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大班教案《風兒和雲彩》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風兒和雲彩》含反思

幼兒園大班教案《風兒和雲彩》含反思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教案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風兒和雲彩》含反思,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動目標

  欣賞詩歌《雲彩和風》,嘗試用完整的語言仿編詩歌。

  萌發觀察自然想象的興趣,能夠大膽進行想象。

  激發幼兒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讓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詩歌內容的猜測。

  感知詩歌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能講述、表現雲彩的變化。

  教學難點:用完整的語言仿編詩歌。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1.詩歌《雲彩和風》

  2.淺藍色紙、膠水、棉花

  3.各種雲彩圖片、照片,音樂

  4.雲彩頭飾、風兒頭飾

  活動過程:

  一、開始環節:播放音樂,引出雲彩

  播放音樂帶幼兒走進“雲彩王國”,讓幼兒觀察各種雲彩的圖片說說都是什麼樣子的`,我講述雲彩和風的關係,知道雲的形成,大自然的一些變化。

  二、基本環節:播放多媒體課件,準確理解詩歌

  這個環節分為三個步驟:

  1.播放多媒體課件,讓幼兒觀察,說說動畫裡都有什麼,雲彩是怎麼變化的,都變成什麼了,準確把握詩歌內容,完整的朗誦詩歌請幼兒欣賞。

  2.製作雲彩:分發材料,請幼兒將棉花撕扯成片狀,粘到淺藍色的紙上,表示藍天中的白雲,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做的白雲像什麼?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述.

  3.學會創編。根據詩歌的形式,教師示範,請幼兒發揮想象,說說雲彩都可以變成什麼。(例:吹呀吹,雲彩變成大蘋果,又圓又大,真好吃!雲彩變成大足球,你踢一腳,我踢一腳,踢到天邊看不見。雲彩變成一隻雞,喔喔叫,叫你不要睡懶覺!)我做小結:雲彩不旦可以變成物體、小動物,還可以變成食物,人物等等,它是千變萬化的,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想象,把它比作什麼它就是什麼。

  三、結束環節:情境遊戲

  分發頭飾,我扮成“風兒”,幼兒扮“雲彩”,“風兒”一吹,“雲彩”就變出不同造型來,幼兒可任意擺出造型,並用詩歌的語言的形式表達雲彩的變化。

  教學反思

  這節《風兒和雲彩》的語言課總體感覺上大班幼兒接受程度還是比較好的,不能說所有的孩子都學會創編兒歌,都能充分發揮想象把雲彩比作各樣的東西,但是他們知道雲彩是可以變化,並都能隨著課件的播放理解,也能夠獨立說出兒歌內容。總體效果不錯,應該說幼兒理解並接受了,也達到了最初制定的教學目標。

  但是在中間的細微環節還稍有問題,例如在幼兒製作雲彩的時候,有的幼兒很茫然不知道雲彩是什麼樣或者是不知道該如何能貼出雲彩,會駐足觀看別人,自己卻不動手操作;在創編的時候也是,有的幼兒想象力很豐富並且能夠表達的很恰當,風兒和雲彩是一個怎樣的關係,可是有少數幼兒還是缺乏此方面的能力,當我提問到他的時候,他會重複別人創編過的兒歌,而沒有獨立的思考,這也是一種欠缺的能力,也就是需要我們教師在平時的教學中多多注意並幫助這樣的幼兒,拓展的他們的思維開拓他們的想象力。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我會在最開始的部分,先讓幼兒知道什麼是雲彩,切身到戶外去觀察雲彩看看本來的雲彩是什麼樣子的,有了風又會有什麼變化,主要目的是讓幼兒瞭解雲彩。真的把教室佈置成一個“雲彩的王國”而不是虛擬的教師口中的“雲彩王國”,一定要讓幼兒切身感受,不光是想象,只是感受到了,才能發揮想象,知道雲彩除了可以變成這樣還可以變成那樣,為什麼,原因是什麼,使教學目標達到一定高度從而昇華,達到各領域間滲透的目的。因此在以後的教學中應更多的做讓幼兒去感受而不是教師的設想在過多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