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語文說課稿>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15篇)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通用15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歡迎大家分享。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

  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第二冊語文教材第二單元第五課《看電視》第二課時。

  一、說教材

  第二單元編排《識字2》、《看電視》、《胖乎乎的小手》、《棉鞋裡的陽光》、《月亮的心願》等五篇課文,教育學生關愛他人,尊敬長輩,樂於助人,使學生懂得要尊敬長輩、敬愛父母等道理。

  《看電視》這篇課文是一首短小的詩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家四口看電視的感人場面,巧妙地將家庭的溫情與尊老愛幼的好風尚融為一體。語言樸實無華,卻飽含深情,精彩處既讓人忍俊不禁,又讓人感慨萬千。作者以“奇妙”為線索貫穿全詩,開頭、結尾兩次提到我家看電視有些奇妙,首尾呼應;整首詩也都在寫我家看電視的奇妙——放棄自己愛看的電視節目,換成別人愛看的頻道。最後,作者巧妙地拋給讀者一個問題,引起讀者思考——每個人的心裡都裝著一樣什麼東西?

  二、教學目標

  《看電視》這首詩歌的教學時間安排為二課時,其中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一)認知目標:學生會寫“家”、“完”兩個字,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二)技能目標: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初步感知詩歌的韻律美、情感美,喜愛讀詩歌;

  (三)情感目標:學生能體會人與人之間親情;

  三、重難點

  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力求做到在讀中理解,在讀中體會人與人之間的親情。

  四、教法學法

  新課標倡導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題,語文教學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因此,將教學方法確定為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的“情境教學法”。

  五、說教學過程及理論依

  本課的教學設計按以下五個環節進行:

  (一)小記者採訪,談話匯入新課

  1、小記者採訪時提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你平常在家最喜歡看什麼電視節目?第二個問題:你知道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最喜歡看什麼節目嗎?第三個問題:你家的遙控器平常誰拿著,你家看什麼電視節目誰說了算?

  2、小記者採訪代替了教師的平淡談話帶入,讓他們帶著新鮮、好奇進入本課學習,而且所採訪的問題為後面學習課文時解決重難點搭設了一個橋樑,起到了一個鋪墊作用。

  (二)聽看結合,整體感知

  播放課文動畫範讀,渲染烘托氣氛。在輕鬆愉快氛圍中感知課文,初步獲得對教材整體內容的感性認識。隨後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藏著好多秘密,你們想知道嗎?要想知道秘密,就要“闖四關”(這樣設計是充分掌握學生好勝、喜歡挑戰的心理,設計“闖四關”遊戲,激發學生主動往下學習的願望)。

  第一關:放課件,認生字,摘果子,教寫“家”、“完”兩個字。

  第二關:學生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才算闖關。教師提示:遇到讀不準的字要看準字音,多讀幾遍,知道讀準再往下讀。學生讀完後可讓學生說“哪些字經你後來努力,你讀準了?”。每組喊一學生讀課文來代表本組闖關。

  第三關:同桌讀書,一人讀、一人聽,讀得好,獎給他一顆星。可以讓他當小老師,糾正別人的錯誤,也可以當虛心的學生,從小夥伴那學會一個字。

  第一關認生字是複習上節課所學,是為後面讀課文掃清障礙。教寫“家”、“完”兩個字,主要是把識字量分散,體現了每節課動筆!第二關一讀課文,要求明確,教師提問題“哪些字經你後來努力,你讀準了?”,讓學生自己解決難點,互相有啟示作用,同時也讓學生有了成功學習的體驗。第三關二讀課文,互聽互幫,讀得有層次、有目的,合作讀書,人人參與,讓每個學生都有收穫。

  第四關經過一讀課文二讀課文後填空:

  爸爸和我愛看 ;卻換成了 ;

  奶奶愛看 ;卻換成了 ;

  外面一起為媽媽換成了 。

  第四關的填空是將課文的主線抓出來,學生讀課文後如果能將這條主線抓好,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就比較容易了。同時,第四關的填空題將學生的視線直接拉入到學生課文之中。

  (三)圖文結合,讀中悟情

  針對填空題解決三個問題:

  1、為什麼爸爸和我愛看足球賽,卻又換成了京劇?你是從課文的哪一小節知道這些的?學生讀第一小節後,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2.為什麼奶奶愛看京劇卻又把它換成了足球賽?出示課文上插圖,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分別在幹什麼?重點引導學生分析奶奶當時的表情和心理。採用師生賽讀、生生賽讀、男女生賽讀等多種方式重點指導讀第三小節。

  3、為什麼我們最後又都提議換成音樂舞蹈?指導齊讀第四小節,用“因為”、“所以”回答這個問題。

  設計以上三個問題,正是對本課重難點的剖析,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用上“因為”、“所以”說話,鍛鍊了學生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在解決三個問題時,把重點放在了第二問題上。透過看圖分析奶奶的表情心理,多種方式指導讀第三小節,可謂是突破了重點中的難點,解決了難點中的重點。本課的一切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同時,本課的“情”和“趣”都被抓住了。

  4、用自己的話講述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

  這種做法有兩個好處:一是培養學生語言口頭表達能力;二是訓練學生讀詩時,在頭腦中形成詩歌畫面,在轉述過程中讓學生隱隱感覺體會到詩歌分行排列的文體特徵。

  (四)整合全文,整體感悟

  教師提出問題:歡歡家看電視的故事講完了,她有一個問題想問大家(課件出示最後一小節),學生齊讀。問:你現在知道歡歡家看電視的秘密是什麼嗎?學生自由說。

  最後一問,是對全文的一個整合,學生自由說的答案也是對課文所要表達“情”的一個整合。

  (五)小記者採訪

  問題一:你最喜歡課文中的誰,為什麼?

  問題二:以後如果你最喜歡看的《動畫城》開始了,而奶奶最愛看的《梨園春》也開始了,你會怎麼辦?

  小記者採訪首位呼應,同時小記者所提的兩個問題也是對本科內容的一個綜合,而且將“情”落實到學生今後的行動上來了。

  本教案在設計時,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放手讓學生自己去讀,自己去感悟。學生讀的有層次,先自己解決難題讀,再同桌互讀,培養了學生會傾聽的好習慣。交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明白讀書後要讀有所收,讀有所獲。教案在設計時也注重了文字的整體,先整體感知,在分段細細的品讀,最後在整合。在學生學習方式的選擇上體現了新課程所倡導的“自主合作合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本課的教學設計也充分體現了語文課程的最基本的特徵——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結合。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2

  一、說教材

  《家》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透過用學生的熟悉的事物作比,讓學生體會為什麼說“祖國就是我們的家”。本文共六行兩句話。課文後面田字格中的字是本課要求學會的生字。

  《新課標》中提出的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任務。同時進行說話和表演訓練,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本課的重難點在於培養學生有感情朗讀,力求做到在讀中體會,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想象,在讀中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

  1.這樣教既鍛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又保證了課堂教學的生動活潑,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了合作學習的氛圍,引導學生互幫互學,從而加強了學生間的學習資訊交流,使學生由學習上的競爭對手變成了互助協作的學習夥伴。

  2.這樣教落實了以讀為主,聽、說、演為副線的教學思想,在課堂上充分讓學生讀,讀出感覺來,也可以加上一些動作,其餘同學認真聽並進行評價。這樣的教學不僅培養了學生閱讀、理解能力,還培養了學生聽、說、讀、演的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學生剛剛學完拼音,因此激發他們識字的興趣,培養良好的朗讀習慣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繼續鞏固漢語拼音、熟練拼讀生字,學會本課五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兩條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三、說教學重點

  根據小學語文新課程規定的小學低年級的階段目標,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1.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讓學生懂得祖國哺育我們成長,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五、說教法

  (一)找家,因“趣”而樂

  玩是孩子的天性,玩中學,孩子們必將學得有滋有味。一上課繆老師便說:”繆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客人。快和他們打聲招呼吧。”低年級孩子熱情好客,簡單的”小客人”三個字已經讓他們興致高昂,在興趣指引下的有效地進行詞語複習,一下子縮短了學生與文字的距離.“這些小傢伙很調皮,偷偷跑出來玩卻找不到自己的家了。你能幫它們找到家嗎?”話音剛落,孩子們早已迫不及待地翻書自己去尋找答案了,幾張普普通通的詞語卡片因為被注入了生命的血液而化身為幾個調皮貪玩卻找不到家的小夥伴,竟發揮瞭如此大的魅力,它讓孩子們不經意地進入課文的意境,輕鬆愉快地步入學習課文的殿堂。找家,因“趣”而樂。怎一個“妙”字了得!

  (二)品家,因“想”而美

  “以讀為本,自讀自悟”這是新理念所折射出的新的教學法。教學《家》一課,結合詩歌短小精悍這一特點,繆老師把“讀”貫穿於整堂課中,透過各種形式(如師生接力讀、自由讀個別讀同桌讀表演讀),讓學生充分自由地讀,結合師生評議,讓學生與語言多次面對面接觸,品嚐語言的“原汁原味”,她帶領著孩子們在一次次的讀中一步步走入文字,讓學生在腦海中夠了出一幅幅生機盎然、充滿溫馨、快樂的家的畫面:“天空瓦藍,白雲悠悠;樹木蒼翠,小鳥在歡唱;河水清澈,魚兒自由自在地遊;泥土肥沃,種子自由生長……”她讓學生悟出“家”的內涵,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的同時,著實讓我們聽課者感受了一把“低段朗讀教學如何做到紮實推進”及“平實中流淌著的精彩”。

  兒童詩的語言凝練,意象簡單使得詩歌在很多地方都留有空白。《家》同樣如此。繆老師善於在詩歌的空白處設計一些提問創設情境,啟迪思維,讓孩子在想象中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假如我們的教室就是清清的小河,你就是一條小魚兒,你會在可愛的家裡幹些什麼呢?” “你聽,小鳥嘰嘰喳喳的說話呢!他們在說什麼呢?”、 “咱們一塊兒來做做種子發芽好嗎?這棵種子長得最高,你來說說!”一年級的孩子活潑好動,天真爛漫,自由想像表演是他們的天性.當他們進入情境後,儼然就是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小鳥,一隻自由自在的小魚,一顆迎風吐嫩芽的種子。他們用自己稚嫩的動作來感受、解讀文字,想象的翅膀在這裡展開,思維之花絢爛綻放.在不經意的表演中----飄呀,遊呀,玩呀,長呀,孩子們獲得了最真的體驗,並把對語言文字獨到的理解感悟,透過讀張揚出來,欣欣然走進了詩的意境。

  (三)尋家,因“悟”而升

  《家》這課文字雖簡單,但卻帶出一個句式“哪裡是誰的家”,這無疑給孩子們創造了想像的空間,提供了一個極佳的練說機會.此環節,繆老師讓學生以“小詩人”的身份,用此句式進行創編兒童詩,大膽表達對生活的詩性感受。孩子們的想象十分豐富,我們欣喜地聽到孩子們用純真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又一個美麗可愛又新奇的家:“衣櫥是衣服的家”,“花叢是蝴蝶的家”,“海洋是珊瑚的家”……讓人耳目一新的是繆老師能夠創造性地整合教材資源,巧用文字,讓孩子們去書中再次尋找我們熟悉的“家”!

  (四)愛家,因“賞”而立

  小動物、植物都有自己的家,小朋友們也有自己的家。你有家,我有家,我們還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祖國。 “祖國”是一個抽象的詞,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尤其不容易理解。“我們是祖國的花朵”,這裡把我們比作花朵,那祖國就是一個美麗的大花園。這個像大花園一樣的家究竟有多美呢?此時,多媒體上場了。當“白雪皚皚的大雪山、壯觀的海上日出、遼闊的大草原、、雄偉的天安門城樓……”這一幅幅美麗的圖畫呈現在孩子們面前時,一陣陣嘖嘖讚歎聲在教室裡此起彼伏,“祖國”便化為具體可感的事物。多媒體引領孩子們直觀感受到:啊!祖國真美!祖國真是個美麗的大花園!

  生活在祖國的懷抱裡感覺怎樣?老師又讓孩子們在《娃哈哈》的樂曲中邊歌邊舞,藉助歌詞所創設的意境,讓孩子與文字產生情感共鳴,幸福感、喜悅感油然而生,無需說教,既突破了難點,又達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愛家是全詩的主題。為了進一步豐富孩子們對祖國的認識,樹立起熱愛祖國這個“大家”的感情,繆老師又引導孩子們說說祖國還有那些令人自豪的事。神七上天、奧運會盛大開幕、殘奧會順利進行……無一不讓孩子們深刻感受到我們的祖國是多麼的繁榮富強,身為一箇中國人怎能不從心底升騰起一股自豪感、熱愛情呢?

  假如語文課堂教學是“一盤珍珠”,那麼教學方法就是“一根線”,繆教師用心穿好了這一串鮮豔奪目的“珍珠”,引領孩子們在充滿天真童趣與美的“家”裡徜徉!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3

  我執教的是小學語文第一冊《g、k、h》的第一課時。

  一、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是:

  1、學會g、k、h三個聲母。認準字形,發音準確。

  2、正確書寫g、k、h三個聲母。

  二、圍繞這些目標,我設計了以下教學過程:

  談話揭示課題。

  由前面認識的8個聲母,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3個新聲母。引出新授內容。

  首先我讓學生觀察情境圖,透過學生想象說話和教師總結故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同時也引出了”鴿子圖”、”蝌蚪圖”與”喝水圖”,並引出了音節

  ge、ke、he。

  三、教學g、k、h的讀音。

  我由“鴿子圖”引出“g”,透過範讀,講發音方法,再範讀,

  指名讀,讓學生正確讀出“g”。

  為了使學生讀準音,我編了順口溜:一隻白鴿ggg。為了讓學生認準形,我讓學生找藏著的g,並讓學生說說g還像什麼,又編了順口溜9字拐彎ggg。

  “k”和“h”的教學與“g”的教學基本相同,只是在“k”的教學時,我穿插了一個小實驗,拿一張紙放在嘴前,讓學生比較出:發“k”時,吐出的氣還要強一點。

  四、課中操。

  教學到此時,我覺得學生比較累了,我便穿插了課中操《找朋友》,讓學生輕鬆一下。

  五、教學g、k、h的寫法

  1.歌曲《找朋友》之後,我設計了“找朋友”的遊戲,讓學生說說出示的三幅圖分別像什麼,他們的朋友是誰。從而引出了g、k、h。接著,我再利用新的順口溜讓學生再次記憶了字形。

  2.出示字母卡,讓學生自己觀察說說筆順與格式。

  3.在h的書寫指導時,我進行了h與n的比較。

  4.最後是學生練習描紅書寫。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4

  一、說教材

  《燕子媽媽笑了》這篇童話故事以通俗的語言,充滿童稚的筆觸,生動形象的描繪出一隻從學習認真開始到終於學會了認真的可愛的小燕子的形象。課文透過燕子媽媽與小燕子的三問三答,不僅介紹了冬瓜與茄子的大小、顏色、外形三個方面的區別,還說明了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更認真地去觀察冬瓜與茄子,更說明了“認真”是做人做事基本的能力和品質。

  童話故事《燕子媽媽笑了》的主人公小燕子與它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就如同生活中的一年級的小學生和他們的媽媽之間發生的故事。這讓學生們讀起來倍感親切。很自然的把“小燕子”當成他們當中的一分子;也會自然的拿自己的言行去和小燕子進行比較;最後把小燕子當成學習的榜樣。並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在教學過程中,力求體現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聯想、領悟的教學思路,注意引導學生多讀,邊讀邊想。力求先讓學生在讀中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然後,圍繞重點句子,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透過個性化的閱讀反覆品味課文內容,最後,再透過有感情的朗讀,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二、說目標和重難點

  1、知識目標:透過教學讓學生進一步鞏固認識生字學習,瞭解課文內容。

  2、情感目標:本文主要培養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從而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3、情意目標:透過對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明白“認真”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能力和品質。

  4、教學重點:理解燕子媽媽最後笑了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

  5、教學難點: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不同角色的不同語氣。

  三、說教法

  《大綱》指出,閱讀教學“是識字的基本途徑”。要在語言環境中識字。依據《大綱》制定的識字教學原則,在這節課中,我從識字著手,隨識字一步一步地理解課文,把識字教學與理解內容、領會感情三者融為一體。利用插圖幫助理解,透過造句學會運用,從模仿表演中識字,讓學生透過做一做體會字義:再是利用字形來理解字義。在教學手段的運用上,我精選媒體,系統設計,寓教於樂,樂中求學。創設情境、渲染氣氛、激發感情,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正做到了電化教學的經濟、必要、準確。

  四、說學法

  訓練是閱讀教學的中心環節。因為知識在訓練中鞏固。能力在訓練中形成,思維在訓練中發展,習慣在訓練中培養,情感在訓練中陶冶。在教學時,我遵循“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原則,組織課堂教學。如教學“冬瓜躺在地裡,茄子掛在枝上”時,我引導學生做動作來理解“躺”、“掛”的意思,沒有“紙上談兵”講意思,而是讓學生自己讀讀句子、自己做做動作。這樣,有動有靜,動靜搭配,既使學生學得快樂,又透過訓練代替了教師的千言萬語。在讀的訓練中,我則按照“自讀課文,感知內容;導讀課文,加深理解;朗讀課文,體會感情;分角色讀課文、激發興趣”的程式進行,使這幾個環節互相聯絡、互相依存,由此構成了講讀課文第二課時的宏觀整體。這節課,我還透過範讀、齊讀、朗讀、個別讀、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分角色讀、找夥伴讀、重點句段反覆讀等多種讀的形式,使學生參與讀書的機會較多,真正收到了以讀代講、以讀促思、以讀助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五、說教學流程

  1、創設情境 匯入新課

  主要是透過談話和看圖匯入新課,創設情景,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如:課剛開始,我設計讓孩子們與小燕子、燕子媽媽打招呼,從而引出本課的主人公,同時也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2、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

  主要透過分層次提出目標,讓學生讀,在讀中感悟。由於每個學生的能力不同,對課文的熟悉程度也不同,所以,在這一個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請孩子們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熟的孩子可以一邊讀,一邊想自己知道了什麼?讀得不太熟的孩子只要能繼續練習把課文讀會就行了。”這樣對課文熟悉程度不同的學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使每個學生都有目的的讀書。同時採用合作學習方式讓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透過討論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如:讀完課文後,讓學生分四人小組交流討論,講講自己讀懂了什麼?還有什麼不懂的?討論解決不明白之處。這樣讓學生和小夥伴在一起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意見,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品讀課文 讀中明理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透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進入課文所營造的氛圍中去,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語言,培養語感。如:小燕子觀察冬瓜和茄子三次不同的發現,以及三次中小燕子的心情,讓學生採用不同形式的讀,體會小燕子的快樂。而燕子媽媽三次不同的態度,則透過老師的範讀、學生練讀等營造出氣氛,從而讓學生從小燕子的故事中去明白做人做事都要認真的道理。同時利用開放性問題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訓練,培養學生靈活的思維能力。如:學生明白了做事要認真的道理後,設計了這樣問題:“如果你是燕子媽媽,看到小燕子有了這麼多的發現,你會對小燕子說些什麼呢?”這樣既深化了主題,同時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評價能力,讓學生學會看到別人的優點,進而也提高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積累語言 拓展延伸

  這個環節的設計主要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觀察能力。在這裡我主要設計了分角色朗讀,昇華感情。之後我又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小燕子透過認真觀察發現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那你在生活中發現哪些蔬菜長得不一樣啊?”這樣引向課外,既發散了學生的思維,提高了口頭表達能力,同時培養學生在生活的觀察能力。

  學海無涯,教無定法,教學是件很細的事,上課更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正是這些遺憾,促使我在教壇這塊肥沃的土地上不斷地耕耘、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進!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5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小蝸牛》是一篇童話。課文以一隻可愛的小蝸牛和它慈愛的媽媽之間有趣的對話呈現故事情節。課文藉助小蝸牛先後3次去樹林裡的故事,幫助學生了解四季的不同特點以及蝸牛爬得慢的特點。這是本套教材首次出現的一篇沒有全文注意的課文,只給部分難字注了拼音,配了插圖,旨在培養學生自主識字、獨立閱讀的能力。

  2、目標的確定

  (1)教學目標:

  1、透過結合圖片、生字的偏旁認識4個生字。(完成課後習題2的要求)

  2、透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自己的感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藉助圖畫、生活經驗,在交流中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4、透過故事認識到小蝸牛沒完成媽媽要求的原因,學會珍惜時間。

  5、在學習中讓學生會質疑、主動發表自己的見解。

  (2)學習目標:

  1、我認識:4個生字。

  2、我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我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

  3、教學重點

  教學重點:藉助圖畫、生活經驗,讀懂課文,瞭解一年四季的不同特點。教學難點:透過教師的引導,自己的感悟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突破策略:與教學相應,以學生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活動,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透過質疑,探索,感悟,朗讀四結合的學習方法。

  4、設計理念

  在本課教學中,我結合我校的“先學後導、問題評價”的教學模式,雖然一年級學生剛入學,學習能力不強,但因為在平時的學習中我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訓練。所以本節課我也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進行大膽質疑,主動說出自己明白了什麼,並教會學生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在學生彙報的過程中順學而教,隨疑而導,順著學生的彙報點及時訓練指導學習,並透過各種形式的讀一讀、說一說、練一練激發學習的興趣,感受大自然的美麗。

  二、教學流程

  (一)借圖猜想明確目標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用圖片匯入新課,形象直觀。在揭示課題後,我結合上節課隨課文題目識記“蝸牛”的方法,讓學生再結合插圖認識“芽、草、莓、蘑、菇”五個生字。輕鬆自然的對所學的漢字進行理解和記憶,也完成了課後練習二,適度分散了學生識字的難度。同時出示課文的插圖,引導學生觀察小樹的變化,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慾望。

  (二)研讀探究認識四季

  “放手”是我在設計這一課教學時的核心思想。

  這一環節首先幫助學生梳理課文的寫作思路,明確課文主要寫了蝸牛媽媽和小蝸牛的3次對話,再由教師引導學生理解它們的第一次對話。

  (三)拓展堂清表達交流

  1、請按小樹的生長過程給句子排序

  2、這篇課文透過小蝸牛和蝸牛媽媽的三次對話,向我們介紹了一年四季的不同景色,你能用對話的方式來介紹一下你眼中的四季嗎?

  3、蝸牛媽媽讓小蝸牛做了幾件事?小蝸牛都做到了嗎?為什麼?理解蝸牛的爬行速度慢的特點。並透過想對小蝸牛說什麼,進而提醒學生要學會珍惜時間。

  《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本環節透過讓學生結合自己學習到自己眼中的四季,讓學生學會在生活中運用對話,把課內的知識延伸到了課外,既鞏固了課內知識,又打開了學生思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麗。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6

各位老師: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義人教版課標教材一年級上冊識字教學的第一篇課文《一去二三里》。這是一首古代童謠,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幅寧靜而幽遠的鄉村美景。這首童謠排列整齊,朗朗上口,充滿兒童情趣,具有韻律美,是進行朗讀訓練的好專案,培養兒童透過朗讀感受童謠中所表現的優美景色。同時本課是識字教學第一課,是學生由拼音拼讀過程進入漢字讀寫的第一課,要培養兒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同時培養兒童學習漢語言文字的興趣。本課可以分二課時教學。

  我要說的是第一課時的教學。分教材理解、學生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準備、教學程式五部分向老師們彙報。

  (一)教材理解

  本課課題《一去二三里》提示了主題:一路走去看到的景色。詩句表明了看到的事物:鄉村炊煙裊裊,山中亭臺樓閣錯落有致,路旁有盛開的各色鮮花。這首童謠巧妙地把一至十的數字鑲嵌其中,讀起來朗朗上口,意境優美。

  (二)學生分析

  第一次正式接觸識字課,學生心中一定有著異樣的新奇感,也許有的學生早已將古詩念得滾瓜爛熟,就等著課堂上得到教師的肯定;也有大部分學生在學齡前就接觸過詩中的數字和“去”、“裡”、“花”等簡單的漢字,躍躍欲試之心可想而知。

  (三)教學目標

  根據課標要求、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本課時我確立以下三個教學目標:

  1、認識十二個生字。(一至十及去和裡)認識田字格,會寫“一、二、三”三個生字。認識筆畫“一”。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學生初步感受童謠所表現的意境美。其中識字和寫字是重點,感受童謠意境是難點。

  (四)教學準備

  課前學生自我拼讀課文;製作與教學環節配合的CAI課件;生字卡片

  (五)教學程式

  圍繞以上目標,我設計以下幾步教學程式。同時把教法和學法滲透在教學程式的各個環節之中。

  第一步,導語激趣。

  上課前,CAI課件出示了動物大家庭,並配合音樂《藍精靈》,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向課堂,營造出一個活躍有趣的氛圍。上課鈴響,教師用充滿趣味的話語匯入新課,把學生引入到快樂的學習環境當中,鼓勵孩子們大膽學習新知識,達到“課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第二步,觀察圖畫,揭示課題。

  看圖說話,培養學生說話能力和觀察能力。(CAI課件出示文中插圖一)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想象:圖上畫的是什麼地方的景色?兩個孩子看到了什麼?他們會說些什麼?然後揭示課題:古時候有一首童謠,說的就是這幅圖畫。出示課題“一去二三里”。指名學生讀課題,並說說是怎麼認識這幾個字的?(學生交流學法)結合圖畫例項,引導學生理解“裡”。

  第三步,圖文結合,學習古詩。

  第一環節:讀準字音,掌握節奏

  學生自由讀課文,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然後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傾聽,教師再放慢語速範讀,學生輕聲跟讀。,找找詩中的十個數字,看看讀音有什麼變化。讓學生在自我拼讀過程中發現“一”的讀音變化,這樣印象會更深刻。同時提醒學生傾聽老師在範讀時每句詩的什麼地方停頓的時間比較長,並做上記號,以把握古詩的整體節奏,體會童謠的韻律美。

  第二環節:生字認識

  出示一至十、去和裡的生字卡片(也可以課件演示生字,先順序出現,在亂序出現)。採取抽生讀、齊讀、搶讀、開火車讀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絕大多數學生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來。重點指導“三”、“四”、“十”和“裡”四個生字的發音,區別平舌音和翹舌音,“裡”的聲母是邊音,(這裡可以CAI課件出示,重點字的讀音選擇)並組詞,以加強學生的記憶能力。

  第三環節:瞭解詩意

  這一環節是本課重點環節之一,首先,我提醒學生:.小朋友在讀這首詩的時候,眼前彷彿看見了哪些景物?誰讀得越仔細,眼前看見的景物也就越多。以培養學生邊朗讀邊想像的良好習慣。不要把書讀成“小和尚唸經”。其次,出示課件主題圖,著重分析“一去二三里”和“煙村四五家”並用手勢表明一去二三里的含義即一路走去的意思。根據課堂交流情況提出“煙村四五家”的兩種理解:(1)四五個冒著炊煙的村子;(2)村裡有四五戶人家,還冒著炊煙。並肯定兩種理解都可以。詩的意象具有多重性,在這一部分,應發展學生的多重思維能力。最後,背誦全詩,提問:你在背的時候想到了什麼?這個小山村熱鬧嗎?美嗎?背誦時再次啟發想像,使記憶有了具體形象的支援,並再次引導學生進入古詩所描繪的情景,把“彼景彼情”化為“我景我情”。]還可以請兩位小朋友合作,一位讀詩句,一位指圖。 [設計意圖:加強語言和意象的聯絡。」(課件演示,一學生讀有關詩句,一學生指圖,教師

  輔助點選滑鼠,出現放大的圖畫區域。)

  課間休息:做識字遊戲《摘蘋果》,使課堂的氣氛達到一個新高,同時學生適當放鬆。

  第四環節,認識田字格,指導書寫。

  首先引入田字格,(多媒體出示田字格,並演示各個部分)引導學生了解田字格的作用及橫中線、豎中線、各方位小格。並用兒歌(田字格,四方方,寫好漢字它來幫。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又下格,橫中線、豎中線,各個方位記心間。)來鞏固田字格的認識。寫字時,學生先獨立觀察字形引入筆畫:“一”。出示課件“一”在田字格的方位,引導學生自主觀察並指導書寫 。再引入“二”的書寫,這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範、端正、整潔。而“三”的寫法讓學生自己觀察體會,上臺演示,教師相機指導,讓學生體會漢字的間架結構,體會漢字的形體美,並瞭解“從上到下”的筆順規則。並可以用實物投影儀反饋學生作業,學生展開互評。在這裡,我引入一個故事:一就是一橫,二就是兩橫,三就是三橫,四就是四橫,五就是五橫。引導學生髮現錯誤。學生練寫了三個字,略感疲勞,此設計能活躍課堂氣氛,並透過講故事滲透了學習不能想當然、一定要認真的教育意義。]

  總之,教學過程中透過看、說、讀、寫四方面結合,讓學生動眼、動腦、動口、動手,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充分放手學生,努力使朗讀教學和寫字教學有機結合起來,穩妥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最後,配樂詩朗誦。學生伴隨音樂自由朗誦,強化印象,學生再次感受古詩所表現的意境美!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7

  一、依據課標說理念

  一年級的閱讀課怎麼上?崔巒老師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年級的閱讀課最重要的任務是指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最好能讀出感情。其次是:認字學詞,積累語言。此外,還要培養良好的讀書習慣,習得初步的讀書方法,體現正確價值觀的引導。”依據以上理念,本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是:情境激趣,趣中學字,讀中悟意,以讀展情,拓展延伸,注重融合,提高素養。

  二、依據理念說教材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組教材的一篇課文。這組教材圍繞著“家庭生活”這個專題進行編排,旨在教育學生孝敬長輩、關愛家庭的每一個成員。這篇課文小中見大,透過一張畫巧妙地誇獎了蘭蘭從小愛勞動、關心長輩的好品德,文中充滿了家庭的溫馨情感,內容和語言都貼近兒童生活實際,對學生有很好的啟發和教育作用。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認字和朗誦課文,難點是在交流感悟中懂得文中蘊含的道理。

  (從章節聯絡上整體分析知識結構,分析了本課的內容、特點、難點。)

  三、以學定教說目標

  根據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及課文特點,我把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如下:

  1、認知(知識)目標:

  ⑴認識“胖”等13個生字,會寫“看”等6個生字。

  ⑵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力目標:

  ⑴繼續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

  ⑵培養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和閱讀理解能力。

  ⑶初步培養學生積累運用語言的能力。

  3、情感目標:

  培養尊敬長輩的美德,有幫助長輩做事的願望和行動。

  設計理念:《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課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以讀為本,讓學生在讀中感悟,懂得要孝敬長輩,主動幫長輩做事,積累語言,培養語感,讀好疑問句和感嘆句,以達到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四、根據情況說學生

  一年級學生具有天真活潑,好奇好問,好模仿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直觀形象、新鮮活動的事物所吸引,並能在教師創設的情境中獲得體驗,達到情感共鳴、因此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運用多媒體創設情境,分解朗讀要求,讓學生在一堂課中能始終學得輕鬆,學得愉快。

  五、整合資源說策略

  1、情境激趣。

  2、趣中識字。

  3、讀中悟意。

  4、創意補白。

  5、拓展延伸。

  6、注重實踐。

  六、結合教學說設計特點

  1、課堂是快樂的,學生是愉悅的。

  2、文字是有彈性的,學生是有創意的。

  3、知識是建構的,情感是互動的。

  七、結合流程說意圖:

  (一)三分鐘說話激趣,匯入新課:

  (1)猜謎:

  (2)看手:

  請學生伸出小手,看看誰的手是胖乎乎的。

  (3)誇手

  設計意圖:運用謎語匯入激情激趣並相機說話,培養說話能力。

  (二)匯入:你們的小手真能幹,我們繼續學習一下《胖乎乎的小手》。

  (三)複習詞和識字方法匯入新課。

  設計意圖:在這個環節裡,安排學生複習,交流識字方法,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獨立識字的能力。對生字的學習,由詞到字,再回到課文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逐漸建立字形與字音之間的聯絡。教學中穿插遊戲,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習興趣,更主要的讓學生在玩中鞏固識字。

  (四)合作探究,細讀體悟

  1、多媒體展示第一自然段,讓學生自由朗讀,讀後質疑。

  學生可能問:“全家”是指哪些人?(學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決)

  “這張畫”是指哪張畫?(學生如大多知道可立刻解決)

  全家人為什麼喜歡蘭蘭的這張畫?

  設計意圖: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使他們在無意中轉入正題;扣第一自然段質疑設定懸念,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自由讀文感悟,用“──”畫出疑問句,用波浪線畫出感嘆句,看讀文後有什麼收穫,有什麼疑問。提出來討論交流。

  設計意圖: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是社會的需要,也是學習本身的需要。讓學生合作學習,能培養合作能力,彌補獨立學習的不足,增進情感溝通與智力互補,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接下來我安排學習合作學習課文。

  3、指讀找到的感嘆句,討論交流讀後有什麼收穫。

  學生彙報讀,教師讓學生歸納填空,說說日常生活中你發現誰的手幹了什麼?

  4、相機重點指導朗讀對話。想想該怎樣讀出感情。

  蘭蘭:我只是畫了自己的小手啊!我有那麼多畫,您為什麼只貼這一張呢?

  蘭蘭:等我長大了,小手變成了大手,它會幫你們做更多的事情!

  媽媽:“這胖乎乎的小手給我洗過手絹啊!”(笑著讀)

  爸爸:“這胖乎乎的小手替我拿過拖鞋呀!”(語調上揚)

  姥姥:“這胖乎乎的小手幫我撓過癢癢啊!”(誇獎的語氣)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

  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讚。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1)指導分角色朗讀:

  加“·”讀重音。

  蘭蘭的語氣天真活潑,有禮貌。

  引導學生想想平時姥姥、爸爸、媽媽是怎樣和自己說話的。

  交流:

  他們的語氣和藹可親,充滿關愛和稱讚。

  ( 2 )自由選擇角色讀:

  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多讀幾遍

  設計意圖:這種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的方法,能逐步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感悟、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

  指名朗讀:

  同樣一句話或一段話,讓多名學生讀,讀後分別說說自己為什麼這樣讀。學生個體不同,對文字的理解和朗讀的處理也不一樣。

  只要學生說得有理,而不偏離課文的意圖,我就沒有強求一致,而是尊重他們的獨特感受。

  (3)角色朗讀:

  四人小組先分角色朗讀

  (4)再指定一組或兩組學生表演讀,讀後引導評議。

  設計意圖:讀書百遍,其意自見。讀是積累語言、感悟文體的根本方法,是閱讀教學的主旋律。本課對話較多,如果沒有讓學生進行朗讀實踐,學生就無法理解字裡行間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因此,我採用多種形式的朗讀,引導學生感悟理解。

  5、聯絡課文回答先前的質疑:

  全家人為什麼喜歡這張畫?

  出示幻燈片,引導學生補充句子,讀句子:

  爸爸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媽媽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姥姥喜歡蘭蘭的小手,是因為( )。

  蘭蘭明白了,大家喜歡她的畫,是因為( )。

  設計意圖:讓學生質疑問難後邊讀邊想:你懂得了什麼?然後引導學生透過合作交流、朗讀感悟、教師點撥來解決問題。既教給學生邊讀邊想的讀書方法,又培養了學生初步質疑、解疑的能力。

  6、蘭蘭的小手還為誰做了什麼?

  (1)蘭蘭的爺爺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2)蘭蘭的老師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3)蘭蘭的__說:“這胖乎乎的小手_________。”

  五、拓展延伸,展開想象

  1、你覺得蘭蘭是個怎樣的孩子?蘭蘭長大後還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

  2、你現在會幫家人幹哪些事情?長大後會幫家人做哪些事情?

  我( )的手替( )。

  我( )的手幫( )。

  我( )的手給( )。

  我( )的手為( )。

  3、有感情朗讀全文,說說學習課文後你想說什麼。

  六、拓展閱讀

  (1)胖小手,真勤勞,樣樣事情都會做。

  替爸爸,拿拖鞋,給媽媽,洗手絹,

  幫姥姥,撓癢癢,人人喜歡人人誇。

  (2)我有一個胖叔叔,他姓張,很喜歡我,過年的時候,他送我一雙皮鞋,還幫我家打掃衛生,我也成了叔叔的小幫手,替他拿拖把,和他一起往牆上貼年畫,給他送開水,叔叔誇我好孩子。

  設計意圖:結合文字進行拓展閱讀既強化認記生字,為差生提供了又一次記憶生字的機會,又激發全班學生的興趣,培養閱讀能力。

  七、認讀生字,書寫指導

  1、先看“笑、興、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記一記。

  2、教師範寫:

  “興”上面的的兩點不要和橫連上。

  “笑”的下面第一筆是一撇。

  “會”人字頭的撇、捺寫得開一點。

  3、學生書空,描紅,練寫。

  4、展覽、評析。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8

  一、說教材

  《天地人》是本冊新版教材的第一課,也是“新”字的直接體現,它替換了原先一開始的拼音教學。《天地人》是一個有創意的安排,“天地人”,宇宙、自然與人的關係,“你我他”,除了我,還有你和他,構成了世界。這些涵蓋了我們的現實世界,天地人你我他,要給孩子們營造的就是一種非常和諧的氛圍。我覺得這個和諧不僅是內容本身所要傳遞的,在我們教與學的過程中更要將“和諧”進行到底。識字量本身不大,難度也不大,這對於初入學過渡時期的語文學習內容,應該是對語文學習的一個很大的緩衝空間,我們講得可深可淺,可多可少,讓孩子們在整個意境中,認一些漢字,去粗淺地認識一些人與自然,我們的世界等。當然,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有意思,讓他們覺得每天都在接觸新的東西,新的形式。

  基於這樣的背景,綜合漢字教學的一般規律,識字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對這一課的教學定位如下:主要目標有三點,1.認識“天地人”“你我他”這6個生字,2.能正確、流利地讀出這6個字,3.瞭解字的基本意思並能簡單運用。主要流程三部分,分別是初識生字、讀記生字、學用生字。教學課時為2課時,需要準備多媒體課件、網路資料、遊戲卡片等。

  二、說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

  天地人

  三、說教學目標:

  1.透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絡生活等方法,認識"天、地"等6個生字。

  2.初步學習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透過聽讀、觀察圖畫、聯絡生活等方法,認識生字。

  教學難點:讀準"人、你、我"的字音。

  教學建議:

  四、說教學過程

  1.識字

  本課6個生字以三字一組分兩行的方式呈現,易於學生朗讀、記憶。針對課文編排的特點,建議教學時以3個字為一組進行教學。第一組可以充分藉助課文插圖,讓學生說說圖意,在看圖說話中引出"天地人"3個字。第二組可以透過師生對話引出"你我他",把識字和日常表達結合起來,充分藉助日常用語進行聽讀、正音。

  本課要認的6個生字中,"人"的聲母是捲舌音,"你、我"是第三聲,單個字讀要注意讀到位。由於學生還未學習拼音,建議藉助圖片、聽讀、創設情境交流等多種方法幫助學生讀準字音。

  (1)圖片示範正音。可以依次出示一組相關圖片,如"老人、年輕人、男人、女人",教師手舉對應的生字"人"示範讀,學生跟讀,理解字義。

  (2)場景聽讀正音。如,藉助生活場景認讀"地",教師可以用列舉法展示各種生活場景:鋪滿土的叫土地;鋪滿沙的是沙地;長滿草的是草地;鋪滿雪花的是雪地。教師手舉生字卡片"地",聽學生的發音,並及時正音。

  (3)日常交流正音。"你我他"是日常交流用語,可以銜接入學教育的內容,創設交流氛圍。如教師一手舉生字"你",問"你叫什麼名字",並把生字卡片"你"遞交給學生;一手舉生字"我",說"我是你們的語文老師"。出示生字"他",指學生問"他叫什麼名字",並把生字卡片"他"遞給這名學生。在交流遞送生字卡片的過程中正音識記生字。

  本課要求識記6個生字。"天、人"結構較簡單,"地、我"結構相對複雜,"你、他"帶有相同的部件。教學中可以藉助圖片、動作、生活場景等,形象化地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感受漢字的趣味性。

  (1)生活語境識字。本課6個生字都是常用字,我們可以呈現各種生活中帶有生字的圖片,透過不同語境幫助學生識記、認讀生字。

  (2)比較識字。比較"地"和"他",說說不同在哪裡。(3)動作猜字。辨認"天"和"人",可以根據字形請學生上臺演示動作,其他同學猜漢字。學有餘力的話,可以結合生活,積累"天地、他人"等詞語。

  2.課文學習

  (1)朗讀指導。這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朗讀課文,因此讀正確是本次朗讀教學的主要內容。由於學生還沒有學拼音,因此教師要重視正確示範和聽音糾正。教師示範朗讀時,要把聲調讀清楚,特別注意"你、我"的聲調都是第三聲,三字連讀時,"你"要讀成半上,與第二聲相似,"我"的聲調要讀完整。

  本篇課文內容比較簡單,僅呈現了6個漢字,中間沒有標點符號。朗讀時,教師應結合內容理解,引導學生一組三字連貫讀,要避免6個漢字一字一頓地讀。

  (2)理解運用。在語境中理解運用。"天地人"的教學在藉助插圖理解的基礎上,可以結合語境帶學生讀一讀,在新語境中進一步理解字義。如:

  晴天、陰天、雨天

  草地、菜地、雪地

  男人、女人、老人

  “你我他”的教學可以三人小組互相交流,理解三者之間的關係。透過拿著生字卡片進行自我介紹、詢問他人的方式,在交流中鞏固生字,如,"我叫李小明。""你叫什麼名字?""他是你的同桌同學嗎?"

  引導學生理解感受"你我他"之間的關係,可以採用三人小組互相交流的形式,但要重在生字的識記、認讀,避免將這一實踐活動變成口語交際。教學時,可以為三人小組準備一套"你我他"的生字卡片,引導學生以選生字、遞送卡片的方式促進對生字的識記認讀和理解運用。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9

  【說學科】:小學語文。

  【說內容】: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84頁第九課。

  【說教材】:

  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本課以簡潔、生動、形象的語言,向孩子們介紹了“影子”和“人”總是形影不離這一重要特點,讀起來親切上口,活潑俏皮,非常符合兒童年齡特點。

  【說理念】:

  這首兒歌之所以被選入低年級教材,並不僅在於它淺顯易懂有趣,還在於它能幫助學生了解生活常識,積累語言材料。教學本課,力求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語文,在活動中學語文,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教材,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自主探究的慾望,鼓勵學生自主識字、讀書,培養學生自能識字,讀書的能力。還應該聯絡實際,超越文字,引導學生走出書本方寸天地,拓展文字內容、空間,體現大語文教學觀。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積累實現知識的遷移運用,培養說話能力。

  【說學情】:

  班級的學生思維較活躍,表現慾望較強,且活潑、好動、愛玩,控制能力有點差。在教師的培養和指導下,已經初步形成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初步養成了“質疑問難”的問題意識。

  【說目標】:

  1、知識目標

  認識11個生字,會寫3個字。認識兩種筆畫“?”和“ㄅ”,認識兩個偏旁“犭”和“宀”。

  2、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識別“前、後、左、右”四個方位。

  3、情感目標

  認識有關“影子”的一些現象。養成留心生活的習慣。感受“影子”帶來的樂趣。

  【說重點】:

  學會生字,認識新筆畫、新偏旁。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說難點】:瞭解影子的特點。懂得在實際生活中分辨前、後、左、右等方位。

  【說教法】:

  1、激趣匯入法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同學們以自己為中心,(學生隨意移動位置)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左面是誰?右邊是誰?(學生自由互說)

  2、情境創設法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目標的第一條。可見,低年級閱讀教學必須從激發閱讀興趣開始。因此,本節課第一次透過演示多媒體動畫課件,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充分調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再次創設情境,在學習第一、二節課文時,用課件出示相應的插圖,達到圖文結合,直觀形象的效果。對於天性好動,注意力難以集中的低年級學生來說,藉助電教媒體,感受課文意境,其實開啟的是學生心靈的小窗,睜大的是學生智慧的眼睛。

  3、多種識字法

  針對一年級學生識字量大的特點(本課要認11個生字),培養學生自主識字能力顯得尤其重要。於是,學生字時我設計了採用多種形式識字。如:先借助拼音讀準字音,開火車讀,個別讀、小老師領讀,玩識字遊戲等方法,教學中我特別重視讓學生說說是怎麼記住生字的。

  4、趣味遊戲法

  一年級學生注意力不能持久,於是,結合課文能力目標。我按排一個遊戲,在遊戲中學會識別“前、後、左、右”四個方位。

  5、質疑、釋疑法

  在學生充分理解影子什麼時候在前,什麼時候在後,什麼時候在左,什麼時候在右的基礎上。讓學生再讀課文,想想還有什麼不明白的地方,提出大家共同解決。

  【說學法】:

  1、合作學習法

  同桌一起把生字讀兩遍。然後互相檢檢視看是否讀準字音。並說說自已是怎樣記住哪個字的,讓學生感受合作學習的快樂。

  2、朗讀比賽法

  為了達到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的目的。讓學生利用多種形式讀。如:同桌對讀,個別讀,小組讀等方法,貫穿始終,讀中悟,悟中讀,收到以讀代講以讀悟情的效果。

  3、自主評價法

  透過讓學生自主評價,培養學生傾聽,欣賞以及表達能力。從而使低年級學生從小養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

  【說準備】:

  利用家長資源,組織課外預習。

  1、玩影子,讓孩子自己去發現。(教師問題提示,家長把學生的發現回覆在班級網站主題貼後。提示問題: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影子?什麼情況影子會消失?為什麼影子會在前後左右不同的方位?你能讓影子變長、變短、變粗、變細嗎?你能讓影子立起來嗎?你還有其它發現嗎?)

  2、識字,注重識字方法。

  3、讀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4、提問,家長記錄學生在讀文時提出的問題,反饋在班級網站。

  製作多媒體課件。

  【說程式】:

  (一)遊戲匯入:

  1、師:左邊拍拍。生:右邊拍拍。伸出我的左手,伸出我的右手。拍拍我的前面,拍拍我的後面。

  2、同學們以自己為中心,(先讓學生自由互說,再指名不同位置的學生按句式說話。)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後面是誰?左面是誰?右邊是誰?

  說話訓練句式:

  我的前面是( );我的後面是( );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

  (二)說說生活中的影子。

 1、生活中,我們還有一個時刻跟著自己、陪著自己的親密朋友叫作影子。(教師板書課

  題,相機指導識“影”字。太陽照著人,三撇表示影子。)

  2、週末,爸爸媽媽帶我們一起玩了影子游戲,你都發現了什麼呢?(指名學生按問題提

  示順序發言。按順序多媒體出示提示問題。學生髮言預設:)

  生1:我發現影子是黑的。

  生2:我發現,當太陽在我前面時,影子在我後面;我轉個身,太陽在我後面時,

  影子就在我前面了。

  生3:太陽在我左面的時候,影子在我右面;太陽在我右面時,影子就在我的左面了。

  生4:我發現影子可以變長變短,當我蹲下時,影子就變短了,當我踮起腳時,影

  子會有點變長。

  生5:我彎腰時,影子也可以變短的。

  生6:(側身對太陽)我這樣站時,影子會變細。

  生7:我躲在大樹後面時,我的影子不見了!

  生8:我跑到孫老師的後面時,我的影子也不見了,被孫老師的影子蓋住了。 生9:當我和XX在玩的時候,我們倆的影子好象也在一起玩。

  生10:你們的影子都是躺在地上的,我可以讓我的影子站著,你們信嗎?(邊說邊跑到牆邊,教室裡也能看到影子),你們看牆上,我的影子站著呢!

  (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現象。本段教學注重從生活現象引入,在課堂中喚起兒童的生活體驗,最後又由課堂延伸到課外,進行生活再實踐。整個過程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濃厚的生活氛圍,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反映了語文學習的規律。)

  (三)讀讀課文中的影子。

  1、過渡語:影子的學問真多,玩影子也很有趣,課文中是怎麼說的呢?大家一起來讀一讀吧!)

  2、指名同學朗讀課文。

  3、大家評價反饋,改正錯處,再齊讀。

  4、檢查生字認讀情況。

  ①多媒體展示生字:“前、後、常、跟、著、黑、狗、它、朋、友”(做成超連結卡片式。)

  ②指名學生交流識字方法。(你是如何認識這些生字的。相機認識“犭”“宀”。) ③學生髮言預設:

  結合生活記字:我家在前進路。──前

  利用偏旁記字:跟、狗、黑

  會意聯想記字:兩個小朋友一起去上學。──朋

  聯想比較記字:著──看 常──堂(黨)

  音近字記字:友──又

  謎語記字:剪去一刀──前 工廠裡邊一口人──後

  屋簷下面一把刀──它

  ④多媒體字詞練習:

  反義詞連線互說

  前——後 左——右 上——下 遠——近 黑——白

  代詞特指連線說明

  他——男性 她——女性 它——事物

  (在遊戲、活動中自主識字,增加識字教學的趣味性、生動性,從而調動學生積極性、自主性,提高課堂效率。以學生為本、小組合作、生生互助的形式來交流識字方法,培養學生在合作中取長補短,互幫互助的合作精神。)

  5、解答問題,感悟語言魅力。

  ①師過渡語言:

  字認會了,讀課文就容易多了。在預習時,同學們針對課文提出了不少問題,老師摘取

  了兩個有代表性的問題,大家一起來解決它吧!

  ②多媒體出示問題:

  把影子像“小黑狗”說成影子像“大灰狼”行不行?(不行,影子是黑色的;不能整天

  讓大灰狼跟著,會嚇死人的。)

  把第一節的“跟著我”和第二節的“陪著我”兩個詞對換好不好?(不好!前後是跟著,左右是陪著,很形象。)

  ③伴著動作,帶著表情,有節奏地朗讀短文。(學生自由表演,一邊讀一邊用手指出前、後、左、右。也可兩人合作,一人扮影子,分角色表演。)

  ④模仿其中一種讀法,先自由練習,再指名讀。

  ⑤背誦課文。

  (四)寫字:認識新的筆畫,工整書寫四個漢字。

  1、展示出“飛”“馬”“鳥”讀一讀。

  2、觀察發現。(認識“”“ㄅ”)

  3、範寫引路。範寫時,邊說邊寫,學生認真觀察,注意每個字的筆順和關鍵筆畫。飛 (不要把“ ”寫成“乙”) 馬 鳥(不要寫成烏鴉的“烏”)

  4、練寫評比。(書寫時,注意正確的姿勢。寫完後,小組同學間互評,指出不足,選出寫得好的在全班展覽。)

  (五)獎勵一個小故事:

  杯弓蛇影

  古時候,有一個叫樂廣的人。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裡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裡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裡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後,心裡一直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來。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訊息,瞭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裡想:“酒杯裡是絕對不會有蛇的!”於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牆上掛著一把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落在那個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家裡,把這件事說給他聽。那個人明白了原因以後,病就立刻好了。後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說板書】(略)

  【說意圖】

  語文課要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要讓孩子們越學越聰明。教學中讓學生在學課文前說說影子;在讀課文時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在學生疑問時為學生做實驗,展示生活的真實;在學完課文後,讓學生創意表演,說說背背,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真正做到新課標所說的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結合,與其它學科相結合。

  呼叫生活經驗對學生的閱讀理解來說確實大有裨益。大量研究表明,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就越能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注意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創設學生熟悉的、感性的情景進行教學。如教學一開始,我請同學們看看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然後說說:我的左邊是(),右邊是(),他們都是我的好朋友。“那麼,你的影子也是你的好朋友,你能找到它嗎?”話音剛落,很多學生紛紛舉手,想發表自己的看法。這說明了把生活現象引入課堂,就能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理解“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一條小黑狗”這句話時,我說:“為什麼不說影子像只小黑熊?”“哪位小朋友家餵過小狗,小狗是怎麼跟你玩的?”親切的家常話題,喚起了學生的生活體驗,學生很快地理解了這句話的意思。這樣的`教學,有效地利用了生活資源,在課堂中營造了濃厚的生活氛圍,把學習語文與認識事物緊密結合起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但是,當學生的生活經驗匱乏時,教師就不能盲目地瞎調動。教師應該做的是瞭解學生的已有經驗,看能否支援教學,這就是新理念下“備學生”的一個關鍵。如果學生經驗還不夠,教學就不能急於進行,可以透過各種形式(如活動)豐富學生的經驗,在學生有足夠經驗的時候開展閱讀教學,閱讀感悟就會水到渠成。

  “小組合作學習”是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主動作用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不僅有利於發揮集體的智慧,解決學生個人不能解決的問題,而且培養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教學過程中,讓同桌看圖互相討論:和影子在一起玩,小朋友快活嗎?從圖上哪兒看出來?在理解課文的重點句子影子“就像一條小黑狗”“它是我的好朋友”時,讓四人小組展開討論、交流,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透過小組的學習交流,學生解決了問題,獲得了知識,體驗了成功。同時,學生思維積極,思路開闊,互相啟發、互相激勵,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學源於思,思源於疑。透過讓學生質疑,可以更有效地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更有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因為,學生的疑點往往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一個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還是由孩子提出來,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如在學生有利於培養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創造性和思維能力。因為,學生的疑點往往是課文的重點和難點,一個問題是由老師提出來還是由孩子提出來,其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它不僅讓孩子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而且激發起學生求異思維的火花,激活了課堂教學氛圍。如在學生讀通了課文之後,讓學生想想: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白?這個問題一提出,引起了學生更積極地去思考。學生們提出了不同的問題。儘管有的學生提出的問題很簡單,或者不是問題,但也足以說明他們已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已在思考,已經有了問題意識。

  教學的過程是學生在現有水平的基礎上逐步向前發展的過程,任何脫離學生實際的教學都不會讓學生得到很有效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善於創設與教材內容有內在聯絡的現實生活情景,使學生見景生情,在生活中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合作的學習中主動發展。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0

  一、說教材

  《四個太陽》是部編義務教育語文教材下冊第二單元“心願”主題單元中的第四篇課文,內容是以一個小朋友的口吻,用第一人稱視角描寫了“我”為每個季節畫了不同顏色的太陽,給世間萬物帶來美好。四個段落結構相似,都是先寫了“我”畫了什麼顏色的太陽,再寫“我”為什麼這樣畫的原因。作者借用畫太陽表達了美好的心願,用優美的語言描繪了四季的變化,全文充滿了童真童趣,非常適宜學生朗讀。

  二、說學情

  一年級學生喜歡閱讀充滿童趣、語言簡潔、優美的課文。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具備了一定的朗讀、表達能力。他們對太陽比較熟悉,對一年四季的特點也有了簡單的瞭解。在學習本單元的前三課時,學生已經初步學習了提取文中明顯資訊。由於學生的思維方式是以直觀、形象為主,體會課文抽象的語言文字有一定的困難,需要教師創設情境去喚醒他們的生活經驗,從而引導學生聯絡實際感悟小作者透過畫太陽要表達的美好心願。

  三、教學目標

  依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我制定了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1.複習鞏固本課的生字和認讀字。

  2.能借助拼音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提取資訊的方法。

  3.感悟作者透過畫太陽表達的美好心願。

  四、說教法

  學習的過程,應該是學生以一種快樂的心情積極參與著、主動獲取的過程。在學習這篇課文時,讓學生透過生活中熟悉的、直觀的謎語、動作、表情等來記住字形、理解字義;在優美的音樂和美麗的畫面下,進入課文的意境,感悟文字的意思、積累語言;在開放的狀態中鼓勵學生大膽創造,創造一種有言、有色、有聲的教學情境,讓全體學生有效地參與教學全過程。

  五、說學法

  根據教材內容和低年級孩子的年齡特徵、興趣愛好和認知水平,本節課指導學生運用“猜一猜、說一說、讀一讀、想一想、創一創”等學習方法,讓學生在快樂中主動學習,參與交流,參與合作。

  六、教學過程

  (一)猜謎激趣。

  富有趣味的開課,就像師生心靈之間的橋樑。我先出示一則謎語“晚上不見,白天出現,又紅又圓,照亮地面”,調動學生的思維;在學生猜出是“太陽”之後,我順勢在黑板上畫下一個太陽,接著問學生:“你們喜歡太陽嗎?為什麼?讓我們來誇誇它吧!”學生的視覺、語言表達、想象等“多頻道”的開始運作,讓他們的心靈開始活躍起來。隨著學生的誇獎,我在黑板畫出太陽的萬丈光芒“你們看,太陽聽了你們的誇獎,放出萬丈光芒來”,進一步拉近孩子與太陽的距離。然後提示課題:有一個小男孩和你們一樣,也特別喜歡太陽,他一口氣畫了四個太陽,將“四個”放大寫在黑板上,讓學生說說讀了課題後的疑問:天上明明只有一個太陽,他為什麼畫了四個太陽呢?他畫了四個什麼樣的太陽呢?這些疑問好像一塊塊磁鐵,吸住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促使他們以積極的態度去初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樂始濃。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首先範讀課文,讓學生在教師的範讀中初步感受到課文語言文字的優美,進一步激發他們“想讀”的衝動和慾望,接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放手讓學生自讀,教師提出自讀要求:一是藉助拼音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二是自學生字,看看自己能發現什麼;三是想一想,小男孩畫了四個什麼樣的太陽?他把這四個太陽分別送給了誰?

  在生字學習反饋中,主要採用多種形式讀生字,如指名讀、學生當小老師領讀等讓學生體驗讀的快樂;學生交流自己的識字發現時,教師要特別鼓勵學生用心去發現,識字方法上的、字音字形上的、偏旁結構上,只要學生能發現,教師就應該用欣賞者的眼光去看待,用欣喜的語氣去誇獎,實實在在的讓學生體驗到“自己能發現、會發現”是多麼自豪的一件事;在生字的鞏固中主要採用猜謎、做遊戲,使學生感到識字無時不充滿了樂趣。

  在檢查學生讀課文時,指四名學生分段讀,讓聽與讀的學生互動交流,使孩子明白自己在讀或聽時應注意什麼。在學生交流第三個自學要求時,教師相機貼出“紅紅的太陽、綠綠的太陽、金黃的太陽、彩色的太陽”四張圖片,並在相應圖片後板書春夏秋冬,讓孩子們明白課文的主線條和大致輪廓,獲得整體上的印象,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

  (三)讀文感悟,樂正濃。

  在這一環節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描寫的四個栩栩如生的太陽形象。我先讓學生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太陽進行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我用圖畫、音樂、表演等多種形式,抓住關鍵詞句,引導學生想象、品味,讓課堂瀰漫濃濃的快樂氛圍。

  在學習第一自然段時,結合多媒體畫面理解“清涼”一詞,感受到“綠綠的太陽”給大地帶來的陰涼;學習第二自然段時,讓學生走入文字,充當“金黃的落葉”,表演“邀請小夥伴”,既讓學生過了一回“表演癮”,又在表演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學習第三自然段時,創設情境“寒冷的冬天,北風呼呼地吹著,你站在大街上等車,等了好久好久,這時你的手和腳會有什麼感受?”來理解“凍僵”一詞,感悟“寒冷”的反義詞就是“溫暖”;在學習第四自然段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幫助學生領悟“春天是個多彩的季節”……在學生學習中,指導學生將觀察畫面與朗讀、表演與朗讀結合起來,有效落實教學重點,突破難點。

  (四)拓展昇華,令心飛揚。

  這環節分兩步:首先讓學生在小組裡練習背誦,可以背誦自己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如果你有本領,也可以背下全文。這樣做目的在於:一是在讀中積累語言;二是讓不同程度的學生在課堂中都能找到自信。然後教師深情小結:同學們,送一個綠綠的太陽給夏天,送一個紅紅的太陽給冬天,送一個金黃的太陽給秋天,送一個彩色的太陽給春天,這個世界將變得多麼美好啊!我也送一個快樂的太陽給你們,願你們天天都快樂。我想,你們一定也有很多心願?你想畫一個什麼樣的太陽送給誰?讓學生大膽想象,充分交流,教師適時讚揚孩子們的美好心願,讓孩子們的童心隨著自己的想象飛向窗外。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1

  一、說教材

  本次的說課內容是部編版小學語文新教材四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語文園地》,《語文園地》包括“交流平臺”“詞句段運用”和“日積月累”三個板塊。“交流平臺”是讓學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詞句段運用”安排了兩部分,一部分是讓學生在詞語運用中感悟詞語的

  意思和用法,進行詞語積累。另一部分是創設情境,讓學生體會不同的語氣表達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日積月累”是積累、背誦古詩。

  二、說教學目標:

  1.藉助交流平臺,強化提問的意義、方法,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提出最有價值的問題,並形成愛提問、善提問的良好學習習慣。

  2.藉助識字加油站,根據形聲字“音形義相統一”的特點感知識字的趣味,並準確識記“駐、鈔”等12個生字。

  3.體會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瞭解設問句“自問自答”的特點。

  4.積累經典名句,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透過提問將我們的思想引向深入。

  三、說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藉助識字加油站,根據形聲字“音形義相統一”的特點感知識字的趣味,並準確識記“駐、鈔”等12個生字。

  教學難點:

  積累經典名句,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透過提問將我們的思想引向深入。

  【課時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製作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12個生字。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顧引入一一溫故而知新

  1.交流,回顧本單元訓練重點。

  2.揭示本節課學習內容。

  (二)交流互助——共享學習交流平臺

  1.引發交流:“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閱讀文章時,如果我們能嘗試著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設疑,你就會發現,我們已經走進作者創設的文字世界。

  2.小組交流:在本組課文的學習過程中,你掌握了哪些提問的方法?怎樣透過提問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呢?把你的好方法分享給小組同學吧!

  3.集體交流:小組代表將討論後提出的好方法推薦給全班同學。

  4.課件出示“交流平臺”中幾個同學的建議,並總結:

  第一、閱讀的時候要動腦筋思考,積極提出問題,養成敢於提問、善於提問的習慣。

  第二、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問題,讓自己的思考更加全面和深入。

  第三、要從提出的問題中篩選出最值得思考的問題,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

  (三)火眼金睛一一走進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教材中的字。

  (1)指名讀第一組字,同桌互相說說這組字的特點。

  (2)自由讀第二組中的帶有“貝”“木”“才”的字,小組交流發現了什麼。

  2.學生彙報學習成果。

  這兩部分中的會認字揭示形聲字的特點:

  第一部分,透過6組形聲字的對比,揭示了形聲字聲旁表音的特點。

  第二部分,透過認讀帶有“貝”“木”“了”等字旁的字,瞭解形聲字形旁表,義的特點。

  如:帶有“貝”字旁的字“帳”和“賀”都與財物”有關;帶有“木”字旁的字“樟”與“槓”都與“樹木”有關:帶有“才”旁的字“狡”“猾”,這兩個字都是形聲字,“才”表義,其古文字形體像條犬,“狡”本義是少壯的狗,引申指奸猾、奸詐,“猾”表示不老實的意思,本義是狡詐。

  3.學生根據12個字的字形特點,識記字音,並組詞語。

  第二課時

  (一)學以致用一一靈活運用詞句段

  ()讀一讀,體會每組句子在表達上的不同。

  1.課件分別出示兩組句子。

  (1)指名讀句子,學生齊讀句子。

  (2)說說這兩組句子有什麼異同。.

  2.小結:這兩句表達的意思相同,但表達效果不同。第一組的第一句在“電燈、電視、收音機、汽車”等詞語前面分別加上否定詞“沒有”,加強了語氣,突出強調了人類在上百萬年中沒有科學依據,只能順從自然,生活在一個慢吞吞、靜悄悄、一到夜裡就黑暗無光的世界。第二組中的第1句比第2句語氣強,突出強調了那條狗無論是在高興、緊張、發怒的時候,都一直在叫。

  (1)學習設問句。

  1.課件出示書中的3個句子,大聲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發現。

  (1)在漆黑的夜裡,飛機是怎麼做到安全飛行的呢?原來是人們從蝙蝠身上得到了啟示。

  (2)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然是人類。

  (3)靠什麼呼風喚雨呢?靠的是現代科學技術。

  2.集體交流。

  預設:

  (1)這些句子都使用了問號,屬於問句的一種。

  (2)句子前半部分是提問,後半部分是問題的答案,屬於“自問自答”。

  (3)這3個句子都符合以上兩點,都是設問句。

  3.齊聲誦讀3個句子,體會設問句的特點。

  4.自由交流:根據設問句的特點,再照樣子寫一寫。

  (二)積累誦讀一完成日積月累

  1.課件出示日積月累內容,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好問則裕,自用則小。——《尚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智慧之士,不學不成,不問不知。——王充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韓愈

  2.指名誦讀,讀準字音。

  3.小組討論:這些名句,你讀懂了嗎?

  4.全班交流。

  小結:要善於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提出具有價值的問題,透過提問將我們的思想引向深入。

  5.自由背誦後齊聲背誦。

  (三)、佈置作業一知識拓展運用

  1.在生活中尋找形聲字,運用形聲字規律識記這些生字,並積累在本子上。

  2.背誦日積月累中的名句。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2

  各位領導,老師,我今天要講的課文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下冊第二組第8課《月亮的心願》!

  一、說教材

  本課是九年義務教育小學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二組第8課《月亮的心願》。《月亮的心願》這篇童話故事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為線索,先寫月亮為了孩子們的郊遊,希望太陽公公讓明天的天氣好起來;接著寫月亮為了讓珍珍照顧生病中的媽媽,又建議雷公公讓明天下雨,兩天後一個豔陽天,兩個孩子都參加了郊遊。本文借小女孩珍珍為了照顧生病的媽媽放棄郊遊的事,讚揚了珍珍關心父母,體貼長輩的美好品質。

  教學目標:

  1、認識“簾、女”等14個生字、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透過朗讀感悟到月亮的心願,也正是孩子們的心願,在父母生病或有困難時,有體貼照顧父母的願望和行動。

  教學重點:識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認清字形,讀準字音,感悟文中的美好親情。

  二、說教法

  1.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和投影、創設情境,使學生置於課文所描繪的故事情境之中。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樂學中理解了課文內容。

  2.識字量大,對一年級的學生認記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中透過多種方式復現生字,鞏固了所學的生字。

  3.早在半世紀前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奧秘在於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語文課程標準》也提出“學生是語文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因此讓學生髮揮想象,合作學習,放手讓學生讀文、識字。

  三、說學法

  結合低年級特點,注重讓學生多讀,讓學生透過讀,自己品味親情,領悟文章的內容。

  四、說教學過程

  1.板書:“心願”,理解“心願”一詞。

  補齊課題板書

  2.初讀課文認讀生字。師範讀。生自讀課文,不會的拼拼音,問問同學。同桌互讀。

  3.出示詞語、認記。

  4.認讀生字,詞語。說說怎麼記字形。

  5.讀文感悟。

  (1)觀圖一說說圖的內容。

  觀察月光的表情怎樣?他為什麼笑?月亮的心願是什麼?

  討論:理解“自言自語”。

  練習讀,讀出月亮高興的心情。

  (2)觀圖二

  月亮的表情與第一幅圖的表情有什麼不一樣?

  為什麼愁眉苦臉?月亮想什麼呢?月亮的心願是什麼?

  分角色朗讀課文。

  (3)說說珍珍是個怎樣的孩子?誰來用一句話來誇誇珍珍?

  (4)那麼事情的結果怎樣?同學們都郊遊了嗎?自讀最後一節。

  (5)理解“豔陽天”一詞。

  6.練習,鞏固字詞。

  五、說板書

  本課板書我以一顆心為造型,以課文的標題為中心,以月亮的內心變化為線索,形象生動地將課文內容躍入眼前,看起來簡潔明瞭,內容突出了課文的重點,有利於引導孩子們理解課文,學會怎樣關心父母、體貼父母。

  六、說反思:根據本課的設計以及本節課實際實施的情況與效果,特做以下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中,比較滿意的是:

  1、巧妙的匯入,事半功倍。

  在匯入這一環節,板書“心願”並讓學生自由談自己有什麼心願,再板書“月亮的”,讓學生質疑,學生興趣高漲,效果很好!

  2、 多種方法,巧識生字。

  本課需要認識的字有十三個。採用了讓學生從文中找,畫出來,並將生字在課文中的好朋友詞語也找到的方式初步識字;再讀課文,去課文中同生字寶寶打招呼再次識字;再讀文中的生詞;玩猜字遊戲;讓學生間共同分享識字、記字的妙法;找小老師領讀等方式讓學生識字,這樣的過程,讓學生紮紮實實的學習了生字。

  在本課的教學中,不足與疑惑的地方:《月亮的心願》雖然是個童話故事,可內容卻很豐富,思想寓意也很深刻。作為一年級六、七週歲的小學生,應理解到什麼樣的程度,在課文分析角度方面應如何去把握呢?在識字、寫字的時間方面如何能更均衡一些呢?

  今後努力的方向:我深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低年級學生好奇、愛動、好表現的特點,教師要想方設法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自覺、主動、全身心地投入到語文學習活動中去,在特定的語言情境中學習詞語;讓學生用心靈去擁抱語言,在思維和情感的震撼中領會美好的情操。閱讀是學生與文字的對話過程,朗讀是惟一不可替代的融通語言和精神的言語學習方法。在課堂中貫穿各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想象,從而培養學生自主獲取知識的能力。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蜻、蜓、迷”等生字,會寫“間、迷、造”等生字。利用形聲字的規律識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瞭解這些小動物的特點和生活習性,培養觀察小動物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重點:識字、寫字。朗讀兒歌。

  難點:理解字詞的意思。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由圖匯入

  1、(出示課文插圖)美麗的夏天到了,讓我們一起來到小河邊,你看到了什麼?它們正忙著幹什麼?(引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生動,並隨機板書昆蟲名)

  2、這些小昆蟲可喜歡夏天了,它們給夏天增添了美麗,增添了快樂。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些美麗的精靈!1、你認識哪些昆蟲?說一說。

  二、學習字詞

  1、自由讀兒歌,用“——”畫出藏在兒歌裡的小動物,並大聲多讀幾遍。

  2、開火車讀兒歌,讀詞。

  3、(出示詞:蜻蜓、蝴蝶、蚯蚓、螞蟻、蝌蚪、_)它們都從兒歌裡跑出來了,你還認識它們嗎?

  (1)藉助拼音認讀詞語。

  (2)去掉拼音再認一認。

  4、遊戲:找朋友(圖與詞配對)。

  5、觀察特點,認記生字。

  (1)觀察生字,說說你發現了什麼。

  (2)小組合作運用形聲字的規律識記這些“蟲”字旁的生字。

  蜻—青螞—馬蜘—知蛛—朱

  6、繼續識記生字。

  (1)(出示生字所在的句子)指名朗讀。

  (2)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記生字。(加一加、變一變等)

  (3)教師指導學生識記生字,指導書寫半包圍結構的字。

  7、讀一讀,連一連。

  藏shí

  造cáng

  食liáng

  糧zh

  蜘zào

  三、初學兒歌,質疑問難

  1、看圖說說,夏天小動物們在幹什麼。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說)

  2、我們來看看課文是怎麼寫的,齊讀兒歌。

  3、讀了這首兒歌,你覺得還有不認識的字或不明白的問題嗎?

  “蝴蝶花間捉迷藏”,寫花兒很美,蝴蝶尋花蜜。

  “蚯蚓土裡造宮殿”,其實是寫蚯蚓在地下鬆土。

  4、想一想,連一連。

  蜻蜓捉迷藏

  蝴蝶造宮殿

  蚯蚓運食糧

  螞蟻展翅飛

  蝌蚪結網忙

  池中游

  四、感情朗讀,激發興趣

  1、同學們,看到這麼多可愛的小動物,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覺得應該怎樣來讀這首兒歌?請用你覺得的方法把兒歌讀一讀,然後說說你最喜歡哪一句。你覺得這一句應該怎樣讀?(學生再讀兒歌)

  2、我們來一個兒歌朗讀擂臺賽,比比誰讀得最棒。

  3、評選小擂主。

  4、讀一讀,記一記。

  蜻蜓展翅蝴蝶飛舞

  蚯蚓鬆土螞蟻搬家

  蝌蚪游水

  五、作業延伸

  學了這一課,你還想多瞭解一些小動物嗎?課下,同學們可以觀察一種小昆蟲或一種小動物活動時的特點。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4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標準實驗教科書第一冊的課文《比尾巴》。下面我從教材、教學重難點、教法與學法、教學過程、以及教學板書這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說教材

  本篇課文用三問三答的形式,介紹了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同時配了六幅栩栩如生的插圖。課文語言琅琅上口、簡明易懂、極富兒童情趣。

  本文共四小節,分兩課時完成。根據《語文新課程標準》對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以及本組課文訓練的主要意圖和學生的實際,我確定了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瞭解動物尾巴的特點。

  能力目標: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會朗讀問句。

  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喜歡觀察動物尾巴特點的興趣。

  二、說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時的教學重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教學難點是讀好文中的問句。

  三、說教法和學法

  學生天生喜歡小動物,對於動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鮮。教學中我主要採用了情境教學法、直觀教學法、分層教學法和以讀代講法。從學生的興趣出發,有效地運用感知原理,尊重和賞識學生,以情為基礎,以“讀”的訓練為主線,注重引導學生富有個性化地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全程參與,在參與中達到自悟自得,從而啟用課堂教學,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為了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根據新課標的要求,課堂中我主要引導學生透過看、聽、比、讀、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來學習課文。

  在新課標“以讀為本,以讀促教”“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理念指引下,我設計了下面的教學程式。

  四、說教學過程

  第一步:激趣匯入,學習生字

  興趣是鼓舞和推動學生學習的一種力量,是開發兒童智慧的一把金鑰匙。針對這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匯入——猜謎語(課件出示),謎底分別是書上的六種小動物,學生很容易猜出來。這樣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緊接轉入話題:那你們才這些小動物幹什麼來了?引出板書:比尾巴。

  第二步:趣味對讀,熟讀課文

  新課標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三者之間對話的過程”。只有學生走進了文字,對所學內容發生了濃厚的興趣,變被動學為主動學,他們才能有自己獨特的情感和體驗。因此,我問學生:“動物尾巴各有特點,他們比什麼呢?”引起學生思考,引出第一組問句。讓學生觀察這些句子的特點(都是問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進而指導學生讀好問句。採用多種方式讀,師範讀,個人讀,小組讀,男女生比賽讀,在進行評價。透過評價,學生之間正確、公正、激勵性的評價與建議可激起學生熱情,並且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這樣本課的難點得以突破。接著出示三個答句。第一組三問三答出示,進行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問答的對讀。教師的積極參與學生學習能給學生帶來莫大的鼓舞,同時也展示學生教師之間對話的過程。後面的一組問答讓小組互相讀,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團結協作的能力。最後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帶上頭飾朗讀課文,既尊重了學生的選擇,更大的提高了他們的朗讀興趣。

  第三步:知識拓展

  遵循語文教學要開放的理念,適當地在課內拓展延伸,培養學生觀察事物的興趣,對科學的興趣,我出示其他動物圖片,魚、馬、牛等,讓學生觀察動物尾巴的特點,找學生說一說,既拓展知識,又鍛鍊了學生的說話能力,為課後的練習打好基礎,可以說是一舉三得。

  第四步:佈置作業

  在作業佈置方面,讓學生回家查一查動物尾巴的功能,和家長說一說,下節課討論。

  五、說板書設計

  為了方便指導學生背誦,我的板書緊扣課題,左邊寫動物尾巴的特點,右邊寫上動物的名稱,簡單直觀。

小學一年級語文說課稿15

  《畫》是人教版新課標實驗教材一年級上冊課文部分第一課的內容,這是一首五言謎語詩,詩人用優美、易懂的語言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山水圖,扣住“畫”這個謎底,抓住畫的形象特徵展開描述。課文裡有一幅經過裝裱的山水畫,畫上有山、水、花、鳥,給人以鳥語花香、山水相襯的美感。圖文對應,能使學生有滋有味地看圖讀文,感悟詩中所描繪的生機勃勃的景色。

  一、根據教材特點,根據學生認知水平,我為本課擬訂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讀:能夠正確拼讀拼音,讀準古詩的每一個字音。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認:透過本堂課的學習,認識11個生字。

  理解:理解:瞭解“遠”和“近”、“有”和“無”、“來”和“去”是意思相反的詞。

  2、過程與方法:

  ⑴ 透過學生反覆地拼讀,同桌正音,等方法,使學生讀準每一個字音。學生透過聽,自由朗讀,同桌互讀,分小組朗讀,齊讀等不同的訓練方法,能夠流利地朗讀古詩的詩句,試著背誦。

  ⑵ 讓學生反覆地讀課文,無形地識字,再透過齊讀,開火車讀,男女讀等方法鞏固生字。

  ⑶ 透過學生自己找反義詞,讀反義詞,理解反義詞,再記住它們。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反覆朗讀,瞭解古詩內容,懂得這首古詩講的是一幅山水畫,激發學生熱愛自然和喜愛朗讀古詩的情感。

  《語文新課程標準》中的“感悟”、“體驗”,都是以讀為本,讀是語文教學重要手段。讀的實踐越多,自然感悟越深,體驗也越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一篇文章,讀得多了自然就見其義。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他們接觸的字詞量極少,這首古詩的意思非常淺顯,只要他們反覆地讀,都能夠理解其義。

  二、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我採取以下教學策略

  讀準、讀好、讀懂、讀背。

  1、讀準:

  初讀古詩,讓學生讀準字音,讀通詩句。這一點非常重要,假如學生連字音也讀不準,哪來讀的感悟。這裡我安排了各種讀法,由於學生已經學了所有的漢語拼音,能夠獨立地拼讀音節,所以我先讓學生自己拼讀,再同桌互讀,接著指名讀(2~3名),然後分小組讀,最後齊讀。透過各種不同的訓練方式,大部分學生都能夠讀好,有些基礎比較弱的學生要進行個別指導。雖然這首古詩只有20個字,但是裡面的字比較難讀準,平翹舌音,前後鼻音難區分,比如說“色”讀成“shè”,“近”讀成“jìng”,還有“聽”、“聲”、“春”、“驚”。“近聽水無聲。”這一句特別難讀,學生容易把 “近聽”這兩個字都讀成後鼻音。我把這些字著重讓學生練讀,分開讀,連起來讀,放在詩句裡讀,直到學生讀好為止。在這一教學環節,一定要沉著,不能浮躁。

  2、讀好:

  怎樣讀好,讀出古詩的韻味?古詩節奏鮮明,音韻和諧,朗讀起來琅琅上口。為了使學生讀出味兒來,讀出感覺來,我設計了兩個環節:① 讓學生聽讀,我範讀,學生聽;② 標上停頓記號“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劃兩條的地方聲音延得長一點,劃一條的地方聲音延得稍微短一些。然後反覆練讀,採用自由讀,個別讀,男女讀,小組讀,配樂讀多種形式,最後熟讀成誦。

  3、讀懂:

  我這裡所說的“懂”,並不是說要說出每個字詞的意思。根據一年級的特點,我只要求學生初步知道這是一首謎語詩,謎底是畫。“水無聲”、“花還在”描寫的就是這幅畫。我先讓學生整體感知,再反覆讀。讀好後,我例舉詩中的一組反義詞“遠——近”,透過採用各種形式反覆地讀,讓學生們理解什麼是反義詞,然後到書中找出其他兩組反義詞。

  4、讀背:

  學生透過不同方式不斷的練讀,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在課堂上已經能背出了,還不會背的學生,讓他們課後再讀,要求人人會背。

  透過讀準、讀好、讀懂、讀背這四部曲的層層深入,完成了讀的教學目標。

  三、本課的字詞我是這樣處理的

  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識寫分流”的識字教學新理念。我在教學本課生字時讓學生在閱讀中識字,,透過前面學生反覆地讀課文,再讓學生圈出自己已經認識的字,這時大部分學生都能認識所有的字。現在的識字不是像過去那樣孤立地一個個學習生字,而是把生字直接放到課文裡去識記。當生字與生動有趣的課文內容緊密聯絡在一起的時候,識字難度就大大降低,這不是抽象的識記,而是一種有意義、有趣味的識記,孩子們透過反覆閱讀,不知不覺間就把生字記住了。

  然後我把要求掌握的生字拿出來,反覆練讀,採用齊讀,開火車讀,男女讀,讀的時候及時正音。然後把拼音擦了,再練讀。接著我安排了一個送信的遊戲,“丁零零,丁零零,郵遞員阿姨來送信……”拿到信的小朋友大聲朗讀,讀對了,大家一起跟讀,讀錯了,讓其他人送信。學生們在學中玩,個個興趣盎然。這些都是鞏固識字效果的方法,讓生字不斷再現,不斷重複,反覆強化。在教學中創造各種再現重認的機會,尤其是透過各種各樣的遊戲活動,把已經學過的生字進行溫習鞏固。

  本節課要學生會寫兩個生字“人”、“火”。寫字時,首先還是要規範寫字姿勢,這是他們入學時就反覆強調的。寫字姿勢不正確,事雖小,但危害不小。我在寫字前要求學生背“寫字姿勢很重要,身體做正書放平,一寸一尺和一拳,學好知識身體健。”這樣耳提面命,時間久了,印象也就自然深刻了。其次要著重強調寫字的筆順,要求學生一定要嚴格按照筆順來寫。最後要求寫好每一筆,擺好每個字的結構。每課書後面都有“描一描,寫一寫。”我在教學這兩個生字時,自己先在黑板上示範,然後讓學生書空,書筆畫,再描一描,最後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自己寫一寫,讓學生在課內完成。

  語文教學是一門永恆的藝術,需要不斷探索。我這樣設計肯定還有很多不足之處,請老師們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