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教案> 【必備】大班語言教案8篇

大班語言教案

【必備】大班語言教案8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准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於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麼優秀的教案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8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詩歌內容感興趣,激發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初步學習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準備:

  課件-照片:擁抱的孩子,朋友之間的禮讓,上課的時候。

  活動過程:

  一、匯入1.照片-擁抱,談話引出課題

  (1)你們看,這兩個小朋友在幹什麼?(擁抱)

  他們為什麼要擁抱呢?

  (引導幼兒說一說,暑假小朋友很長時間沒見面,見了面很親熱)

  (2)暑假你們在家都做了哪些什麼有意義的事呢?

  我們都來說一說好嗎?

  (鼓勵幼兒大膽講述)

  二、展開1.開學了,小朋友都長大了,成了一名大班的小朋友了。

  有一首詩歌,名字是《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你們想聽嗎?

  2.幫助幼兒欣賞並熟悉詩歌內容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這首詩歌叫什麼名字?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聽了這首詩歌,你們心裡有什麼樣的感覺?

  (讓幼兒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2)第二遍欣賞詩歌

  你們再聽一聽,

  詩歌裡的小朋友幫助別人做了那些事?

  你們最喜歡哪一句?

  3.藉助課件-照片,引導幼兒理解詩歌內容。

  (1)成了大班的小朋友,應該怎樣做呢?

  詩歌裡是怎樣說的?

  上課時是怎樣做的?

  幫助小弟弟小妹妹做了哪些事?

  (2)引導幼兒在教師的提示下練習唸詩歌

  4.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詩歌,激發幼兒產生做大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三、結束1.你們喜歡詩歌裡的大班的小朋友嗎?為什麼?

  2.你們現在也是大班的小朋友了,你們想怎樣做大班的小朋友呢?

  詩歌

  我是大班的小朋友

  開學了,我高高興興的來到幼兒園,

  從現在起,我就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小弟弟,你聽過老師講課嗎?

  來!看我上課多認真,舉手發言動腦筋。

  小妹妹,你會穿衣服嗎?

  來!我幫你把衣服穿整齊;

  小朋友,你會做玩具嗎?

  來!我折一個小紙球送給你。

  老師老師您別誇獎我,

  這些都是我應該做的,

  因為,我是大班的小朋友了。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理解“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的含義。

  2、瞭解四季常見的花卉,分辨它們不同的名稱與特徵。

  3、透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4、引導幼兒細緻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故事的投影片,四季花卉的投影片

  2、故事配樂(班得瑞的 春野、你眼中的奇蹟、雪之夢)

  活動過程:

  一、 欣賞理解故事《花婆婆》

  1、看故事幻燈片的故事名稱,讓幼兒猜測“花婆婆”是怎樣的一個人?

  2、播放背景音樂和幻燈片,講述故事《花婆婆》開始部分,然後討論。

  提問:Alice(小女孩)有哪三個願望?(旅行、住在大海邊、做一件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

  導語:你們知道她的願望都實現了嗎?讓我們繼續聽故事。

  3、繼續講述故事,Alice躺在床上想到了第三個願望。

  提問:你們記得第三個願望是什麼嗎?

  追問:做什麼事情能夠讓世界變得更美麗呢?

  4、繼續講故事,引導幼兒思考。

  提問:為什麼大家稱她為“花婆婆”?(一直不停地種花,一年四季都不停。)小朋友們,你們以後想不想長大了也做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能做什麼事情呢?

  小結:其實讓世界變得更美麗的事情很多。只要我們有這個願望,努力去做,就一定能實現。

  二、分辨四季常見的花卉並分類

  1、播放常見花卉的圖片,讓幼兒分辨名稱與特徵。

  導語:魯冰花只是春天開花,花婆婆如果希望一年四季都有花開,那麼可以種什麼花呢?

  老師今天也給你們帶來了幾張花的圖片,你們來辨識一下吧!

  2、按照不同季節進行分類

  三、自編兒歌

  1、先為幼兒做示範,然後由幼兒進行自編。

  如:師:暖和的春天來到了,什麼花兒朵朵開?

  幼:暖和的春天來到了,油菜花兒(/桃花桃花)朵朵開。

  師:炎熱的夏天來到了,什麼花兒朵朵開?

  幼:炎熱的夏天來到了,荷花荷花(/蘭花蘭花)朵朵開?

  師:涼爽的秋天來到了,什麼花兒朵朵開?

  幼:涼爽的秋天來到了,菊花菊花(/桂花桂花)朵朵開。

  師:寒冷的冬天來到了,什麼花兒朵朵開?

  幼:寒冷的冬天來到了,臘梅臘梅(/水仙花兒)朵朵開。

  2、師幼之間採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複述自編的兒歌。

  活動延伸:

  回家後跟父母繼續用其他花卉的名字來編兒歌。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的開場設計有參考應彩雲老師的示範課,一開始小朋友們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故事中,聽得認真,回答的也超出我的意料,基本上沒有做額外的引導,他們都回答到點上。只是故事只講了一遍,到了下午基本上故事就忘得差不多了,於是又給他們講了一遍,他們很喜歡這個故事。

  自編兒歌部分是分辨四季花卉的一個複習和延伸,知識的應用對小朋友而言有極大的趣味性。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知道故事的主要情節,瞭解我國有世界最高的山、最長的長城、最大的廣場。

  2、學習講述故事,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幼兒熱愛祖國的情感。

  活動準備:

  1、教學掛圖。

  2、有關喜馬拉雅山、萬里長城、天安門廣場的圖片。

  3、故事磁帶《月亮船》、音樂磁帶《划船》。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小朋友,今天有這麼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高興嗎?(高興)現在請聽兒歌,看兒歌裡小小的船是指什麼船。

  二、 兒歌匯入: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兩頭尖,我在小小的船裡坐,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好,小朋友說兒歌中小小的船是指什麼船呢?(月亮船)對,是月亮船,今天老師就帶來一個關於月亮船的故事,你們想聽嗎?(想聽)

  三、分段播放故事錄音。

  四、教師設問題,請幼兒回答:

  1、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月亮船)

  2、是誰幫助小螞蟻找到家鄉的?(仙女)

  3、小螞蟻的家鄉在哪裡?(中國)那兒有最高的山是什麼山?(喜馬拉雅山)那兒有最長的牆是什麼牆?(萬里長城)那兒有最大的廣場是什麼廣場?(天安門廣場)

  五、出示教學掛圖,請幼兒和老師一起講述故事。

  1、教師提問:小螞蟻的家鄉是中國,那你們的'家鄉在哪裡?(中國)你還知道我們中國有哪些美麗風景?(長江三峽、日月潭等)

  2、請幼兒再說出我國在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牆、最大的廣場的名字,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以加深幼兒的印象。

  六、教師小結:我們的國家地域廣闊,山河秀麗,有很多著名的建築、風景名勝,我們要從小熱愛自己的祖國,為做一箇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七、播放划船的音樂,現在就讓我們坐上“月亮船”到我們美麗的家鄉去遊玩吧!

  活動後反思:

  本活動我首先利用兒歌匯入了新課,從而引導幼兒說出兒歌中的小小的船是指月亮船。故事的欣賞,讓幼兒知道了我國有世界上最高的山、最長的牆、最大的廣場。整個活動的開展始終圍繞活動目標來教學,透過層層的設問,激發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開發了幼兒的思維,為幼兒創設了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使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時又培養幼兒更加熱愛祖國的情感。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仔細閱讀畫面,瞭解鱷魚和長頸鹿住進不同高度的房子帶來的種種困難。

  2、學習預測事情的發展,提高預測故事發展的能力。

  3、體驗故事中相互關心、理解對方,遇到困難想辦法解決困難。

  【活動準備】

  PPT、圖片3張、五角星若干。

  【活動過程】

  一、情景匯入,激發興趣。

  一對新人結婚了,他們是誰啊?(鱷魚和長頸鹿)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

  1、鱷魚和長頸鹿結婚後會遇到一些困難,都在《搬過來,搬過去》這本書裡。

  2、鱷魚和長頸鹿在幹什麼?(比身高)誰高誰矮?(鱷魚矮長頸鹿高。)

  3、他倆決定搬家,是搬進鱷魚家呢?還是搬進長頸鹿家?為什麼呢?(幼兒討論並做出選擇)小朋友用因為····所以····說出搬進它們家的理由。

  4、搬進鱷魚家。

  (1)他們搬進誰家呢?(鱷魚家)

  (2)高高的長頸鹿搬進了鱷魚又小又矮的房子會發生什麼事?(幼兒猜測)

  (3)長頸鹿又遇到什麼困難?(長頸鹿睡覺脖子伸到了外面)

  (4)如果你是鱷魚看長頸鹿住的不舒服,你會怎麼做?(搬到長頸鹿家去)

  5、搬進長頸鹿家。

  (1)鱷魚住在長頸鹿又大又高的房子會舒服的生活下去嗎?為什麼?(幼兒討論並做出選擇)小朋友用因為····所以····說出理由。

  (2)鱷魚遇到些什麼困難?(吃飯、開門、晾衣服)怎麼辦?(升降椅、旋轉門、感應門、升降衣架)

  6、想辦法解決困難。

  (1)長頸鹿和鱷魚一起商量想了個好辦法,決定建造一棟兩人共用的新房子。他們會設計怎樣的房子?(幼兒大膽猜測)

  (2)請小朋友仔細觀察新房子裡吃飯、開門、晾衣服的問題是怎麼解決的?

  三、遷移經驗,結束活動。

  鱷魚和長頸鹿在遇到困難時沒有放棄,共同商量一起想辦法建造了適合他倆居住的新房子,那你們在遇到困難時也要向鱷魚和長頸鹿學習勇敢面對,互幫互助想辦法解決困難。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e,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認識聲調符號,掌握e、的四個聲調,能直接讀出帶聲調韻母的音。

  3.認識四線格,學習使用四線格。

  重點:

  e的音、形教學。

  難點:

  掌握e的發音,學會e、的四聲。

  活動過程:

  一、匯入新課

  小朋友們,有不認識的字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漢語拼音,因為學會了漢語拼音,你們自己就可以讀帶有拼音的故事書,而且還能學會很多的漢字。

  二、我們先來學習e單韻母,齊說“單韻母”

  1.教學單韻母e

  (1)看圖,你發現了什麼?

  “鵝”的音讀平了就是e的音,這是我們要學習的第三個單韻母,指名讀,齊讀。

  “e”是單韻母,出示四音效卡片,ˉ、ˊ、ˇ、ˋ,這些就是四聲符號。

  我們先給e戴上一聲的帽子,讀1(板書:1)範讀,指名讀,一聲要讀得很平,記住:一聲平。

  (出示二聲符號)這是二聲,把它戴在e上,讀2(板書:2)範讀,指名選,二聲要往上揚,記住:二聲揚。

  (出示三聲符號)這是三聲符號,戴在e上後,e要讀成3(板書:3)範讀,指名讀,三聲發音時要拐旁,叫“三聲拐彎”,再指名讀,齊讀。

  (出示四聲符號)這是四聲符號,e戴上它後就讀4(板書:4)範讀,指名讀,發四聲的音要向下降,叫做“四聲降”,指名讀,齊讀。

  複習聲調規律,齊背兒歌:一聲平、二聲楊、三聲拐彎、四聲降。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欣賞、理解散文,有感情地朗讀散文。

  2.感受樹和喜鵲生活的變化,並用語言較清楚的表達出來。

  3.透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散文。

  4.領會散文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散文錄音磁帶。

  重點難點:

  欣賞理解散文並有感情地朗讀。

  指導要點:

  透過觀察、討論、交流等方式引導幼兒欣賞散文,體會散文的優美意境。

  活動過程:

  1. 談話。

  教師:你們有過孤單的感覺嗎?什麼時候會感到孤單?(解釋"孤單":沒有朋友,冷冷清清的時候)出示樹和喜鵲:這裡有一棵樹,一隻喜鵲,故事裡他們的心情會有什麼變化,我們一起來聽聽一首散文《大樹和喜鵲》

  2. 欣賞散文詩。

  (1)配樂欣賞散文,初步感知散文內容。

  提問:散文裡說了什麼?

  (2)結合教學掛圖分段欣賞散文,進一步感知理解散文意境。

  出示圖片一,欣賞散文第一、二自然段,提問:

  "樹和喜鵲的心情是怎樣的?"(孤單)為什麼?

  出示圖片二,欣賞散文三至七自然段,提問:後來樹和喜鵲生活有什麼變化?

  樹和喜鵲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快樂)為什麼?(啟發幼兒用動作來表現)它們怎樣快樂地生活在一起的?(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句子來回答,感受樹與喜鵲的快樂)小結:當只有一棵樹,一隻喜鵲的時候,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當有好多好多樹,好多好多喜鵲的是時候,它們可以一起遊戲,一起生活,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3)教師有感情地完整朗讀散文詩,幼兒欣賞,再次體會散文意境。(引導幼兒注意觀察和聆聽教師朗讀時的表情和聲音。)

  3.學習朗讀散文詩。

  (1)模仿跟讀散文詩。(使用幼兒用書)

  (2)完整朗讀散文詩。

  (3)分組朗讀散文詩。

  評價要素:

  是否理解散文內容並有感情地朗讀散文。

  活動建議:

  1. 在日常活動中,多次播放散文錄音,進一步理解散文內容。

  2. 在美工區投放繪畫工具和材料,讓幼兒用繪畫方式表現散文內容。

  附:散文

  大樹和喜鵲

  從前,這裡有一棵樹,樹上只有一隻喜鵲。

  樹很孤單,喜鵲也很孤單。

  後來,這裡種了好多好多樹,每棵樹上都有鳥窩,每個鳥窩裡都有喜鵲。

  樹有了鄰居,喜鵲也有了鄰居。

  每天,天亮了,喜鵲們嘰嘰喳喳叫幾聲,打著招呼一起飛走了。

  天黑了,又嘰嘰喳喳地一起飛回窩裡,安安靜靜地睡覺了。

  樹很快樂,喜鵲也很快樂。

  教學反思:

  大樹和喜鵲是一篇簡短易懂的課文,講述了樹和喜鵲從孤單到快樂的過程。讓學生們知道,只有保護鳥類,多種樹,才能改善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課堂中讓學生們從故事走進生活,“生活中你和朋友們快樂的故事有哪些呢?”,透過分享故事能夠讓孩子們明白跟朋友們在一起能夠獲得更多快樂。

  小百科:喜鵲是鳥綱鴉科的一種鳥類。共有10個亞種。體長40-50釐米,雌雄羽色相似,頭、頸、背至尾均為黑色,並自前往後分別呈現紫色、綠藍色、綠色等光澤,雙翅黑色而在翼肩有一大形白斑,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純黑色,腹面以胸為界,前黑後白。留鳥。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活動意圖:

  《小狗抬花轎》是一首古老又有趣的童謠,歌曲的旋律比較簡單,幼兒較容易把握。童謠中的角色是幼兒喜歡的小動物,因此我選擇了這首童謠,希望在理解童謠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團結力量大。

  活動目標:

  1、 學唱歌曲《小狗抬花轎》,理解童謠內容。

  2、 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3、 體驗與同伴遊戲的樂趣。

  4、 能認真傾聽,有良好的傾聽習慣。

  5、 萌發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活動準備:

  《小狗抬花轎》的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 出示道具,激發興趣。

  出示圖一:一頂花轎

  1. 它象會走路的房子。

  2. 這是什麼?怎麼用?

  二、創編故事情節。

  滲透不同的數數方式,如一個一個數、兩個兩個數等,重點介紹4+4。

  出示圖二:八隻小狗抬花轎

  1.古時候的花轎裡坐著新娘,那你們猜猜,今天花轎裡坐著誰?(幼兒猜)

  2. 幾隻小狗抬花轎?

  3. 老虎坐在轎子裡的感覺怎樣?小狗怎麼?從哪裡看出來?

  出示片段三:小狗摔跤,老虎踢它

  1.“哎喲”一聲,發生了什麼事?老虎會怎麼樣?

  2.原來一隻小狗摔摔倒了,老虎踢它一腳。

  3.你們認為老虎怎麼樣?小狗應該怎麼辦?

  (1)自由討論,集體交流:師幼共同討論。

  4.小狗想的是什麼辦法?

  滲透團結一致的情感教育。

  出示片段四:小狗把花轎往上拋

  1.小狗想的是什麼辦法?

  2. 小狗到哪裡拋轎子的?

  三、學唱歌曲

  根據童謠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特點。

  1、完整欣賞歌曲。

  2、教師示範唱。

  3、幼兒跟唱歌(分組、集體)。

  活動反思:

  活動中,把孩子喜歡的兒歌與旋律結合起來,讓孩子真正學習自己喜歡的、感興趣的知識,相信這樣的學習會更加有效,更有利於孩子們的發展。

  不足之處:

  活動過程組織少緊湊,時間沒有把握好。

  小百科:小狗抬花轎這首兒歌講述了8只小狗抬花轎的事情,老虎做花轎,他們之間的搏鬥,非常有意思,是不可多得的一首兒歌。

大班語言教案 篇8

  活動背景:

  本月,我們正在進行《動物大世界》的主題活動。在很多的教學活動中,會藉助動物這個生動載體來開展一些情感類的活動。這次選用的繪本《小老鼠忙碌的一天》,就是向孩子們去傳遞一種親人之間的關愛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同時,在幼小銜接的教育中,要為孩子們創設更多的主動學習的機會,因此,本次活動就大膽嘗試了自主閱讀的活動方式,從而培養孩子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活動目標:

  1、根據故事的大小老鼠"忙碌"的線索,大膽想象並推測它們的心理變化。

  2、感受並體驗大小老鼠之間相互關愛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音樂《雨中漫步》、心情卡、圖片、閱讀小圖書等。

  活動過程:

  一、交代故事名稱,引起幼兒的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個故事,名字叫《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2、小老鼠想講講自己忙碌的一天,什麼叫"忙碌"呢?

  過渡語:那小老鼠到底在忙些什麼呢?讓我們一一看這個故事。

  二、自主閱讀,理解故事情節

  1、小老鼠和大老鼠都在忙些什麼?

  2、當大老鼠在翻土的時候,小老鼠在幹什麼呢?

  :當大老鼠需要幫助的時候,小老鼠卻在忙著自己的事。

  3、大老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從第幾頁發現他很生氣(不開心)?

  4、小老鼠為什麼要收集這麼多的東西?這些材料都有什麼用呢?

  5、為什麼小老鼠要親手給大老鼠做一頂帽子呢?

  :親手做的東西更代表了自己的心意,代表了小老鼠對大老鼠的愛。

  6、當大老鼠收到帽子以後,它心情有什麼變化嗎?

  7、你覺得這是一頂怎樣的帽子?

  過渡語: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這個充滿愛的故事。

  三、完整欣賞故事,情感遷移

  1、在我們的生活中一定也有充滿愛和關心別人的故事。你關心過誰?你是怎麼關心他們的呢?(生生互動,個別交流)

  2、請幼兒大膽說說自己關心身邊人的感人故事。

  :是呀,讓我們用真心去關心身邊的人,用愛親手製作他們最需要的東西,這就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禮物,這個世界就充滿了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