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通用15篇)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通用15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我們該怎麼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一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第二課時“買衣服”

  知識點:

  透過購物活動使學生認識大面額人民幣,並會和小面值人民幣進行換算,懂得相同單位人民幣相加減,解決簡單的購物問題。

  教學目的:

  1、認識多種大面額的人民幣及其換算關係。

  2、進一步體會人民幣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與幣值。

  3、在購物活動中,能靈活地選擇不同幣值的人民幣。

  4、瞭解儲蓄的功能,養成存錢的習慣。

  教學重點

  在活動中學習識別大面額人民幣及其換算關係。

  教學難點

  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付款方式。

  教具

  投影儀、大面額真幣、主題圖

  學具

  貨幣學具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夏天到了,許多小朋友都要買一些新衣服。今天,我們就到服裝商店去看一看。

  (課件出示服裝店的場景,畫面上展示出不同款式的夏裝和價錢:上衣59元,褲子41元,T恤39元,裙子36元,連衣裙68元,帽子14元,短褲32元。)結合實際情況,把活動置於服裝店,並且把教材上的內容擴充,使其更加豐富。

  瞧,這麼多漂亮的衣服,如果你是這家商店的售貨員,怎樣介紹你的商品呢?誰來試一試?

  二、活動一:認一認

  1、我們怎樣才能買到這些漂亮衣服呢?(付錢) 昨天,我們認識了一些人民幣,用它們來付錢,可以嗎?(太麻煩了!)

  2、我們該怎麼付錢呢?(用面額比較大的人民幣)你見過嗎?(教師出示最新版的10元至100元不同面值的人民幣模型。)

  3、請大家仔細觀察,這些錢你認識嗎?在小組裡說一說,你看到了什麼?

  (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引出認一認活動,給學生留出足夠的空間來觀察,從直觀上感知、認識大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可以在組內充分地交流自己所看到的,為正確認識、區分這些紙幣打下基礎。)

  4、誰有好辦法把他們記住?(數字、顏色、圖案,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

  5、教師拿出一張舊版的100元。你知道它的面值是多少嗎?你們是怎麼知道的?

  這是舊版的100元,和大家剛才看到的不一樣,但它們的面值是一樣的。大家還見過其他的50元嗎?邊說邊把舊版的50元和10元展示給大家,並交流一些辨別的方法。

  6、你知道10元錢能幹什麼嗎?課下可以再調查50元、100元可以幹什麼。

  (出示新舊不同版的人民幣,擴大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觀察數字、顏色、圖案等,幫助學生加深感性的認識。)

  三、活動二:買衣服

  1、這些人民幣我們都認識了,現在我們可以用它們買衣服了。大家每人挑選一件你最喜歡的衣服,看清它的價格,想一想你怎樣付錢呢?

  2、學生彙報,藉機發問:大家幫他想一想,還有別的拿法嗎?

  (提示學生不同的付款方式,幫助學生更深一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係。)

  3、看到大家都找到了自己喜歡的衣服,老師也想挑選,我想買一件T恤和一條褲子,我有100元,大家幫我估計一下,這些錢夠不夠呢?我應該怎樣付錢呢?

  4、謝謝這位同學幫助了我,我想如果你將來成為一名售貨員,會很出色的。現在,請大家再為你的爸爸媽媽,或者是好朋友選一件衣服,加上剛才你選的,算一算一共要多少錢,你打算怎樣付錢?

  5、現在把學具中的錢準備好。利用學具盒裡的錢來購物。遇到困難了嗎?(沒有零錢。)怎麼辦?(找錢)

  (這裡有意安排一個困難,學具裡並沒有小面額的人民幣,學生們很快就發現如果想準備出正好的錢比較困難,這樣也就自然引入了下一個環節。)

  現在請大家兩人一組,一人扮演售貨員,一人扮演顧客,來買剛才挑選的兩件衣服,看看能不能找對錢。

  (透過兩個由淺入深的活動,學生充分感受到不同的付款方式,在活動中練習使用人民幣,在活動中深入理解人民幣的進率關係。)

  四、活動三:換錢

  1、剛才大家當售貨員都很成功,不過,為了買東西方便,通常大家會把錢換一換,這裡有一張100元,如果想換成10元的,怎麼辦?還有別的換法嗎?

  3、請大家在組裡把面額是5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4、請大家在組裡把面額是10元的人民幣換一換。

  (換錢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這裡不僅加深了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而且幫助學生掌握較大面額人民幣之間的換算關係。)

  五、數學故事

  六、總結,今天回家購物,寫一篇數學日記。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本單元是在學習了20以內數的認識的基礎上,進一步學習100以內數的認識,是認數範圍的進一步擴充套件。它不僅是學習100以內數的計算的基礎,也是今後學習萬以內數及億以內數的基礎,對發展學生的數感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在整個小學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能正確地讀、寫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及組成,會比較它們的大小。

  3、藉助100以內數的組成,能口算整十數加減整十數、整十數加一位數及相應的減法。

  4、能用100以內的數描述身邊的事物,進一步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絡,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培養數感。

  [教學重、難點]

  理解數的意義,掌握100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能用多種方法計算整十數之間、整十數與一位數、兩位數的加減法。

  [教學目標]

  1、經歷從現實情境中抽象出數的過程,能正確地數出100以內物體的個數,並能進行簡單的估計,形成初步的估計意識。

  2、在數數的過程中,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數的組成。

  [教學重、難點]

  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初步理解百以內各數的含義,初步體會十進位制計數法。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下面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一位先生在南極,不怕冰天和雪地,身穿黑色燕尾服,裡面套著白襯衣。這位先生是誰呢?(企鵝)它生活在哪裡?(南極)誰能為大家介紹一下南極?(學生介紹)大家願不願意多瞭解一些有關企鵝和南極的知識呢?那可要聽好了。(P19)

  現在,南極的小主人歡迎同學們到冰雪覆蓋的美麗的南極大陸上做客。(出示掛圖)你看到了什麼?能告訴大家南極的小主人都有誰麼?(板書企鵝、海豹、賊鷗)

  二、新授

  (一)教學紅點標示的內容

  1、數一數

  (1)仔細觀察圖,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企鵝、海豹、賊鷗各有多少隻)

  (2)咱們先來看一下企鵝,這麼多的企鵝,大約有多少隻呢?同學們想怎樣來數呢?現在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數出企鵝的只數,一會兒彙報給大家。

  (3)剛才我們用了這麼多的方法,一隻一隻地數,二隻二隻地數,五隻五隻地數,十隻十隻地數,這麼多不同的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為什麼?

  (4)到底誰說得最接近呢?我們一起來數一數。多數同學喜歡用十隻十隻地數,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數較大宗物品時也可以用10個放在一起或圈一圈的方法來數一數。

  2、擺一擺

  (1)剛才我們用了數一數、估一估的方法,現在你能用你手裡的學具擺一擺嗎?如果一根小棒代表一隻企鵝,你能用小棒擺出100只企鵝來嗎?

  (2)你擺出了嗎?說說你是怎樣擺的?誰能想個好方法,讓其他同學可以一眼看出有100只。

  (3)10個一是10,1個十是10,2個十是20,……那麼10個十是多少?引導學生說出10個十是100;100裡面有10個十。

  3、撥一撥

  (1)你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10麼?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你能否撥出50、70、100麼?說一說你是怎樣撥出100的?

  (2)從右邊起,第一位是個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就是說百位在十位的左面,我們說在百位上撥出一個珠子就是100。

  (二)教學綠點標示的內容

  1、剛才我們數了企鵝的數量,現在我們來數一下海豹和賊鷗的數量?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用剛才我們學過的方法數出海豹和賊鷗的數量,然後用小棒表示,集體交流,交流時重點說一說怎樣用小棒表示它們的數量。

  2、能否在計數器上撥出它們的數量?說一說你是怎樣撥的?引導學生用數的組成的方式來進行撥珠子,十位上撥幾個珠子,個位上撥幾個珠子。

  (三)練習

  自主練習1:估一估,數一數,說一說。分別估出題目中物體的數量,再數一數,看看你估得準不準,最後在計數器上撥出來。

  三、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100以內數的認識,練習了估算,認識計數單位“百”,瞭解數位(個位、十位、百位)的意義及順序,理解了數的組成。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1、自主練習2:我說你數

  一人說出一個數,另一個人接著數,既可以正著數,也可以倒著數;既可以1個1個地數,也可以2個2個地數或5個5個地數,等等。

  2、自主練習3:數一數,填一填

  根據圖意自己填空,集體糾正答案。

  3、自主練習4:看圖,說一說題目的要求

  你能試著連一連嗎?先讓學生說一說氣球上各數的組成,然後再進行連線,完成後集體訂正,訂正時,引導學生說一說為什麼小猴不能連73,而連37?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有趣的圖形》第一課時。

  2、教材簡析:《認識圖形》這部分內容,是本冊教材《有趣的圖形》這一單元的起始課,是在第一冊認識了立體圖形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認識平面圖形,為以後學習更深層的幾何知識打下基礎。教材體現了從立體到平面的設計思路,注重讓學生透過操作活動體會面與體之間的關係。

  3、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透過觀察、操作等活動,初步認識並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能力目標:在動手操作的過程中形成空間觀念和創新意識。

  情感目標:透過圖形在生活中的廣泛運用,感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4、教學重點:會辨認這四種圖形。

  5、教學難點:體會“面”在“體”上。

  6、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立體圖形實物若干、平面圖形若干、白紙、彩筆等。

  二、教法學法

  本次教學活動以“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與應用”的模式呈現教學內容,注重讓學生體驗“從立體到平面”的探究、建模過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強調對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融觀察、操作、交流、合作等學習方法為一體,注重讓學生在操作體驗中學習。

  三、教學流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課件出示:漂亮的城堡)

  我們的好朋友淘氣帶我們來到了一座漂亮的城堡,在這座城堡裡,住著各種形狀的圖形,請小朋友們認一認,說一說這些圖形的名字。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都是立體圖形。在圖形的城堡裡,除了立體圖形家族,還住著一個龐大的家族,那就是平面圖形。

  (課件出示:平面圖形)

  學生嘗試說說認識的圖形名字。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這些平面圖形。

  (板書:認識圖形)

  (結合學生已有的知識背景,從常見的物體出發,再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平面圖形,豐富學生對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

  (二)操作交流,探究新知

  1、感知“面”在“體”上

  (1)觀察操作。

  提出要求:這些平面圖形都藏在大家桌面上的物體中,請大家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趕快行動吧!

  (2)彙報交流

  說一說:你在什麼物體上找到了什麼圖形?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圖形的面,有什麼感覺?(引導學生說出“面”的主要特點是平。)

  (透過“摸”的。活動,讓學生親身感受,體會到物體的每個面都是平的。)

  (3)引導發現

  (課件演示“面”在“體”上的分離過程)

  師:透過剛才的觀察發現,這些平面圖形的家都住在立體圖形上。

  (透過“看”,初步體會面在體上)

  2、動手操作,合作學習

  (1)教師啟發:誰能想出一個好辦法,把這些平面圖形從立體圖形上請出來,留在桌上的白紙上呢?

  (這一要求既有挑戰性,也有探索性,同時具有操作性。)

  (2)小組合作完成

  (3)彙報、交流不同的方法

  引導學生想出多種辦法(可用描、畫、印等方法),給予讚揚。

  (充分給學生“說”的機會,讓學生陳述操作過程,表達親身感受,培養語言的條理性,促進思維的邏輯性。)

  (透過這種“做中學”,讓學生積極參與操作過程,親身體驗面的形成過程,幫助學生建立平面圖形的空間觀念,突破本課難點。實現數學學習的親歷性,突出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實現教與學方式的變革,體現以學生髮展為本的課程價值觀。)

  3、小結

  我們從長方體上找到了長方形,從正方體上找到了正方形,從三稜柱上找到了三角形,圓柱上找到了圓形。我們還發現,這些圖形的面都是平的,並且只有一個面,所以,就把這些圖形叫做平面圖形。

  4、遊戲:我說你想

  試試你掌握的本領。老師說一個圖形的名字,請你閉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樣子,一邊想一邊用手指畫一畫。

  同桌之間可進行互動練習。

  (透過讓學生閉眼想象所學的圖形,培養空間想象力,有效地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鞏固加深,遷移拓展

  1、連一連:將圖形與名字連線

  (變式圖形的呈現,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獲得的性質特徵概括到同類物件中去,使學生在概括中獲得對圖形進一步的理解。)

  2、找一找:生活中,你在哪裡還見過這樣的圖形?

  (教師先引導學生看看教室裡哪些物體上有這樣的圖形,可離開座位去找、去指、去摸,再把發現告訴大家。)

  師:其實,在我們回家的路上也能看到這些圖形,現在,我們一起去馬路上看看吧!

  說一說:這些交通標誌牌是什麼形狀?

  (課件演示:介紹交通標誌牌的作用,滲透交通安全教育)

  (將數學課上認識的圖形與生活中的物體融合,加深對這些圖形的認識。藉助生活中的真實情境,引導學生對生活的觀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3、找朋友(進一步體驗“面”由“體”得。)

  4、數一數每個圖形分別是由哪些平面圖形組成的?

  5、拼一拼

  今天這節課小朋友學得很好,胡老師要獎勵給每個小組一份禮物。請開啟禮品袋(袋內裝有平面圖形若干),用裡面的圖形拼出你最喜歡的東西。

  (1)小組合作

  (2)交流展示。說一說,你拼的是什麼?用了哪些圖形?

  (拓展學生的思維,發展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滿足學生的創造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透過作品的展示,讓學生學會自我欣賞和互相欣賞,培養學生的自信心。)

  6、全課總結:透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麼收穫?你認為這節課最有趣的是什麼?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鞏固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弄懂算理,並提高聯絡的速度。

  2、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

  重點:

  能快速地計算出20以內的。退位減法。

  難點:

  能根據已知的一個條件提出數學問題。

  一、歸納整理,形成系統。

  1、師:小朋友們,前面我們學習了20以內不退位減法,現在老師想考考你們的計算能力。出示練習四第3題卡片,以開火車的形式向學生提問。

  (學生高興緊張地回答老師所出示意的計算題。)

  師:同學門剛才表現得很好,現在老師和你們做一個遊戲。

  2、出示練習四第5題:請兩隊同學上臺分別拿著算式卡片和得數卡片。然後請同學們把算式卡片與正確的得數排在一起。

  (學生高興的做遊戲。)

  二、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四第4題掛圖:師:大家看這幅圖,你們知道了什麼?哪位同學能把這道題的題意說一下呢?

  (學生思考做題)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你們會做嗎?

  2、A:出示練習四第7題

  師:大家從這幅圖中知道什麼?

  (學生說意圖)

  B:分組討論:這道題你是怎麼想的?

  (學生說想法)

  C:你們能提出問題嗎?

  (學生提問題)

  D:你們能根據剛才所提的問題算出得數嗎?

  (學生算得數)

  三、拓展思維。

  出示練習四第6題

  師:誰能把這道題的題意說一下呢?

  (學生說題意)

  師:你們說得很好,現在我們來比賽一下,看誰做得又快又正確。

  (學生比賽做題)

  四、練習小結

  同學們,說一說這節課我們複習了什麼內容?你們有哪些收穫?

  請大家對自己或自己小組的表現做一個簡單的評價。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5

  教學目的:

  (一)知識教學點

  1、使學生初步瞭解加法的含義。

  2、使學生口算得數是2、3的加法。

  3、認識“+”和“=”這兩個符號,學會讀加法算式。

  (二)能力訓練點

  1、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圖意,培養學生檢視能力。

  2、啟發、引導學生講述圖畫內容,學會說三句話,培養說話能力。

  3、透過擺學具,理解加法含義,培養動手操作能力。

  (三)德育滲透點

  1、在講解加法含義中,滲透集合(並集)思想。

  2、引導學生講述圖畫內容時,可指導學生做合併起來的手勢,既幫助理解圖意,又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提高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1、使學生加深瞭解加法含義。

  2、較熟練地口算得數是2、3的加法,並知道計算的根據。

  3、認識“+”和“=”,會讀算式。

  教學難點:

  1、理解加法含義。

  2、引導學生說思維過程。

  教學步驟:

  一、鋪墊

  1、請同學們擺出1根小棒,2個三角形,3個圓。說一說各用數字幾表示,並在學具下面寫一寫。

  2、動手將2個三角形分成兩堆,再把3個圓片分成兩堆,說一說2、3的組成。

  3、看課本10頁的跳棋圖,想一想,□裡應該填幾,填上數後再想一想為什麼。並把這幾個數的組成,寫在黑板上。

  二、探究新知

  1、直觀演示,引出加法。

  (1)先出示(或顯示)小朋友左手的氣球,問,這是幾個氣球?用數字幾表示。再出示(或顯示)右手的氣球,問,這是幾個氣球?用數字幾表示?

  (2)現在把左手1個氣球和右手1個氣球合在一起。(邊說邊移動氣球,直到合在一起),一共是幾個氣球?

  (3)引導學生口述題意。左手裡的1個氣球,右手裡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幾個球?

  (4)講述。(指圖)左手裡的1個氣球和右手裡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2個氣球。說簡單一些就是,1和1合起來是2。(指導做兩手合起來的手勢)1和1合起來就是1和1加起來,怎麼表示呢?就是在1和1中間寫上“+”(板書加號),讀作“1加1”。“+”表示合起來,學生試讀。

  (5)“1+1得幾?”學生回答後說明,1加1得2,得幾也可以用一個符號“=”表示。(在1+1後面寫上“=”)“=”是等號(板書等號)。指“1+1=2”說,這是一個完整的加法算式,讀作“1加1等於2”也可以讀作“1加1得2”。

  (6)[小結]這道題是把左手裡的1個氣球與右手裡的1個氣球合起來一共是幾個氣球?(邊說邊做手勢)合起來也就是加起來,所以這道題要用加法計算。

  2、指導看圖,理解圖意。

  (1)教學10頁中間左圖。

  ①用磁力板、幻燈片或電腦顯示邊演示邊講。原來有兩個小朋友在做遊戲(在兩個小朋友外面圈一個圈),又跑來1個小朋友(也在一個小朋友外面圈一個圈),合起來一共是幾個小朋友?(再在3個小朋友的外面圈一個大圈)

  ②引導學生邊說邊用手勢表示題意。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必須把幾和幾合起來?說明,把2和1合起來,就是把2和1加起來,寫成算式“2+1”。

  ④“2加1得幾?”學生回答後,教師在“2+1”後面板書“=3”。

  ⑤領讀算式“2+1=3”。學生自己讀兩遍。

  ⑥指導學生看教科書第10頁相應的圖。說明教科書中的圖和剛才看的意思是一樣的。只不過是最後顯示的圖也叫結果圖。意思也是“原來有2個小朋友,又跑來1個小朋友,一共是幾個小朋友?”

  ⑦引導理解算式。剛才是看著圖知道2加1得3,如果沒有圖可以怎麼想呢?因為2和1組成3,所以2加1得3。

  (2)教學第10頁右圖。

  ①(指圖)這幅圖表示什麼意思?引導學生說出:“原來有1只小貓玩球,又跑來2只小貓,一共有幾隻小貓?”

  ②求一共有幾隻小貓?要把幾和幾合起來?用什麼方法算?怎樣列式?

  ③引導學生在黑板上寫算式“1+2=3”。

  ④看到“1+2=3”你是怎樣想的?

  3、整理小結。

  (1)剛才我們看到的這3幅圖,第一幅圖是要把1和1合起來,第二幅圖是要把2和1合起來,第三幅圖是把1和2合起來。這三幅圖都是表示把兩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計算。

  (2)齊讀黑板上的3個算式。

  4、動手操作,理解加法含義。

  (1)先擺1個三角形,再擺1個三角形,一共幾個三角形?這是把幾和幾合起來,怎樣列式?得多少?

  (2)先擺1個圓,再擺2個圓,一共是幾個圓?這是把幾和幾合起來?怎樣列式?得多少?請把得數填在教科書上的□裡。(第10頁下圖)。再讀一遍算式。

  三、鞏固發展

  指導完成教科書12頁做一做。

  (1)12頁1

  引導邊做手勢邊說圖意。“原來有1只小狗,又來了2只小狗,一共有幾隻小狗?”求一共有幾隻小狗?用什麼方法計算,怎樣列式?把得數填在□裡。

  (2)12頁1

  ①說圖意。原來有2本書,又拿來1本書,一共有幾本書?

  ②說一說“1+2=3”你是怎麼想的?

  (3)12頁2,填得數。填完後,說說為什麼這樣填?

  (4)12頁3,這是2和3的組成。它與我們今天學的加法有密切的關係。因為我們做加法時,想的就是數的組成。在□裡填上合適的數,而後訂正。

  四、全課小結

  透過今天的學習,你們都學會了什麼?

  五、佈置作業

  1、複習2、3的組成。

  2、用小棒擺一擺1+1= 1+2= 2+1=

  3、說一說這幾個算式得幾,你是怎麼想的?(邊說邊做手勢)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6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17頁的內容,第21頁第5題、第6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和“=”這三種符號及其含義,同時知道這三種符號的讀法和作用。

  2.使學生知道用“大於、小於、等於”來描述5以內數的大小,建立符號感。

  3.培養學生互相謙讓、團結友愛的良好品德。

  4.培養學生初步判斷、分析及處理問題的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錄音機;投影儀;主題圖;圖片:9只小猴、4個梨、3個挑、2根香蕉;1~5數字卡片;學具盒。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

  (一)認讀1~5各數

  (二)排序

  1.教師報數請學生拿:2、5、3、1、4。

  2.4、2、5、1、3,請學生把以上幾個數字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同桌互相檢查、糾正。

  二、探究新知

  (一)觀察主題圖,回答問題

  要求:看圖聽故事。

  教師播放配音故事“小猴吃水果”(同時出示主題圖)。有一天,猴兄弟在花果山上玩耍。他們又是玩水又是捉迷藏,玩得可高興了!到了中午,他們又累又渴,於是他們跑到花果山上採了許多水果,來到草坪上吃。可是,在分水果時出現了小小的問題,同學們,你們能幫小猴們分水果嗎?(培養學生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良好品德。)

  提問:

  1.圖上有哪些水果?分別是多少?

  2.圖上有幾隻猴子?如果每隻猴子吃1個梨、1個桃、1根香蕉,夠不夠?

  (二)引導學生操作學具,學習“>”“<”和“=”

  1.教學“=”(猴和桃比)。

  (1)指導學生操作學具,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豎排出來,說出誰多誰少。教師出示相應圖片及數字。

  (2)教師說明:當桃和猴誰也不多,誰也不少時,我們就說3只猴和3個桃相等。(板書:“=”),等於號是兩條一樣長的線,請學生跟讀“3等於3”。

  2.教學“>”(猴和香蕉比)。

  (1)學生操作學具,得出猴比香蕉多,也就是3>2(板書3>2)。

  (2)請學生觀察“>”,教師及時板書簡筆畫,“一條大魚和小魚,大魚在前讀大魚”,學生學說順口溜幫助其進行形象記憶。

  3.教學“<”(猴和梨比)方法同2。

  “一條小魚和大魚,小魚在前讀小魚。”

  4.請學生觀察三道算式,小組討論,看有什麼發現。學生回答後,教師用順口溜幫助學生進行記憶:大數在前用大於,小數在前用小於,相同數間用等於;大大嘴巴朝大數,尖尖嘴巴朝小數。

  5.發散思維。

  (1)看看還有誰和誰能比,幾大於幾,幾小於幾?

  (2)同學們,你們知道小猴在分水果時出了什麼問題嗎?(培養學生判斷、分析問題的能力)你們說說怎樣分才公平。(培養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小組討論後讓學生各抒己見。

  三、知識運用

  (一)教科書第18頁“做一做”第1題教師讀題,請學生聽清題意。

  1.左圖:兩邊各有幾隻燈籠,誰多誰少,幾大於幾?

  2.右圖:兩邊各有幾隻小猴,誰多誰少,幾小於幾?

  學生獨立填寫,教師注意巡視,及時批改。

  3.請學生讀一讀兩道算式。

  (二)做教科書第21頁練習二第5題學習小組的同學互相說圖意,松鼠和松果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小於幾?

  2.花和蜜蜂各有多少,各用數字幾來表示,幾大於幾?

  (三)遊戲:看誰找得快

  1.教師出示數字2和4,問:中間用什麼符號連線?請學生快速在學具盒裡找出今天學的符號,舉起來,看看誰最快。

  2.小組遊戲:請學習小組的組長出示兩個數字,其他同學找符號。

  3.填第22頁第6題,相互評價。

  四、全課總結

  五、板書設計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7

  教學內容:

  96-98頁 (9 加幾)完成相應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題

  教學目標:

  1、透過對問題情境的探索,使同學在已有的經驗的基礎上自身得出計算9加幾的各種方法;透過比較,使同學體驗比較簡便的計算方法;使同學初步理解“湊十法”,初步掌握9加幾的進位加法的思維過程,並能正確計算9加幾的口算。

  2、培養同學初步觀察、比較、籠統、概括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散同學的思維,培養創新意識。

  3、培養同學合作學習和用數學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理解“湊十法”的思維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實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學具:每人準備小棒18根。

  教學過程:

  一、例1

  1、教師用投影出示課本第96—97頁的全景圖。

  老師說明:這是學校運動會的局面,從圖中你看到了什麼?(讓同學自身看圖互相說一說)

  2、運動會上,學校為了給運動員解渴,準備了一些飲料,已經喝了一些,競賽快要結束時小明問:“還有多少盒?”

  師:你們知道還有多少盒嗎?互相說一說。

  (同學互相說時,教師巡視,注意發現不同的方法。)

  老師說明:你們說的幾種方法都很好,這三種方法中你最喜歡哪一種?

  3、同學回答後教師指出:剛才有的同學用數的方法知道了還有多少盒飲料,也有的同學是透過計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俺們一起看一看這些同學是怎樣計算9加幾的?要算還有多少盒飲料怎樣列式?板書:9+4

  9加4應該怎樣計算呢?請同學們用小棒擺一擺。

  老師指導同學進行操作:左邊擺9根小棒代表盒子裡的9盒飲料,右邊擺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邊的4盒飲料。

  邊提問邊指導操作:盒子裡的9盒再加上幾盒就湊成了10盒?這個1盒是從哪來的?外邊的4盒飲料拿走1盒後還剩多少盒?10盒與剩下的3盒合起來是多少盒?所以9+4等於多少?

  4、利用課本右邊的資源提出用加法計算的數學問題。

  師:同學們接著看圖,運動會上有9個踢踺子的,還有6個跳遠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遠的一共有多少人,應該怎樣列式?

  9+6等於多少呢?自身用小棒擺一擺,並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先告訴你的同桌,然後再指名說一說)

  同學彙報後,教師啟發:你們還可以提出什麼問題?

  同學每提一個問題,教師就讓同學們說一說一共有多少人?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你是怎麼算的?

  二、練習反饋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題)

  同學獨立看圖說意,並動手圈一圈,直接看圖寫出得數。

  2、看圖列式。(“做一做”第2題)

  同學獨立看圖填寫,訂正時可以讓同學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3、教師提問:透過今天的學習,你都會計算9+幾了?

  同學每說一個算式,就讓同學說出得數。

  三、課堂小結

  今天俺們學習的加法有什麼特點?

  教師指出:今天俺們學習的是9加幾,計算9加幾的題目,可以用數的方法,也可以用計算的方法。

  四、課堂作業

  第99面的第1、2題。

  同學在課本上獨立完成,個別有困難的同學,教師給予個別指導和協助,也可以讓同學藉助學具學習。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瞭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2、使學生形成辨別一定的空間方位的能力。

  3、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4、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瞭解上、下、前、後的基本含義,會用上、下、前、後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匯入

  1、現在,我們就和聰聰、明明一起進入神奇的數學王國吧!

  2、揭示課題。

  聰聰問我們:“鼻子下面是什麼?嘴巴上面有什麼?”“小明前面是誰?後面呢?”

  同學們說得真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上、下、前、後。(板書課題:上、下、前、後)

  二、探究新知

  1、你能說一說我們生活中有關上、下、前、後的例子嗎?

  2、觀察畫面,體會上、下、前、後的含義。

  (1)你們聽說過南京長江大橋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南京長江大橋是什麼樣子的?下面我們就一起去南京長江大橋看一看,開開眼界,好不好?

  (2)出示主題圖課件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你發現了什麼?告訴大家好嗎?

  (3)大家發現了這麼多東西,真了不起!

  誰能說出:汽車下面有什麼?輪船上面有什麼?大貨車前面是什麼?小汽車後面有什麼?

  你能像老師這樣提出問題嗎?

  3、看書第9頁,完成書上填空並完成做一做。

  指名口答並訂正。

  三、活動

  1、拍手遊戲。

  (1)教師發口令,學生上下拍手。

  (2)聽反語:教師說“上”學生在下面拍手,教師說“下”學生在上面拍手。

  2、小組活動。

  小組長髮口令,其餘的同學動手擺。如,把本子書放在數學書上面,把文具盒放在書上面……

  3、做個老鷹抓小雞的小遊戲。

  小華做老鷹,小林、小東、小平、小云、小玉5人依次抓著前面一個人的後衣角,開始遊戲,老師提問,小東前面是?小云住小玉的哪個面?看圖再說一說,老師找學生起來,還可以提出哪些問題並解答。

  四、小結

  今天這節課你認識了誰?你學到了什麼知識?

  五、作業佈置

  完成書本第11頁的練習二的第1、2、3題。

  課後小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麼收穫?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9

  教學目的:

  1、親歷從生活中提煉出生活知識的過程

  2、熟練地進行計算

  3、感受生活與數學的聯絡,促進同學在情感態度等方面的樂趣。

  教學準備:

  課件

  思維訓練:

  初步感覺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絡,體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教學內容: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現在是什麼季節?那咱們就到郊外去秋遊吧。

  二、合作探究(課件出示)

  早上的太陽出來了,瞧,郊外的鮮花景色可真美啊,看遠處還有幾隻可愛的猴子呢。

  課件出示猴子圖

  左圖有5只猴,右 有2只猴,分步出示。

  請你看圖說出圖意,你是怎樣算出圖上的猴子的?你能獨立列出算式嗎?評價,你們認為誰說的`好?走過猴林又來到小河邊,看,河裡有幾隻鴨子呢?

  課件出示鴨子圖

  生說圖意

  全班交流

  獨立列式計算

  評價:你認為他說的有道理嗎?

  三、課中操

  同學們都是聰明的小朋友,有美麗的小鳥和小梅花鹿都在為你們跳舞呢。

  四、做一做

  梅花鹿圖和蘑菇圖。說出圖意後獨立列式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0

  教學要求:

  1、透過觀察與實踐活動,使同學知道的兩種含義:表示沒有和起點。

  2、規範0的寫法,使同學能規範整潔的書寫0。

  3、培養同學的想像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認真書寫的好習慣。

  4、透過緊密聯絡生活的實踐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同學初步認知到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

  教學重點:

  聯絡生活實際,體會“0”的含義

  教具準備:

  1、三隻小猴圖片,2只桃子、1只桃子和沒有桃子的圖片

  2、實物投影儀,活動燈片二張

  3、1―――5的數字卡片和1張空白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引趣

  師:老師今天帶來了一位好朋友,看看是誰?看他的表情是怎樣變化的?猜一猜,為什麼會有這些變化?

  同時出示三幅表情各異的猴子圖。(同學描述三隻猴子的表情及其原因,可以發揮自身的想像力,只要合乎情理怎麼說都可以)

  二、揭謎底,教學第一種含義:什麼也沒有

  師:猴子吃桃子你們猜對了,但要吃幾個桃子,為什麼有那麼豐富的表情?讓俺們數數看

  1、提示第一種含義―――什麼也沒有

  出示2個桃子,問:用幾表示?(小猴看到2個桃樂呵呵)同學舉起數字卡片2

  出示1個桃,問:用幾表示?(小猴吃了1個桃,嘴巴鼓鼓的)同學舉起數字卡片1

  出示空盤子,問:用哪張卡片表示?有嗎?

  師:什麼也沒有用:0“來表示。

  板書:0的認知

  板書0並領讀“0”

  2、發散思維,充沛想像

  1)老師豎起2根手指問同學讀幾

  2)老師握起拳頭,一根手指頭也沒有,這時一個指頭出沒有伸出來,誰知道可以用幾表示?

  3)請說一說有關0的物體。

  三、出示直尺,揭示第二種含義

  1、揭示第二種含義――――起點

  出示直尺圖

  師:表示什麼也沒有時用0,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兒?在幾的前面。

  (直尺上從0開始越往後數就越大,反過來,數越大,離0就越遠)

  利用這個原理可以用直尺量東西,這時0就表示起點。要用0對齊物體的一端,看另一端到了數幾,達到的數越大,東西就越長。

  強調:量東西長短時,0就是起點

  2、同學活動,體會“起點”

  師:見過運動會上賽跑嗎?運動員跑步的起點就相當於“0”。見過跳遠嗎?0也可以表示跳遠的起點

  教師可以示範性的量,說出大概遠近

  強調:尺子的0起點要對齊跳遠起跳的0起點

  同學活動:說一說在丈量的時候,就注意什麼?

  3、發散思維,充沛聯想

  想:生活中還有什麼用0表示起點?

  四、教學書寫0

  1、同學說說怎樣寫好0?應該注意什麼?

  2、師示範,同學認真觀察,然後同學與教師一起書空

  3、同學寫0 在書中第29頁描紅,另請兩位同學上臺寫,寫完後,全班評從優缺點。

  4、在準備好的空白卡片上寫0

  五、鞏固練習:

  1、投影出示第30頁的第1題

  1)同學依次數出每個魚缸裡各有幾條魚,用數來表示

  2)在書上填寫,注意書寫

  2、擺一擺

  要求:

  1)同學分組活動按順序排列0―――5的數字卡片

  2)排好順序的派代表上臺演示

  3)鼓勵不同的排法

  六、調查:0到底是雙數還是單數,請大家回家查一下資料或問一問家長。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1

  教學要求:

  1、透過本節課的鞏固練習,對所學的加、減法有一個更進一步的認知與瞭解,並且能夠熟練地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

  2、結合圖進行減法的對比練習,使同學進一步掌握加、減法之間的聯絡。

  3、滲透辯證、統一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

  5以內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

  小卡片

  教學過程:

  一、基本訓練

  按數的順序填數

  1 ( ) 3 4 ( )

  5 ( ) ( ) 2 1

  ( ) ( ) 3 ( ) ( )

  二、指導練習

  1、P28頁的第8題

  第一幅圖:讓學們認真觀察 :

  1)4人小組的同學之間互相說圖意,再指名說圖意(一共有4條黃瓜,奶奶摘了二條,還剩下幾條)

  2)要求還剩下幾條,用什麼方法進行計算,如何列式?請你在書中完成。

  3)全班集體評價

  出示鐵鍬圖

  教學方法同上

  2、P28頁第9題

  看圖把算式填完整。

  先讓同學看圖說圖意 把算式補充完整。

  3、請你用5-3和2+3各編一個小故事

  1)先每個同學在自身組裡編,再請人在全班編。

  2)評一評:誰編的最好?有什麼優點?有什麼缺乏的地方?

  4、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第28頁的第10題。全班進行評價。

  三、數學小遊戲:回家

  每個同學發一個數學小卡片,在黑板上貼上數字1、2、3、4、5,每個同學根據自身的卡片的得數,把這些小卡片送回家,看誰送得又對又快。

  四、聽算

  教師說算式,同學直接寫得數,比一比,看誰做得又對又快,能得100分。

  1+3 4-2 5-1 4-3 2-1 1+1

  2+1 3-2 3-1 2+2 3+1 4-1

  1+4 2+3 5-2 5-3 5-4 3+2

  (全班集體訂正,對做得全對的同學給予鼓勵)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2

  【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教材一年級下冊

  【教材分析】

  《認識人民幣》這部分內容主要是讓學生在現實的問題情境中,認識各種面值的人民幣,學習一些和購物有關的知識。本節課主要教學認識面值在1元以內的人民幣,知道元、角、分之間的進率。

  【學情分析】

  新教材對這部分內容的編排,加強了對人民幣的整體認識,並結合具體操作幫助學生掌握各種面值的人民幣間的關係。一年級兒童年齡雖小,但對於要用錢才能買到東西這一等價交換的商品意識是有的,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本節課是學生首次接受有關人民幣的知識。學生在這一方面有著一定的生活經驗。在教學設計中充分利用原有的生活經驗,為學生創設熟悉的情境,使他們體會到這部分內容的實際背景。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動中,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瞭解元、角、分是人民幣的單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2、使學生經歷取幣、換幣、付幣和找幣等活動過程,初步認識商品的價格,感受1元的實際價值,獲得一些簡單的購物經驗;瞭解人民幣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人民幣的實用價值。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主動與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識;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幣,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難點:各種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設計理念】:

  《新課程標準》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操作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重要方式。”因此,課堂上,我用童話故事情境作為手段,不斷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其自主發現問題,主動地去認識人民幣,積極地去探索元、角、分之間的進率,快樂地參與模擬購物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設計思路】:

  本節課的設計以故事為主線,創設了一個輕鬆愉快的童話情境,讓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認識人民幣,在經歷取幣、換幣、付幣和找幣等活動中獲得初步的購物經驗。在本節課教學過程中,我力求淡化教師教的痕跡,突出學生學的過程,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活動中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教具學具】:

  課件,實物教具,人民幣,實物商品等

  【教學過程】

  一、故事引入,激發興趣

  1、談話: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故事嗎?今天咱們一邊聽故事,一邊來學習數學知識好嗎?

  2、結合課件講故事:有一天,羊村要舉行運動會,羊村長把大家聚在一起商量獲獎選手要發的獎品。可是,羊村長遇到了一個難題,每個小動物要的禮品各不相同。喜羊羊要一個文具盒;懶羊羊想要好吃的食物;沸羊羊想要一根跳繩;美羊羊想要一個髮卡。羊村長一下子找不到這麼多獎品,它該怎麼辦呢?

  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忙想想辦法嗎?(發錢)

  3、談話:對,發錢最好。有了錢,小羊們就可以買到它們各自喜歡的東西了。那麼,在我們生活中哪些地方要用錢?我們平常用的錢又叫什麼?

  4、談話:對,現在我們中國國家使用的錢叫: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人民幣(板書)

  二、引導探究,解決問題

  (一)認識一元以內的人民幣

  1、相互介紹

  (1)談話:小朋友們,你們認識人民幣嗎?在你們的學具盒裡有一些人民幣,找出你認識的,介紹給你的同桌聽。(同桌互相介紹人民幣)

  (2)請學生做光榮的小老師介紹自己認識的人民幣。(結合課件進行介紹)

  2、重點認識一元紙幣。

  (1)談話:剛才小老師帶著我們認識了一元人民幣。我們發現人民幣上的這個“壹”是大寫的漢字“壹”,這個“圓”是人民幣的單位,我們一般寫作這個“元”(板書)。我們還發現1元人民幣上有國徽,國徽代表我們偉大的祖國。所以我們要愛護人民幣。

  (2)談話:請小朋友從學具盒裡找出1元的人民幣。學生可能拿出:舊版的1元紙幣、新版的1元紙幣、1元的硬幣。

  (3)簡單介紹新版1元紙幣和硬幣。

  3、區分1元與1角的紙幣

  (1)出示一角的紙幣,老師提問:“這還是一元嗎?”

  (2)請學生說說辨別一角人民幣的方法,師介紹:這個“角”也是人民幣的單位,板書:角

  (3)師小結:雖然1元和1角都有一個“1”,但是單位不同,它們可就差遠了。

  4、出示5角、5分、2分、1分等人民幣讓學生辨認

  (1)談話:這邊還有一些人民幣,誰來當小老師介紹給大家聽。

  (2)提問:“大家看最後幾枚人民幣有什麼相同的地方?”師板書:分,介紹:“分”也是人民幣的單位。

  (二)教學人民幣單位間的進率

  1、故事繼續:喜羊羊、懶羊羊、美羊羊和沸羊羊每人都得到了一個紅包,喜羊羊很得意,它說:“哈哈,我有有好多張呢,我是大款啦。”懶羊羊哭了,傷心地說:“我只有一張。” 小朋友們,我們一起來幫它們看看,到底拿到了多少錢。

  2、學生幫助數一數,發現:喜羊羊得到的是一張1元的人民幣,懶羊羊得到的是10張一角的人民幣,揭示:1元=10角

  3、美羊羊也得到了一元,實物出示,抽一張認認(是5角)。一共幾張呢?為什麼?師全部抽出確認。 (2張)

  4、沸羊羊也得到了一元錢,實物出示,抽認認,(有1角的,還有5角的),一共幾張呢?全部抽出確認。(6張)

  5、小練習:1元 =()角 2元 =( )角

  40角=()元 90角=( )元

  6、小朋友們都知道了1元=10角,那麼,1角等於幾分呢?指名答:1角=10分。

  7、播放《一分錢》歌曲。

  學生學唱。

  三、闖關練習活動

  課件出示練習題,學生搶答完成。

  四、實踐活動,運用知識

  1、 談話:同學們你們有了錢,你們是怎麼做的呢?

  學生先獨立思考完成,再指名交流。

  2、小組合作進行購物活動。

  組長模仿售貨員,小組成員負責購買東西。注意要說出過程,用上文明禮貌用語。

  五、實踐作業,拓展應用

  今天我們認識了人民幣,也進行了有趣的購物活動,生活中我們要做到愛護人民幣,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回家後,請同學們運用所學知識和爸爸媽媽一起購物,好嗎?

  【板書設計】:

  認識人民幣

  單位 元 角 分

  1元=10角 1角=10分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3

  教學目標:

  1、透過操作學習,讓孩子選擇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初步感知分類的意義。初步感知不同標準分類的多樣性。

  2、透過分一分、看一看,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孩子合作交流、互相學習能力。

  3、讓孩子體會到我們的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有分類,並養成生活習慣有條有理。

  教學重點:

  依據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教學難點:

  依據不同的標準對物體進行分類

  學具準備:

  各種水果卡片、鉛筆。

  教具準備:

  各種文具盒、各類書、若干個瓶子、各種玩具。

  教學過程:

  一、創設問題情景

  1、在講臺上倒出各種雜物(瓶子、玩具、書、文具盒各若干件),讓孩子感受到教室雜亂的講臺。

  2、引出分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師:同學們,你們瞧,現在在我們的講臺上堆放了許多東西呀?

  師:這些東西放在這裡,好不好?(生:不舒服、亂七八糟等。)

  師:那你說該怎麼辦好呢?(生:把東西分類放好;玩具一類、書一類、文具一類、瓶子一類。)

  師:誰能把這堆東西分類擺放好?(請四位孩子上來整理。)

  師:現在的講臺與剛才的講臺相比怎樣?(生:整齊了、舒服了,美觀了。)

  師:其實我們還可以給同一類物品進行分類,比如說,我們還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對這堆瓶子進行分類。(板書課題:分類)

  二、主動探索,實踐操作(學習不同標準分類)

  動手分水果卡片,初步體會到不同標準分類。

  1、師:現在請看看是什麼(組長拿出(1)號信封,倒在桌面上)

  (生答:水果卡片。)

  2、師:現在我們來把這些水果卡片來分一分(以小組為單位),分類前先提幾點要求:

  1)分類前,每位同學先自己獨立思考你按什麼標準分的?然後再小組動手交流。

  2)靜靜地聽同學發表想法,後再講講自己的想法或進行補充。

  3)商量一下,如果上來給大家彙報。

  3、等孩子操作完後,請孩子彙報。

  4、請一組孩子上來彙報,教師指導。

  5、請不同分法的小組繼續上來彙報。

  出現的分類標準有:按形狀分,按顏色分,按水果種類分。

  6、經過大家的合作交流,你有沒有發現按照不同的標準去分同一類物品,可以得出不同的分類結果。

  7、現在我們再動手按其他小組的方法再來分一分。

  三、聯絡生活實際,體會生活中的分類

  師:在生活中我們也會處處接觸到分類,那麼我們一定要認真地學好數學,用我們學到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分花。要求:想一想,你能怎麼分?為什麼這樣分?

  小結:這4朵花,我們找到了兩種分法,顏色、品種(或葉子的形狀)各不相同。

  2、考眼力:找一找每一行中不一樣的。

  3、應用練習,給公園中的人分類。(第41頁第5題)

  4、小比賽:

  整理自己的學習用品,說說你是按什麼樣的分類標準整理的?

  四、拓展延伸,知識遷移。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分類的知識,同學們以後能用這一知識做些什麼事?

  生1:幫助爸爸媽媽整理鞋架。

  生2:對自己的圖片、小人書進行分類整理。

  生3:對自己的玩具進行分類整理。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4

  教學目標:

  1、讓同學在數一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體驗一些比較的方法。

  2、使同學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培養同學數學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 培養同學初步的觀察能力和主動參與學習和精神。

  教學重、難點:

  掌握自身認為適用的好的比較方法。

  教學準備:

  師:數字卡片一套(1―――10),小豬、小免卡片各一張,錄音機

  生:學具盒一個,數字卡片一套(1-10)

  教學過程:

  一、 匯入:

  請小朋友看一看,在俺們班中,是男同學多,還是女同學多。還是一樣多?你是怎麼知道的?今天,俺們就來一起學習比較多少。

  板書課題:比多少

  二、主動研討,獲得新知

  1、 創設情境 ,激發興趣

  出示小免、小豬的卡片各一張並板書在黑板上,

  問:瞧,這是誰?他們倆準備去幹什麼?誰來猜一猜?

  師:那麼俺們一起來聽一聽小豬怎麼說?(放錄音:小朋友,俺和小免正準備去參與義務勞動呢!)小朋友,你們想一起去看看嗎?

  2、 引導觀察,初步感知

  A:出示書中第6面的圖畫:

  問:小朋友們,你們看到了什麼?有多少呢?

  (同學數一數)

  B:問:小免去搬磚,有幾隻小免,有幾塊磚,小免和磚誰多?你是怎麼知道的?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嗎?

  師:這樣一個對著一個,都沒有多餘的,俺們就說小免和磚的塊數怎麼樣?(一樣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

  板書: 4=4 同學書空並齊讀

  老師介紹等號

  3、 動手操作,理解新知

  A:問:小免和小豬比,誰多,誰少呢?

  B:同學操作:用圓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豬在桌子上擺一擺。

  C:同學彙報結果老師演示

  師:小免比小豬多。也就是幾比幾多?用一個算式表示是:板書:4>3 老師介紹大於號,同學書空

  問:你能讀這個算式嗎?

  師:小免比小豬多還可以怎麼說?

  板書:3<5 介紹小於號

  同學書空,再齊讀,

  4、 小於號與大於號有什麼不同?

  (同學回答,老師小結)

  5、 現在,你能用大於號、小於號、等號說一個算式嗎?

  三、鞏固

  1、 說一說

  問:請你再仔細看一看圖,你還能用多或少說一句話嗎?(4人小組討論後彙報,可以不舉手,誰先站起來誰就先說)

  2、 猜一猜

  A:老師從1―――10的卡片中任選一張,請同學猜卡片上的數是幾,根據同學的回答,老師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對為止。

  B:指名一同學拿卡片,老師猜,方法同上。

  C:同桌互猜,看誰猜得對

  3、填一填:

  A:7○3 4○9 3○3 5○8 10○1

  B:2>□ 6>□ 6=□ □=8 □<9

  (同學搶答)

  4、試一試

  模擬活動:把4塊同樣的糖放入相應的4杯水中,讓糖溶化。請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你是怎麼知道的,請你說給大家聽。

  5、同學完成第11頁的1――――4題。

  一年級數學公開課優秀教案 篇15

  教學目標:

  1、在非常和諧愉悅的氛圍中,初步瞭解兒童認數、數數情況。

  2、透過觀察等探求活動,使同學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合同學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物快樂,初步培養同學的合作參與意識。

  4、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培養同學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初步建立數感,培養同學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及合作與參與的意識。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一臺。

  教學過程:

  a) 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教師拿出一封一份禮物————金龜子的信,讓同學隨著美麗的畫面和動聽的音樂聽信:親愛的小朋友們,你們好,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成為一名真正的小同學了,在學校裡,你們將會在老師的帶領下,學到許許多多有用的知識,學會許多的身手,會面為一個對社會有著巨大貢獻的人,你們高興嗎?數學書裡都是一些有趣的遊戲和活動,充溢了神奇,學好數學非常有用,它可以協助你解決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難,你們想學習數學嗎?那麼,從現在開始,你們的數學陳老師將會把你們帶進數學的王國裡,讓你們學好數學,用好數學,到那時,你們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小同學的,你們有信心嗎?

  b) 認真觀察,小組討論,瞭解數數情況。用實物投影儀出示書中第2——3頁的畫面。

  1、這是什麼地方?你認為它美麗嗎?

  2、請你說一說:這幅圖是什麼意思?圖上的物體分別有多少?(先小組討論,互相說,教師深入到小組裡瞭解情況,並且在個別組裡研討數數規律,然後再請小朋友說)

  3、評價:你認為你們組有什麼優點,別的組呢?

  三、繼續觀察,小組交流,瞭解認數情況

  用實物投影儀出示北師大版一年級教材第2——3頁的圖畫

  活動形式同第二個環節一樣:觀察——交流——彙報——評價,不苛求同學按怎樣的模式說,讓同學在相互啟迪中自俺感知怎樣說好就怎樣說,怎樣說適合自身就怎樣說。

  四、操作感知,及時強化

  1、數週圍的實物(可帶領同學走出教室,數一數學校裡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數字卡片

  3、按方位數數

  4、開放性練習

  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手裡最多能拿幾根粉筆?盤子裡最多能放幾個蘋果?筆筒裡最多能放幾支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