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學反思> 關於《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的教學反思

《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的教學反思

關於《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的教學反思

  我們已經瞭解了聲音是怎樣產生和傳播的,那麼對聲音的接受和感知也是必不可少的知識。在學生用聲波的形式藉助物質向各個方向傳播的基礎上,共同學習傳遞完整知識體系,整個教學過程我從以下三個方面體現。

  一、展現聲波被阻礙時發生的現象。引導學生用鼓和吊有小球的紙屏實驗。透過敲鼓,讓鼓聲衝撞紙屏,使紙屏振動。從而讓學生感知聲波對阻礙物的影響狀況。在這個實驗中紙屏上吊的塑膠泡沫小球起凸起紙屏振動的作用。學生懂得了聲音在傳播過程中的整過運程作用。

  二、在教學耳的構造時,重點從聽覺產生的過程到人耳的基本構造。透過實物模型耳的展示,讓學生形象描繪出聽覺產生的過程,特別指出鼓膜振動的原理和紙屏振動的原理相同。並提醒學生注意保護耳朵。這裡還有一個細節性的教學,就是要求學生懂得耳的構造每個部件具的.特定功能。如:耳廓具有收集聲波的作用。

  三、對噪音知識的傳授分別是:什麼是噪音?(聽起來不舒服的聲音)生活中有哪些噪音?(建築工地的雜音、火車的汽笛、機器的轟鳴等)身處嘈雜環境我們要怎樣對待呢?(戴好耳塞,捂住耳朵,離開噪音區。)

  抓住以上三點細節性的教學,學生能掌握耳的構造及聽到聲音的原理。為下節課《不同的聲音》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