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

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

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將從某件事、某個瞬間中受到的觸動、得到的成長具體真實地記錄下來。

  2.能自主修改作文,根據同學的意見修改作文。

  教學過程

  一、圖片匯入,引出主題。

  (多媒體播放學生嬰幼兒時期的照片,讓學生猜猜照片中的人是誰。學生髮言,教師引導。)剛才播放照片的時候,同學們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大家看到自己小時候的照片,腦海裡一定閃現出了一個又一個成長中的故事。老師看到這些照片,也感慨萬千。轉眼間,同學們已經從咿呀學語、蹣跚學步的娃娃,長成了朝氣蓬勃的少年,長大彷彿就在一瞬間啊!

  二、小組討論,感受成長。

  1.小組討論:什麼是長大?你在哪一刻感到自己長大了?那一刻你做了什麼事情?事情的經過是怎樣的?你是怎麼想的?先請同學在小組內交流一下,然後與全班同學分享。

  2.學生彙報交流內容,師引導學生總結。

  長大,不僅是年齡的增長、形體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學會了思考,學會了反思,學會了孝順,學會了辨明當前最主要的任務,懂得了責任的真正內涵。

  (學生互動交流成長故事,一方面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從而養成說真話、寫真實故事的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養成多問為什麼的習慣,從而讓學生明白只有想得具體才能寫得具體。)

  三、回顧教科書,點撥寫法。

  1.聯絡課文《梅花魂》,作者寫了關於外祖父的幾件事?(讀詩詞落淚、珍愛墨梅圖、因不能回國而哭泣、贈“我”墨梅圖、送“我”繡著梅花的手絹)重點是什麼?作者在寫這些事情的時候重點寫的是事情的哪個要素?(經過)

  小結:如何把一件事情寫具體:(1)要把“經過”部分分成幾步,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2)要寫清“經過”中的重要情節、場面,給人如經其事、如睹其物之感;(3)要把主要人物的表現具體清楚地寫出來,達到如見其人、如聞其聲的效果。

  2.聯絡課文《祖父的園子》第17自然段,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是怎樣表達這種思想感情的?

  小結:藉助自然景物,移情於景,表達作者對自由的嚮往和熱愛以及對童年的懷念。引導學生在課文選段中學到寫作的方法。

  3.從剛才的討論中選擇一件令你成長的故事,將故事的經過寫清楚,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四、佳作共賞。

  1.剛才我們獲得了寫作經驗,根據這些經驗,我們來欣賞一篇佳作,看看小作者是如何體會成長的。

  2.教師出示範文,由學生朗讀。教師提問:文章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是什麼?說說你的理由。

  3.教師點撥總結:文章要想感人,就要說真話,訴真情。

  五、寫作實踐,交流共評。

  1.出示寫作要求:寫一件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感觸、感到成長的那個瞬間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

  2.學生完成習作。

  3.學生互評,交流共享。

  六、小結。

  聽了同學們的成長故事,我發現,此時此刻,同學們真的長大了,記得有位名人說過:生活是創作的源泉,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希望同學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善於觀察,勤於寫作,說真話、做真人。

  教學反思

  作文教學就是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寫作、點評的過程,透過對學生寫作目的的不斷強化,透過學習不同表達方法的訓練,儘可能地鍛鍊、提升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寫好故事,更準確地刻畫人物。

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2

  教學目標

  1、從生活中真人真事中選取觸動內心的來寫。

  2、交代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寫出真情實感。

  3、適當運用學過的描寫方法,使文章更生動。

  教學重難點

  適當運用學過的描寫方法,使文章更生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

  觀察圖片

  二、習作內容

  翻閱影集、日記、成長手冊。回憶一下自己成長的歷程,有沒有某一個瞬間、某一件事情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今天,我們的習作就是圍繞“那一刻,我長大了”來寫的,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瞬間記錄下來。

  三、稽核指導

  說說本次習作對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在自己成長過程中,總有一個難忘的瞬間,或者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引發心靈的觸動,讓自己明白某些道理,感覺長大了。本次習作,就是把一件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瞬間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

  四、思路導航

  1、如何寫好引起自己內心觸動的事情呢?

  我們不僅要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還要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

  2、具體應該怎樣寫呢?

  (1)選取典型事例,突出中心。

  (2)要詳略得當,突出事情的重點。

  (3)抓住細節描寫,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

  (4)寫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做到以情動人。

  五、技法點撥

  1、選典型,突中心。

  首先我們要如何選材呢?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情,但我們要選擇那些引發自己心靈觸動,讓自己真正成長的典型事例,更加有力地突出中心。

  2、巧詳略,突重點。

  敘述時應注意什麼?我們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把事情的前因後果敘述完整。一般詳寫事情的經過,略寫起因和結果,讓讀者很快清楚事件的主要環節。

  3、多描寫,寫具體。

  (1)寫作時,我們還應注意些什麼?我們可以運用多種描寫方法進行細緻描寫,把事情的重點部分寫具體。結合這篇文章的主題,我們可以多運用心理描寫,寫清自己的心理感受。

  (2)如何運用心理描寫把事情寫具體?心理描寫就是對人物內心的思想活動進行描寫。描寫人物的思想活動,能反映人物的性格,展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寫好心理描寫,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心理描寫要扣住本質。心理描寫要抓住人物的本質特徵,符合人物性格發展的邏輯,不要興之所至,信筆寫去,使心理描寫成為累贅。

  二、心理描寫要實事求是。心理描寫要恰如其分,不可主觀臆造,不可無限制擴大。過於冗長繁瑣的心理描寫,非但達不到真切感人的目的,反而會令人生厭。

  三、心理描寫要和其他描寫方法相結合。只有把心理描寫與肖像描寫、行動描寫、語言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段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產生良好的效果。

  4、寫真實,打動人。

  怎樣寫才能打動讀者?

  最真實的東西最能打動人。生活是怎樣的你就應該怎樣去寫,寫出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既不能“造假”,也不能“矯情”。這樣才能感染人、打動人。

  六、佳作引路

  總評:

  小作者選取了玩遊戲這件對孩子有吸引的小事,表現自己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戰勝自我的經過,中心突出,真實可信。文章運用內心兩個聲音對話的形式和比喻的修辭手法表現自己的矛盾心理,心理描寫細膩、傳神,把自己的成長寫得具體生動。

那一刻,我長大了教案3

  【教材分析】

  本次習作教材由兩部分組成:文字和插圖。文字部分引導學生圍繞“那一刻,我長大了”進行思考和選擇材料,對學生習作和修改提出了具體要求。插圖部分配合文字內容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歷,尋找成長中讓自己受到感觸的那個時刻。

  設計理念:“要求學生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因此本次設計的重點是引導學生聯絡生活和思想的實際,抒真情講真話,自由表達,寫出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教學目標

  1.在習作中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感觸、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

  2.知道自己的成長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學會用恰當的方式感恩父母、感恩老師、感恩社會。

  3.體驗“長大”的自豪,理解“長大”的內涵。

  4.養成修改自己習作的習慣,並能主動與他人交換修改習作。

  教學重點在習作中記錄自己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感觸、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

  教學難點在習作中把受到觸動的那個時刻寫具體。

  一、交流激趣,匯入課題。

  1.引導回憶:同學們,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們都發生了很多的變化,最大的變化就是你們都長大了。誰能說說從哪兒可以看出自己長大了?

  2.學生自由發言,其他學生進行評議,也可以做補充發言。

  3.教師小結:從交流中可以看出,同學們身體長高了,學會了很多知識,學會了關心別人,學會了體貼父母……所有的這一切都足以證明——你們長大了。

  4.觀看影片,引發交流:

  (1)我長大了,學會做許多的事情了,你們看,這些小朋友能做什麼事呢?【出示課件3】播放錄影影片

  (2)我們也長大了,又會做什麼事情呢?老師為你們準備了許多的星星,你覺得你能得到哪顆呢?(設計表格)【出示課件4】(自信、環保、文明、愛心、體育、勤學、家務……)

  5.教師評議,匯入課題:翻閱影集、日記、成長手冊……回憶一下自己的成長曆程,有沒有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讓你突然覺得自己長大了?這節習作課我們就根據自己的體會,聯絡生活實際寫一寫成長中的自己。(板書:那一刻,我長大了)

  利用幾組學生影片匯入新課,目的是創設情境,同時讓學生感受成長、感受變化,從而激起學生多彩的回憶,為下面回憶自己的成長曆程做好鋪墊。

  二、課件展示,引導選材。

  1.【出示課件5】

  (1)今年我過生日,媽媽給我切蛋糕的時候,我發現她的眼角出現了淺淺的皺紋。

  (2)今天爺爺走了很遠的路,給我買了一雙心愛的球鞋。接過爺爺遞過來的球鞋,感覺手上沉甸甸的……

  (3)上個星期,第一次在班裡當眾發言,我很緊張。看到同學們鼓勵的目光,我忽然對自己充滿了信心……

  2.小組交流:你從哪裡可以看出上面資料中的“我”在那一刻長大了?結合課文插圖,聯絡自己的成長經歷,你還能從哪些地方看出一個人在那一刻長大了?(小組長分類整理小組同學的發言。)

  3.小組派代表做彙報發言,全班交流,教師評議,分類總結。

  (1)品德方面:看到出現皺紋的媽媽,懂得了關心父母;看到為自己操勞的爺爺懂得了關愛老人;看到生病還堅持上課的老師,懂得了尊敬老師;得到同學幫助的那一刻,懂得了關愛同學;獲得同學掌聲的那一刻,我對自己充滿了信心,也懂得了要欣賞和鼓勵別人;幫助低年級的小同學修好文具盒,那一聲謝謝讓我感受到助人後的愉悅……

  (2)學習方面:課堂發言受到老師表揚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努力學習;克服困難,獨立解決疑難問題的那一刻,懂得了要學會獨立思考;讀書交流會上得到同學們掌聲的那一刻,懂得了要主動探索新知識……

  (3)能力方面:學會了一項新技能,為自己感到自豪;放學了,爸媽沒來接我,獨立回家的那一刻,內心充滿了喜悅;晚上自己在家沒有感覺害怕,得到爸媽讚許的那一刻內心非常激動……

  (4)友情方面:原諒朋友過失,看到朋友激動表情的那一刻,我真正感受到對待朋友要寬容;把自己的鋼筆借給朋友,聽到謝謝的那一刻,我懂得了要幫助別人……

  4.獨立思考:回憶自己的成長曆程,尋找讓自己覺得忽然長大了的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情。

  5.小組交流:小組同學互相介紹讓自己覺得忽然長大了的某一個時刻、某一件事情。

  6.全班交流,教師評議。

  三、互相交流,拓展思路,指導命題。

  1.小組交流:怎樣根據要求寫出感人的文章?

  2.全班交流,教師評議並小結,並板書:

  (1)選擇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

  (4)在習作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3.指導命題:

  (1)可以用“那一刻,我長大了”做為習作的題目。

  (2)可以根據選取的材料進行命題。

  (3)可以根據自己最深的感受對習作進行命題。

  (4)可以把自己受到的教育或啟發做為習作的題目。

  四、欣賞範文,把握技法

  【出示課件10】

  那一刻,我長大了

  人生中總會有一些難忘的事情,我也不例外。而使我終生難忘的,卻是一次不愉快的回憶。

  那一次,我獨自走在放學的路上,看見道路的一旁有一棵梨樹。上面那黃嫩嫩、水靈靈的梨兒,使我不禁心中一陣歡喜。我記得這梨樹好像是小賣部的主人老王伯伯種的。“沒關係,反正樹上這麼多梨呢!”我心裡想著,手不知不覺的伸了上去,摘下了兩個碩大的梨子、我小心地把梨裝進書包裡,滿心歡喜,像一隻小鳥似的飛回了家。

  爸爸開啟門,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包鼓起的那一大塊兒。“那是什麼?”爸爸把聲音壓的很低。“梨!”我歡快地告訴爸爸。“哪兒來的'?”“在老王伯伯的那棵梨樹上摘的。”我滿不在乎地回答。“你為什麼偷別人的東西?”爸爸的眼神像箭一般,讓我不敢看一下。我馬上感覺到形勢不妙,老老實實站到了爸爸面前,恨不能把頭低到胸脯上,等待著一場暴風雨的來臨。誰知,爸爸心平氣和地說:“亂拿別人的東西不是一個好習慣,現在的小偷就是小時候像你一樣,愛偷別人的小玩意兒,現在是兩個梨,將來就可能是一筐梨,甚至是更貴重的東西!快給人家還回去!”爸爸的聲音雖不高,每一個字卻像一條鞭子,抽打著我的心。“爸爸……”“快去!”爸爸用兩個字拒絕了我的請求。我的話還未說出口,就被這兩個字頂了回去。

  我手中拿著這兩個梨,它們彷彿有千斤的重量,壓著我的心。我實在沒有勇氣面對小賣部的老王伯伯。我走到梨樹邊,四處張望沒有一個人,才放心地把梨子放在了樹下的草地上。風吹著梨樹的葉子沙沙地響,那千斤的重量也隨風而去,我心裡輕鬆多了,幾乎是一路唱著歌回到了家。

  那一刻,我發現自己好像長大了不少,覺得自己突然成熟了許多。我永遠不會忘記爸爸對我的教誨,每次想起我都會提醒自己:“做一個光明正大的人,做光明正大的事,我長大了,我再也不是小孩子了!”

  1.我當小評委:學生欣賞範文,說說什麼地方寫得好?(小組交流,彙報發言。)

  2.師生交流,教師小結,把握技法。

  (1)開頭用簡潔的語言直接引出主題,乾脆利落。

  (2)習作選取了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寫清了事情的經過。

  (3)習作透過細緻描寫自己的心理活動,記錄了當時的這是感受:

  (4)總評:本文作者能選取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來敘述,寫清了事情的經過,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了當時的真實感受。

  五、獨立習作,教師巡視。

  1.明確習作要求。

  2.學生獨立完成習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提醒學生格式要正確。

  六、全班交際,師生評議。

  1.習作完成後,自己閱讀並修改,保證句子通順,沒有錯別字。

  2.以小組為單位,每個同學把自己的習作在小組裡讀一讀,小組同學互相評議,提出修改意見。也可以大家一起幫助修改,並選出最好的一篇習作作為小組的代表作。

  3.課件出示教師巡視時發現的優秀學生習作。

  (1)學生自由閱讀。

  (2)自由發言,進行評議,發現亮點,提倡借鑑。

  4.課件出示教師巡視時發現的存在普遍性問題的學生習作。

  (1)學生自由閱讀。

  (2)自由發言,進行評議,發現問題,提出建議。

  (3)集體交流,進行修改。

  5.小組交流。

  (1)把自己獨立修改後的習作讀給小組同學聽,和同學一起分享當時的快樂心情。

  (2)互相評價:從哪裡感受到了當時的快樂心情,哪些地方沒聽明白。

  七、自我修改,謄抄習作。

  1.請同學們根據交流情況再次修改自己的習作,試著用好修改符號。

  2.小組內交流再次修改後的文章。

  3.把自己的習作認真謄抄。

  師生互動交流成長故事,一方面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學會觀察生活、思考問題,從而養成說真話、寫真事的習慣。另一方面,讓學生養成多問為什麼的習慣,從交流中明白只有想具體才能寫具體。

  給學生一篇完整的例文《那一刻,我長大了》,設計一個“我當小評委”的活動,目的是讓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經驗學會賞析,從而為下面的寫作進一步積累經驗。

  這一環節意在培養學生修改文章的能力,培養學生相互交流互相借鑑的意識。

  寫作後,再引導學生根據別人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修改,培養了學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耐心。體現了“好作文是修改出來的”的教學思想。

  課堂小結及拓展延伸(3)分鐘八、教師小結,鼓勵積累。

  今天,老師非常高興,因為從短短的一節課,我看到了每個同學都在長大!因為你們會傾聽、肯思考、勤舉手、常發言。這不正是長大的表現嗎?老師衷心地祝賀你們,你們——長大了!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有過歡樂,有過煩惱,學會了本領,擁有了願望。老師祝願你們能學會更多的本領,用雙手創造自己美好的未來!讓我們自豪地喊一聲:“那一刻,我長大了!”(學生深情地大聲說:“那一刻,我長大了!”)

  板書

  那一刻,我長大了

  (1)選擇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2)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3)要把自己受到觸動,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

  (4)在習作中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

  [課後反思]

  《那一刻,我長大了》是部編本人教版語文第十冊習作一的內容。這一習作題要求學生選擇成長過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還要把自己受到感觸、感到長大的那個時刻寫具體,記錄當時的真實感受。怎樣使學生在習作中能把受到觸動的那個時刻寫具體是本次習作教學的關鍵所在。

  從教學環節來看,從交流到習作,從選材習作到賞析評價,再到反思修改作文,完成實現作文教學的一課一得,關注學生習作能力和修改能力同步提高的問題,有利培養學生完成習作和修改習作的能力,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

  從師生關係上看,在課堂對話中適度點撥,交流引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生的習作熱情。學生能按教師的教學流程思考並回答問題,課堂氣氛融洽,師生配合得好。

  從評價修改來看,運用個人修改、小組交流、全班評價、修改謄抄等方式引導學生修改自己的習作。培養了學生修改習作的習慣,提高了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改進教學活動,使教學過程充滿情趣和活力。我認為自己還重視與學生的對話,努力做到將自己融入孩子們當中,注重以動情的言語將學生的心拉近,讓學生感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身邊親人的關愛和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