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實用的設計方案彙編4篇

設計方案

實用的設計方案彙編4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優秀的方案,方案是綜合考量事情或問題相關的因素後所制定的書面計劃。那麼方案應該怎麼制定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設計方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設計方案 篇1

  教學目標: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2、學會“ 禾” 、“ 午” 、“ 辛” 、“ 苦” 四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 盤” 、“ 粒” 、“ 皆” 三個字只識不寫。體會詩句中詞語的意思。

  3、透過朗讀古詩體會農民種田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愛惜糧食的道理。

  教學 重點:

  1、充分朗讀古詩。

  2、寫字。

  教學難點:

  朗讀體會農民的辛苦和糧食的來之不易。

  教學準備:

  拍攝一組照片;讓學生讀熟《新補充讀本》中的《鋤禾> 大意》一課,觀察農民生活。

  教學過程:

  一、複習舊知,以疑匯入

  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句古詩貼在食堂裡面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1 課《古詩兩首》中的第一首《鋤禾》,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好嗎?

  二、初讀指導,整體感知

  1、請大家開啟書本,翻到119 頁,擺好讀書的姿勢。聽清要求:根據拼音讀準每個字,輕輕地讀完兩遍後,圈出四個生字。

  2、檢查自讀情況

  (1 )出示“ 禾” 、“ 午” 、“ 粒” 、“ 皆” 、“ 盤中餐” 、“ 辛苦” 。

  帶拼音認讀:請一個小朋友當小老師領讀,每個讀兩遍。

  去拼音認讀:先自己練讀,然後開火車讀(火車火車往哪開?)

  (2 )生字都讀準了,古詩能讀好嗎?注意節奏,聽老師讀:

  鋤禾

  鋤禾/ 日當午,

  汗滴/ 禾下土。

  誰知/ 盤中餐,

  粒粒/ 皆辛苦。

  範讀後說:剛才老師在讀的時候把第二個字延長了一些,你們也用這個方法來試一試。先自己練讀,再分男女生讀。

  三、理解詩題,練習說話

  1、看課題,“ 鋤” 可以組什麼詞?看圖,這就是鋤頭。讀詞“ 鋤頭” 。注意“ 頭” 讀輕聲。鋤頭是做什麼用的?(鬆土、除草)

  2、課題中的“ 禾” 可以組什麼詞?看圖,這就是禾苗,綠油油的禾苗,多可愛呀!讀詞“ 禾苗” 。

  3、“ 鋤” 與“ 禾” 連起來就是古詩的題目,“ 鋤禾” 就是用鋤頭給禾苗鬆土、除草的意思。

  4、出示句式,訓練說話:

  (1 )_____ (誰)用鋤頭給禾苗鬆土、除草。

  看圖,把話說完整。

  (2 )_____ (什麼時候),____ (誰)用鋤頭給禾苗鬆土、除草。

  (這樣就把話說得更完整了)

  5、從哪裡看出時間是夏天的中午?(積累詞語:火辣辣、當頭照。火辣辣的太陽當頭照)_____ (什麼時候),__________ ,_____ 用鋤頭給禾苗除草。

  (這樣就把話說具體了)

  6、你還從圖上看到了什麼?(老爺爺滿頭大汗,汗水一滴一滴落在泥土上)_____ (什麼時候),__________ ,_____ 用鋤頭給禾苗除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越說越具體了)

  四、 細讀古詩,朗讀感悟

  1、小朋友,詩人李紳看到了這樣一幅畫面,所以寫下了這樣一首詩《鋤禾》。(師配樂範讀)

  2、學習第一二行:

  (1 )古詩中的哪兩行直接寫出了剛才我們看到的、也是詩人看到的——“ 農民鋤禾” 的畫面呢?(出示一、二行詩句:鋤禾/ 日當午,汗滴/ 禾下土。)

  (2 )再讀讀這兩行詩,一邊讀一邊在腦海中想象畫面,你的眼前彷彿看到了什麼?(引導學生說詩意)

  把你看到的用朗讀表現出來,好嗎?

  (評價:好—— 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受到了夏天的太陽火辣辣的,真讓人受不了啊!

  我彷彿看到了老爺爺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正一顆一顆地往下落呢!

  不好—— 聽了你的朗讀,我感到這太陽光還不怎麼熱,你能讀得再熱一點嗎?

  我好像沒看到老爺爺在流汗,想一想該怎麼讀?)

  (3 )聯絡生活加強體驗:

  ① 小朋友,我們都是農村的孩子,家裡都要種田。每天,農民們在地裡除了給莊稼除草,還會做些什麼呢?(幹了要澆水,有蟲子了要噴灑藥水等)

  ② 平常你看到你的家人從地裡幹完活回來,他們都是什麼樣子的?(也是滿頭大汗,腰痠背痛,衣服上、手上、鞋子上都是泥土,噴灑農藥以後身上會沾上難聞的農藥味)

  (4 )反覆朗讀:

  是呀,作為農民的孩子,我們都能體會到農民的辛苦——

  ① 夏天,火辣辣的陽光當頭照,農民們依舊—— 引讀詩“ 鋤禾/ 日當午,汗滴/ 禾下土。”

  ② 渴了喝一口涼水,熱了擦一擦汗珠,農民們每天都是這樣辛苦—— 引讀詩“ 鋤禾/ 日當午,汗滴/ 禾下土。”

  ③ 為了使莊稼有個好收成,農民們每天都不嫌髒,不怕累地勞動著—— 引讀詩“ 鋤禾/ 日當午,汗滴/ 禾下土。”

  (5 )過渡:詩人李紳看到了“ 農民鋤禾” 這樣一幅畫面以後(板書:看),想到了什麼呢?(板書:想)

  2、第三四行:

  (1 )指名讀“ 誰知/ 盤中餐,粒粒/ 皆辛苦。” 你對詩中的哪些詞不太理解?(估計學生會說“ 盤中餐” 、“ 皆” )

  幫助學生理解這兩個詞的意思,然後試著理解這兩句詩。(有誰知道碗裡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呀!)

  (2 )指導朗讀:

  ① 出示“ 辛” :古人把“ 立” 和“ 十” 合起來表示辛苦的意思。“ 立” 就是站立,不僅要站,還要站著幹活。站立了多久呢?這裡的“ 十” 就告訴我們有十個小時,比我們一天在校的時間還要多。據老師觀察,農民一天的勞動何止十個小時呀!你們說,農民的勞動辛苦嗎?這糧食來得容易嗎?(板書:來之不易)讀出這種意思。(重點讀好“ 辛苦” ,要讀到心裡面去)

  ② 這碗中的米飯,一粒一粒都是農民伯伯辛苦勞動得來的呀!引讀——“ 誰知/ 盤中餐,粒粒/ 皆辛苦。”

  ③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 一粒米等於一滴汗” ,為了這白花花的大米,農民們不知流了多少汗啊!—— 引讀“ 誰知/ 盤中餐,粒粒/ 皆辛苦”

  ④ 這米飯是多麼來之不易呀!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引讀“ 誰知/ 盤中餐,粒粒/ 皆辛苦”

  五、總結古詩,解決疑問

  1、同學們,詩人李紳看到了—— 引讀“ 鋤禾/ 日當午,汗滴/ 禾下土。” 由此想到了—— 引讀“ 誰知/ 盤中餐,粒粒/ 皆辛苦。” 跟老師一起寫“ 辛苦” 。(板書:辛苦)

  2、有感情地朗讀這首古詩。(配樂讀)

  3、現在小朋友都明白糧食是來之不易的,是農民們辛辛苦苦用汗水換來的,每個小朋友都要養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板書:愛惜糧食)那麼,大家做得怎樣呢?

  4、當你看到小朋友把吃剩的飯倒進桶裡,你會對他說什麼呢?

  5、讓我們把這首古詩牢記在心中。齊背古詩。

  6、這首古詩配上音樂還是一首好聽的歌曲呢!想聽嗎?(播放歌曲)可以跟著唱一唱。

  六、指導書寫,培養習慣

  1、小朋友,我們學習語文,不僅要讀好書,還要把字寫好。認讀生字“ 禾” 、“ 午” 、“ 辛” 、“ 苦” 。

  2、怎樣記住它們呢?可以聯絡教過的字來記憶。

  (1 )用“ 加一加” 的方法記“ 禾” (“ 木” 字加一撇)、“ 午” (“ 幹” 字加一撇)

  也可用“ 減一減” 的方法記“ 禾” (“ 和” 字減去口字旁,把點變成捺)、“ 午” (“ 許” 字減去言字旁)

  (2 )用部件法記“ 辛” (立了十個小時)、“ 苦” (草字頭加上“ 古” )

  3、在習字冊上各描紅一個生字,注意姿勢。

  4、指導“ 禾” 、“ 午” :

  注意第一筆撇的不同之處:“ 禾” 第一筆是平撇,而“ 午” 的第一筆是斜撇。

  師範寫時,學生書空。然後把這兩個字各臨寫一個。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5、指導“ 辛” 、“ 苦” :

  當中最長的一橫要寫得足夠長。

  師範寫時,學生書空。然後把這兩個字各臨寫一個。提醒學生注意寫字姿勢。

  6、詩人李紳還寫了另外一首關於農民的詩,我們下節課再學習。

  板書:

  看:鋤禾

  想:辛苦

  來之不易 愛惜糧食

設計方案 篇2

  教學目的: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變化。理解課文中講到的大海兩次“唱歌”的含義,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

  一、板書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誰能說說大海的景象?提問後放錄相。教師描述:剛才,我們見到了繁忙的海港,浩瀚的大海,感到心曠神怡。作家筆下的大海更美,海上顏色變化像一幅畫,浪花飛濺的聲音像一曲歌。讓我們師生一起走近大海,聽一聽它唱的是什麼歌。

  二、自由讀文,感知內容。

  1.指名讀文,糾正讀音。

  “彷彿”的“佛”是多音字,在本詞中應讀“fú”,不要讀成“fó”。

  “一曲”的“曲”也是多音字,在“一曲新歌”中讀“qǔ”,不要讀成“qū”.

  “駕駛室”的“室”平時人們愛讀成“shǐ”,其實正確的讀音應該是“shì”。

  “旗幟”的“幟”應讀“zhì”,不要錯讀成“zhǐ”。

  練習鞏固字的讀音:

  2.理解詞義。

  猛烈:氣勢大、力量大。本文中指海風的風勢非常猛,力量很大。

  聳立:高高地直立。

  彷彿:好像地意思。

  閃爍:光亮忽明忽暗,動搖不定。

  瀰漫:佈滿,充滿。

  盪漾:水波一起一伏地動。

  朦朦朧朧:模糊,不清楚。

  無邊無際:一眼望不到邊。

  極目瞭望:極目,用盡眼力。瞭望,登上高處向遠望。本文指站在高處,用盡目力向遠處望。

  海平線:天和海交界的線。遠遠看去,海和天連在一起的地方。

  石油鑽探船:專門在海上用鑽井鑽到海底勘測石油的船。

  三、默讀課文,指出問題。

  同學們在讀課文中有哪些不明白的問題可以提出來,能在小組解決的就在小組解決,小組解決不了的,拿到班上,大家共同解決。

設計方案 篇3

  一、指導思想

  為切實抓好我園開學安全工作,增強全園師生的安全和法制意識,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根據教育局的安排和佈置,結合我園實際,今年3 月25日是第18個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第五週確定為“安全教育周”。透過“安全教育周”活動,進一步提高我園及全園師生應對事故的應急處理能力,確保校園安全,師生平安,確保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嚴防各類事故發生,提高幼兒的自救自護能力,特制定“安全教育周”活動方案。

  二、活動時間

  3月25日—3月29日

  三、活動主題

  主題為“普及安全知識,確保生命安全”增強安全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四、組織領導

  為加強對“安全教育周”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切實開展教育活動,特成立領導小組:

  組長:李鳳英(全面負責)

  副組長:王燕霞(負責活動的組織、實施與協調)。

  成員:蘇振奮 吳碧珠 陳錦文 鍾夏荔 許毓梅(負責各部門、各組教育活動的具體實施)。

  五、活動安排及具體措施

  1、利用教師集體學習機會進行“安全教育周”總動員,提高教師對安全教育工作的認識,認真落實“安全教育周”活動方案。

  2、利用晨間講話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重點對幼兒生活、遊戲及交通安全教育,本週國旗下的講話以“安全教育”為主題。

  3、進行一次徹底安全隱患大檢查。對戶外玩具、室內電路、鍋爐、樓梯間、教室等重要部位進行全面細緻地檢查,不留死角,發現安全隱患,立即整改,幼兒園自身不能解決的要上報主管部門協調解決。

  4、教育幼兒不乘坐三輪車,維護好園門口接送幼兒時的交通秩序。要求和教育幼兒注意飲食衛生,不買三無食品,不帶危險物品入園,加大晨檢力度,值周教師要負責檢查和督辦

  5、各班級開展一週的安全教育課程。重點做好上下學交通安全、預防溺水、飲食衛生安全、消防安全、應對自然災害、防範校園傷害等知識的教育,真正做到安全知識入腦入心,進一步提高中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避險能力。。

  6、組織一次全園性的安全疏散演練。利用大課間時間開展安全疏散演練,讓全體師生鞏固疏散逃生自救的路線和要領。

設計方案 篇4

  整體規劃:

  整個學校景觀規劃分成東邊、南邊、西邊、北邊四個景觀區:

  1、東邊景觀區:學林雅苑,包括學林道、蘭亭、立志橋和綠蕪園;

  2、南邊景觀區:墨雅池;

  3、西邊景觀區:百草園;

  4、北邊景觀區:青藤長廊、桃李亭、成蹊徑。

  每個景點的命名均有深厚的名人典故,透過對名人典故的引用,從書畫名人的文底蘊中提升屬於學校綠化中的品味,此次景觀設定的重點是東邊景觀區和北邊景觀區。透過本次景觀設計實施,力求將昆二中打造成一個典雅的綠色園林式生態校園。

  本次景觀設計著重打造學校以下八景:1、學林雅苑2、蘭亭3、立志橋4、綠蕪園;

  5、墨雅池6、百草園7、青藤長廊8、桃李亭。

  具體規劃

  一:東邊景觀區

  1、校門口入口右側設定一個校園平面指示圖。把校園八景用紅色圓點著重標示,下面用箭頭標示出八景所處的方向。方便導向的同時顯示出學校人性化的一面,給學生或來訪者留下深刻印象和記憶,校園平面指示圖能顯示出現代化學校的風格。

  2、校門口右側的宣傳欄裡設定一塊校賢名人展示窗,和優秀老師的展示窗,以此來激勵學生和老師,能顯示昆二中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

  3、教學樓前綠化區:學林雅苑

  道路命名為學林道,此處是一個綜合景觀,包括了一片草地、大理石長廊、一條小路,還包括立志橋和休閒園區綠蕪園。在大門口側的草地入口處設定一塊原石,刻字“學林雅苑”,此處命名為“學林雅苑”,既可表現出書香味,又可表現出悠閒、高雅的園林氛圍。

  學林雅苑是此次景觀設計中最重要的一個景緻,在通往立志橋的小道靠近學林道的一側立一塊大理石的指示牌,標示出學林雅苑的`各個景點分佈,把學林雅苑的整體結構和佈局清晰地標識出來。

  4、大理石長廊:蘭亭

  可將此長廊打造成墨雅池的韻味,廊柱上刻王羲之書法,和“墨雅池”相映成趣。 “蘭亭”取意於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蘭亭序)。

  蘭亭序言:在我國書法史上,有一篇被歷代書家公認為舉世無雙的“天下第一行書”,這就是王羲之的(蘭亭序)。這篇序言文風清秀、字字珠璣,不僅文采斐然,書法藝術更是精美絕倫,達到了登峰造極之顛,為千餘年來書家所公認。

  蘭亭因王羲之出名,王羲之因書法出名。蘭亭也因此成為歷代書法家與書法愛好者及其他文人雅士的朝聖之地,同時也是江南的著名園林。

  5、立志橋

  在從教學樓進入立志橋的入口處立一塊鐵藝仿木景觀牌,取意於朱熹名言“百學須先立志”,人之為本,必先立志為本,志不立,則不能為得事。雖能立志,苟不能居敬以持之,此心亦泛然而無主,悠悠終日,亦只是虛言。立志必須高出事物之表,而居敬則常存於事物之中,令此敬與事物皆不相違。言也須敬,動也須敬,坐也須敬,頃刻去他不得。

  景點介紹:正如朱熹所言:“百學須先立志”,沒有目標的人好比沒有方向盤的車,沒有雙漿的船不知駛向何處。如果要想讓一個夢想實現,必須在這之前把你的目標明確地定出來,才能有動力去實現它。

  6、綠蕪園

  本景點設定以石頭刻字表現,在進園門口處立一塊大理石刻字白居易詩詞(司馬宅),既體現了本園清幽靜謐的韻味,又極具詩意。

  雨徑綠蕪合,霜園紅葉多。

  蕭條司馬宅,門巷無人過。

  唯對大江水,秋風朝夕波。

  ——唐·白居易(司馬宅)

  二:南邊景觀區

  1、教學樓間水池:墨雅池

  水池四周貼一圈磁磚,水池中間設定假山,假山水池堪稱經典設計模式,假山、水池和周圍花木體現和諧的整體佈局。

  景點介紹:水池假山,亭廊鐵樹,小巧雅緻,水池花木疏朗宜人,與樹木山石相映,所有的景緻都在方寸之間體現。假山上刻字“墨雅池”,取意“墨硯池”,以池為硯,以池洗墨,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寓意深遠。

  三:西邊景觀區

  1、植物園:百草園

  本景典故是浙江近代作家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所提及的百草園。本園以培育種植各種花草植物為名,形成一個有人文典故的生態“百草園”,設定自然開放的植物展示臺,植物培育點,製作相關植物品種土壤當地地理氣候的知識展覽。

  植物園門口的兩個竹門上放 “百草園” 三個字,用原木的材料體現。左右兩邊一副對聯:“至樂無聲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讀書”,這是魯迅先生幼時讀書的學堂三味書屋的楹聯,這樣可以把百草園——魯迅小時候玩樂的場所,與三味書屋——魯迅小時候求學的場所,把這兩種精神融入植物園。在植物園門口放一塊鐵藝仿木景觀牌,上面是百草園的介紹。

  景點介紹: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裡提到的百草園令許多人記憶猶新,百草園是魯迅先生童年時代的樂園,發生在百草園裡的那些童年趣事,在魯迅先生的心裡留下深刻而又美好的印象,一直到晚年還深深懷念,希望這裡也能使同學們留下美好的記憶。

  四:北邊景觀區

  1、露天長廊:青藤長廊

  此長廊的典故是明代浙江畫家徐渭,號青藤道人,古代十大名畫家之一,徐渭故紹興故居名“青藤書屋”。 徐渭有詩曰:“吾年十歲栽青藤,乃今稀年花甲藤。寫圖寫藤壽吾壽,他年吾古不朽藤。”徐渭多才多藝,詩文書畫俱佳,徐渭寫出了大量奇恣縱肆的詩文,並創作了一些短劇,雜劇。他的詩文書畫處處瀰漫著一股鬱勃的不平之氣和蒼茫之感。他發展了潑墨寫意花鳥畫法,用筆豪放恣縱,水墨淋漓,瀟灑飄逸,名重一時,對於後世有極大影響。畫史上把他與陳淳並稱為“青藤”、“白陽”,並把他視為大寫意畫派的創始人,此處讓學生感受到徐渭先生書畫中的水墨精神。“青藤”兩字又有具像的作有和,讓人感覺綠蔭垂地,青藤搖曳之美感,一切盡在“青藤”這兩個字之中。

  在長廊一頭立一塊景觀牌介紹此長廊,左右兩跟大理石柱,中間撐起一塊斜面的長方形不鏽鋼,上面是景點文字介紹。在上面設定一塊白色鋁型材,上面是昆二校長王巧亮提詞:青藤長廊,材料大小視實際情況定。

  景點介紹:青藤長廊,猶如她的名字一樣,綠蔭垂地,搖曳多姿,風中獨美。當學生在紫藤下漫步,陽光透過紫藤灑下來,紫藤蘿的這種蔥蘢的綠、斑駁的影,永恆寧靜,將學生美好的中學時光深深印刻。

  2、蘑菇亭:桃李亭

  典故是名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講的是驍將李廣善於帶兵的故事。意思是說,桃李樹並不宣揚自己果實之美,但去採摘的人卻很多,以至於樹下踩成了路。桃李的又一寓意為“桃李天下”,“桃李”兩字又具有形像的作用,一大一小兩個磨菇狀的亭子,是學生課外朗讀、休閒的好場所。

  在桃李亭與沿河小徑成蹊徑中間的那塊空地的樹旁放置一塊鐵藝仿木景觀牌,上面刻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來源典故。

  景點介紹:“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出自(史記·李將軍列傳),講的是驍將李廣善於帶兵的故事。意思是說,桃李樹並不宣揚自己果實之美,但去採摘的人卻很多,以至於樹下踩成了路。比喻為人真誠,嚴於律已,自然會感動別人,自然會受到人們的敬仰。

  3、沿河小徑:成蹊徑

  此景與桃李亭是一貫風格,兩者合為一個整體,寓意學生能經常踩踏這塊小徑,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本景設定用鵝卵石重新鋪砌,在小河邊設定幾個大理石凳,學生漫步在發亮的鵝卵石小徑上,樹葉,小草,垂柳依依,抑或是坐在綠蔭底下的木椅、石凳上,聽聽音樂,看看書,四周楊柳依依,清風徐徐,耳邊有賞心的鳥鳴,眼中有悅目的綠意,比較詩情畫意,可以吸引學生多來此地看書,又不失為一處雅緻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