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安全教案> 有關大班安全教案錦集八篇

大班安全教案

有關大班安全教案錦集八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樑。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安全教案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安全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透過故事幫助幼兒理解在幼兒園的每一個區域追逐打鬧是危險的行為,教育幼兒不在室內或活動場地做危險的事情和動作。

  2、在上課和遊戲中,正確引導幼兒分清追逐打鬧危險的場所和安全的場所。提高日常生活的安全意識。

  3、發展身體協調性。

  4、培養幼兒對體育運動的興趣愛好。

  設計意圖:

  新學期,幼兒從中班升入大班,升級的快樂與自豪,面對煥然一新的環境,孩子就像進入了童話樂園,個個興高采烈,喜氣洋洋。讓他們興奮得歡呼雀躍,追逐打鬧,甚至是小小惡作劇都是他們自我快樂的一種表現形式。雖然是大班的幼兒,安全意識有了,自我保護能力強了,但對事情後果的預測能力還不夠完善,更無法預見到教室有限的空間和桌椅玩具以及幼兒園活動場地存在的安全隱患,新學期對他們最常見的追逐打鬧行為進行正確引導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開學安全第一課我設計了《小熊追逐小夥伴》,相信這生動的安全第一課能給孩子一個幸福、健康、安全的一學年。

  活動準備:

  1、動畫故事、兒歌朗誦。

  2、幼兒有一定的安全知識,能用較完整的語言描述事情。

  活動重點:

  教育幼兒不在室內或活動場所做危險的事情和動作。

  活動難點:

  教育幼兒能分清在教室、和活動場所危險的區域和安全的區域,提高幼兒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在"不在教室追逐"的音樂聲中,師生談話:"我們升入大班了,來到了漂亮的教室,怎麼才能玩得安全又快樂呢?

  (二)"可愛的小熊也上大班了,我們來看看他到了漂亮的教室在幹什麼?"1、欣賞動畫故事"小熊追逐小夥伴"。

  2、提問:小熊做了一件什麼事?他錯在哪裡?為什麼不能在教室裡追逐?(幫助幼兒理解教室裡東西很多,追逐很危險,搶東西是錯誤行為)3、引導幼兒欣賞根據故事創編的詩歌"不在教室裡追逐",學習有感情地朗誦。

  4、遊戲:數一數。幫助幼兒正確判斷危險、安全的追逐玩耍的場所。提高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的安全意識。

  活動延伸:

  開展"安全小衛士"活動,請幼兒輪流當"安全小衛士",透過管理和被管理,讓幼兒學習自覺遵守規則,增強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技能。

大班安全教案 篇2

  設計意圖:

  大班孩子越來越有獨立生活的願望和需要了,他們開始嘗試就近獨自在馬路上行走,所以,讓孩子瞭解一些交通規則的常識,就顯得很有必要了。《課程指南》中的幼兒園階段目標中也明確指出:幼兒關心日常生活中需要掌握的簡單標誌,理解和遵守日常生活中的規則。作為幼兒教師,我們有責任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讓孩子真正地走進社會這個大家庭。這個集體活動將以“遵守交通規則”為話題,以“瞭解交通標誌”為切入點,透過“討論交流、瞭解標誌”、“採訪民警、遵守交通”、“模仿遊戲、體驗生活”三個環節,提高孩子獨立在馬路上行走的安全意識,學習保護自己。

  活動目標:

  1、嘗試瞭解各種不同的交通標誌圖,正確表達它們各自的作用。

  2、體驗遊戲的快樂,樂於遵守交通規則。

  3、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4、教會幼兒做個膽大的孩子。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有關“交通標誌圖”的資訊圖片。

  2、立體的交通標誌(停車標誌、訊號燈、左右轉彎標誌)。

  3、自制訊號燈(紅色八盞、綠色八盞)。

  4、“十字路口”場景佈置。活動難點:解讀交通標誌圖。活動重點:讓幼兒明白如何正確穿越“十字路口”。

  活動過程:

  1、“前些日子,老師請小朋友在馬路上仔細尋找各類交通標誌圖,並畫了下來,謝謝你們。今天,我們開展一個“交通標誌圖”的交流會,請小朋友把各自找到的標誌圖展示出來,並要用自己的語言完整講述,讓我們聽明白這個標誌圖所表達的含義。”

  2、幼兒自由交流,展示標誌圖,表達具體含義。

  3、教師引導孩子設想路段的情況,以生動的例子、形象的手勢,啟發孩子理解標誌圖的作用如某幼兒出示“禁止鳴喇叭”這個標誌圖後,教師引發幼兒思考:

  (1)這個路段旁可能有什麼需要保持安靜的建築設施?

  (2)假如你聽到連續的喇叭聲,你會感覺如何?

  (3)預設的答案:可能幼兒園的小朋友正在睡午覺;可能醫院裡有病人需要休息;可能大哥哥大姐姐正在考試;

  (4)小結:當我們看到這個標誌,在走過這個地方時,絕對不能鳴喇叭,要保持安靜。

  4、“現在,老師扮演交通警阿姨。你們想不想當一個小記者來採訪我?”

  5、教師引導孩子從交通警的職業情況、辛苦程度、交通手勢等不同角度進行採訪。

  6、具體瞭解民警在指揮交通時有什麼手勢?這些手勢告訴我們哪些交通規則?(微笑立正表示對人尊重;右手掌往上,手心向外,體前平舉表示請停下;右手臂側舉,來回移動表示前行;)

  7、請幼兒學做民警阿姨指揮交通。

  8、“在十字路口,設有明顯的交通標誌圖,叫什麼名稱?”(訊號燈,也叫紅綠燈)

  9、遊戲:過馬路要看燈幼兒分成訊號燈、行人兩類角色,自由體驗生活。教師引導孩子正確做好訊號燈的閃亮工作。(幼兒站在小椅子,手持紅、綠兩種燈作準備狀。處於十字路口的八盞訊號燈,要有規律地輪換跳動,為確保幼兒調換紅綠訊號燈這一動作的整齊性,他們以倒數10——1的齊聲念讀為輔助手段,進行合理操作)。A、幼兒徒步行走在人行道上。B、幼兒學做開汽車狀,穿梭於馬路上,面對交通標誌,正確識別,認真開車,最後把車停靠在停車場,結束活動。

  教學反思:

  透過各種學習形式將幼兒已有的安全知識經驗擴充套件豐富,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增強了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高了幼兒應對安全事件的能力。透過真實的案例,我向幼兒進行生動形象的講述,幼兒精力集中,記憶深刻,發言積極踴躍。課件、圖片的運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對幼兒進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歡的情景表演,選擇孩子身邊熟悉的生活情景為題材,讓幼兒進行熱烈的討論,取得很好的效果。

大班安全教案 篇3

  教育領域:預防意外傷害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認識生活中的各種安全標誌,知道應該按照安全標誌的要求行動,初步形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2、製作安全標誌,進一步瞭解安全標誌在生活中的作用。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請幼兒事先了解有關的安全標誌。

  物質準備:多媒體課件、安全標誌大圖一套、安全標誌小圖人手一套、彩紙、水彩筆、油畫棒、剪刀等。

  活動過程:

  一、找一找:

  1、故事匯入,激發興趣:

  師:有一隻小猴叫嚕嚕,他碰到了一件難事想請你們幫忙解決,我們一起來看看它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教師邊播放課件邊講故事,引導幼兒根據畫面和經驗探索馬路上的標誌。

  2、提出問題,引發思考:

  師:為什麼要有這些安全標誌,這些安全標誌有什麼作用?

  師:除了馬路上的安全標誌,你還見過什麼安全標誌,在什麼地方見過,它們表示什麼意思?

  教師播放課件,引導幼兒繼續尋找有關的安全標誌。

  二、說一說:

  師:請你們在籃筐裡找出你們認識的安全標誌,告訴大家這些標誌是什麼意思?

  鼓勵幼兒介紹安全標誌。

  師:你在哪裡看到過這些標誌?它告訴我們什麼?

  教師逐一出示幼兒介紹的對應標誌的大圖,告訴幼兒該標誌的正確名稱,並進行分類。

  師:請你們想一想,如果沒有這些安全標誌行不行?為什麼?

  小結:生活中,到處都有安全標誌,如:馬路邊、加油站、兒童樂園、地鐵站等,它告訴我們需要注意什麼?絕對不能做什麼?我們一定要按照安全標誌上的要求行動,才能這樣既能保護自己又不影響別人。

  三、玩一玩:

  遊戲:看誰找的準。

  教師說出一種安全標誌的名稱,請幼兒迅速找出相應的安全標誌卡片。

  四、畫一畫:

  師:想一想,在我們的教室裡、幼兒園裡,有什麼地方需要掛上安全標誌?

  請幼兒嘗試動手設計和製作,讓安全標誌告訴我們在什麼地方做什麼事情,應該怎樣做。

  師:請你們來介紹自己設計的安全標誌,告訴我們這個標誌有什麼用?

  請幼兒用簡練的語言介紹自己設計、製作的安全標誌的'內容和作用。

  五、活動延伸:

  幼兒將自己製作的安全標誌掛在合適的地方,並繼續探索相關的安全標誌,理解其含義。

大班安全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瞭解放風箏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

  2、掌握安全放風箏兒歌,能說出需要注意的安全規則。

  3、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遵守放風箏的安全規則。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風箏一個,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匯入

  師:這是什麼?小朋友喜歡放風箏嗎?知道在放風箏時要注意哪些嗎?

  2、請幼兒討論並回答

  教師先提出問題,啟發幼兒討論,之後教師小結。

  (1)師:放風箏要選擇什麼樣的場地?很窄小的街道或者人群擁擠的地方可以 嗎?上空有很多電線的場地可以嗎?坑坑窪窪的場地或者山上可以嗎?

  (2)小結:放風箏要選擇安全的場地,開闊平坦,沒有樹木,路燈和電線等障礙物的場地比較安全,比如廣場或者公園的草地。

  (3)師:放風箏時跑得快會發生什麼危險?風箏繩很細,如果使勁握住或被纏住會有什麼危險?如果在有高壓電線的場地放風箏會有什麼危險?

  (4)小結:放風箏要慢慢跑,留神腳下,不能光顧著看風箏,否則容易被石頭或草叢絆倒或踩到坑窪的地方扭傷腳。風箏繩很細,會割傷皮膚,要小心。不要在高壓電線附近放風箏,如果風箏纏繞到電線上,可能會使人觸電。

  3、學習放風箏的安全兒歌

  (1)師:剛才小朋友們把放風箏要注意的問題都找了出來,誰能把這些注意事項完整地講出來呢?

  (2)教師引導幼兒學習放風箏的安全兒歌

  ① 師:有一首兒歌把放風箏要注意的事項都編了進去。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②教師完整朗誦兒歌

  ③師:兒歌先講了什麼安全注意事項,後講了什麼?

  ④集體學習朗誦兒歌

  4、總結

  師:小朋友學習了放風箏要注意的安全規則,我們一起來回顧。

  它們是:要選擇開闊平坦,沒有樹木、路燈和電線等障礙物的場地;要慢慢跑,留神腳下;注意不要被風箏繩割到手;要遠離高壓線。小朋友在放風箏地時候一定要遵守這些安全規則!

大班安全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 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做一個善於觀察的有心人。

  2. 進一步培養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判斷的能力。

  3. 幫助幼兒認識生活中的一些常見的標誌,主要認識:當心觸電 當心中毒 禁止煙火。

  4. 懂得基本的安全知識 知道發生火災以後簡單的自救方法,提高 自我保護意識。

  5. 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 多媒體課件一套

  2. 安全標誌圖片一套

  3. 掛圖四幅

  4. 佈置好“安全圖片展覽”

  活動過程:

  1、 開始部分:多媒體課件 會說話的標誌 匯入課題

  師 :小朋友剛才誰在說話,提醒我們注意安全(安全標誌)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有許多這樣的標誌時刻提醒我們注意安全,所以需要我們去認識它,小朋友看——它來了(大螢幕出現標誌娃娃:小朋友們好!我是標誌娃娃,今天我帶來了好多的朋友,它們都藏在活動室裡,你們能找到它們和它們做好朋友嗎?)

  老師和你們一起找,你能告訴老師你是在什麼地方找到的嗎?是在小椅子上面還是下面找到的?

  2、基本部分:認識安全標誌

  師:小朋友我們坐下來和你的標誌朋友說說悄悄話,看他叫什麼?

  提醒我們怎麼做?也可以把你標誌朋友的名字告訴你的好朋友。大家互相說一說。動腦筋想一想。(小朋友自由討論一分鐘)現在老師請小朋友把你的標誌朋友介紹給大家,讓大家都來認識他(請三個小朋友上來介紹自己的標誌朋友)這麼多小朋友都想上來介紹你的朋友,這樣吧請大家也把你的標誌朋友送到磁力板上,老師和你們一起來認識。老師有一個小小的要求:請把顏色一樣,形狀一樣的標誌朋友放到一排,如果有兩個一樣的我們只留下一個就可以了。(老師和幼兒一起來認識安全標誌)

  小朋友看 標誌娃娃也把標誌朋友請到大螢幕上來了,剛才有幾個標誌娃娃來晚了,我們沒有認識過,你能找到嗎?(幼兒尋找,老師操作多媒體找出三個標誌:當心觸電 當心中毒 禁止煙火)

  當心觸電:警示我們這裡有電,危險,告訴我們小朋友不要用手摸更不能進去玩,要遠離這個地方。

  當心中毒:提醒我們這裡的物品有劇毒,千萬不能用手去摸。

  禁止煙火:告訴我們這裡堆放的物品都是易燃物品,禁止在這裡點火,抽菸,放鞭炮。否則會發生火災。

  小朋友,火災可怕嗎?無情的大火能吞掉一座座房屋,讓人們無家可歸,大火還能吞沒一片片森林,讓動物沒有了自己的家園,大火還能燒死人和動物,讓我們感受痛苦,所以火災太可怕了。小朋友,萬一我們身邊發生火災我們該怎麼辦呀?(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這裡有幾個問題請小朋友思考:如果我們身邊發生小火 ,該怎麼辦?(用水撲滅 用腳踩滅 用厚的東西壓滅)萬一小火變成了大火該怎麼辦呀?(立即告訴大人,打火警電話119 等)如果放生火災以後我們被困在屋子裡該怎麼辦?(幼兒自由回答)(用溼毛巾溼衣服 把門縫堵住 不讓濃煙進屋子,然後開啟窗戶,拿出最鮮豔的衣服大聲呼喊:救命呀!人們聽到喊聲就會來就你。我們看大螢幕上的朋友是怎麼做的?(出示大螢幕 讓幼兒模仿用溼布堵住嘴彎腰逃離火場的辦法)

  今天老師和小朋友認識了這麼多的安全標誌 。還知道了發生火災以後怎麼辦?我們不僅保護了自己而且還要學會幫助別人。這裡有幾幅畫 很多有危險的地方都沒有安全標誌。我們給它貼上安全標誌,這樣別人走到這裡就知道該怎麼做了。(幼兒分成4組給設計好的場景貼安全標誌 ,最後老師帶領幼兒總結講評)

  3、結束部分:參觀安全圖片展覽

  今天小朋友表現的都很棒,以後小朋友平時要注意觀察你生活的周圍 還有那些標誌,提醒我們該怎樣做?我們這裡還有一個標誌圖片展覽,老師帶你們去參觀一下,以後我們也要做小小設計師,來設計更多的標誌。

大班安全教案 篇6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設計由來是幼兒經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將自己的手碰傷,然後難受的或害怕的告訴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師從幼兒生活中尋找教育內容,鼓勵孩子愛護自己的小手,保護自己的小手。

  活動目標:

  1.知道愛護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

  2.知道手劃破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方法。

  3.能積極參加遊戲活動,並學會自我保護。

  4.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手受傷的布娃娃玩具

  重點難點:

  知道哪些東西尖利不能玩

  活動過程:

  1.出示布娃娃玩具,透過故事匯入:

  "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討論:

  (1)這個布娃娃的手怎麼啦?

  幼:哎呀!流血了。

  幼: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

  幼:被東西劃破了。

  幼:摔破的。

  幼:摔倒蹭爛的。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

  幼:玻璃片,針葉可以刺破。

  幼:鐵釘也能刺破。

  幼:鐵絲;剪刀……師:為什麼呢?

  幼:因為很利。

  幼:因為太尖了。

  小結:因為這些東西很尖,很鋒利,容易把手劃破。

  (4)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幼:我的手被劃破過,流血了,很疼很疼。

  幼:上次我這被刀子割破了(指左手中指),包了好長時間,都是媽媽給我洗臉洗手的。

  幼;我也是,受傷的手不能溼水。

  幼:溼水會化膿的。

  2.討論怎樣才能使我們的小手不受傷。幼:平時不玩剪刀。

  幼;刀也不能玩,還有玻璃(片)。

  ……幼:危險的都不能玩。

  小結:我們周圍有很多東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鋒利的,如果我們去玩這些東西,就會把手劃破,給自己帶來危險和許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們不要去玩這些東西,以免我們的手受傷,影響我們的活動和生活。

  3.討論怎樣保護、處理布娃娃(或自己)受了傷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劃破了,能不能用沒有洗過的手去捂傷口?為什麼?

  幼:不能。

  幼;因為沒有洗過的手有細菌,會使傷口感染、化膿。

  (2)手受傷了怎麼辦?

  幼:找大人(老師、爸爸媽媽)幼:去醫院,讓醫生抹點藥就好了。

  師: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

  (4)手包紮後還要注意哪些事項?

  幼:不能讓傷手溼到水。

  幼:不能隨便揭掉包布,保護傷口。

  幼:還要找老師、醫生換藥。

  小結:如果我們的小手已經受了傷,就更要好好保護,這樣才能使它快快恢復健康,為我們服務。

  活動反思:

  結合我園的安全活動教育月,我設計了此次安全教育活動《手指劃破了》,讓幼兒知道愛護自己的小手,不玩尖利的東西。並且知道手劃破後如何進行簡單的處理和保護自己手不受傷的方法。

  活動一開始,我首先出示布娃娃玩具,透過玩具匯入:“今天布娃娃在玩的時候可不小心了,弄傷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請幼兒討論:

  (1)這個布娃娃的手怎麼啦?

  (2)好好的小手怎麼會出血呢?

  (3)什麼東西會把手劃破?為什麼?這一環節讓幼兒聯想了自己的生活經驗,幼兒都積極的思考並且舉手發言,然後我們共同總結出,因為有些東西很尖,很鋒利,容易把手劃破。在展開環節我繼續啟發幼兒回憶:自己的手有沒有被劃破過,手劃破了有哪些不方便。在怎樣保護受傷的手這一環節中,幼兒知道了如果擦傷了皮,要先清洗傷口,然後塗上紅藥水或紫藥水;嚴重的要找醫生處理。個別幼兒還說出不能讓傷手溼到水。不能隨便揭掉包布等寶貨傷口的辦法。

  透過活動,完成了教育目標,起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不足的是活動沒有深入,如果再讓幼兒繼續說一說、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危險物品可能會更好。安全工作一直是我們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以後的學習和生活環節,我們還應當隨機滲透,不能忽視。

  小百科:手,是人或其他靈長類動物臂前端的一部分。由五隻手指及手掌組成,主要是用來抓和握住東西,兩個手相互對稱,互為映象。

大班安全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嘗試完成各種肢體動作,提高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敏度。

  2、體驗挑戰、合作的快樂,增強保護同伴的意識。

  活動準備:

  1、每個幼兒一塊大墊子,事先佈置在場地上。

  2、放鬆音樂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我說你做

  孩子站在墊子上,以單人、雙人的形式,聽老師指令做動作。

  之後稍進行放鬆。

  二、基本部分

  1、遊戲:越過障礙

  男孩子排隊,女孩俯臥在墊子上,男孩從女孩身上過去。

  要求:不能碰到女孩子,包括頭髮、衣服、身體的任何部位,然後從旁邊走回來。

  教師根據幼兒完成的情況,適當調整活動難度,如雙腳跳過、增加速度、

  增加寬度等。

  男孩、女孩交換遊戲。

  教師小結。

  2、遊戲:穿過鱷魚池

  玩法:幼兒從岸上穿過鱷魚河到對面中轉站,中途必須從“鱷魚”身上過去但不能碰到鱷魚,然後從旁邊回來到隊伍後面排好隊。

  規則:可以用鑽、爬、跳等各種方法越過鱷魚,但不能碰到鱷魚,否則可能會被鱷魚吃了

  教師當鱷魚,在場地中央變換身體動作設定障礙,幼兒遊戲。之後教師小結。

  三、結束部分

  放鬆音樂,引導幼兒調整呼吸,互相按摩放鬆。

大班安全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知道不應該私自離園,瞭解私自離園可能產生的危險。

  2、能夠理解並遵守幼兒園安全規則,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離園。

  3、體會私自離園的後果以及家長和教師焦慮的心情。

  4、培養幼兒動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初步培養幼兒的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

  活動過程

  1、活動匯入:觀看教學掛圖。

  教師出示掛圖,並提問:

  (1)仔細看圖,看看小朋友在做什麼?

  (2) 有意個小朋友正往幼兒園門口走呢,他要做什麼?

  2、活動展開:觀看情景劇表演

  (1)教師:剛才我們看到一個小朋友堯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你們覺得他做得對不對?如果他溜出幼兒園,可能會發生什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2)教師表演情景劇表演《皮皮留出幼兒園》,表現私自離園可能產生的危險。

  ①情景劇表演:配班教師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兒園大門,主班教師扮演人販子。

  配班教師扮演人販子。

  表演內容:

  教師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兒園門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兒園真開心!可是車這麼多,那路這麼寬,我怎麼過去呢?人販子(在旁邊觀察了皮皮好一會兒):小朋友,我帶你過馬路去一個好玩兒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著人販子過了馬路。人販子給了皮皮一顆糖,皮皮吃了之後暈倒了,人販子把他帶走了,人販子把他帶走了。

  ②教師:皮皮溜出幼兒園以後發生了什麼事呢?

  3、活動展開:討論私自離園的危險性。

  (1)討論:如果私自離園,還會有那些危險?

  ①教師:除了可能碰到的壞人,私自離園還可能產生哪些危險?

  ②教師小結:小朋友還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可能會遇到緊急情況,又沒有人知道,時分成未見得,比如有可能被車撞傷、被人販子拐賣或者迷路等。所以,為了我們自己的安全, 不能私自離開幼兒園。

  (2)討論:如果私自離園,爸爸媽媽和老師會怎樣?

  ①教師:請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離開幼兒園,爸爸媽媽和老師會怎麼想,會怎麼辦?

  ②引導幼兒展開討論,體會親人和教師對自己的關愛以及自己走丟後他們的心情。

  ③教師小結:小朋友剛才說的都很好。如果你從幼兒園跑丟了,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會非常著急,會非常擔心你的安全,會非常傷心,會報警,或者到處找你,沒有辦法安心工作,老師就顧不上班裡的其他小朋友。總之,會產生很大的混亂。

  4、活動總結:不應私自離園。

  (1)教師:請大家仔細想一想,我們應不應該私自離開?(透過討論:引發幼兒的安全意識)

  5、活動延伸:表演情景劇。

  請幼兒分組講述幼兒用書上的故事內容,然後分角色進行進行情景表演。

  教學反思:

  雖然幼兒園外面有很多有趣的東西,但也有很多非常危險地事情。小朋友在幼兒園有事要跟老師說,不能自己偷偷地離開幼兒園,不然會讓關心你的爸爸媽媽和老師非常擔心和傷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