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大班安全教案模板彙總6篇
作為一位傑出的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的】
1.讓幼兒掌握一些地震的基本知識。教育幼兒發生地震時不慌張,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2.透過這次四川的地震,讓幼兒知道地震給人民帶來的嚴重災害。
3.培養幼兒富有同情心等良好品德。
4.知道危險來臨時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逃生。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有關地震知識的電教裝置
【活動過程】
一、播放"5·12"汶川地震的新聞及地震是的錄影片段,引起幼兒的興趣及注意。
提問:剛才新聞裡說了什麼?(地震)哪兒發生了地震?(四川省的汶川縣)四川省是哪個國家的領土?(我國的領土)地震時,地面怎麼樣呀?(劇烈震動)
二、放地震的片斷圖片,讓幼兒瞭解地震造成的危害。
師:下面我們來看看地震會給我們帶來哪些危害?
逐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理解圖片內容師小結:地震時,地面劇烈震動,房屋倒塌,地面裂開大縫。公路扭彎斷裂,汽車被砸扁了,房屋倒了後,家裡的東西都被壓壞了,有時我們的生命也受到威脅。
三、放地震形成錄影,讓幼兒初步瞭解地震的形成師:現在,看看地震是怎樣形成的師領讀:地震的形成觀看後提問:地震是什麼發生變化形成的?(地殼)師小結錄影內容
四、地震避難小常識
1.出示幻燈片並提問,要求幼兒判斷髮生地震時,怎樣做是安全的?怎樣做是不安全的?(幼兒討論。看幻燈,老師幫助幼兒理解哪些安全,哪些不安全)
2.出示幻燈片,幼兒看圖師逐一講解發生地震時,什麼地方是安全的?發生地震時應該怎麼辦?(為了自己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傢俱的下面;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將門開啟,確保出口;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避開危險之處;在發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五、愛心教育
師:這次地震給我國四川人民帶來了嚴重的災害,這是一次很強烈的地震,大部分房屋倒塌,還有許多人民無家可歸,有些小朋友沒有教室上課,你感覺怎麼樣?(幼兒討論)你們說得真好,我們來看看當時有哪些人幫助了他們?
出示幻燈片,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圖片內容,透過新,老汶川的對比,使幼兒明白地震並不可怕,只要我們互相幫助,每個人都獻出自己的愛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反思:
在本節課中,透過影片、圖片的觀看極大地調動了幼兒的經驗討論和演習活動幼兒能積極地參與,獲得了真實的體驗,急救箱的小遊戲又讓幼兒懂得在生活當中應提前預備好急救物品,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提高安全意識,學習溺水安全有關知識。
2、自己能改變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習慣,提高對生活中違反安全原則的行為的辨別能力。
3、自防自救的知識,深化防溺水安全教育,使孩子瞭解自防自救知識,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4、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事先準備事例,尋找一些圖片資料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教師:"小朋友們暑假快來了,那麼你覺得什麼運動適合炎熱的夏天呢?"
2、教師:"你們喜歡游泳嗎?會遊嗎?
二、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收集來的圖片資料請幼兒觀察討論。
2、講述案例《水庫摸魚,深水桑命》請幼兒說說從中知道些什麼?
3、引導幼兒瞭解水庫的危險性,自己游泳技術不佳時千萬不可逞強下水。
4、教師談談事例《深水玩耍,水草纏身而亡》這個悲劇的事實告訴我們了什麼?
(1)、這幾個小朋友違反了哪些安全規則?
(2)、我們應如何遵守安全規則?
(3)、教育幼兒知道深水中經常有高大水草或大石塊,若有水草纏身或被大石塊夾住腳就會有生命危險。
5、教師向幼兒講幾點防溺水的知識要點:
(1)、教育幼兒週末、節假日、寒暑假嚴禁到池塘、無蓋的水井邊等處戲水、游泳。不能獨自或結伴到池塘邊釣魚、游泳、玩水。
(2)、我們還小,很多小朋友都不會游泳,如果發現有朋友不慎掉進河裡、池塘、水井等,不能冒然下水營救,應大聲呼喚成年人前來相助或撥打"110"。
三、活動結束
1教師:"聽了那麼多,你懂得了什麼?"
2小結: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樂掌握在你的手裡,希望小朋友透過這節課的學習,學會珍惜生命,養成自覺遵守溺水安全原則的好習慣。
四、延伸
1、教師:"要是碰到有人溺水被抬上來,這時候120沒趕來,你該怎麼救人?"
2、幼兒自由發表意見
3、教師出示圖示請幼兒觀察討論
4、教師講解救人步驟
5、教師示範救人步驟,幼兒觀察。
6、請個別幼兒嘗試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能對火災給人們造成的危害產生痛惜感,有防火願望,樹立防火意識。
2、知道火在人們日常生活、工業、醫療、軍事等方面的用處,初步瞭解火的起源。
3、認識火災的危害,瞭解一些常見的產生火災的原因,知道正確的用火方法以及火災中的自救辦法。
活動準備
1、火娃娃角色:身著紅裙子、頭戴火焰頭飾。
2、貼有防火標記的加油站、倉庫掛圖。
3、打火機。
活動過程
一、 匯入
教師點燃打火機,引導幼兒感知火的特性
1、在一個黑暗的地方點燃火會怎麼樣?為什麼?
2、請小朋友用小手輕輕地靠近火,說一說有什麼感覺?為什麼?
3、教師小結火會發光、發熱的特性。
二、 展開
1、交流經驗,擴充套件幼兒對火的用處的認識,激發幼兒對火的喜愛之情。
(1)你在什麼地方看到過火?火有什麼用?
(教師可以透過提示把幼兒對火的作用的認識從日常生活中擴充套件到工業、醫療、軍事等領域)。
(2)火有這麼多的用處,你們知道咱們人類是怎樣發現火的嗎?
教師小結: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沒有見過火,用過火,生活得很艱難。
突然有一次森林著火了,人們發現被火燒死的動物很好吃,於是就把火儲存下來。
後來人們又發現鑽木可以取火,兩塊石頭撞擊可以取火。
有了火以後人們用它來烤肉、照明、取暖、驅趕野獸,生活越來越好。
人們也變得越來越聰明,現在火除了可以幫人們做飯、燒水外,還被用來鍊鋼、發電、治病等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3)情境表演,火娃娃上場。
火娃娃:小朋友你們好!你們認識我嗎?對了,我是火娃娃
。我的用處可大了,能發光、能發熱是你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夥伴。啦……,啦……讓我們到處走一走吧!
(火娃娃走到貼有防火標記的加油站、倉庫掛圖前做害怕狀)
教師:火娃娃你怎麼了?
2、認識火災的危害,瞭解引起火災的原因,樹立防火意識。
(1)“火娃娃為什麼害怕這個牌子?你在哪兒看見過防火標記?”
(2)火的用處這麼大為什麼還要防火呢?
教師給幼兒講述有關火災的事情。
(3) 情境表演,火娃娃哭著上場。
教師:火娃娃,你怎麼哭了?
火娃娃:沒想到我會給人們帶來這麼大的災害,造成這麼大的損失。
小朋友,你們一定要幫幫我,怎樣才能減少對人們的危害呢? (火娃娃退場)
3、小朋友我們來幫幫火娃娃,告訴她在生活中如何預防火災?
4、學習火災中的自救辦法。
(1)如果火著起來?我們應該怎麼辦?
教師幫助幼兒總結幾種自救辦法。
打火警119;
大聲呼救
用毛巾捂著嘴低下身子,跑離現場
在地上打滾;
用水自救……。
(2)遊戲:“著火了怎麼辦?”
火娃娃出場隨意地四處移動,幼兒用自己想出的各種方法自救。
三、結束
教師針對幼兒遊戲的情況進行評價。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幼兒探索防暑降溫的'各種辦法。
2、瞭解在夏天帶草帽的好處引發幼兒用各種方法制作大草帽。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5、增強安全意識,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險的地方玩耍。
活動準備:
收集各種防暑用品
活動過程:
一、 幼兒互相觀察談談有哪些防暑用品。
你們這幾天帶來了很多防暑用品,看看都有些什麼?
這些用品有幾種?
二、說說用用他們怎樣使人們感到涼快。
你用過那些?感覺怎樣?有沒有讓你感覺到涼快?
重點介紹遮陽帽:夏天太陽很大,我出門時會戴一頂遮陽帽。你們戴過嗎?有什麼感覺?
在夏天戴遮陽帽可使人們避免陽光的直射,感覺不那麼熱,臉上的皮膚不容易曬傷。
說說你們帶來的各種遮陽帽都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幼兒介紹)
如果讓你來做一頂遮陽帽你會怎麼做?選用什麼材料?樣式等
我們下次到區角去做做看好嗎?
三、 幼兒談論還有哪些防暑降溫的方法。
那麼除了我們今天帶來的還有什麼在夏天防暑降溫的好方法?我們還可以回去問問爸爸媽媽看他們有什麼好辦法。
小百科:暑是一個漢字,讀作shǔ,本意是指炎熱,也指炎熱的日子。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新《綱要》中關於數學領域的目標定義為,能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數的組成是數概念教育內容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以往的學習中出現了並不理解的情況,而是機械的記憶。雖然幼兒也動手進行了操作,但是處於擺弄材料當中。只是為操作而操作,沒有從操作中獲得相應的數學知識,所以並不能把我們來源於生活中的數學提取出來後再次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在削鉛筆這個活動中,幼兒自己動手削鉛筆,同伴記錄的方式讓幼兒在操作中獲得自信,並從操作中學習數學知識,做出歸納和總結。體驗同伴合作的樂趣。透過交流發現規律,並運用當日常生活中來。
活動目標
1、幼兒透過操作將7分成兩部分,有不同的結果。
2、幼兒透過觀察,記錄7的分成,體驗互換和互補關係。
3、在遊戲過程中鞏固7的組成,體驗合作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幼兒透過操作,能按順序記錄7的分成。
活動難點:幼兒理解7的分成並能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活動準備
鉛筆若干 記錄表兩人一張 數字牌若干 轉筆刀兩人一個
活動過程
一,幼兒操作,記錄結果。
1、教師匯入,我們要當自己的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請小朋友整理好自己的學習用品,準備好鉛筆以方便學習時使用。
2、教師介紹規則:幼兒兩個一組,互相商量誰削鉛筆,誰做記錄。削好一支鉛筆就進行記錄,在記錄中要認真,仔細的數,記錄要清楚,保持記錄紙的整潔,注意削好的鉛筆屑要收集好,活動結束後放到垃圾桶中。
3、幼兒操作與記錄,教師巡視並給予指導。
二,互相交流,總結經驗。
1、交流結果
教師提問,你們發現了什麼?你有更簡便的方法記錄嗎?請小朋友找出兩組相似的記錄,用自己的方式表現出來。怎樣的記錄最容易讓人記住,又不會漏掉和重複。
幼兒發現削好的鉛筆和沒有削好的鉛筆數合起來剛好是7,在記錄中出現了數字互換的現象,在按照順序進行記錄中,發現沒有漏掉和重複。
2、總結經驗
7枝鉛筆可以分成1枝削好的和6枝沒有削好的。1和6合起來是7。7枝鉛筆可以分成2枝削好的和5枝沒有削好的,2和5合起來是7。7枝鉛筆可以分成3枝削好的和4枝沒有削好的,3和4合起來是7,7枝鉛筆可以分成4枝削好的和3枝沒有削好的,4和3合起來是7,7枝鉛筆可以分成5枝削好的和2枝沒有削好的,5和2合起來是7,7枝鉛筆可以分成6枝削好的和1枝沒有削好的,6和1合起來是7。在認真仔細的觀察記錄表後,幼兒能認識了7的分成。
3、探索互換規律並整理記錄表。
在對記錄表進行整理中,幼兒發現削一次鉛筆就記錄一次,按照順序進行,效果教好,探索互換規律是根據記錄表進行的,幼兒對於7枝鉛筆可以分成3枝削好的和4枝沒有削好的,3和4合起來是7,7枝鉛筆可以分成4枝削好的和3枝沒有削好的,4和3合起來是7。很快就找到了,對照具體的鉛筆數,幼兒對互換規律有了一定的理解。
三,遊戲找朋友,遷移經驗。
1、交代規則
幼兒的胸前都掛著數字牌,請小朋友看好自己的數字去找朋友,找到的朋友所持卡片上的數量與自己卡片上的數合起來是7。當找到朋友後,拉上手,碰碰屁股。到老師這裡領取禮物。
2、領取禮物,結伴遊玩。
3、教師對遊戲進行總結,結束活動。
對遊戲活動進行總結,根據遊戲規則說明7的分成及分成中的互換和互補關係。鼓勵幼兒活動後在區角中能把其他物品分成兩部分。如把7顆糖怎樣分給兩個小朋友,在分的時候能進行記錄。
教學反思
幼兒在學習7的組成前,利用區角活動對紅色,綠色的卡片組成進行了相關的操作,他們對數的組成活動很感興趣,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在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的排序都比較有規律,幼兒在找朋友的遊戲中不僅運用了數學知識,還獲得了快樂和滿足。整個活動以我是小主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遊戲情節線索,設計了三個流程:先操作體驗,再歸納總結,最後運用到生活中,讓幼兒在操作中體驗快樂,積累經驗;在交流、歸納、總結中發現一些簡單的規律,再運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日常生活問題。
希望從活動中讓幼兒生活化的學習數學,讓幼兒具有用數學服務於生活的意識。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 知道不能給陌生人開門,懂得在家時的安全常識。
2. 知道保護自己,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
1. 相關的錄影帶(圖片)
2. 各種形狀的卡紙、彩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匯入
師:小朋友,你有過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嗎?
幼:有。
師:你一個人在家時,都做什麼呢? 幼:我自己家時就看電視。
幼:我一個人在家時,會玩玩具、看書…
師:今天,也有一個小朋友一個人在家,我們一起來看看他遇到了什麼事情?
(簡短的談話,引導幼兒回憶自己的生活經驗,發展了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二、 觀看圖片 師:圖上的小朋友在幹什麼?
幼:給陌生人開門。
師:他這樣做對嗎?
幼:不對。
師:這樣做有什麼危險?
幼:會被陌生人騙走。
小結:當爸爸媽媽不在家的時候,如果有陌生人敲門,千外不能開門,要問清是誰,找誰,然後告訴他,過會再來,隨便給陌生人開門會發生危險。 (此環節,讓幼兒懂得獨自一人在家遇到陌生人來時該怎麼辦,懂得不能給陌生人開門)
三、 安全討論
師:小朋友,一個人在家很悶怎麼辦?
幼:可以看電視。
幼:可以畫畫、看書…
師:自己在家肚子餓了,怎麼辦?
幼:餓了看看冰箱裡有什麼吃的,先吃點。
幼:餓了我就拿點心吃… 師:自己在家時,如果來了壞人或是發生了事情該怎麼辦?
幼:大聲喊救命。
幼:打110。
幼:給媽媽打電話…
小結:自己在家時,要特別注意安全,不要做危險的動作,如翻跟頭,不要玩弄電器插頭、插座以及煤氣開關,不要到陽臺上去。一個人在家時可以安靜的看書、畫畫、玩玩具、看電視等。
(透過談話,使幼兒知道哪些東西是不能亂動的,以及一個人在家時應該做哪些事情,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四、 製作“安全警示牌”
幼兒自由設計,為有危險的地方製作“安全警示牌”,教師巡迴指導,重點輔助能力差的幼兒。
(讓幼兒進一步瞭解哪些地方是有危險的,要注意)
五、貼上標誌牌
引導幼兒將做好的“安全警示牌”貼在電器插頭、插座、桌角、玻璃門窗等認為有危險的地方。
(引導幼兒將製作的安全警示牌貼在相應的地方,進一步增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教師透過引導幼兒觀看錄影、討論交流等形式,使幼兒懂得了自己在家時,不要隨便給陌生人開門,不能動有危險因素的物品,瞭解了危險的物品能給人們帶來的危害,知道了危險發生時一些簡單的自救方法,培養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及能力。
本活動符合幼兒的興趣,所以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高,在活動中積極思維,大膽探索,勇於結合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見解,發展了幼兒的語言概括力及表達能力,幼兒透過自主探索中,在原有基礎上拓展了新的知識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