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的新家》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的新家》含反思

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的新家》含反思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藉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麼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社會活動教案《我的新家》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認識班級的標誌和環境。

  2、知道幼兒園是自己的新家,喜歡自己的新家。

  3、體驗人多力量大,同伴間應該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透過活動鍛鍊幼兒的跳躍能力,讓他們的身體得到鍛鍊。

  【活動準備】

  1、將班級標記(如蘋果)貼在活動室門上。

  2、小動物(如小象、小羊等)手偶1個。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認識班級標誌。

  教師帶幼兒來到活動室門口,問:你們知道這是誰的家嗎?引導幼兒觀察教室門上貼的蘋果標記,告訴幼兒貼著蘋果標記的就是我們班小朋友的家。

  教師操縱小動物手偶,以小動物的口吻說:歡迎小朋友們每天到這裡和我一起做遊戲,這是我們的新家,你們喜歡嗎?

  2、參觀新家。

  帶兩位教師一個當火車頭,一個當火車尾,帶幼兒模仿開火車的動作走進活動室。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開火車圍繞各個活動區行走,在沿途的每一個區域停留,教師介紹該區域的玩具。

  繼續以開火車的形式參觀盥洗室、廁所、睡眠室、飲水桶等。

  3、幼兒自由遊戲。

  師:我們的新家有這麼多好玩的東西,小朋友一定非常喜歡,讓我們進去遊戲吧!

  再次玩“開火車”遊戲,沿途路過某一活動區時,教師隨意說幾個小朋友的名字,說:“你們幾個進去玩玩吧!”直到所有的幼兒都進入活動區。

  教師到各活動區觀察和指導幼兒,用親切的話語喚起幼兒積極的情緒體驗,如在角色遊戲區,教師拿著布娃娃說:看這個布娃娃多可愛呀,她一定在說“歡迎你到我們家來!”

  活動反思

  今天的這個音樂活動是從“我愛我家”的主體背景下生成出來的,在整個主體的進行中,我們為孩子們創設的是一種家的感受,愛的體驗。我認為音樂活動就一定要讓孩子感到開心,要透過多種形式來讓孩子體驗主題,豐富情感。因此,我創設了一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這樣一個孩子們耳熟能詳的情景動態作為本次活動的載體。比如:開始部分的律動,第一段是個體動作,第二段則基本上是雙人的動作,這些親一親、抱一抱、蹺蹺板的動作都能在平常孩子們與父母的生活中找到痕跡,所以以這個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的情節來貫串整個活動,可以更自然的激發孩子們對家人,對親情的認知和體驗。

  那麼,在具體的設計上,我也有自己的一些具體設想。

  一是在音樂活動中如何讓孩子表現動態、經驗和動作呢?所以在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我嘗試從不同的角度來讓孩子們有各種表現的機會和形式,比如:我選擇了擦窗、吸塵器、拖地板這幾個動作進行解析的時候其實是有明確的指向性的。擦窗的動作解析相對集中於空間和動態的表現;吸塵器的動作解析相對集中於肢體動作的表現;而拖地板的動作解析則相對集中於生活經驗的表達。我想透過空間動態、肢體動作、經驗表達著幾個不同的輻射面豐富孩子們表現的經驗。

  二是我覺得音樂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在我們的生活中處處都能找到音樂的落腳點和聯絡點。比如:我們的心情愉快的時候、做家務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地哼唱不知名的曲調,我們之間揮敲擊出一連串的.聲響等等,所以今天我們又把聽辨音樂作為一種單純的音樂元素來出現,而是結合了平常的勞動經驗,將重點放在經驗和動作的互補上,將節奏、力度的變化透過搬場來呈現,透過生活經驗表現出來。比如:聽辨沉重、輕便的音樂形象,猜一猜搬場車上有什麼?還有些什麼?讓孩子將對音樂的感受力與實際的物體相結合,使物體形象和音樂形象產生聯絡,透過二者的匹配來表現聽辨的感受。

  最後,選用吉祥三寶的伴奏,結合孩子們的熱點,將以前我們曾經誇誇我們的教室、誇誇我們的好朋友的經驗遷移到今天的誇誇我們的新家,再一次推進孩子的情感的萌芽和親情體驗,最終還是回到愛的感受這個主題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