來判定我們答案的對與錯,我認為這是一種精神虐殺。”學生們的觀點多犀利啊,這不是我們教育一直以來的.弊病嗎?以固定的標準答案來限制學生的思維。從小,我們就被家長和老師們教導,要做一個聽話的孩子。於是,我們都聽話了,可卻失去了自己的思想。學生們的眼光多獨到,做個聽話的孩子,我們曾多少次對學生、對孩子這樣的嘮叨,可聽話的背後,卻是扼殺了創新和批判思維的火花!

  課後,有一位學生在日記本里記錄了這堂公開課:“剛開始學這篇課文時我並沒有太多的感受,不就是魯迅先生破壞了他弟弟一隻風箏嗎?可隨著老師細膩深刻的引領,我覺得越來越悲哀,一個小小的風箏裡蘊含了太多真實的情感,承載著作者太多的心痛,受封建文化影響的“我”親手虐殺了弟弟的童心,多年後“我“向弟弟認錯,懇求他的原諒,可是弟弟卻驚異的說:“有過這樣的事嗎?”也許,忘卻是最好的療傷,但對於清醒著的魯迅先生來說,忘卻代表著不覺醒,甚至是理所當然,那麼悲劇就還在延續,還在無數的“小兄弟”身上生根、發芽……”

  我們的孩子,太不簡單了。“給他一個支點,他便能撬起整個地球。”一旦孩子情感的閘門開啟,思想的火炬被點燃,他們所迸發出來的“深刻”、“精彩”、“獨到”,遠遠超出老師的想象。永遠不要低估孩子的智慧,去做孩子們學習上的導遊,而不是孩子們心靈的虐殺者。這應該是我執教這一課最大的收穫吧。

  當然,就這堂課而言,我自己感覺發揮學生主體性方面,還是改得不夠。滿堂都是老師的問,沒有學生的疑問。我僅僅是把自己的解讀交給了學生,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質疑精神的培養,在本堂課裡都是嚴重缺失的。教是為了不教,這一方面我需要進一步探索。“自主-導學”課堂模式的課題研究,這堂課僅僅是我們的一個起點,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超越模式,運用自主導學的教育理念,開出一朵朵個性迥異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