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國學> 實用的國學作文彙編10篇

國學作文

實用的國學作文彙編10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學作文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國學作文 篇1

  國學是炎黃子孫五千年的智慧鑄成的瑰寶。它涵蓋了各朝各代文化藝術,古代的哲學、文學、政治等諸多方面都稱之為國學。國學以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為根基,各家學說在不同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但在擅長的領域起主流作用並不代表全部,因此,國學的各個學派並沒有主從之分。

  有許多耳熟能詳的國學經典伴我們成長,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這些經典教授了我們許多道理,為我們開闢了一個光明的未來。

  相傳兩千多年前,著名的大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學生一起坐車回鄉,一個小孩在路上用磚石泥土蓋了一座城池,擋住了去路,孔子要小孩給他讓一下路,小孩卻說:“先生,車應該給城池讓路,而不是推倒城池給車讓路,你說是嗎?”孔子聽後大吃一驚,感慨地說:“三人行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個小故事出自《論語。述而》,它告訴我們:別人的言行舉止,必定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選擇別人好的方面學習,對照別人的缺點反省自己並加以改正。

  我國是個文明古國,不僅有大量的詩詞歌賦,還有許多經典的文學著作,無不為我們展示著語言的魅力。《三字經》語言精簡,寓意深刻,“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全都告誡我們要趁著年少好好學習,將來才能有所作為。

  《道德經》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學名著之一,其文意深刻包涵廣博,被華夏先輩譽為“萬經之王”。“寵辱若驚,貴大患者身”。“人之所畏,不可無畏”。“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都是出自《道德經》的名句,表現了老子思想的精華,當屬國學一大經典。

  國學,教我們明事理,辯是非,冶性情。我們從小在這些歷史的沉澱中薰陶著感染著慰藉著,一步步成長一步步蛻變,我相信我們的未來一定會因這些瑰寶而豐盈!

國學作文 篇2

  上了高一之後,年級主任徐老師總是隔三岔五地找到我:“最近國學這麼熱,咱們要不要搞一個國學知識競賽?”

  “好呀好呀。”

  然後就冷場了。

  但在11月的某個夜晚,徐主任把我們學生會整個小組都找了過去。

  “咱們在12月初辦一個國學知識競賽吧。”

  眾人無言,默許透過。

  “zk,你牽頭吧。”

  “哦……好……”

  最開始我的心裡還是很排斥的,因為高一上學期到12月時就要進入複習階段了,我對導數圓錐曲線什麼的還都不熟練,歷史必修一的幾個單元小知識點心裡還挺模糊的,感覺自己實在沒有精力再“分出一個身”來去操辦一個大型活動。

  而且之前學校的競賽類活動,都是學生會的文藝部或是體育部組織的,我最多就是噹噹場務乾乾雜活,作為一個主管學習部和生活部的副主席,我真的是除了組織“表彰大會”什麼也不會。

  當然我的這些推脫終究是個人的原因,最難的組織點在於“國學”這個命題上。

  不同於合唱比賽或是長跑接力,“國學知識競賽”,單單是這個名字,就有一種文科生“自詡”很厲害的感覺。國學,對於大部分理科同學還是模糊的,大多數同學對此的印象也就停留在小學時期的啟蒙教育和電視劇裡的“之乎者也”上。讓文科生來操辦“國學知識競賽”,似乎可以和讓理科生操辦全年級都參與“物理實驗比賽”的想法來一比高下。

  週日下午的學生會例會,我問大家:“如果把所有參賽班級的順序打亂,一組五位同學都來自不同的班級,是不是就能增加一些不同班級的交流,也能讓理科班級有更多的興趣瞭解國學?”

  “提議是不錯的,但是可行性太低了。”

  我有點猶豫了,60個人每人都抽一次籤,光找個抽籤的地方都得弄個較大的場地。

  最終大家接受了我這個提議,不然到時候理科生“罷場”可就是件更尷尬的事情了。

  接下來就開始了真正忙碌的過程。

  找語文和文綜老師要題庫,每天用大喇叭向全年級招募選手,找年級幹事批活動場地,不斷開會去通知各個班級做準備。

  初賽時間定在了月考後,月考的當天晚上,我還在教室的電腦前設計著初賽的PPT。

  月考結束後,我沒有心情對答案,反而用很多的時間去協調“國學知識競賽”各方面的工作。本來可以讓部員去做的事情,我總是怕落實不到位,於是自己課間時間在不同的班級間穿梭;本來可以讓學習部主管去篩選題目,卻擔心保密不當,於是就自己上手選題。

  學生會主席看我忙得像一隻找不到回家路的蜜蜂,常常在午休的時候遞給我一包乾脆面,一邊互相“分食”一邊提醒我:“別太累了,有些事情分給其他同學幹就好,你主要負責牽頭。”

  其實那時忙碌的我根本就不知道哪些事情還需要幹,哪些事情已經做好了,也不知道哪些事情應該分給哪個部門去做才能做到“不用稽核的放心”——我好像只知道不斷埋頭去做。

  有點兒傻、程序有點兒慢,但我儘量確保每一步都不出差錯。

  但說“不出差錯”,實際這樣的機率還是比較小的。

  月考後不到一週的初賽,12組選手分在兩個場地進行比賽。

  地點選擇的是學校的心理教室,面積不大,但大概是因為剛考完試,倒有不少的同學來觀看。

  先是心理教室的門關不上了,雖然我一直很“強硬地”認為不是我們乾的,但還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去和心理老師處理這件事;因為複製題庫的時候出了問題,以至於有兩組同學的題目並不完全,不得不再另找一天去進行加賽;接著又是計算得分出了一些問題,本來是客觀的題目在不同評委的判斷中卻有了不同的答案,使同一組的同學的分數有了很大的出入。這樣折騰了一箇中午,還耽誤了下午第一節課,才把初賽的事情大致了結了。

  辦競賽類的活動比簡單的“頒獎”“講話”要難得多,這不是做好比賽就能畫上句號的工作,還要有後續的很多工作以確保比賽的“相對公平”。

  本來主任跟我約定決賽的時間是週四,結果第二天早上又告訴我:決賽的時間改到了週二。

  哦?!我當時連主持人都沒選好,比賽的表格也還沒有列印,一切工作都剛剛起步。

  距離正式比賽還有不到30個小時的時間。

  我跑到資訊樓影印社把所有的表格都列印了,大課間和幾個同學開了好幾場會商量決賽事宜,我又把兩個好朋友拉來當了主持還不給“福利”……

  幾乎每一個課間我都在一樓至五樓之間“上躥下跳”,常常上課鈴打響了還沒有趕回班級,以至於總得一臉尷尬地在前門喊著“報告”,有時候躡手躡腳地溜進教室以防被同學發現而被要求唱歌,中午和晚上都買了麵包胡亂地吃了兩口又接著去準備PPT,晚自習結束還得在教室的電腦前做著應急狀況的預案……

  那兩天我大概把一個月的樓梯都給爬完了,經過30個小時的忙碌,終於走到了決賽的那個下午。

  所幸的是一切都很順利,雖然最“驚險”的環節挑戰題部分因答錯題要扣分而沒有人參與,沉默且尷尬了幾分鐘,但整個比賽還是順利進行了下來。更讓我比較詫異的是,最後勝出的一組,有4位是理科生。

  大概我的目的也達到了吧——理科生享受了答題的樂趣,提高了對國學的興趣。

  在一個霧霾嚴重的下午,在報告廳裡,一人一人地答題。與屋外濃重的霧霾相比,屋內顯得很簡單、很純粹:有些題目還真的不僅是考國學性的知識,更考驗一個人的思維。場上的對決已不再是知識面的比拼,而是邏輯的較量,更是對一個小組合作默契度的考驗。

  大概整場比賽,是以一串笑聲結尾吧。獲勝小組的5名同學,沒有拿到“最優個人獎”,而是榮獲了“最佳團結獎”——有點兒好笑的名字,但卻有重要意義。

  站在舞臺的旁側,看著同學們陸續離場,我想,為了“國學知識競賽”奔跑的這幾周,其價值也已不單單是侷限於“國學”二字了。

國學作文 篇3

  國學是文學中一顆閃亮的明珠,國學是一門講述誠信與禮儀的人生必修課,國學是一位白髮蒼蒼的智者,國學是一個從東方冉冉升起的紅日,國學是華夏文明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光彩。大家都誇國學乃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國學能帶給我快樂。小學三年級,年少的我走進國學教室遇見了睿智,瀟灑的國學老師。他帶領我遨遊知識的世界,每週五都能聽到一個又一個精彩的故事。劉備三顧茅廬的恭敬之意,岳飛心中的豪言壯語,秦始皇的貪婪,諸葛亮的聰明才智。讓我知道人的七情六慾,知道事物隨時都在變化之中。國學讓我領略歷史深韻,在文學中帶給我快樂,讓我增加了內涵。國學是我的良師益友。

  國學讓我領略歷史的悠久。知道仁義禮智信的文化。子曰“言必信,行必果。”告訴人們要誠實守信。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告訴君王要做到上行下效。三字經中“人之初,性本善。”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是岳飛的雄心壯志。“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是陸游的悲嘆與惋惜。“倚門回首,卻把梅嗅。”寫出了李清照心中的酸楚與孤獨。“二龍征戰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讓人想起那個羽扇綸巾的少年---周瑜。“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王勃的靈魂是那樣清純。“報告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李賀在戰場上的風光已是流傳千古的故事。

  國學,天生浪漫。陶淵明是很有閒適之心的一位詩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是最好的證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的心境是如此灑脫。“太守謂誰?廬陵歐陽修也。”歐陽修的詩快樂地像個小孩兒。“相於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蘇軾,借酒消愁,愁更愁。劉禹錫對傳說十分嚮往“如今直上銀河去,回到牽牛織女家。”“芊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無度。”秦觀的內心如星星一樣滿懷詩意。

  不敗之地產如心,而國學浪漫如雲。國學教會了我講誠信,教會了我懂禮儀。國家讓我感到快樂,國學是我最美的情誼。國學提高我的寫作能力,增強了我的文化修養。我喜歡國學,國學陪我走過那十年芳華。

  國學是炎黃子孫的必修課,國學是普天之下最華麗的瑰寶,國學是中國人的驕傲,國學宛如大海聚集了多少心血的汗水,國學真可謂“主浪形骸外,俯仰天地間。”

國學作文 篇4

  這幾天,我讀完了《成才四書——國學啟蒙》這本書。裡面講了百里背米為父母的仲由,友愛兄弟的司馬光,謙虛好學的孔子,立志高遠的陳勝,改過除三害的周處,節儉治國的張居正等好多值得我們學習的人。他們讓我學會了孝順父母,言而有信,謙虛好學,知錯就改好多好習慣。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人行必有我師》這個故事。裡面講了孔子一生謙虛好學,從不向別人請教而感到羞恥。有一次他到東方遊歷。不遠處,他聽到兩個小孩在爭論著什麼。孔子就朝著正在爭得面紅耳赤的小孩走去。

  原來是這樣的:矮個小孩認為太陽剛出來時離人近一些,中午遠了。因為太陽剛出來時候馬車上的傘那麼大,到中午時像玉盤一樣小。

  高個小孩認為太陽昇起時很涼快,中午很熱。孔子聽了他們的爭論,覺得都有道理,不知怎樣回答。

  後來他常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每個人都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多向他人學習,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完善自己。

  這個暑假,我向別人接了一本四年級的數學書我看了看目錄,覺得這題,認識很簡單。好朋友貝貝看出了我的心思,便出了一道數學題。我看了,才知道高估了自己,這題太難了,只好向她求教。

  孔子是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從不以向別人請教感到羞恥,何況是我們呢?

國學作文 篇5

  漫步人生路,一年年寒冬與酷暑。多年來,中國已成為東方騰飛的巨龍。但“踏著國學的腳步,走著屬於自己的道路”始終未曾改變。

  “國學”,顧名思義,“國”便是中國,“學”便是學問。那“國學”就是中國的學問,是外國所沒有的。原來的四大文明古國除了中國,其餘早就在歷史的長河中銷聲匿跡了,包括曾經盛極一時的古巴比倫王國,古埃及,古印度以及其代表的“哈巴拉文化”早已被歷史所遺棄。歷經歷史選擇與時代變遷,只有我們大中國的古文化與國學傳承了下來。

  細數年輕的夢,輕指幻想的風。微風拂過,霓裳飛舞,心之深處,有暗香盈袖。我願追隨國學的腳步,沐浴著窗外陽光的氣息,用國學之美洗滌我的心靈。

  面對生活中的坎坷和曲折,有時我也感到迷茫與彷徨。這時又是國學指引著我前進的方向。勾踐臥薪嚐膽終報國,屈原含恨九泉著千古《離騷》,司馬遷忍恥宮刑留“史家之絕唱”,秦始皇作為人質扣在趙國後一統天下為世人敬仰。國學告訴我: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窗外奼紫嫣紅的春天,怎一個美字了得?國學告訴我“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原來,美好的春天還可以這樣讚頌。國學讓我認識了“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屈子,讓我認識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仙,並被他的崇高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徜徉在國學的星空,我看到了古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博愛……

  啊!原來國學已在我的心中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記。

  清晨,國學以最飽滿的姿態迎接天邊的第一縷曙光;夜晚在孤燈下品一壺清茶,淡淡的香令人神爽。翻開那書架上泛黃的《詩經》,純淨的文字,唯美的意境,令人心醉。

  帶著一顆止水般的心靈,我又將踏上新的旅途。鳥鳴嘰喳,書聲入耳。墜入在這國學的海洋,享受這清新的空氣,又是何等樂趣?

  歸期未有期,只願親踏國學的腳步,去尋覓那一抹縹緲的墨香,尋找那屬於我的遠方。

國學作文 篇6

  《國學小名士》這檔節目我以前看過,上次看過後我長了很多知識,原來含這個字的詩句有這麼多,原來那個字還可以這樣用等等,今天下午我看了最新一期的《國學小名士》,選手們那叫一個針尖對麥芒,誰也不讓誰。

  第一環節是“初露鋒芒”,選手根據給出的字來說詩句。給出的字是家和國,一看到題目,我立刻想到“霜葉紅於二月花”和“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兩句。

  “萬國希可親”“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這些詩句我們連聽都沒聽說過,看來看這個節目真是長知識!

  第一環節很快結束了,已經淘汰了一部分選手。第二環節是“舞文弄墨”,根據提示來按搶答器書寫成語。第一題是“古人云:不信不立,不信不誠,自古以來……這是一個關於誠信的成語。”答案是“一諾千金”,我想成了“信誓旦旦”,看來我還差點“火候”啊!

  第三環節是“棋逢對手”,就是先答題,答題正確放棋子,以五子棋的行式進行。最後卻只有兩名選手進入最終的冠軍爭奪戰。

  冠軍戰的題目是楹聯對決,依據所提供上聯,兩位選手寫出下聯,誰寫的好,寫的準確,誰就能奪得冠軍。第一回合謝亦晨暫時領先,第二回合劉康寧不甘示弱趕上了。最後一回合上聯有難度,但是絲毫沒有難住兩位選手;最後劉康寧的下聯獲得了兩票,劉康寧獲得了冠軍。

  場上的選手為什麼那麼厲害?關鍵在於他們的知識面很廣,如果我們能多瞭解一些詩句,多看一些類似的這種節目,一定會有很多同學從中受益。

國學作文 篇7

  山東省青少年經典誦讀節目豐富多彩:有琅琅上口的傳統蒙學讀物《三字經》《弟子規》《增廣賢文》,有激人奮進的愛國名篇《少年中國說》,有代代傳誦的唐詩宋詞,還有千年流韻的名篇雅言等種種被稱之為國學的文化經典。這些節目藉助音樂、舞蹈、美術、服裝的藝術魅力,輔以聲、光、色的現代舞臺渲染,化成了一場見證我省“國學熱”的視聽盛宴,演繹出了國學經典的獨特魅力,唐風宋雨的古典風雅。

  其中讓我感受最深的是梁啟超先生的《少年中國說》。雖然朗誦的只是其中的節選段落,但是每一個字都那麼的擲地有聲。“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國,與天不老!壯哉,我中國少年,與國無疆!”透過他們的朗誦,我彷彿看見了中國少年的磅礴氣勢,屹立於世界之巔。《少年中國說》給了我莫大的鼓舞,它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對中國少年的諄諄教誨震撼人心。

國學作文 篇8

  當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的時候,嘹亮的歌聲響徹寰宇。從此,真正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封建、帝國不堪回首,特色社會主義蒸蒸日上。奮發圖強的勞動人民辛勤勞作,建設著幸福家園。

  貧窮沒有好出路,富裕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一個落後的國家、民族,必將受到捱打與蔑視。然而,隨著改革開放,與是俱進,科學發展,祖國正走向富裕的康莊大道。看,祖國變了。城市奇蹟般地崛起一幢幢高樓大廈;鄉鎮化的港灣,綠樹成蔭,映襯著鮮花豔麗無窮;新農村的面貌煥然一新:茅草房不見了,嬌俏的小樓房點綴著茫茫大地,道路縱橫交錯于田間地頭。一幕幕多麼壯闊的美景!

  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舉世矚目。人們走向資訊化,實現現代化。雄鷹展翅熬翔天空,神舟載人,嫦娥奔月不是神話,而是充滿現實,凝聚希望的征程。

  建國60年,團結60年,奮進60年。祖國政治體制的完善,經濟的迅速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不得不使人驚歎:“中國!了不起!”民族的團結,祖國的統一,離不開每個中華兒女。祖國需要更多維護團結的有志於建設特色社會主義的勞動者。

  崛起的'中華民族,一定要與祖國共奮進,攜手創造更輝煌更美好的明天。

國學作文 篇9

  國學,乃華夏民族千年之文化底蘊、乃華夏民族千年之精華,它見證古時候人們的智慧、古時候人們的氣節。其底蘊的優厚,使得現在的人們依然感到心曠神怡,當讀到一篇好的古文時,自己的心也就在一剎那感到內心深處的淨化,超凡脫俗。 有人問過我,問我怎樣比喻國學?我這樣回答:“國學就像一壺好茶,有著青山綠水的韻味,越品,越能品出好的茶味,回味無窮。”的確如此,如同王維“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一般,真是人間最享受的事。就從我華夏曆史最早的一部經典《大學》說起,他給我的印象是最深的一部,他以人的修身為核心。

  提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格物、至和、誠意、正心為修身的方法;強調人的修生養性不只是內醒的過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觸、窮究物理而獲得知識、培養道德品性和完善人格修養的過程;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本書我想這也是古人當中君子們都有的寶貝吧。發揚先天固有的德性,革新舊的思想和習氣,以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這也就是《大學》第一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的含義,在後面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讀以後雖然周圍沒有其他聲音,可是卻會讓人感覺氣勢浩蕩,激情澎湃,讓人引起共鳴。雖然現在是強大先進的社會,資訊科技、電子技術十分先進。燈取代蠟燭、手機取代書信、汽車取代馬車、高樓大廈取代小平屋。但是,古人的這些言論,這種修身養性的精髓,現在人能做到嗎?發自內心的,大多數古人要兩袖清風得多、要高風亮節得多。現在回想古時的大同世界,是多令人難忘的時光!

  再向古人一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人不得不感到與眾不同。在竹林中,小溪潺湲,柱子高聳,高山流水的曲調送入雙耳,茶已泡得濃香純,我眼睛已緊閉,在這詩文的意味下回望那遠古的大地……

  我夢想來到曾經壯觀的好水雲南滇池,那真是“游魚細石,直視無礙。”孫髯在大觀樓題的長聯,深情描繪著壯觀景色,:“五百里滇池,奔來眼底。披襟岸幘,喜茫茫空闊無邊!看東驤神駿,西翥靈儀,北走蜿蜒,南翔縞素。高人韻士,何妨選勝登臨。趁蟹嶼螺州,梳裹就風鬟霧鬢;更蘋天葦地,點綴些翠羽丹霞。莫辜負四周香稻,萬頃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楊柳; 數千年往事,注到心頭。把酒凌虛,嘆滾滾英雄誰在?想漢習樓船,唐標鐵柱,宋揮玉斧,元跨革囊。偉烈豐功,費盡移山心力。盡珠簾畫棟,卷不及暮雨朝雲;便斷碣殘碑,都付與蒼煙落照。只贏得幾杵疏鍾,半江漁火,兩行秋雁,一枕清霜。”真是振奮人心,氣壯山河!可是,現在的滇池啊,唉!…………我也夢想來到西湖,這“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也沒有漂亮的面貌。曾經的世界不在。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歷史不能重演,“高山流水”彈完,茶也幹,這時我睜開雙眼,我知道我們不得不面對這千瘡百孔的世界。這意味悠長的國學啊!一時是品不完的,有朝一日,我再泡一壺好茶,來再好好品一品、讀一讀。

國學作文 篇10

  國學經典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燦爛文化的精髓,凝聚著中國數百千年人的智慧。亙古歷今,經典名句滋潤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靈。炎黃子孫在經典的搖籃裡孕育。華夏兒女在“名句”中成才。在看完《國學小名士》之後我更進一步地認識了國學,國學是對人類的品讀,那裡有人世的滄桑,有歷史的痕跡,有生命的真諦。

  比賽的第一環節是“我愛記詩詞”古典詩詞、名句。“遠上寒山石徑斜,白雲深處有人家”。恍然之中,我也成了一名優雅的古代儒生。微風拂過我頭上淡藍色的逍遙巾。我坐在一輛古代的馬車上“吱呀吱呀”而去,驛道兩邊是一片火紅的楓葉,把我的雙眼映照的微紅,叫我怎麼不停下來望幾眼?“小林尊前見玉簫,銀燈一曲太妖嬈。歌中醉倒誰能恨?唱罷歸來酒未消。”

  夜色已深,打更人在窄窄的街道上越走越遠,而紅樓上酒興正濃,蕭是那精精緻致的玉簫,燈是那華華貴貴的銀燈。音樂在身邊流淌,心愛的人跳著心愛的舞蹈,叫我怎麼不想再做一日多情公子?婉約派的詞,猶如淅淅瀝瀝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聲靜氣。它的音韻之美,天字之麗,在悠長的時空裡搖曳,芬芳嫵媚,縈繞在我的心間,回想在天際……

  而在中國民族的歷史上,千年的腥風血雨,曾近被稱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已傲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少年智則國智,少年獨立則國家獨立。”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還需要我們艱苦奮鬥,我們要讓國學經典中的智慧之光,指引我們前進,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為此驕傲,發揚國學文化。

  “誦讀經典,傳承美德,”國學小名士讓我們一起在對經典的踐行中,不斷前進:知行合一,學以致用。多讀書。讀國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土欲宣啟義,必先讀其書。讓國學帶領我們每一個人在今後的日子裡,向夢想前進,超中國夢前進。國學,必世代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