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魚我所欲也> 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

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

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

  導語:在教學《魚我所欲也》之後,老師們有著怎樣的反思呢?積累了怎樣的教學經驗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的《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歡迎閱讀!

  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篇一: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也。”大思想家孟子曾以“魚和熊掌不可兼得”做比提出了他自己的觀點“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也。”(即“捨生取義”)昨天的語文課上,我和學生一起將腦意識和孟子的“捨生取義”思想進行對接,很可惜,在潛連線的過程中出了點小問題,將我的課堂偏離了正常軌道。

  “老師,我不同意孟子的觀點。”一個男生有些迫不及待,看的出他身後有不少的支持者。 “還有誰不同意老夫子的觀點?”我笑著問道。 響應的聲音此起彼伏。 有些意外於學生們的態度,也有些驚異他們的獨立思想。我決定將課堂自然一些進行到底,於是花費了不少的時間聽取他們反對“捨生取義”的原因。 “我們以前接觸過保爾這個不朽的名人,他有句話說的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留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不可以再麻木的‘捨生’了,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生命。”學生A心直口快,當然觀點顯得有些片面,而且有些強詞奪理了。

  “對我們中學生而言,這個觀點離的似乎太遠。前段時間新聞裡播放說已經將‘見義勇’改為‘見義智為’,可見,我們現在提倡的是‘取義不捨生’。”學生B有理有據、簡捷明快的發言博得了一陣喝彩。 …… 在眾多的言論之中,除了學生B的‘見義智為’有新意外,其他的好象都在強調一個片面的觀點:只有生命是最重要的,其他的所謂義啊,德啊,都要排在尾巴上。而且他們列舉了一系列的反面事例,從犯說到肇事者,從“評按說法”說到“焦點訪談”……他們不屑的說著:現在有誰還“捨生取義”啊?…… 我有些茫然,有些悽悽然,優秀傳統的教育缺乏,教學與現實嚴重脫節,致使教師處在了尷尬的位置。我明白,他們接觸的社會上的反面例子太多了,潛意識裡早就否定這個觀點,根深蒂固。我還想據理力爭,想為我們偉大的古思想家拉動一些支持者,更想糾正這些年輕的腦袋瓜裡存在的“腐化”思想。 我急性列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你在上學路上,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奶奶,你有兩個選擇,一是趕緊逃跑,一是扶起老奶奶看看傷勢做決定,你會怎樣做? “我會看看左右沒人,趕緊逃跑。”一個調皮男生有些玩笑的說。

  “哎……”傳來一片唏噓,接著有幾名同學起來指責他天良的喪失。(我很高興大多數孩子人本善良) “如果你開車,撞倒了一個人,而且很嚴重,你有兩個選擇,一是逃跑,一是勇敢承擔責任在第一時間救治傷者……”我將事例“升級”。 顯然,同學們陷入了沉思中。 “魚和熊掌不可得兼,選擇逃,接受良心的譴責,或者法律的更嚴懲,選擇後者,接受法律的懲罰,但良心稍安。你們做選擇,舉手表決。”我幫忙分析。很高興,他們一個個表示願意選擇後者,儘管眼中還有一點點的茫然。 接下來我們列舉了當今社會上一些正面的事例……看的出,他們的想法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他們開始對“捨生取義”的勇士,發出由衷的讚歎,而對那些見利忘義、自私無德的小人表示出了極大的反感和鄙夷。 “現在社會上見利忘義的現象太多,可世界上真的有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德,一個人如果沒有了德,就好象沒有了靈魂,也就成了一具行屍走肉,雖生尤死,受萬人唾棄,而那些捨生取義的勇者至今傳誦…… 當然最完美的方法仍然是‘取義不捨身’,所以學生B獲得最佳發言人!” 在一片掌聲中我們結束了討論,從學生折射來的目光裡,我知道這節課的收穫還是不小的。最後佈置了一個小作文題目《魚我所欲也》,來寫自己的一次選擇經歷,期望在作文過程中總結所學,學會在關鍵時刻如何作出正確選擇,這該是學習該課文的最終目的。

  雖然這節課沒有按照我預定的教學計劃進行,也讓我著實感受到了語文教學中面臨的尷尬局面,但我慶幸,最終的教育效果還是好的。我在想,語文的教學並不只是單純的.語文知識的教學,而是要靈活的滲透思想品德教育,靈活的與學生的社會生活實際接軌,能學有所用。作為教師,如果不斷的喚喚這群孩子的良知,對於他們人生觀世界觀的成型該有不小的幫助。

  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篇二:

  每當我上到《魚我所欲也》時,我對教參中提供的文章結構的劃分就感到有點困惑。我想,第一段的第二層應當在“則凡可以闢患者何不為也?”。因為“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應該是對前面的正反兩方面論述的歸納,而不僅僅是對反面議論的總結。“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是指出了“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闢患而有不為也”的實質。

  最後一句是緊承上句的,“是心”應是指“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如果把最後三句分隔開來,不放在一起來理解,那最後一句就不能算是全段的結論。

  第二段最後一句,也不能說是歸納此段,而應當是指出了所舉的第二個例子中接受“萬鍾”的原因,以及從中得出的結論,而不是對這一段的歸納。這一段的結構應當是從正反兩方面舉例論證中心論點。

  不知道我理解得是否妥當,在此敬請行家批評指正。

  魚我所欲也教後反思篇三:

  這是一篇讓學生極難相信的一篇文章,我用了很多的心思都沒有把自己說服,也許自己的境界太低,能力太差,我無法正確的把握文字,這是我第一次有欺騙學生的感覺,我在教學中第一次當了說教參的人。我的一個高手學生告訴我說,你講的可以因為故事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故事本身意義。後來我才明白。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是對做人氣節的稱頌與讚美.提倡做人應有骨氣,寧可剋制自然生理的、強烈的、基本的慾望,直至斷送性命,也不做摧眉折腰、苟且偷生之事。

  志士不飲盜泉之水,源自“孔子過於盜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的典故。是說孔子路過“盜泉”,口很渴,但因為泉水的名字為“盜泉”,遂忍耐乾渴,不飲其水。孔子何人?聖人也。聖人忍住一時的口渴,不飲“盜泉之水”,是為了保持名節,因對“盜”的鄙視,而用自己的行為,言傳身教做人的道理。正因為這樣,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流芳千古,傳為佳話。

  不受嗟來之食典出《禮記》: 齊大飢, 黔敖為食於路, 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 蒙袂輯履, 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 右執飲, 曰:“ 嗟, 來食! ”揚其目而視之, 曰: “予唯不食嗟來之食, 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 終不食而死。這個故事更為慘烈,一個逃荒之人,因為受到富人的不禮貌的待遇,而不接受施捨,最終寧肯餓死。做人氣節之高,無可攀越者。

  兩則典故,是教育人們做人要有尊嚴、有志氣,守操節。用心良苦,其情可嘉。但卻看到有人不但不解其意,還罵我們的祖宗迂腐,說什麼有水不喝白不喝,有飯不吃餓死是活該。完全用世俗的眼光來對待我們的文化,簡直是對中華民族寶貴文化遺產的糟蹋。

  兩則典故的意義不在於追究情節的本身,而在於弘揚一種精神。孔子不飲盜泉,仍可從別處討得水喝;飢餓之人不受黔敖的施捨,也可從別處討得飯吃。等等。這些情節不需要我們去設定,如果太聰明,如果有太多的假設,也就沒有了一切,而且,所有的一切也就沒有了意義。所以今之人罵古人迂腐者,是自作聰明,自欺欺人也。我們沒有必要以自己的心思揣度聖賢,對先賢的行為指手畫腳、說三道四,難道就你聰明,別人都是傻瓜?做人要明白道理。學習永遠都是一種進步,看完以上材料我的思維有點提升,自己還需要長期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