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德>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通用10篇)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通用10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通用10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1

  俗話說的好: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人的平常習慣可以影響到他的人生。“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家風家訓就如同夜晚的一盞路燈,照亮了我前進的道路;家風如同一條寬廣的馬路伴我走向光明;家訓如同一面鏡子,實在提醒我正視自己身上的優點和弊端。

  在每個人的生活中,想必每個人的家庭都有著不同的家風家訓。當然,我家也不例外:百善孝為先,孝敬是根本。我們家的家風就是“孝”:孝敬父母、尊老愛幼、尊敬老師、愛兄弟姐妹,是我們家的一貫家風。家訓就是聽從父母、老師等長輩的教誨,來指引我們前進的道路。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們兄妹要做一個孝敬長輩的人,做一個生活的有心人。“愛人者仁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句座右銘時刻提醒著我。

  我們家時常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前幾天,當爸爸端著一鍋美味的魚上桌時,我立馬拿起筷子準備品嚐魚的美味。這時爸爸的一句河東獅吼,嚇得我連忙把手縮了回去:“先不要著急吃,一會兒給爺爺奶奶送點。”緊接著,爸爸拿來一個大碗和一個湯勺,盛了滿滿的一碗,讓我端著給老人家送去。

  幼時的我不理解為何總給爺爺奶奶送一些飯菜和水果,到現在我漸漸明白了:因為孝敬父母才是一個好兒女,只有孝敬長輩的人才會教到更多的朋友,這也是爸爸時常教導我們的。父母的一些做法和行為給我們這一代樹立了好榜樣。爸爸媽媽還時常教導我們為人處世,不要只想自己,要多多為別人著想。

  現在的我已經是一名四年級的小學生了,我學會了尊重老師、尊敬長輩、孝敬父母。我還要做的更好,給我們的下一代人樹立更好的榜樣,讓我們的優良家風傳承下去。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2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它是什麼味道。讀六年級時,不知道是因為破了皮感染了還是不小心扭傷了,左腳從腳踝到腳趾腫了一圈。那天醒來我腳一動,隨即便傳來了刺骨的刺痛,突然由心中生出一股恐懼,腳……腳怎麼了?我慌張地喊著媽媽,尋求大樹依靠,只記得當時媽媽看著失了魂的我語重心長地說:“若若啊,做事啊,要學會臨危不亂,尤其是你遇到困難的時候,更要冷靜下來去尋求方法解決,以前給你講的諸葛孔明的故事還記得嗎……”她總是愛講些小故事給我聽,那時無知,只覺得有趣,現在想想,好像每個故事都飽含深意,媽媽的用心良苦,我總是後知後覺。

  之後請了半天的假,媽媽帶我去了醫院,醫生拿了瓶紅花油給我。我每天按時的塗抹,而上下學的路程,就由父親負責。那段時間啊,是痛和快樂的交替。爸爸上班時間並不充足,他早早地帶著我來到學校,便要急急忙忙的趕去上班。每天我坐在後車座上,伴著泛白的天空,就那樣靜靜的,靜靜的看著父親那寬闊的背影,原來,父親早已有了白髮……記得上一次看還沒有……上一次?在什麼時候來著?是父親來接我到廣東那次?不……應是更早些……

  讀二年級那年便爸爸來了廣東,第二年媽媽也來了,家裡只剩下爺爺奶奶、年僅五歲的妹妹和我。那時的我極為依賴父母,第一次嘗受到了離別之痛,每日的眼圈都是紅的,竟還得了“愛哭鬼”這個稱號,在那時,我才終於領悟到了王維先生“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深刻含義。妹妹懵懂無知,卻也極為地依賴我,幾乎成了我的小尾巴,與我形影不離。而每次只要我一哭,妹妹便會跟著我哭,她總是拿她那單薄的小手抱著我,輕輕地拍我的背伴,隨著抽泣聲的嫩稚安慰傳入心底……回想那些日子,少了些心酸,只感受到了兒時簡單的童真與情意。

  爸爸來廣東那天,是媽媽跟我一起去送他坐的車,那天下雪了,初冬的第一場雪,飄飄揚揚的撒落,一會兒世界便只剩下了白色,爸爸卻穿著極簡,提著一個大包便上路了,他的步伐很慢,我卻覺得他好像是跑著過去的,在他即將上車的那一瞬間我下意識地大聲喊了聲爸爸,他愣了一下,回頭笑著衝我揮手,那刻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委屈的想哭……媽媽摸摸我的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要負的責任,為了以後更好的相處,只能被迫的分開,但分開不等於永別,筱若要好好學習啊,以後為了我們的小家的團聚和大家的繁榮富強盡一份力量……”

  一晃過去了這麼多年,爸爸何時的背影好像都沒有改變,依舊的簡樸,依舊寬闊的讓人安心。腳傷早早的便好了,而爸爸的背影我卻永遠刻在了心上,因為那是對一個家的責任與擔當,那是我努力學習的方向。我想,我家的家風,便是爸爸的那個簡單的背影吧,便是那對家人的的擔當與負責……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3

  我生在農村,我的祖祖輩輩也是地地道道的農民。打小,我的爺爺就教我們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記得很小的時候,爺爺就給我們講一位值得我們學習,堅守傳統美德的人物,她就是德高望重的宋慶齡。爺爺說,宋慶齡在小的時候,有一次,準備跟爸爸媽媽到伯伯家去,可是,她想起那天小鄭要來她家學疊花籃,所以,她毅然決定留下來,履行自己的諾言。一次小小的守約看似微不足道,卻折射出了宋慶齡誠實守信的可貴品質。誠實守信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立世生存的根本,只有“言必信,行必果”才能收穫友誼,收穫成功。所以,爺爺要我們像宋慶齡那樣,重承諾,守信用。

  爺爺平時總喜歡給左鄰右舍幫忙,只要有人有什麼事情喊一聲,爺爺知道後肯定是要去給幫忙的,而且只要是自己答應的事就從不食言,不管有多忙,他都會放下手裡的活去幫助他人。

  而勤儉節約則是奶奶對我們的'要求。吃飯時,奶奶不允許我們剩飯剩菜,吃多少就盛多少,她常說,每一粒米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來的。奶奶是這樣要求我們,而她自己也一直堅持這樣做,給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爸爸是個既堅強,又勤懇的勞動者。在他身上看不到疲憊,為了使我們過得更好,他總是早出晚歸地忙碌著。爸爸說他為人子,為人夫,為人父,就應該為愛他的人和他愛的人付出更多,因為這是他的責任。因為這樣,生活中有再多的困難都難不倒他。在我心中,爸爸就是這個家的建設者和守護者。

  我們家還有個家風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母親一直告誡我們“百善孝為先”,在生活中“孝敬無底限”。孝順不是體現在你能給誰買多少東西,而是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一點一滴的關懷。比如孝順長輩,父母下班回家,孩子主動地送上一杯熱茶;父母生病,孩子能陪在身邊,盡心照顧。還有,工作之餘,常回家看看,幫父母擦擦洗洗,給父母做頓可口的飯菜,多陪父母聊天。這些,都是孝順的具體體現。

  我今年九歲了,可媽媽來到這個大家庭已快二十年,這些年她扮演著各種角色。媽媽是個賢妻良母,她總是無微不至地關愛著我和姐姐。媽媽是個好妻子,日子雖然平淡如水,但她卻把平常的日子過得有聲有色。媽媽是個好兒媳,平日裡跟爺爺奶奶的關係相處得非常融洽。也正因此,爺爺奶奶拿她當女兒一樣看待。母親更是個好女兒,一有空,她就會帶我和姐姐去看望外公、外婆。

  媽媽說:“他們都是我們的親人、長輩,我們要好好對待他們,因為,他們的今天,就是我們的明天。”正因為有了“孝”,才使我們這個大家庭其樂融融,也使我倍感溫暖,因此,我也懂得了“家和萬事興”的道理。

  家風是一個家庭為人處世的優良傳統,是優秀品質在家庭中的傳承。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得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我們才能踏著堅定的步伐,走向社會,走向成功,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材。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4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沒錯,這就是我家傳承了幾千年的家風。他告訴我們:天下的基礎是國,國的基礎是家,家的基礎是個人。家風的好壞,不但關乎家庭興衰、個人成長,還關乎一個國家的未來和希望。

  是的,父親也常常這樣教導我。記得在我小時候,有一次我跟小夥伴們吹牛說我長大了要賺好多好多錢給爸爸媽媽花,還要報效祖國。正巧父親從屋裡走出來,聽見了我說的那些話,立刻神情嚴肅,狠狠的批評了我:“人不能只說空話,要實現遠大的夢想,只有不斷努力,否則只會被別人譏諷和嘲笑。”末了,父親語重心長地說:“這也是我們的家風,我希望你能夠像我說的那樣,先從自身做起,將來為祖國作出貢獻。”

  從那時起,我就把家風牢牢的記在心裡,不管多小的一件事:把路上看見的廢紙巾撿起來,扔進垃圾桶中;給口渴的過路人一碗水喝,為他們消除夏日的炎熱;還是多漫不經心的小事:把老師每天佈置的回家作業認認真真的完成;為家中做一些力所能及家務,我都不會敷衍,因為我知道這是代表我的家族的家風,是千百年來的傳承。好家風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養成的,也不是在一朝一夕起作用,它是“潤物細無聲”。

  我覺得好的家風不僅貴的傳承還需要主流媒體的正面宣傳和大力引領。弘揚好的家風,既需要家庭的發力,也需要社會的鼓勵。各級宣傳部門、新聞媒體應花大力氣挖掘以及宣傳基層群眾的好家風,藉助新興媒體擴大宣傳,讓一個個家庭的好家風如春風吹蕩城鄉角落,春雨化雨滋潤人們的心靈。

  如今,我的家庭的家風:“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使我的家人不斷的進步,我的家鄉以及社會也在飛一般的發展著。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牢記這句話,我們的祖國會日漸強盛起來,帶領我們走向世界的巔峰!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5

  當大樹還是小樹苗時,人們會用繩子將小樹苗和直直的木棍捆在一起,讓它筆直地生長。這小樹苗如同正在成長的我,那繩子和木棍猶如引導我成長的家風。我生活在溫馨、和睦的五口之家,長輩們嚴於律己的一言一行默默指引著我前行。

  孝

  有一次,我坐在板凳上玩,爺爺走到我旁邊,突然眉頭緊鎖,一隻手捂著胸口,另一隻手扶在椅子扶手上,嘴唇變紫,大顆的汗珠掛在了額頭,但我絲毫沒有感覺到,一旁的爸爸發現了,立即將爺爺扶著坐下,迅速找來速效救心丸讓他服下,接著去端一杯熱水慢慢讓他喝下,並不停地安撫爺爺,直到他恢復為止。

  貪玩的我回到自己家中就被爸爸、媽媽訓斥了一番,爸爸一臉嚴肅地說:“你怎麼可以只顧著自己玩,而不關心他老人家呢?我們工作都很忙,你陪伴爺爺奶奶的時間最多,所以以後一定不能忽視他們,要好好地關心、孝順他們……”一陣羞愧湧上了我的心頭,我心裡想著:以後我要好好照顧他們。

  從那天開始,爸爸媽媽讓我當他們的“間諜”,時刻觀察爺爺奶奶的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作息、情緒,以及特殊的事情,及時向他們彙報。現在雖然爸爸媽媽不在家,但也可以時刻了解到爺爺奶奶的生活動態。爸爸媽媽將他們的孝無形中傳遞給我,我已經接過了孝的火炬棒。

  吃虧是福

  爸爸媽媽就是我學習的榜樣。他們在單位任勞任怨,但是卻沒有一句抱怨的話。爸爸公司幾次裁員,但他的職位一直保留到現在。媽媽常說:“做的事多,學的就多,認識的多,積累的就多,能力就會很強。”他們的行為影響著我。

  學校勞動時,我搶著幹活,雖然汗流浹背,但是我看到乾淨整潔的教室時,就覺得再辛苦也是值得的。在學習過程中,時常覺得自己很辛苦,但每當收穫豐碩果實時,那一刻就能深深地感覺到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讓我高興。與同學相處中,我會真誠地與他們相處,不斤斤計較,樂於助人,將我們的友誼變得更加牢固。

  假如我是一隻風箏,那家風就是牽引著我的那根線;假如我是一艘小船,那家風就是掌握方向的船舵。小樹苗終有一天會長成參天大樹,但使她直直生長的木棍和繩子,會繼續陪伴她成長,實現家風的傳承。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6

  家是什麼?家是陽光。不管遭受多大的風雨,它一直都在溫暖著我;家是港灣,溫馨的心靈港灣,旅途中疲憊了,一個提供休息的地方;家是岸,永遠的岸,不管漂泊到任何地方,他都在那,在等你歸還。

  家風奠定了每一個家的道德素質,代表了一個家的整體形象。就好比學風,學風是靠同學們良好的學習氛圍、行為舉止形成的。一個有素養的人就能體現出他的家風很好。一個家風的人,就說明他的家庭素養是很高的。家風是從一代人,一個家庭日積月累和他們的文化修養所沉澱下來的,父母的行為舉止、家教對孩子的影響特別重要。父母的一些舉動,總是能影響孩子。孩子的生活習慣,做人的原則就是從生活中各個方面中培養起來的。從小,父親就教導我如何做人,做人要有原則,做人要有本分,不要輕易受別人影響,我想這便是我的家風吧。每個人對家風的定義不同,比如著名小品演員趙本山說人心要坦蕩,要學會放下,還要有信仰,不愛國的人他看不起;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用行走江湖多年經驗教子“吃虧妨,但當防欺詐”;當代著名作家莫言表示“我們家最主要的就是重視學習,重視文化,就是學上進,與人為善”;體壇明星姚明和作家陳忠實的家風都是“誠信第一”;湖南省著名書家石書紅先生認為家風是一個社會“核心價值觀”的體現等等。我家有五口人,父母,我,還有兩個疼我的哥哥。我們構造了一個快樂溫馨的大家庭。在學習上從小父母就教育我要好好學習,考上大學,然後可以找到好工作;在做人方面爸爸總是教導我要樂於助人,踏踏實實地做事,在生活上,我們家裡5人和睦相處,在節假日的時候我們會有家庭日,大家一起出去旅遊。平時我有不懂的方面,哥哥們也會給我講道理,讓我可以學習。

  我家的家風是和諧,有可能家人比較多的關係吧,親人的感覺會比較強烈,相反現在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獨子,這樣他們也就體會不到兄弟姐妹的感情了。我最喜歡家裡人其樂融融的感覺,尤其是年齡越來越大,更加深有體會,哥哥們都上班了,平時在家的時間也少了許多,所以大家在一起遊玩的時候就會尤其幸福。這就是一種和諧的幸福,爸爸媽媽平時總是讓我們兄妹幾個互相照顧,以後他們不在了,我們三個是最親的人。就像我國是一個和諧發展國家,不支援戰爭,因為這個只會給我們帶來災難,百害無一利。相反各國和諧相處,人們安居樂業,這樣國家安定,人們幸福,不是很好嗎?何樂而不為呢?

  有了和諧的家風就會有和諧的社會,這樣人們在社會中才會快樂的生活。所以我認為擁有和諧的家風是十分有必要的,我也希望以後的生活也可以很和諧,和諧地對待每個人,日子也可以和諧地過下去,傳承到一代又一代。

  我的家風,我傳承。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7

  孝順是一種美德,是對長輩們一種起碼的尊重和禮儀。其實人並不是一定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傳承好家風,孝順長輩,和睦相處,家家戶戶洋溢著歡樂和幸福,就是人世間最美的風景。

  我從父親口中得知,爺爺也是一個人民教師,年輕的時候是村裡出了名的孝順,對長輩說話時,絕不會有半點不尊重。我太婆生病時,爺爺著急萬分,一個人不顧辛苦,翻山越嶺從鄉下老家徒步跑到新昌城裡去買藥。後來,太婆終於得救了,爺爺才發現肚子餓得咕咕叫,腳底也磨穿了一個小洞。

  我的父親也是從小在爺爺的嚴格家教下生活的,尤其在對待長輩的禮節上。每次家中只有長輩在時,我父親總是特別彬彬有禮,甚至開車送長輩親戚回家。平常的爸爸總是幽默風趣,最愛開玩笑,但在長輩面前,會收斂,一臉虔誠,和藹可親。

  如此孝順的好家風,我也是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當母親開始嘮叨,我不會像往常一樣立刻頂嘴,而是仔細聽並牢記在心,領悟其道理,發現錯誤馬上改正,讓她不再天天為我勞累,如果你問我家的好家風是什麼,很簡單“孝”,這個字裡蘊含著我家代代相傳的美德,有著感恩的快樂!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8

  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曾以系列報道形式播出了持續很多天的專題節目《家風是什麼》,讓“家風”這個離我們有些遙遠的詞語瞬間成為被大家討論的熱點。家風到底是什麼?相信很多人一口答不上來,卻又隱隱想起什麼,也許是看到的一部電視劇,也許是讀到的一個故事,也許是要堅持的一種品質,也許就是一句掛在耳邊的不經意的教導。

  每個行業都有行風行規,而作為社會最基本的細胞—家庭,也有著歷久傳承的家風。家風是什麼呢?家風就是一種家庭規範,也是一個家庭內部的文化滋養,或者是有據可依的古法門規,或者是口口相傳的人生哲理。

  “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這是中宣部部長劉奇葆的感言。是的,家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也是一種有形的傳承。家風一般透過家規、家訓等有形的行為遵守,形成了一個家庭或家族無形的道德精神氛圍。自古以來,文化的家庭都是講究“家風”傳承,很多歷史上曾經顯赫長久的家族,都有自己獨特的家風、家訓和家教。泱泱華夏文明中,很多經典古籍都留下了家風傳承的影子,成為後世學習的典範,如《國語》、《論語》等許多典籍中都蘊含家風家教精神,《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更是成為家教典範。

  不同的家庭氛圍會塑造出不同的性格和處事之道。有的家訓處事公道,積德行善;有的則自私自利,背信忘義。因此,家風的純正與否直接影響著整個社會的風氣。

  好家風、好家訓是傳家寶。一些歷史故事中,我們也能窺見家風對後代為人處世的影響。我們所熟知的張英“六尺巷”故事,“千里家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這樣的胸襟與包容,化干戈為玉帛,很好的化解了鄰里之爭,傳為後世美談。而這種淡泊致遠、克已清廉的家風也獲得了其後代很好的傳承,張英兒子張廷玉三朝為官,清廉公正,學識過人,為史家公認的學者大儒,六尺巷在父輩那裡寬了六尺,而在他的心胸中又寬了萬丈,“心底無私天地寬”,無私的心胸因此坦蕩而無垠!

  家風雖小事,關乎大國治。家是最小的國,國是千萬家,家風相連形成民風,民風相融促成社會風氣。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社風清。傳承好家風,對社會而言,是一種巨大的道德精神力量。一個社會要和諧美好,弘揚家風不可或缺。當前,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也必須從一個家庭做起。尤其要重視家風和家教,突出價值觀和道德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每個家庭和每個公民的日常道德行為中,真正凝聚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最基本力量。

  好家風是祖輩經歷滄桑歲月,用智慧結晶出來的精神財富。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家風傳承的內容也應與時俱進,適時補充外延,做到與時代同歌,與發展共舞。特別是要與我們倡導的核心價值觀順接,要延伸至我們今天的時代主題中去,使得諸如環境保護、低碳生活、生態文明建設等要素增添到家風家教中,為這些好的倡導增添一份遵守與執行力,同時也使美好家風獲得新的發展空間而千載傳承。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9

  人是一種文化存在,人類歷史是一種文化的歷史。

  人類之所以超出其他動物,一是由於有個發達的大腦;二是由於有文化,以及文化對基因發生的誘變作用。家風是文化在家庭中的體現,是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一種滿足家庭成員可持續成長與發展的精神需求,並實際引領這種需求的意識存在。它使家庭成員能從中尋找到精神歸屬感,使家庭文化得以延續。與眾多文化相同,家風的核心是價值取向,並以價值為焦點向各個方向彌散開來,是常態家庭重要的文化資源。家庭成員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代際之間傳播家風就成為家教,對家教進行文字的提煉就成為家訓。所以,家教和家訓都是家庭文化的一種傳播方式,也是在家庭內部發生的文化過程。中國古人十分注重“正本”“慎始”,強調“正其本,萬物理。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並試圖從男女婚姻物件的選擇上實現這一目標,因為父母本人及其家族的血緣族姓關係、品格操行、胎孕情況這些都是子孫成長髮展之本。

  在中國數千年家風內容的組成中,“慈幼”是最基礎的部分,簡而言之就是“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愛護幼兒意識。慈幼在中國古代即實現了由家庭觀念轉變為社會習俗和國家制度的過程,中國曆代政府常將慈幼觀念見諸政策和法令,春秋戰國時期甚至將“慈幼”與“王霸”基業密切聯絡起來,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於掌。”家風的其他基本組成包括儉樸,強調勤儉為本;自立,“積財千萬,不如薄技在身”;自律,如“戒多言”“與善人居”“慎交遊”;立志,“志不立則智不達”;還有忠厚等。從另一個方面說,家風又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亞文化,以家庭為紐帶促進個體文化化,並使個體的精神世界與外在的既有文化融為一體,培養完美的人格。

  家風與社會主流文化有所不同,又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是整個社會文化譜系的組成成分。在一個良性社會里,政風、學風、民風、家風是相互影響的,端正家風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家風傳承樹美德作文10

  父母的友善和包容讓我在寬容、輕鬆的家風中成長。三十歲生子的我對兒子自是多了些溺愛與嬌慣,用親朋好友的話說“孩子的童年是在我們夫妻的視線里長大的。”為此,兒子從我們身上感受最多的就是親情和責任,我們用行動影響並帶動孩子。

  在我的童年記憶裡,父母是對工作狂,無論是居住在父親工作的學校還是母親工作的供銷社,那不足三十平方的住房還要兼作廚房和他們的辦公室,親朋往來、同事相處,耳濡目染,我們從父母身上學會了友善、包容、努力和勤奮。在物質匱乏的六十七年代,父母給了我們極其豐富的精神食糧——看書、認字、學算術。每學期開學,父親都要到縣城的書店訂購新書,每每給我們帶回新出版的連環畫,《雞毛信》、《地道戰》、《半夜雞叫》、《楊門女將》、《水滸》……我們姐弟手中的圖書曾令小夥伴垂涎三尺。再後來,父親買書的速度已不能滿足我們閱讀的需求,母親便帶我們從隔壁的書店借書,要麼就乾脆把我們放在書店裡,不少鄰居阿姨稱我們姐弟是“小書蟲”,不知不覺中,父母親培養了我們閱讀的好習慣。

  兒子出生後,豪無特長的我隨便拿本雜誌、報紙讀給兒子聽,無心插柳柳成蔭,慢慢地兒子也愛上了閱讀。尤其是接觸校訊通後,閱讀和寫作親近了我們的母子關係,徵文比賽、母子擂臺、書香活動……走進校訊通近十個年頭,我們不單單收穫了友情,還將閱讀和寫作繼續堅持下來,1733篇博文、22392條評論、1358100次的訪問量傾注了博友的關注與厚愛,更可喜的是我們家家庭書香氛圍愈來愈濃了。

  因為溺愛,所以關注。從兒子上學那刻起,我便成了全陪式老媽,從課文的朗讀背誦,到生字的聽寫,再到作文的書寫,即便是數學練習,我也是與兒子互換角色,相互出題、解答,然後交換評判,嫣然一副小同學模樣。最有趣的是分角色朗讀,每當學一篇新課文,或買一本新課外書,我和兒子交替閱讀,繪聲繪色,我們的閱讀偶爾也會吸引老公的注意力,主動擔當評判,那段時間,我和兒子都享受這種陪讀的學習方式。

  因為尊重,所以放手。從兒子讀初二開始,由於我缺乏立體感,對幾何輔助線方面的知識不但幫助不了兒子,有些思路還會干擾兒子,加上英語輔導班韓老師的建議,在徵求兒子意見後,我果斷採取了放手,只在背後默默地關注。放手後的兒子學習更自律,成績也呈飛躍式提升,最出乎意料的是,老公的介入改變了兒子的思維方式——注重有效學習。如果有放不下或不開心的事,就乾脆放下手中的作業,或在跑步機上健身,或在陽臺上滑滑板,或專注地盯著浴缸觀察魚苗、水草……一旦進入學習狀態,則心無旁騖,作業一氣呵成。那段時間,在老公的影響下,兒子熱衷於軍事、時事等焦點問題,有時飯桌上聽著父子倆談論國事、兵器、地理我竟一句也插不上口。

  因為理解,所以接受。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我家的教育模式不同,從幼小階段的賞識+陪伴,到初中階段的交流+溝通,再到高中階段的尊重+傾聽,兒子升入大學後,因為理解,對孩子的所作所為我們欣然接受。從高考後報考駕照,到高考志願的選擇和填報,我們只是被告知,偶爾的意見和建議也是僅做參考。班幹部、社團活動、班級秋遊、辯論賽、聆聽講座、參加作者售書活動……雖與兒子相距兩地,我們對兒子的大學生活並不感到陌生,豐富而精彩的大學生活讓兒子陽光而充滿朝氣。

  “今天是感恩節,祝爸爸媽媽小姨感恩節快樂!”“這次月考題挺難的,最後一個證明題沒搞定。”“今晚我們四個上晚自習回來,宿舍樓整面牆只有我們宿舍的燈是滅著的。”“這個週末打算與同學程序參觀周鄧紀念館。”“每晚自習回來,先寫會兒高數作業,再學會英語,準備四級考試。”“我週末辦了張學校的健身卡,365元/年”……小夥隔三差五的在微信裡描述他的大學生活。小夥的隻言片語,對我們而言是彙報,更是分享!感謝小夥與我們一起分享成長的精彩和快樂!

  不少同事說我教育孩子很成功,兒子爭氣、我省心,詢問我教育的秘訣。其實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凝聚著父母的愛,“孩子爭氣”、“家長省心”只是相對而言,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我只是多了些平淡和坦然,坦然接受孩子的一切——挫折、失誤、成績、精彩,更重要的是我們父母的言行,俗話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要求孩子做到的,我們家長要力爭做得更好。

  兒子高考後,曾說過這樣一段話“在與同學談論中,我曾自豪地對他們說‘我有一位愛讀書的爸爸媽媽,閱讀是我們家的保留節目,每天我們都能保證閱讀半小時以上,我家有著濃厚的書香家庭。我為有這樣的爸爸媽媽而自豪。’”兒子也曾在作文《我的爸爸》中寫過“我從爸爸身上學會了剛毅和堅持、友善和包容,爸爸帶我去旅遊、陪我做模型、教我修電器、跟我一起養寵物,爸爸在學習上的韌勁給我印象最深刻……”這就是家風的力量,從父輩到兒子,已經形成了一種文化延續和繼承關係,她像一種無形的力量,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每一位家庭成員,這種精神叫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