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必備】民俗民風的作文彙總七篇

民俗民風的作文

【必備】民俗民風的作文彙總七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民俗民風的作文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1

  相傳“臘八節”起源於遠古時的“臘祭”,傳說每年臘日,古人要舉行祭祖,祭諸神活動。另據宗教界所傳,農曆十二月初八又是佛祖釋迦牟尼得道成佛的日子,最初稱為“成道節”。自周代將農曆十二月定為臘月,南北朝時此月要舉行重大祭祀活動,以祈求五穀豐登,吉祥平安。據說“臘祭”有八種神,於是便將初八確定為固定祭日,後來相沿成俗。

  有關“臘八粥”的來歷,民間有多種說法,也演繹出許多有趣的典故。據傳為了感念佛祖臘月初八成道之日,各寺院僧侶在這一天集會紀念、誦經演法。並把從八方化緣來的米、麥、豆、谷雜糧,及採集的棗、慄、核桃等乾果彙集在一起,用大鍋熬成粥做供品,祭祀佛祖,然後眾僧共享修道成果。遇有進香者,寺院以粥施捨。後來此舉逐漸成為善事,被流傳至今。隨著佛教的不斷傳播,這種活動由寺院傳到世俗民間,熬“臘八粥”漸漸演變成民俗習慣。到了宋代,“臘八粥”廣泛盛行。不論是朝廷、官府、平民百姓乃至寺院,必在此日熬粥祭佛敬祖,併合家團聚共用,或饋贈友人,以此祈求吉利平安。“臘八節”不僅成為民間重要傳統節日,喝“臘八粥”民俗也被世代相傳下來。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2

  過年大家不就圖個年味嘛,我們就要讓這個年過的充滿年味兒。我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中國人過年可是熱鬧非凡。各種各樣的民風民俗,讓我們為中華五千年的歷史而驕傲,而自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當然就要辭舊迎新,收穫20xx,展望20xx。蜘蛛每不辭辛勞的織網誰能搞懂,它為了什麼,我猜它是為了期待著自己的兒女能夠有歸來的一天就可以睡上它特意準備的舒服的床。

  今年春節我也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將我的才藝運用到了此次的“年”中。我將春聯充分運用到了我的一技之長——書法上。大家都知道春聯上當然少不了文墨名客的題字,雖說我沒王羲之的書法功底那樣登峰造極,也沒有顏真卿的揮灑自如。但是我擁有一顆好學之心。我相信書法的好壞是看一個人的心性。

  我向來說到做到,第二天當我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告訴媽媽時,媽媽一口就答應了。我和媽媽來到了文具店,挑選紅紙,我一眼就看到了買紅紙的地方。我用手指著,“媽媽,快看在那!”媽媽疑問地說:“你確定真的要寫春聯?”我拍拍胸脯,“當然嘍!”媽媽彎下腰來,為我抽出幾張紅紙,我興奮得馬上搶過媽媽手中的紅紙,跟媽媽比了一個OK的手勢。買好紅紙我興奮地抱著它回家,我依稀記得那是一個下雨天,我生怕雨水把這紅紙浸透,緊緊的抱在懷中不肯撒手。

  即使現在就要將自己淋溼,也落得個心甘情願。好不容易一路護送到家中,我就一刻不敢停歇,拿出了毛筆,決定速戰速決。奶奶在一旁幫我磨墨。我氣定神閒,裁好了春聯的尺寸,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寫書法講究的就是靜心,才能寫出一手好字呢。

  我也依照著這種法則,開始了我的書法探險之旅。我站在桌子的前面,彷彿一切都是“浮雲”。在我自己的小小世界裡遊蕩。我開始我的第一筆,起初我對第一次寫春聯有一些緊張,畏畏縮縮,寫出來的字樣,我一看,我根本就沒有發揮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天性樂觀,想:這只不過是提前熱熱身而已,對我這個初來乍到的新手來說還是多多體諒吧。

  我懷著這樣的心情,開始了我接下來的創作,我隨著一次又一次的心理鬥爭,終於寫得有些味道了。我的父母在一旁焦急的看著我還是一停不停地給我提些意見,真是應了那句老話:“皇上不急,太監急。”我現在的自信心已經加倍提升,鬥敗了自己心中的心魔,我相信,我能行!我在自己的手下描繪出了一幕幕我們對新年的美好祝願。

  我終於完成了我的大作。我大吐一口氣,心中吊著的一塊大石頭終於安全著落。我將紙小心翼翼的捧在手中,一筆一畫上上下下的打量一番,透露出滿意的眼神。我馬上就要將自己的作品掛在自家的門上,媽媽為我拿來膠水,我仔仔細細的在四周塗抹了一遍,問媽媽:“哪個位置合適?”媽媽總說往左一點還是往右一點。最終拍定了,我把得意之作貼上,總算是大功告成了!我們擊掌慶祝。

  你們說我們是不是做了一件很有年味兒的事呢?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3

  今年的元宵節,比以往元宵節都不太一樣,因為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逐漸富裕起來,燈也隨之好看了起來。昨天晚上,我和爸爸媽媽到街上去看燈。雖然北方的天氣寒冷無比,但寒冷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剛到馬路上,只見馬路上人山人海,整條馬路都已變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見人流的末尾。

  我和爸爸媽媽也隨著人流匯入了燈區。“千萬”條金黃色閃光燈從六七米的“高空”懸下,如瀑布一般,哎呀,這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麼繁多,這麼出奇的燈。看都看不過來。瞧,那一盞盞五彩繽紛千姿百態的花燈真是令人大飽眼福。有紅彤彤的“五角星”,昂首挺胸的“小公雞”,活潑可愛的“小猴子”……你看那隻神氣活現的鳳凰!。兩隻寶珠般的圓眼,放射出白光。美麗極了。直把我看得目瞪口呆

  家鄉繼續往前走,只聽見不知道是從哪裡傳來的歌聲“在我的地盤你就得聽我的……”。那肯定就是行動通訊公司的.宣傳了。果然,前面有一個舞臺。上面雖然空空如也,但旁邊是一個手機,(還挺形象,一看就知道是做手機廣告)手機的螢幕上還有動畫。哦,怪不得聽見歌聲,只見螢幕裡的周杰倫正賣力地拿著話筒,唱著呢!看來,元宵節不僅燈好看,還處處充滿商機。

  這邊剛剛送走了周杰倫,那邊的刀郎又來了。因為那熟悉的旋律“20xx年的第一場雪,比以往的時候來的更晚一些”真悠閒啊。原來是為九曲黃河陣做廣告啊。看那九曲黃河陣,左拐右拐,精妙無比,正如人生道路上,雖然左拐右拐,但最後還是會出去,獲得勝利。

  月亮漸漸西落,我依依不捨地離開。但觀燈的人還是絡繹不絕,各種彩色的燈像天上的繁星一樣,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燈醉,只緣春意濃。”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4

  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WWW.t262.com

  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裡,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裡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在我的家鄉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春節,端午節,重陽節……每個節日都有傳統的風俗習慣。春節的腳步聲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在春節裡,我們的我們的習俗就可以裝上一籮筐。年三十的晚上,親朋好友都會回家,大家團聚在一起,吃著美味的食物並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飯,我們小孩便可以拿著炮仗到外面盡情的玩,而大人們則是在房間裡打牌,看電視。直到很晚,我們才上床睡覺。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濃甜美的棗子湯,暖暖身子,喝完棗子湯後,那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迴響在耳邊,新的一年就在這爆竹聲中開始了,這種場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加上這一句詩的薰陶,春節的氣氛是不是更濃了呢?伴隨著一聲聲祝福語中,新年的拜年環節開始了,我 和父母一起去串親戚。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個環節,因為每當此時,我的腰包便變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會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煙花,真是五彩繽紛啊!看後真讓人覺得其樂無窮呢!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們的家鄉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5

  寒假到了,鄉下的爺爺捎來一包糯米餈粑,樂得我都笑成了一朵花。爺爺是畲族人,做餈粑是畲族的風俗,逢年過節都要做的。

  我和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剛進門,就看見了一個大石器,它張著老虎一樣的大口,這個老虎口上大中小下又大。我十分好奇,便問爺爺:“這是什麼呀?”爺爺轉過頭,滿是皺紋的臉上突然露出了笑容,接著溫柔的對我說:“等過年了,你自然就知道了!”

  盼呀盼,大年三十了,爺爺告訴我今天就要解開“老虎口”的秘密。只見爺爺裝了一盆事先浸泡好的糯米,淘洗乾淨了,放進一個我從來沒見過的的大木甑裡蒸。我心裡可急了,這蒸糯米和“老虎口”有什麼關係啊?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怎麼想也沒有頭緒,開始試著問爺爺這個難題,可爺爺就是笑而不答,讓我耐心等待。終於,大木甑裡飄出了一股糯米的清香。爺爺將一木甑的糯米倒進清洗過的“老虎口”裡,再一邊掄起身旁的石錘往糯米飯上砸,一邊不停地往裡面加水,我想,這糯米一定好疼的吧。

  一頓飯的功夫,糯米就軟軟地、黏黏地粘在“老虎口”中。原來,我稱為“老虎口”的石器是用來做餈粑的。軟塌塌的餈粑給舀進了一個大竹匾,飄來的香氣引得我直流口水。爺爺看見了,就用大勺子挖了一些餈粑放進碗裡,加了些白糖遞給我,說:“趁熱吃吧。”我看著餈粑,立刻拿起筷子,細細的品嚐,哇!這糯米的味道像蜜一樣滋潤我的心頭,忙對爺爺誇讚道:“好吃,太好吃了!”

  想著想著,再過幾天就要開學了,這個寒假雖然短暫,但是我過的很充實,也很快樂,但糯米餈粑的味道一直存在我的心裡……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6

  每到農曆的三月初三,我的家鄉湖南便有一個習俗,就是用地菜煮雞蛋吃。

  其實“地菜”這種野生小草,其真正的學名叫“薺菜”。這薺菜在田邊、地頭、溝坑、叢林哪兒都長,它雖是野菜,但營養豐富,含有大量的胡蘿蔔素,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而且鈣鐵的含量也比較高,具有清熱止血、清肝明目之功效。

  那麼,三月三吃地菜煮雞蛋的習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資料告訴我:“三國時期,名醫華佗來沔城採藥,一天偶遇大雨,在一老者家中避雨時,見老者患頭痛暈症,痛苦難堪,華佗隨即替老者診斷,並在老者園內採來一把地菜,叮囑老者取汁煮雞蛋吃,老者照辦,服蛋三枚,痛即痊癒。華佗給老者治病的日期是三月初三,因此三月三地菜煮雞蛋便成了習俗。

  每到三月三,家中的長輩便會用地菜煮雞蛋給家裡吃,它那清甜的滋味時常讓我回味,這雖然只是家鄉的一種習俗,但儼然已經成為我心中最溫暖的一部分。

民俗民風的作文 篇7

  蒙古族將過春節稱為“白月”,原因可能與其崇拜藍色和白色有關。藍色代表蒙古民族自身,而白色代表純潔、吉祥和神聖。

  臘月二十三以後,即準備過春節。衣食住等方面皆與平日不同。食物方面,要製作炸油菜子,花樣繁多,尤其是供佛之物,力求美觀。其次是包餃子,俗稱“黃饃饃”或“扁食”。

  年三十是最為熱鬧的一天。全家人皆著新制作的蒙古袍,顯得精神煥發。上午,先要上供祭佛,在佛祖供臺上擺上各種奶食、油食,擺成小塔形狀,上面還要插上特製的金銀花。再用十二個小銅盅倒滿白水,然後點上長明燈。同時開始貼對聯。晚上備好飯菜後,在院外找一平地,鋪好新氈,擺上酒席,開始祭祖。長輩複誦著祖先名字,將酒一杯杯灑在地上,灑向天空。祭祖畢,全家上席。晚輩給長輩敬酒稱辭歲酒。此日,全家不分男女老幼,皆可盡情娛樂,男人多下蒙古象棋,婦女兒童玩“羊拐”,一夜不睡,直至天明。

  初一凌晨,擺上宴席,先由晚輩給長輩敬酒,行跪拜禮。男人們跨上早已備好的駿馬,三五成群地奔向村鎮,逐個地串蒙古包。按習慣此酒每敬必喝,通常是載歌載舞,氣氛熱烈。串包男女經常利用此機會賽馬,尤其是青年男女更不相讓,茫茫草原,縱橫馳騁,冰冷大地上奔淌著生命的熱流,預示著來年無盡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