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風> 關於民風的作文300字集合八篇

民風的作文300字

關於民風的作文300字集合八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風的作文300字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1

  臘八節就要到,這讓我不禁想起家鄉的臘八節。那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節日,家鄉有很多關於臘八節的習俗,讓我現在都還念念不忘。

  在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臘八臘八,凍掉下巴”。因為進臘月門,天氣也就真正的到“數九寒天”,所以,臘八這一天,家家都要做粘米飯,“沾沾下巴”。

  臘八節,在我國曆史上也算得上是悠久綿長,各地的習俗不同,過法也就不同,飲食的差異也很大。但是,它的受重視程度可不比其他的傳統節日差。因為過臘八,就離過年不遠,年味也就越來越濃。

  小的時候,過臘八這一天,總能讓我們吃上一碗又粘又香的黃米乾飯。每人再給那麼一小勺白糖,吃得那個香啊!就覺得老過這樣的臘八多好。可是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臘八吃粘米飯,其實是很奢侈的事情,糧店裡定量供應的糧食中沒有黃米。有的人家農村有親戚種的或者有什麼其它門道搞到的,否則,所謂的臘八飯,就只能用帶粘性的其它米來充當。不管怎樣,人們對臘八的盼望值還是很高的,因為能吃上一頓飽飯啊。

  我開始懷念家鄉的臘八節,真希望可以回老家過臘八節,再吃上一碗香香的粘米飯,那該有多愜意啊!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2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張海霞。最近,我特別喜歡收集一些民俗節日的資料。看得我真是心裡癢癢,想要與大家好好的分享。這不,我已經都整理好,做成“大盤點”了。什麼?你們不服氣?好,那我現在就給你們好好地介紹一下吧!

  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和生活習慣,在漫長的歷史中,也擁有了特殊的節日。在德昂族,這些特殊的節日不足為奇,竟然在特殊的節日中還包含著更加特殊的民風民俗呢!

  歷史悠久的德昂族,每逢節日,相互宴請成風俗,不論酒席上菜餚有多少,都要用新鮮的蔬菜做一碗沒有味道的素菜,然後再端一小蝶辣椒水,蘸著辣椒水吃。聽著聽著,愛吃辣的我,口水都流下來了。這樣吃,別具風味,真是讓人流連忘返啊!

  彝族是一個古老而又熱情的民族。彝族的火把節也在全國頗負盛名,是所有彝族地區的傳統節日。它流行於雲南、貴州、四川等彝族地區。連白族、納西族、基諾族等都過火把節呢!

  農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是彝族最盛大、場面最壯觀,參與人數最富有濃郁民族特徵的節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當我想象起彝族火把節的熱鬧,不由充滿了憧憬……

  各民族的民風民俗使我領略了許多民族氣息,也讓我更加對生活充滿了美好的憧憬!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3

  春節後就到元宵節了,我喜歡吃湯圓。

  元宵節晚飯過後家人打著牌,可我們小孩只能默默看電視。多麼的無聊,我提議去xx廣場。大家都贊成,我還說今天過節在姐姐出錢。走路來到了xx廣場看到滿光場的人,馬路邊也有警察和消防員防止發生火災。廣場上的人們買菸花和許願燈,我和弟弟在蹦蹦床上玩耍。到後來玩累了,我們躺在上面看著天空的'煙花五顏六色好美。天空數不清的許願燈,這美好的時光總是不長久。哥哥說:“下來吧,去放煙花。”下來後買了兩種沖天炮,可並不像玩。很晚了,當想回去時一區人圍這一群在幹什麼?過去一看,有人在求婚哇過節看到這一幕。太幸運了,蠟燭擺成的桃心一束藍玫瑰後來大家說親一個……。

  美好元宵節到晚上十點多還是滿的人,還看到求婚精彩的一幕。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4

  吃過晚飯,我來到了美麗的風景區—民風湖。民風湖是墾利縣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民風湖湖面約為七十六萬平方米,湖心島佔地四萬平方米,綠化面積三十萬平方米。夜晚的民風湖更增加了一份神秘。

  走在沙灘上清風拂面,各種花草的淡淡香味迎面撲來,沁人心脾,人工沙灘上的沙子似金子,看到“金子”,人人都會捧起來,好像在說:“我有金子了”。我從西面走到東面,再從東面走到西面,往地下一看,哈哈……滿地都是我的小腳丫。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湖中央的寶塔,各種顏色的燈照耀著它,隨著水波的晃動,更增加了一份神秘。假如我站在寶塔上,墾利縣城將盡收眼底。我想一定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晚上最迷人的地方要數北岸音樂的噴泉了,每個週末,人群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等待噴泉的開始,七點三十分花燈和音樂齊放,只見左邊的往右邊噴,右邊的往左邊噴,他們相互交叉著。噴泉不斷的變化,一會兒變成一排排小樹、一會兒變成一朵朵白雲、一會兒……假如一陣風吹來,它們似煙又似霧。

  音樂慢慢地停了,人們也陸續地走散了,我也隨著人群戀戀不捨地走了,可這美麗的民風湖,卻始終深深地記在我的腦海裡。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5

  我的家鄉在廣西平南縣的大安鎮。說到風俗,家鄉每年都要舉行“拜社火”的活動,特別是在春節期間。大年初一的凌晨,也就就是新年的鐘聲敲響的時候,村民們紛紛拿出“拜社火”的祭品來,先在自家的大廳裡祭拜拜社神。祭品有很多,有巧克力、餅乾、糖果、桂葉、沙田柚等等,寓意著新的一年的“大富大貴”、“甜甜蜜蜜”。

  在家裡拜完灶神後,大家有爭先恐後的趕在第一時間去社廟祭拜社神,祈求在在新的一年裡平平安安、健健康康、萬事如意、財源廣進!不一會兒,村子裡、鎮子上,頓時響起了噼裡啪啦的鞭炮聲、煙花聲!到處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怎麼樣,我家鄉的風俗挺有意思的吧!如果你有機會過來我的家鄉玩,我一定會給你介紹更多有趣的風俗哦!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6

  我的家鄉在山西,我喜歡我的家鄉,爺爺和奶奶經常給我講山西的一些民間風俗和傳說,所以我瞭解一些山西的民間風俗,比如:二月二龍抬頭、添倉節、桃花節、寒食節、走麥節、乞巧節、敲鑼兒節、中元節、過唱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節日是二月二龍抬頭。

  傳說中,農曆二月初二是萬物復甦的日子,二月二龍抬頭是山西民間普遍流傳的節日。在山西,老百姓都習慣在這一天理髮,農村則是剃頭,圖個吉利的意思,所以一到這個節日奶奶總會讓我去理髮。

  但我不喜歡理髮,小時候總擔心剃頭刀子傷到我,所以每到這個時候就嚎淘大哭,幾個人都按不住,媽媽和奶奶為了讓我順利理完髮,會答應我一些平時不能滿足的要求。在二月二時,家鄉的人總要改善一下伙食,吃餃子,吃麻花,吃煎餅。我特別喜歡吃餃子,奶奶包的餃子好吃極了!每到這個時候,我還會和奶奶和媽媽一起包餃子,我喜歡幫媽媽擀餃子皮,還會包象包子一樣大的餃子。所以每到這一天,我很開心,我喜歡這個節日。

  歡迎大家到我的家鄉山西做客!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7

  巴渝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的一部分。“炎黃”的始跡在黃河流域,而從夏禹始,先民的傳聞則已開始南漸。禹的出生地相傳有三處,都在長江流域,即四川、江西九江和安徽。據大量史籍所載,禹就是生於四川境內的汶山郡廣柔縣石紐鄉,娶江州塗山。古江州就是今日之重慶。秦滅巴國設巴郡後,巴人更是長足步入了漢化的過程。 三千多年來,重慶處處留下中國傳統文化的印痕。渝鄂交界處,有屈原,王昭君的故里;涪陵周易園,是程朱理學的發祥地;大足石刻,彙集了中國唐、宋時期石窟藝術的大量珍品;合川釣魚城,儲存著南京軍民抗擊蒙哥軍隊入侵的古戰場遺址,

  。歷代詩人如李白、杜甫、劉禹錫、蘇軾、陸游、郭沫若等,都在這裡寫有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巴渝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春節拜年,十五觀燈、清明祭祖、中秋賞月以及懸酒幌、趕廟會、坐花轎、放風箏等民風民俗,涵蓋婚喪嫁娶、文娛遊戲、鬼神觀念、崇拜禁忌、歲時節令,工商交易等各個範疇,與中國其他地區比較,無不大同小異。重慶豐富多彩的地方戲劇、曲藝、繪畫,手工藝品及群眾節令活動等,也頗能反映巴渝風俗民情。

民風的作文300字 篇8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後,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並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於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

  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為最好。因 “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人們把百家的布塊縫在一起。據老年人講,縫百家衣的講究也很多,像布紋的走向、拼圖等,都有約定俗成的規矩。衣服不能在胸前開口,要做成偏開口的大襟衫,也叫道袍衫。這種衣服,往往不能做完,老人們常在底襟處留個口子,此稱藏魂處。待孩子滿月後,由孩子的母親將口子縫住,這就說明孩子的魂靈已留在了母親的身邊,再也不必為孩子的安全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