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事蹟材料>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通用5篇)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通用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事蹟吧,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相關的事蹟到底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通用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1

  陸軍,江蘇省南通中學專業技術二級崗位教師,江蘇省首批教授級中學高階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江蘇人民教育家培養工程”培養物件,中國人民大學影印報刊資料《中學化學教與學》、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化學教學》編委。出版《讓教學成為研究》等專著,三次蟬聯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反思自己近40年的從教經歷,深感教師成長離不開終身學習,而且在從平凡走向卓越的旅途中,與完善自我、成就學生、繁榮教育對應的,有為己之學、為教而學和應教為學三重境界。

  為己之學:完善自我

  1983年,從揚州師範學院化學系畢業後,江蘇省南通師範學校成為我教師生涯的起點。

  工作之初,面對師範教育“兩代師表一起抓”的發展要求,我在知識儲備等方面有力不從心之感。孔子曾用“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告誡大家,學習不應該是裝飾自己的“為人之學”,而應該是完善自我的“為己之學”。於是,我靜心為己之學,努力讓自己真正成為學生的“師表”。

  一方面,我對照教學大綱,認真研讀教材和教師教學用書,領會所教學科內容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另一方面,我結合教學進度重修大學課程,實現大學與所教課程內容的有機融合。同時我廣泛閱讀相關書刊,及時瞭解學科動態,關注化學對其他學科以及社會、生活的影響,以夯實知識基礎和拓寬知識視野。每有外出學習機會,我都要到當地最大的新華書店“探珠尋寶”,而且總是滿載而歸。

  經過短暫的適應期,我逐漸養成了在寬廣視野下思考教學問題的習慣。我開始經常引用大學教科書中的權威觀點,或結合自己實驗中獲得的資料與事實,深入分析學科問題,以提高認識的精準度和深刻性。

  為教而學:成就學生

  化學與其他自然科學一樣,有學生急需探知的許多奧秘。如何在滿足學生好奇心的同時,幫助他們形成並完善知識結構,這是新手教師不好把握的問題。陶行知先生認為,為了教會學生,教師必須設身處地,“以教人者教己”,用教大家的材料先教會自己,他還從學理的角度稱之為“為教而學”。

  按照為教而學的理念,我努力探尋各類知識最優的學習方法,並透過《中國著名特級教師教學思想錄》等文字,揣摩名師教學中的學法指導。我還大膽進行改革實踐,把教科書中的演示實驗、分組實驗改為“邊學邊實驗”,以打破“教師做、學生看”“教師講、學生聽”的侷限,為學生創造“做中學”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到適合自己的探究活動之中。

  2001年,我調入江蘇省南通中學工作,這時研究性學習已經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亮點。我利用主持省市教科研課題的機會,放大之前教學改革實踐中積累的經驗,在指導學生結合教學內容進行研究性學習的同時,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理論研究,探索研究性學習的一般規律。學生的多項成果在省市及全國比賽中獲獎,自己關於研究性學習理論與實踐的系列論文先後獲得發表。

  隨著高中階段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化,我依託高校課程與教學論專家的理論支援,利用基礎教育實踐的平臺和教育期刊提供的園地,不斷探索學法與教法的融合。學生的學業成績和學科素養保持高位走強,學校成為“全國高中化學新課程實施先進單位”,我的“化學有效教學的條件與策略”等研究也獲得了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同時我還獲得“中國中學化學教育教學年度人物”等稱號。

  應教為學:教研結合

  緣於大學畢業論文在母校學報發表這一關鍵事件,我在堅持教學與研究相結合的同時,走出了一條“質疑起步、合理遷移、自我補白、走向無意”的個性化發展道路。

  “應教為學”是古之為師者的基本功,具體是指教師所講之課便是其學說,所著之作便是其授課內容。現代教育制度下,由於有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的制約,應教為學便演化成教學與研究的一體化。李吉林老師一生從事小學語文教學與研究,建立具有中國本土特色的情境教育理論體系,是現代教師應教為學的典範。這位從小學教師中走出的教育家,讓我更加堅定了做應教為學踐行者的信念。

  在思考哈佛大學達克沃斯教授提出的“教學即研究”思想內涵,及其為什麼、是什麼、怎麼樣等基本問題的基礎上,我提出教學即研究的目的、內容和路徑,分別指向“為教與學而研究”“對教與學做研究”以及“在教與學中研究”,形成的“‘教學即研究’的理論建構與實踐探索”蟬聯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縱觀教師從平凡走向卓越的“為己之學”“為教而學”和“應教為學”這三重境界,其終極目標是“為己而利他”。其中,“為己之學”是在為“為教而學”和“應教為學”奠基,“為教而學”是在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應教為學”則是在建構具有個人特色的理論體系,並在一定範圍內發揮輻射引領作用,為教育理論和教育事業的不斷繁榮貢獻智慧與力量。

  廣大教師只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制定適切而又明確的目標,腳踏實地、循序漸進,一定能夠到達理想的彼岸,獲得教學相長、師生共進,推動學校、區域乃至整個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2

  曹xx是宜興市培源中學的一名老師,已執教近40年。起初,學校要求下載“學習強國”APP的時候,曹老師覺得自己年級大了、教學工作又比較繁忙,內心有些不太願意。有一次,小孫女和她說,“奶奶,點進去看看,也許會有新的收穫。”這句話徹底改變了曹xx的學習態度,也幫全家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在“學習強國”APP上,曹xx重新找回了學習的激情和快樂,從要聞時訊、理論文章到文學藝術、科技教育,從之前的“要我學”的狀態變成了“我要學”的狀態。除此之外,曹xx還帶動全家人一起學。兒媳婦白天上班忙,就晚上回家後抽空學,多答題,多積分。孫女雖然只上二年級,但每天都會堅持聽新聞聯播節目,瞭解國家大事,還每天督促全家人,“今天,你學習強國了嗎?”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3

  吳xx是芳橋街道金蘭村的副書記,是一名在基層工作了幾十年的老黨員,踏實負責、勤奮努力、堅持黨性是他身上的標籤。自“學習強國”平臺在黨員中推廣使用開始,他每天堅持學習,即使再忙再累,也絕不打折扣,每天都會拿滿分。

  今年夏天,他積勞成疾,腰病發作,緊急赴上海治療,前後經歷了2次手術。即便如此,只要得空,哪怕是在等做醫療檢查的間隙,他都會掏出手機瀏覽一下強國平臺上的新聞,答題學習。其實,並非他刻意為之,是“學習強國”已經成為他生活中的一種習慣了。在他的影響下,他的.女兒吳超穎一進大學便提交了入黨申請書,畢業以後也和父親一樣,來到基層一線工作。她向父親學習,也向“學習強國”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堅持紮根基層。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4

  “學而時習之,不易說乎”。每天清晨起床,開啟“學習強國”APP,收聽新聞廣播,瞭解時政熱點,這是陳xx家的生活習慣。

  陳xx是芳橋街道黨政辦的工作人員,剛開始使用“學習強國”的時候,她和她愛人就被“學習強國”豐富的內容深深地吸引住了。因為工作的原因,平時他倆都喜歡讀法律財會方面的書籍,自從有了“學習強國”,倆人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了。平時在家裡,只要一有空,兩個人就會開啟“學習強國”,瀏覽時政新聞,學習各類知識,比拼挑戰答題,學得不亦樂乎。

  在他們的影響下,九歲的女兒也開始跟著朗讀背誦“學習強國”中的優秀古詩詞,如今,除了語文課本里教的唐詩宋詞之外,她還能背誦默寫許多其他的古詩詞,閱讀能力和知識視野也開闊了很多。“學習強國”讓陳xx家形成了全家學習的良好氛圍,也讓他們夫妻倆更好地成為了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學習強國標兵事蹟材料5

  陳xx是宜興市培源實驗小學的一名老師。初次開啟“學習強國”,她如同發現了一座“寶庫”:看時政要聞,感受國際風雲激盪;看經濟文化,見證大國奮進崛起;看人物專訪,感受名人魅力內涵……此後,她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開啟“學習強國”。

  就這樣,“學習強國”悄悄然走進了她家。她的兒子最喜歡文化專欄,最愛看裡面的古詩詞賞析。在“學習強國”的薰陶下,兒子作文水平逐漸提高,學習成績越來越好,更加重要的是,對中國的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高度的認同。在她和兒子的影響下,老公也放棄了刷短影片,轉而開始了“學習強國”,每天堅持看新聞,學知識,和兒子比“挑戰答題”。一家人每天都要就“學習強國”的內容進行交流,家庭氛圍更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