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總結> 中班教學經驗總結

中班教學經驗總結

中班教學經驗總結

  在我們無暇顧及時間時,時間早已匆匆流逝,經過這段時間辛勤付出,我們一定積累了不少經驗和教訓,來總結過去,展望充滿期望的未來,寫一份教學總結吧。到底應如何做自我評價和自我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教學經驗總結,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中班教學經驗總結1

  一、思想方面

  教師是幼兒的榜樣,在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今天,作為教師更應提高自身素質,樹立職業道德以高尚的道德風範去影響幼兒,當好幼兒健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因此,我不斷的給自己充電,閱讀大量的道德修養書籍,多看對業務有關的書籍,不斷擴寬知識方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的活力。勇於解剖自己,分析自己正視自己,從而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修養和素質。

  二、教育教學方面

  在教學中我深知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就是要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備好每一節課,自己動手製作教學用圖和教學用具,開展豐富多采的教育教學活動來促進幼兒語言就、健、科、社、藝術等領域的發展。幼兒的掌握情況如下:

  1、語言領域

  幼兒期是兒童掌握基本口語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對訓練幼兒完整的口頭表達能力,極為重要。因此,在培養幼兒閱讀圖書的興趣,養成愛看圖書和幼兒看圖書,並幫助幼兒掌握閱讀圖書的方法。如:看書時保持安靜,拿書時要輕輕拿、輕輕放,翻書時要輕輕翻,看完後要求幼兒簡述圖書內容,簡述時先分組、後個別講述的方法。讓每個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得到發展與鍛鍊。在教學中我還注重幼兒傾聽習慣的培養,就是讓幼兒細心聽取別人說,聽懂對方說的意思和內容。學會傾聽會給人留下認真、塌實、尊重的印象。因此良好的傾聽習慣的培養絕非小事。我採取以下措施:多與幼兒交談,開展談話活動和遊戲,創造機會與個別幼兒談話,並在交談的過程中用自己的傾聽行為去影響,引導幼兒,給幼兒提供傾聽的機會,如:播放錄音作品(故事、詩歌、兒歌、古詩)讓幼兒學會安靜地聽,聽後讓幼兒圍繞一個話題思考,先講什麼,後講什麼,故事的名字叫什麼,故事裡有誰,講了一件什麼事情,然後用語言表達出來。透過以上活動、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傾聽習慣三個方面都得到了有效的發展。

  2、藝術方面

  透過音樂活動培養幼兒興趣,對幼兒進行了歌曲、舞蹈、欣賞、音樂遊戲等方面的教育,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用自然的聲音唱歌,感受音樂的節奏強弱,讓幼兒聽音樂談感受(歡快的地、悲傷地等),創編動作如我在教唱《殺雞宰鴨》、《兩隻老虎》、《鞋匠歌》等歌曲時鼓勵幼兒跟音樂旋律自編動作,並愉快地表演。透過舞蹈音樂遊戲,訓練幼兒的動作靈活性、協調性和表現力,提高了幼兒對音樂的興趣。

  3、健康領域

  為了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的健康。我根據幼兒的年齡,設計各種體育遊戲轟動。開展一些競賽性的體育遊戲,在競賽性的體育遊戲中更多的要求幼兒見相互合作,相互促進,具備團隊精神,如:25米接力賽、投擲沙包就、拍球、拋球、跳繩、踢毽子、運石頭等競賽性活動中,幼兒你追我趕,奪名次、爭冠軍、輸了不服氣。幼兒在玩得盡情、玩得開心之餘飯量大增、食慾增強。透過開展競賽性體育遊戲,增強了幼兒體質,提高了對疾病的抵禦能力。為促進幼兒的成長髮育。我還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進食習慣,不挑食、不偏食、進餐時不講話、不掉飯粒,鼓勵幼兒多吃,細嚼慢嚥,愉快地進餐。我還結合教材《小小營養師》讓幼兒討論早、中、晚餐的食物搭配,每位幼兒為自己或家人搭配一餐飯菜。透過這樣的活動,使幼兒瞭解合理的搭配食物,有利於身體健康,養成不挑食的習慣。但仍有個別幼兒有挑食和不太愛參加體育鍛煉,因而身體素質較差、經常感冒,為進一步加強幼兒體能訓練,提高幼兒健康素質,我將下期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幼兒加強體育鍛煉、多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的體育遊戲來提高幼兒參加體育鍛煉的興趣。

  4、安全工作

  安全是本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保障每個幼兒的人身安全,是每一個教師的責任和職責,為了讓家長放心,幼兒能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生活、成長、我教給幼兒一些安全知識,強化了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護能力。如:不吞食異物、不玩火、水、電,不從高處往下跳,不吃生人的東西、不跟生人走,發生危險時,會大聲呼救。不帶不安全物品到學前班。我還加強一日活動各個環節的管理,加強幼兒日常生活的管理,做到人到心到。因此本期無以外事故發生。但我必須做到警鐘長鳴。

  5、家長工作

  我主動親切地與家長溝通,使家長了解自己孩子在校情況。用電話多種形式訪問,這使我瞭解幼兒在家的情況,使我能有針對性的開展幼兒的教育工作。而且還恩能夠促使我跟著家長的互相理解,建立合作伙伴。

  總之本期非常忙也非常累,但我享受到了收穫的喜悅,也在工作中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在今後的工作中要加強薄弱環節,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

  中班教學經驗總結2

  不經意中,又一個學期接近了尾聲,這意味著我們和孩子們要給“中班”畫上句號了。回顧這一學期來所經歷的事,工作雖然很忙,但忙得很充實。“為了每一個孩子都有進步”,這是我們為之不懈努力的動力。令人欣慰的是,我們高興的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為步入大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這一年中,我們班的三位老師,以團結協作、共同努力的良好風氣,共同做好班內的各項工作。,在本學期教學中,我們同幼兒共同研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在和孩子們的相互合作中一起生活、學習,經過半年的學習和實踐,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下面就是教學效果做出以下總結:

  數學方面

  透過本學期的學習,本班幼兒在數學能力上進步很大,幼兒的思維和理解能力,以及操作、探索的積極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在觀察理解和應用方面特別出色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也是日漸增加,特別是在操作活動中,幼兒玩的高興,玩出了學習的意境,而且孩子們對學到的內容能運用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學有所得,學有所用。還從多方面培養了幼兒樂於思維、愛思考、敢於探究和運用數學的能力。

  在數學方面也有不足之處,半年來的培養,有少數幼兒對數學方面學習還有欠缺,一些幼兒在探究能力上缺少耐性和耐力,對活動沒有足夠的興趣,操作中不愛思考,處於懶惰的狀態,不願意意主動與別人交流自己的操作成果,對數學方面的表達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還有一點點的差距。

  生活與健康方面

  以培養幼兒樂於參與各項活動,並在活動中保護自己,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飯前便後洗手、進餐時保持安靜、吃過東西后要漱口、不挑食、不偏食)具有保持個人衛生和環境整潔的習慣,瞭解一些粗淺的安全知識,學習處理生活中可能出現的不安全因素,培養幼兒在運動中的遵守規則、合作意識和公平競爭的精神。在體能的鍛鍊上,我們每週安排一次民間遊戲活動,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從遊戲中培養幼兒學會安全意識,獲得了戶外運動中得到快樂和健康,並使幼兒的各方面得到了發展。

  在這方面的教學上,我們採用遊戲、情境創設和故事表演來提高幼兒的的各方面能力,並動員家長,在家對幼兒進行安全、習慣培養等方面的教育。經過家、園的合作,半年來,每個幼兒的步都很大,安全意識、常規培養、生活衛生習慣都很出色,100%的幼兒都能大膽的參加各項體育活動,對一些健康常識和生活交往,每個幼兒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樂於參加各項活動,喜歡幫助別人,衛生習慣的培養都有很大的進步和提高,每個幼兒都很活潑、熱情,愛說愛笑,積極向上,開朗大方。但眾多幼兒中也有不盡相同的,個別幼兒在自我表現上有一定的差距,不愛表現自己,性格表現得比較內向,愛害羞,不敢獨自展示在集體面前。

  閱讀活動

  本學期我們的學習內容是《字寶寶樂園》第四冊,主要採用的方法是先背後認法。透過先背兒歌,再認字的方式來引導幼兒來學習閱讀。活動中運用文字搬家、搶答字卡等方式認讀生字。在目的字的認識上,我們要採用了遊戲情境、電腦課件等,引起幼兒極高的興趣,集中精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學期,我班有100%的幼兒能夠熟練的進行認真點讀兒歌,98%的幼兒能夠正確認識學過的目的字。

  藝術方面

  音樂:

  本學期的音樂活動共有以下內容:《小烏鴉愛媽媽》音樂跳起來:《啞劇》《一分鐘圓舞曲》《水族館》《致愛麗斯》《組曲和舞曲》智慧樹歌曲:《動感智慧樹》《去郊遊》《餅乾歌》《我愛你》等。幼兒對這些歌曲、遊戲都非常感興趣,很積極地投入其中。透過這些內容的學習,幼兒在節奏感、動作和音樂感受為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和提高,能夠認真傾聽音樂,並能根據音樂的節奏、音色等說出自己的感受。因此,我在教學中採取了先讓幼兒聽音樂,自己進行創編動作,然後教師再加以指導。

  美術:

  在本學期的美術活動中,我們主要選取了一些欣賞活動,如《對比欣賞》《椅子上的對母》《有趣的臉》《樹的衣裳》等內容,透過這些內容的'學習,使幼兒在欣賞能力方面有了很大的進步,能夠透過觀察對比兩幅作品,發現不同作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畫出來的作品是不同的;並從中學到一些繪畫的技能,如:色彩漸變、重疊等;在這些活動中,幼兒的想象力更加大膽、豐富了,幼兒的思維也得到了提高,能夠從不同的方面去看待作品,思維活躍,都有自己的想法,不受他人想法的影響。

  特色教育

  本學期為幼兒開展了手工及繪畫活動,手工主要是光碟為主要材料、色紙、卡紙等為輔助材料的各種形式的作品。不僅鍛鍊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也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觀察力;本學期我們還開展豐富多彩的繪畫活動,繪畫活動是由各種形式作畫,如彩筆畫、迷你畫、蠟筆畫、撕貼畫等。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是那麼的開心,那麼認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透過活動還鍛鍊幼兒的作畫能力、操作能力、很好的利用筆的顏色等。幼兒特別樂於用紙和筆表現自己的想法,對顏色很有興趣,對構圖的技巧掌握、動手製作習慣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也只是處於很低的一個階段,運筆、塗色都有了進一步的提高。全班幼兒對美術的熱情是值得我們保持和維護的。在幼兒的發散思維,想象創作方面還要進一步的加強。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要加強幼兒這方面的學習和培養。

  習慣方面:

  a、大部分幼兒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能正確使用毛巾,飯前便後能主動洗手,飯後主動漱口。

  b、對人有禮貌,團結友愛,不打架、不說髒話,愛護公共財物,不隨地亂扔垃圾。

  c、上課習慣良好

  透過在園的半學期的學習和培養,全班幼兒都得到了全面的發展,各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本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一點成績,在成績中我們看到了孩子們的進步和成長,也感覺到了自己經驗和方法上的提升。總結經驗,查詢不足,希望以後的工作會更出色。

  教學中的收穫

  在本學期的教育教學中,幼兒對知識的理解以及運用上都有了明顯的提高,按照本學期的教學內容,幼兒在各方面的能力發展上都有了良好的表現,最為突出的是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有秩序不亂的進行一日常規,而且幼兒的操作能力、動手能力、動腦能力、觀察能力、表達能力都有了明顯的提高。

  教學中的不足

  透過這次的評估,使我發現了很多的不足之處,本班幼兒對於多元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很明顯,在數學領域裡,幼兒對於數量的對應缺少靈活的運用(比如幼兒對於同一種物品和不同的物品的理解),在探究能力和語言能力上也有待於進一步的加強,個別幼兒對於活動的開展沒有足夠的興趣,在操作的過程中沒有進行謹慎的思考,不願與他人享受自己的發現等。

  在科學領域裡幼兒本來會是以主題的形式出現在課堂上的,由於教師的引導沒有很充分,所以沒有達到教學的目的。

  在英語活動中,幼兒都能很熟練的掌握兒歌,但在語句的發音上有個別幼兒還有待於加強,在英語活動中,最主要的是給幼兒創設一定的英語環境,所以希望在今後的學習工作中,老師家長還要不斷的努力,為幼兒更好的融入下學期的學習生活作好準備。

  透過這幾個領域的分析是我想到了,在今後的工作中還應多融入孩子的生活當中來,讓幼兒能夠更好的去相信我們,更好的配合我們的工作,在家長的配合下,讓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會過的更美好!

  今後的打算

  這個學期中,我班兩位老師盡心盡力,較圓滿完成了各項工作,儘管也存在一些不足,在新的學期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進步!幼兒園的生活總是那樣令人回味無窮:孩子的純真與質樸常會喚出我們的美好童心,使我們能用這顆心去理解他們,走進他們的世界。我們真誠的理解和支援又呼喚和保護了他們可貴的童心,使他們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讓我們與孩子們心相通,心相連,讓幼兒園這個小天地裡充滿童心世界的真、善、美吧!

  中班教學經驗總結3

  一直以來很少寫小涵幼兒園的情況,具體在幼兒園的表現也不得而知。只是從孩子自己的口中,偶爾能分析出來。

  有時候梓涵會說:

  媽媽,我不喜歡我幼兒園了,XX老師總說我。

  我想:肯定是今天淘氣了,被老師批評。

  有時候會說:

  今天徐碩把我褲子上的小白兔眼睛給揪下來了。

  有時候會說:

  孫梓祥(全班的榜樣)現在不愛跟我玩了……

  昨天說:

  我選上當小老師了,小朋友們寫作業的時候,我看著他們……

  遇到這些,我若順著話題問下去,很少有明確的答案。只有是在她自己願意的情況下,主動的交待幼兒園的事情。大人主動問一般問不出什麼來。好吧,天天在我們眼皮底下,我們可以看到你的表現,到了幼兒園,我們不能看到你,什麼表現你自己安排吧。

  總的來說中班下學期的表現挺讓我驚訝的,據奶奶說早上送幼兒園已經成了習慣,不會像小班及中班上學期初那樣哭鬧。明顯感覺到孩子在長大。幾乎每天我們回家都會說一說幼兒園的一些事,或者背一些歌謠,唐詩,或是一起復習英語的內容。就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吧:

  學習方面:

  作業不經常有,但只要留了作業,我一定要求她是按要求認真的完成。說到作業,我曾嚴厲的要求她:

  有一次週末的作業到週日晚上九點才開始寫,內容還不少,小涵寫了一會兒就累了,說不想寫了。如果她比較平靜的說,我也許會答應她休息一會兒再寫。但她卻發起了小脾氣,“我再也不想寫作業了,我都快累死了!”說完,還怒氣衝衝的往作業本上吐了一口唾沫(這種行為之前有過幾次,覺得這孩子惡劣到沒法要了!)!我當時這個火啊!但儘量當時剋制住了,隔了一會沒說話。心想是該給小丫頭點顏色看看了。於是把小涵手下的作業本拿過來,:“不想寫是嗎?那好,吐完唾沫已經髒了,把它撕掉,重新再寫一張!”於是我真就當著她的面把快要寫完的那一頁撕了下來。小涵當時眼淚就像線一樣往下掉,但沒有出聲。一會兒小涵又邊抹眼淚,邊繼續寫……後來分析一下,其實主要原因是本來孩子那天真的已經累了,確實比較煩燥,週末的作業是週五放學時留的,為什麼不早些讓孩子完成,非要等到第二天要上學了才開始寫。所以以後的作業,都要求她週五晚上先完成。嚴厲過後當媽的當然心疼,只有對孩子沒有要求,沒有期望當媽的才不會在意孩子的表現是好是壞,是對是錯。但我們都有要求,有期望的不是,也許孩子現在不能明白,我們也想了各種辦法來對應孩子的不如意的行為。培養孩子的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有反思有總結,有改進這就是在成長,不光是孩子,還有家長。

  在學習上雖然不要求她一定是第一名,前幾名,但一定要用恰當的方法來要求。學習和分數固然不是孩子成長的全部,但一定要給孩子正確的引導,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才是最重要的。

  偶爾一次小涵奶奶問幼兒園老師,小涵的學習在班裡的什麼位置。老師說和孫梓祥(全班的各方面的榜樣)差不多,雖然將信將疑,但當媽的還是挺高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