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河中石獸> 和河中石獸寓意相同的故事

和河中石獸寓意相同的故事

和河中石獸寓意相同的故事

  引導語:《河中石獸》大家知道?下文是與《河中石獸》一樣寓意的道理的故事,我們一起來學習。

  宋朝太平興國年間,洛陽城外有個窮書生叫呂蒙正。因為窮得上無片瓦,地無一壠。只好住在破窯裡。

  他雖貧窮,卻日夜不忘刻苦攻讀。那一日,他遇見陝西華陰來的書生寇準,二人一見如故,結伴進城,來到東大街一家門前看見許多人仰著臉兒朝一座懸燈結彩的臺上看。仔細—打聽,原來這是萬貫家財的劉員外要為女兒拋球擇婿,憑天匹配。他倆不敢妄想,只是停住腳兒想看看熱鬧。

  沒有多大功夫,只見幾個丫環,簇擁著一位十七八歲的少女走上臺來。她抬起眼皮向四下望了望,接過丫環遞給她的繡球,嘴裡不知咕噥了句什麼,把繡球向臺下一拋,那繡球便像風吹似地在人群裡滾來滾去。臺下的人,像發了瘋似地你擠我擁,都想把那繡球搶到手。豈知這球落下來,正好投在呂蒙正的懷裡。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呂蒙正連忙撩起他的破青衫,裹住那繡球。

  不多時,劉員外的家人來了,一直把呂蒙正請到劉府的客廳。劉員外一見是個衣服破爛的窮書生,對他上下左右端詳了一陣,漸漸皺起眉頭,回身對女兒月娥說:“多少官宦人家子弟、富室兒郎你不打,怎麼打中一個叫化子似的人?不如給他點銀子,打發他走吧!’

  不曾想,女兒月娥低著頭,輕聲地說:“爹爹的話有欠思量。繡球招婿,全憑天意,怎能講貧賤?既然他接一球,想到我命該如此,任憑受苦受罪,女兒我情願嫁他。”

  劉員外聽了女兒的話,不覺動了心思,假意發怒道:“你這丫頭,真個不識好歹,既然不怕一文錢也不給,你要不後悔,就立時隨他走!”

  劉月娥也不含糊,一聽他爹這麼說,立即摘下頭上的金銀首飾,脫下身上的綢緞衣服,不論娘和哥嫂怎樣勸告,頭也不回地隨著呂蒙正離家出城去了。

  這天晚上,她和呂蒙正在寒窯裡草草成了親,只有寇準和幾個窮苦鄉鄰來賀喜。呂蒙正過去一個人吃飯好對付,如今成了家,就不那麼簡單了,左思右想,沒有主意。後來,想了個拙計,每天到城裡幫人寫信,或者抄寫掙幾個錢。掙了錢,就買些米麵捎回去,叫妻子摻些野菜做飯吃。他自己一天兩頓飯,卻要到龍門寺裡去趕齋。

  有一天,他聽到龍門寺飯鍾打響,趕到廟裡時,和尚們卻都開過了飯。老和尚說:“秀才呀!說句不好聽的話,和尚是吃十八方的,你可是吃十九方呀!廟裡有句老話,‘滿堂僧不厭,一個俗人多’。你可不是出家人哪!”

  呂蒙正聽了滿臉通紅,張口結舌,說不出一句話。不防老和尚並不罷休,接著又說:“秀才呀,你枉有滿腹才華,何不上京應試,去搏個一官半職,成天和尚廟裡吃齋飯,也不是常事呀!快走吧!以後別再到廟裡來了。”

  呂蒙正又羞又惱地回到了寒窯,一看,滿地破鍋爛瓦兒,他妻子也不像以前那樣高高興興迎接他,而是鼻涕一把、淚一把地在嗚嗚哭泣。一問才知道,原來從沒來過他家的老丈人劉員外破天荒地來了,要把女兒接回家去,妻子不走,他發了火,盛怒之下,把一口破砂鍋、兩個吃飯碗砸了個稀巴爛。

  兩口子正愁眉對苦跟,無計可施,忽聽窯門外有人說話:“呂賢弟在家嗎?”說著,只見寇準走了進來。見他倆這副模樣,寇準問:“兄弟和弟妹吵架了?”

  呂蒙正說:“沒有。廟裡不叫我再去趕齋了,老丈人又要接他女兒回去,你弟妹不肯走,他就發起火來,把鍋碗都砸了,我們正在為今後日子發愁呢!”

  寇準說:“唉呀,有事好說好講嘛,砸東西幹啥!不過天無絕人之路,兄弟也不要為這事發愁,我剛才在大街上遇見一位好友,他如今發了財。聽說我窮困撩倒,給了我一百兩銀子。”寇準說著從懷裡掏出白花花的銀子。“今年又是大比之年,我看留下二十兩給弟妹在家用,咱兄弟二人上京趕考去吧!如能得個一官半職,這苦日子就算熬到頭了。”

  呂蒙正一聽,喜出望外,對寇準謝了又謝。他留下二十兩銀子安頓了劉月娥,便與寇準進京去了。

  呂蒙正和寇準一路上省吃儉用,風塵僕僕來到京城。為了省錢,找了個廟宇住下,不分晝夜,只是一味刻苦攻讀。那一天,進了考場,一來他們有真才實學,二來也是時來運轉,三場過後,二人雙雙得中,呂蒙正還中了頭名狀元。於是,他倆又一同衣錦榮歸,各自回家修墳祭祖,一個回陝西華陰,一個回洛陽。

  這時已今非昔比,不是親來也是親。三里五村,城裡關外,聽說當年在大街上賣字、廟裡趕齋的窮秀才呂蒙正中了狀元,哪個不來巴結?

  這一天,呂蒙正帶了夫人劉月娥要去龍門寺裡降香。老和尚聽說狀元公要來,早已把廟院裡打掃得一千二淨,一塵不染,一直站在寺門外恭候,許多鄉鄰一聽說呂蒙正到廟裡

  降香,也紛紛趕來湊熱鬧。他夫妻二人來到廟裡,燒了香,拜了佛,在寺內各處遊玩了一番。

  呂蒙正對在身旁陪同的老和尚說:“想當初,說了慚愧。若不是你敲飯後鐘,絕了我的吃飯門路,我不進京應試,哪裡會有今天?”

  老和尚見提起舊事,立刻驚恐地說:“這事不怪老僧呀!這是……”說到這兒,忽然下人來報說:“寇大人到。”呂蒙正想,這寇準迴歸故里,修墳祭祖,為何來得這般快?連忙出迎。兩人在大廳坐下就攀談起來,說得好不愜意。寇準說;“可曾與劉員外會過?近況如何?”

  呂蒙正問:“哪個劉員外?’

  “東大街劉促實劉員外。”

  呂蒙正說:“前些日子,他的少爺拿了禮物來拜我,被我不客氣地趕走了。”

  寇準聽了說:“賢弟,你這事做得不對,他可是你我的大恩人呀!”

  “他對我無情無義,算什麼恩人?”

  寇準說:“賢弟,你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還被矇在鼓裡呀!我家裡的事未曾辦完,就匆匆趕來,就是為了這碼事。”接著就把前後經過說了一遍。他說:“那年,弟妹在綵樓上用繡球打中了你,把你請入府裡。劉員外見你氣宇不凡,認準你是個有才之人.但他多了個心眼,怕你一旦成了富家女婿就貪戀現成的富貴,不求上進,耽誤學業。所以才故意和女兒鬧翻,把你們夫妻趕走,指望你發憤讀書,進取功名,誰知你成親之後,只是大街上賣字,廟裡趕齋,日子雖艱苦,卻未能發憤。於是老人家親到寺裡囑咐和尚斷了你的齋飯,羞辱你一場。又到寒窯砸了你的鍋碗,激起你的志氣,他找到我,給了一百兩銀子,讓我和你一同上京趕考。他煞費苦心,暗助你我,不是大恩人是什麼?”

  呂蒙正和劉月娥聽了,才如夢初醒,愧疚地說:“我們多麼無知呀,真是錯怪他老人家了。豈但應該謝恩,還要好好請罪才是。明天我們去負荊請罪吧!”

  寇準說:“不!事不宜遲,說辦就辦。今天趁鄉親們都在這裡,我們就請他老人家過來,你向他請罪,當眾說明前情,感謝他的一片苦心,刷清他的不白之冤。”呂蒙正兩口兒一聽,也十分贊成,便一同去請劉員外了。從此,“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俗話就在民間傳開了。

 

  與《河中石獸》一樣寓意的道理的故事

  ①活著一天,就是有福氣,就該珍惜。當我哭泣我沒有鞋子穿的時候,我發現有人卻沒有腳。

  ②行走不費力的路的確存在。可我告訴你,那是“下坡”路。

  ③偉人所達到並保持著的'高處,並不是一飛就到的,而是他們在同伴們都睡著的時候,一步步艱辛地向上攀爬的

  ④人生最好的東西總是和最壞的連在一起,幸福的極致往往是悲哀。幸福是短暫的,當人們想抓住它時,它已經走遠了。

  ⑤一個人總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風景,聽陌生的歌,然後在某個不經意的瞬間,你會發現,原本費盡心機想要忘記的事情真的就這麼忘記了。

  ⑥從蛹破繭而出的瞬間,是撕掉一層皮的痛苦 徹心徹肺 很多蝴蝶都是在破繭而出的那一刻 被痛得死掉了。

  ⑦記憶想是倒在掌心的水,不論你攤開還是緊握,終究還是會從指縫中一滴一滴流淌乾淨。

  ⑧人之所以有一張嘴,而有兩隻耳朵,原因是聽的要比說的多一倍。

  ⑨根本不必回頭去看咒罵你的人是誰?如果有一條瘋狗咬你一口,難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嗎?

  ⑩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不要害怕過錯而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