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數學說課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4篇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編寫說課稿是提高業務素質的有效途徑。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1

尊敬的各位領導:

  我說課的內容是九年義務教育教材人教版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三單元的《年月日》。

  一、說教材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三年級小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因此,這節課我引導學生完成下列教學目標:

  1、知識方面:使學生會看年曆卡,並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等方面的知識,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2、能力方面:在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3、情感方面:在探究、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並結合教學情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認識年、月、日是教學的重點,平年、閏年的判斷是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學法

  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中“變注重知識獲得的結果為知識獲得的過程”的教育理念,我以學生髮展為立足點,以自主探索為主線,以求異創新為宗旨,採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運用設疑激趣直觀演示,實際操作等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觀察辨析、自主探究,讓學生全面、全程地參與到每個教學環節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數學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學本課我採用了“問題探究”為中心的教學模式。設計瞭如下教學程式:

  1、創設情境,啟用思維

  首先,我從生活實際引入:同學們我們居住在什麼星球上呢?在地球上能看到哪些星體?隨之電腦演示太陽、地球、月亮三球體在宇宙中運動的情景。繼而又問:你們知道地球圍繞太陽旋轉一週需要多長的時間?白亮圍繞地球旋轉一週需要多長的時間?地球自轉一週需要多長的時間嗎?從而揭示本節課的課題(板書:年、月、日)

  這樣透過生動的畫面匯入新課,一方面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也為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活動明確了方向。

  2、分組探究,學習新知

  “相信自己的學生,別以為他做不到“凡是學生能自己做到的,老師絕不代替。沒有學不好的學生,只是沒有找到學好的方法”。我開始就讓學生拿出課前蒐集年曆卡查閱有資料等,然後投影出示要求:

  (1)思考:除了前面我們學的時、分、秒外,還有哪些常用的時間單位?各自的含義及他們的關係是什麼?

  (2)小組討論交流,以小組為單位各自彙報自己對年、月、日知識的認識。然後由一人執筆用表格或列提綱的方法進行系統整理。

  這樣就給學生探究知識提供了充足的時間和空間,先獨立思考後小組交流整理,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科學研究的態度。然後再指導學生彙報交流,各組代表走上講臺,利用實物展臺,把本組整理的情況進行彙報,其他小組可以隨時提問,本小組的其他學生也可以幫助解答,在此過程中,我適時點撥及時評價,由傳授者變為合作者、引導者。

  3、系統整理,歸納概括

  (1)在小組充分交流的基礎上,我出示了一張自己整理的表格,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修改、評價,並大力表揚、鼓勵給老師提意見的學生,使學生放開膽子暢所欲言。這樣對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評價能力等都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2)待學生充分發表意見後,我再準確的語言概括本課所學的時間單位及其之間的關係等。隨後課件出示如下題目:

  ①一年有幾個月?哪幾個月份有31天?哪幾個月份有30天?二月有多少天?

  ②今年二月有多少天?去年、明年呢?

  完成快的可以讓學生在小組中說一說大小月的排列規律及記憶方法。

  接下來我鼓勵學生看書質疑,因為善於提問題是學生創新思維最突出的特點,應提倡學生多問“為什麼?”。

  4、深化練習,拓展提高

  (1)重點練習:學生對本課知識已有了較完整的認識,比較難的是對閏年的判斷。針對難點我先用課件顯示1991年至2000年的二月份,讓學生快速判斷平年和閏年。之後用紅色顯示閏年的幾個年份,引導學生“用4除”來判斷閏年的方法。這是一般的方法,公曆年份是整百的要“用400去除”來判斷是否是閏年,並告訴學生,大家喜愛的奧運會一般在閏年舉行。

  (2)發展練習:說說自己的生日在幾月?是大月還是小月?根據學生髮言我又提出了下列問題:在某一個月中,都有誰過生日?其中兩位小朋友的生日相差多少天?等等。由此透過多種形式的練習,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有利於學生智力發展和能力提高。

  5、課堂小結,昇華認識

  引導學生回憶總結:這節課你們都知道了些什麼?按照老師板書的年、月、日給填寫關係。你有哪些收穫?這節課你表現得怎樣?等等,這樣的小結有利於學生鞏固本節課的重點,大大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激勵他們更好地學好數學知識。

  總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讓學生始終處於一種積極、活潑、興奮的狀態,讓學生有自己的空間去探究、合作、體驗、創造,完成各種教學活動注重讓學生參與到知識的發現和形成的過程,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合作意識。最後說說我的板書設計:

  我的板書採用師生共同完成的板書形式,直觀形象,一目瞭然,突出本課的重點,有利於學生更好地鞏固和掌握本課所學知識。

  請各位領導、老師提出寶貴意見。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2

  一、教材分析(說教材)

  《年月日》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的年月日這一單元的內容之一。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過與他們生活比較接近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的基礎,理解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需藉助一定的想像力。因而教材注意聯絡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這部分知識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時、分、秒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先組織學生利用年曆進行活動,並注意聯絡實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初步瞭解年、月、日、平年、閏年的`基本含義及相互關係。接著給學生介紹了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及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從而引出全年天數的計算方法。最後,給學生歸納整理出所學時間單位的一覽表,以便學生記憶時間單位和單位間的進率,為應用到今後的生活和學習中奠定了基礎。

  二、學情分析(說學生)

  我班學生在以前的學習中已經掌握了時間單位時、分、秒方面的知識,大多數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認識,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能獨立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並且具有初步的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教學中,學生可能對年、月、日概念有理解上的困難,對此,我將利用課件進行“三球運動”的演示。它是在學生已經認識了時、分、秒等時間單位的基礎上進行學習的。有關年、月、日的知識具有常識性,學生在課堂上雖然沒有系統學過,但在實際生活中已有一定的經驗。

  三、教學目標和重點、難點

  依據《課程標準》對教學要求的闡述,結合本節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知識基礎及能力水平,本著“服務於學生”這一教學理念,因此,根據新課標的要求和對教材的理解,將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閏年,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初步學會判斷平年、閏年。

  2、過程與方法:幫助學生建立較長的時間觀念,透過探索與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進一步培養數感,培養學生認真觀察、歸納概括和邏輯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引導學生在參與探索實踐活動中學會合作、交流與簡單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絡,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珍惜時間的良好習慣,並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重點:幫助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和閏年。

  教學難點:發現並掌握大月、小月的記憶方法,年、月、日之間的進率和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

  四、學習方式和教學方式

  1、設計理念:

  數學學習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所以有效的學習更應促進學生的發展。促進學生的發展,必須關注學生的發展的自主性、主動性,尊重學生髮展的差異性,強調學生髮展中的體驗與交往過程。使他們成為發展與變化的主體,進而幫助他透過現實與尋求走向完人理想的道路。

  2、教學策略:

  設定懸念——自主探究——應用拓展

  3、教法學法:

  我充分利用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選擇與創設與學生密切相關的奧運會情景,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求知慾。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也是本課學生學習新知的主要方法。課堂上教師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素材,透過自主、合作、探究,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結合本節課的內容及學生的實際水平,我將採取“引導—探索—發展”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採用自主探索、觀察發現、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並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最佳化教學,進而達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目的。同時,將運用激勵性語言、肢體語言等多元化評價方式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

  五、教學準備(說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年曆卡、年曆轉盤。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3

  一、說教材

  1、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數學第六冊第三章年、月、日的第一課時。

  2、教材分析

  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算單位。小學在前面已經掌握了小時、分、秒,並在實際生活中積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經驗,有關年、月、日方面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內容中,有了形成較長時間觀念的基礎。本單元是在此基礎上向學生介紹有關年、月、日等時間單位方面知識的'。本課是讓學生藉助觀察年曆來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的,然後介紹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以及拳頭記憶法和大月歌訣記憶法,最後是算出平年、閏年全年的天數。

  3、教學重點、

  難點:年、月都是較大的時間單位,讓學生建立時間單位的觀念和掌握單位間的進率是教學的重點。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是教學難點。

  關於練習題的編排,編者是按照新授內容的順序安排的,形成多樣。第1題是先練習了年、月、日之間的進率,再說出平年和閏年的天數;第二、三、四題是讓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解答問題的能力。

  4、教學目標:

  根據本節課的重、難點和內容的特點,我制定了以下四條教學目標:

  (1)能夠說出年、月、日之間的關係,能閱讀日曆、年曆,並寫出日期。

  (2)能夠說出各月的天數並能正確分辨大月和小月。

  (3)理解、掌握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並能說出平年和閏年的天數。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和探究能力。這幾條目標既有知識層,又有運用層,而且概括了本課時的知識點,明確、具體、可測。

  二、說教法

  1、教法上:

  ①努力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訓練為主線的原則。注重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透過啟發、誘導、設定懸念,培養學生探討知識的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做到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步步紮實。②儘量利用直觀教具、電化教學等手段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③努力體現目標教學特點,在突破重點、難點的過程中重視教學資訊的反饋和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如:在教學年、月、日的進率時,我是透過讓學生觀察1993年的年曆使學生知道一年有多少個月,每個月有多少天,透過教與學的雙向反饋,使教師更加清楚學生對這一教學重點的掌握情況,使下面的教學建立在穩固的基礎上。再透過教師幻燈片演示近幾年二月份的天數,學生透過動腦、想、說、總結概括等一系列的活動,突破教學難點。

  2、教具準備:分句課本的特點和學生年齡特點,我準備了以下教具:年曆、幻燈片、錄音機等。透過這些教具,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現規律,學到知識。

  三、說學法

  在學法上,透過讓學生觀察、看書、質疑、討論、總結、概括、實踐運用等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如:在教學一年或者一個月的時間有多長時,首先利用年曆組織學生進行觀察等活動,並注意聯絡實際來掌握年、月、日之間的關係;透過讓學生觀察幻燈片中二月份的天數發現每四年一閏的規律。再經過計算19804和19864得出平年、閏年的判斷方法。這樣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探究能力和判斷能力,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四、說教學過程

  下面說一說教學過程程式。因為這是年、月、日的起始課,所以要有個好的開頭,人們常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我利用猜謎語的形式來匯入課題,我是這樣匯入的:同學們,老師讓你們猜個謎好嗎?請同學們注意聽:有個寶寶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天天都要脫一件,等到年底剩張皮!誰能說這是什麼?學生很快就能猜到這是日曆。然後,教師出示一本日曆,透過引導學生觀察日曆,可以知道:在日曆上我們可以找到某年、某月、某日,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內容:年、月、日的認識,(板書課題)。這樣,透過學生猜謎語和引導學生觀察日曆,匯入課題,既直觀形象,過度又自然,同時好能激發求知慾,吸引學生注意力,為下面學習新知打下基礎。

  為了讓學生有目的、有重點地學習新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的特點,我分兩次口述學習目標,我是這樣出示學習目標的:同學們,你們知道這節課首先要完成哪兩個任務嗎?我來告訴你們,第一個任務是能夠說出年、月、日的關係,能閱讀日曆、年曆並寫出日期;第二個任務是能夠說出各月的天數,並能正確分辨大月和小月。這樣出示目標既不枯燥乏味,又不死板,還能讓學生記得住,激發求知慾。

小學三年級數學《年月日》說課稿4

  一、教材分析

  《年月日》時間單位是較為抽象的計量單位,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過與他們生活比較接近的時間單位時、分、秒。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經驗的增多,年、月、日的知識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他們的生活和學習中,有了形成較長的時間觀念的基礎。因而教材注意聯絡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初步瞭解年、月、日的有關知識。

  二、本課教學目標

  1、在觀察年曆卡的活動中,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知道一年有12個月,分為大月、小月和二月,大月有31天,小月有30天,能記住一年中哪幾個月是大月,哪幾個月是小月。知道一年有365天或366天。

  2、在年曆上查詢、交流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日子,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絡,提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3、透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開展觀察、操作、遊戲、計算等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習重點: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掌握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

  三、設計理念

  雖然年月日時間單位是個抽象的概念,但和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孩子們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所以在設計課時考慮到這一點,先了解學生已知的內容,自主探究,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創造性地使用教材,以學生活中的數學,學有用的數學,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為基本理念。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發揮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創新的精神,透過學生的蒐集、彙報、展示、交流,教師及時引導學生驗證、推理、提升,在師生互動的動態生成中共同推進學習過程。

  四、教學過程

  一、設情境匯入新課

  1、你知道自己出生的日子嗎?

  2、你還知道哪些特殊的日子?

  3、這裡有哪幾個時間單位呢?對,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比時分秒更大的時間單位:年月日。板書課題:年月日

  二、新課探究

  1、你們知道哪些關於年月日的知識?

  2、分析年月日的產生。

  3、引導探索:(1)出示年曆卡,說說透過年曆卡,你已經知道哪些知識?(請同學們拿出手中的年曆卡,分組觀察,討論找出年曆卡中有關年月日的知識,我們比一比,看看哪個小組發現的秘密多?

  (2)小組討論(3)生交流。師:誰來說說你們的發現?

  (4)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書:

  大月(31天)1、3、5、7、8、10、12

  一年有12個月

  小月(30天)4、6、9、11

  特殊月二月平年28天

  閏年29天

  對比xxxx年的日曆看看有什麼發現?(二月天數不同,我們把二月是28天的年份叫平年,把二月是29天的月份叫閏年。)關於平年和閏年的有關知識我們下一節課研究。

  數一數:一年中有幾個大月、幾個小月、幾個特殊月?

  4、教學記憶大小月的方法

  師:(1)你有什麼好的方法記住每個月的天數呢?

  a、歌訣法b、拳頭記憶法。(出示拳頭,師:這是什麼?你們有嗎?它能幫我們記住每月的天數,怎樣幫呢?自學課本P48)

  (2)你還有其它的方法嗎?你喜歡哪一種就用哪一種。

  (3)師生共同玩遊戲: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二月為什麼沒人起立,二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5、結合實際進一步認識年月日

  (1)剛才同學們透過研究年曆卡,學到這麼多的知識,你們真了不起。現在請你們在20xx年的年曆卡上找到國慶節這一天,你是怎樣找到這一天的?在找出兒童節、教師節、勞動節。你們知道媽媽的生日嗎?找出自己的生日

  (2)請你想一想今年有哪些讓你高興、難忘、或值得慶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曆卡上圈出來。(學生交流,並說出為什麼?)

  (3)同學們已經學會了看年曆卡,而且透過年曆卡知道了有關年月日的知識。現在同學們結合自己的實際想一想,從什麼時候到什麼時候經過的時間是一年?一月?一日?舉例說明。

  三、鞏固練習

  四、課堂總結

  教學反思

  平均數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它也是一個非常抽象的概念。謝老師透過教學讓學生明白平均數是怎麼產生的,使學生認識到它並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數,而是一個虛擬的數,使學生理解平均數含義,初步學會簡單的求平均數的方法。本節課有許多亮點。

  一、創設情景、引起興趣

  本節課謝老師透過聯絡學生自己身邊的事,在人數不同的情況下參賽比較,“這樣比公不公平”引發學生思維的衝突,讓學生感到數學就發生在自己身邊,引起學生的興趣,激發解決問題的慾望,從而引出求平均數的問題,認知的“不平衡”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好奇心。教學有了這個過程,學生對平均數的統計意義以及作用才有比較深刻的理解,也才能在面臨相類似問題時,能自主地想到用平均數作為一組資料的代表,去進行比較和分析。

  二、注重思想方法的培養

  謝老師在教學中能透過直面的課件演示讓學生體驗這種方法,並啟發學生髮現移動前和移動後什麼變了?什麼沒有變?在此,初步小結:什麼是平均數?透過例題的深入研究,學生進一步感知平均數的取值範圍。幫著學生理解平均數是一個虛擬的數,它表示的是一組資料的整體情況,從而使學生對“平均數”的認識逐步清晰。

  三、學會運用平均數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謝老師注意從生活例項入手,透過練習設計,讓學生藉助於具體問題、具體資料進一步理解平均數的性質,豐富學生對平均數的理解。將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數學從生活中來,回到生活中去。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意識的培養,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判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