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設計方案> 【精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6篇

設計方案

【精選】設計方案範文彙編6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方案准備工作,方案是有很強可操作性的書面計劃。那麼我們該怎麼去寫方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設計方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設計方案 篇1

  活動名稱:兒歌《小老虎過生日》

  班級:大班

  時間:11月30日

  執教:聶世琴

  活動目標:

  1、透過觀看手偶表演,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中的對話。

  2、透過圖示的提示,學習朗誦兒歌。

  3、能和教師、同伴一起表演兒歌,體驗共同表演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根據兒歌內容,事先編排好手偶表演。

  2、與兒歌內容有關的圖示。

  3、幼兒事先做好小白兔和小狗熊的胸飾。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觀看手偶表演,初步理解兒歌內容。

  提問:剛才的表演裡有誰?小老虎給誰打了電話?它們是怎麼說的?(引導幼兒學說對話。)

  2、幼兒邊看錶演邊欣賞教師朗誦兒歌。

  提問:小老虎今天過生日,熱鬧嗎?它想了一個什麼辦法?它給誰打了電話?小白兔(小狗熊)是怎麼說的?小白兔和小狗熊來給小老虎過生日了嗎?它們說了什麼?小老虎又是怎麼說的?(教師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貼上相應的圖示。)

  3、教師邊指圖示邊朗誦兒歌。

  4、幼兒嘗試和教師一起看圖示朗誦兒歌2—3遍,教師針對幼兒朗誦時出現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

  5、表演兒歌。

  (1)幼兒自選胸飾,扮演小白兔或小狗熊,教師扮演小老虎,共同表演兒歌。

  (2)幼兒邀請客人老師一起表演兒歌。

設計方案 篇2

  一、課程名稱:感恩主題班會課

  二、授課題目:珍愛生活,感恩父母

  三、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使學生認識到我們應該對生活懷有一顆感激之心,增加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2、情感目標:使學生充分體驗到愛的存在和感恩的必要性。

  3、行為目標:學會感恩,用實際行動回報家人、社會。

  四、教學重點:

  讓學生懂得怎樣對待我們的生活,珍愛我們現在擁有的生活;並感激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無條件付出。

  五、教學思路:

  1、教師主導教學,整體引導、把握教學過程,學生為主體,發表自己的觀點、交流、討論、分享;

  2、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引導學生進行角色體驗;

  3、注重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

  4、運用動感、美感兼具的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六、教學準備:

  1、收集和熟悉有關感恩的資料

  2、搜尋相關的例項和影片短片

  3、製作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方法:情景匯入法、活動教學法、啟發式教學法等

  八、課時:一節課(40分鐘)

  九、教學準備:

  1、收集相關的照片與文章

  2、下載影片《說不出的愛—泰國感人廣告》、歌曲《真的愛你》、《天亮了》

  3、製作多媒體課件

  十、教學過程:

  1. 感念親恩(用時6分鐘)

  教師:播放泰國感人廣告《說不出的愛》,故事講述一位女兒對聾啞人父親的不滿與厭倦,卻在最後懂得父親說不出的深深的愛。

  設計意圖:透過感人的廣告渲染氣氛,讓學生對父母逐步有了感恩的意識。

  教師總結:父母對我們的愛很多時候是說不出的,為什麼說不出呢?因為處於叛逆期的我們,很多時候將這種深沉的愛理解為囉嗦、嘮叨,感受不到囉嗦、嘮叨背後所隱含的深深的愛。嘗試用心體會父母“說不出的愛”,心存感恩,讓一句簡單的話語充滿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碎的小事變得無比親切起來。心存感恩,知足惜福。

  2.體驗感恩(用時10分鐘)

設計方案 篇3

  教學內容:重點研讀理解尊嚴

  教學目標:

  1、能聯絡上下文理解狼吞虎嚥的意思。

  2、學習課文,抓住描寫哈默的外貌、神態、語言的句子體會尊嚴的含義。

  3、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時刻維護自己做人的尊嚴。

  教學重點:抓住重點語句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匯入:

  古人有餓死不吃嗟來之食的名言,是說做人要有尊嚴。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課文《尊嚴》,相信大家會從文中年輕人的做法中有更深入的體會。

  【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二、整體感知問題引入

  1、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麼事?

  2、下面讓我們走進年輕人的心靈世界,默讀課文,想想年輕人作為逃難人群中的一員,他和其他人相同的地方是什麼?畫一畫相關語句。

  【從整體入手,帶著問題讀文,為下面體會尊嚴做鋪墊。】

  三、深入研讀理解尊嚴

  1、彙報年輕人和那些逃難的人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出示兩組句子:

  樣子:(1)他們面呈菜色,疲憊不堪。

  (2)這是一個臉色蒼白、骨瘦如柴的年輕人。

  吃相:(1)這些逃難的人,顯然很久沒有吃到這麼好的食物了,他們連一句感謝的話也顧不上說,就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2)年輕人立刻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師:從這一處相同的地方,同學們感受到什麼,能談談嗎?

  師:此時,年輕人最需要的是什麼?(食物、水、溫暖、等)

  師:那他有沒有選擇這些呢?(沒有)

  2、對!同學們讀得很認真,理解也深刻。他並沒有直接接受食物,而是選擇了先幹活,後吃食物。課文在描寫這一部分時採用了什麼敘述方法?(對話)

  師:下面同學們就默讀課文第2-5自然段,找出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三次對話,並用筆在書中標註出來。

  生默讀課文,找出三次對話。

  (1)師誰願意來說說第一次對話在課文的哪一部分並讀出來。(第二自然段)

  師: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一次對話,想一想,這個年輕人給留下什麼印象?是透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在書中畫一畫。

  學生自由讀課文,在書中畫出有關句子。

  學生彙報。

  師:作者從年輕人的外貌、動作、語言來對這個年輕人進行了描寫,你認為年輕人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彙報,師板書:自尊

  師:那年輕人說話時應是什麼樣的語氣?同桌之間互相練讀。

  指名分角色朗讀。

  (2)、當年輕人聽到傑克遜大叔告訴他沒有活需要做時,年輕人又是什麼樣的態度呢?

  請同學們小組合作學習年輕人與傑克遜大叔的第二、三次對話。在這兩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是透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用筆畫一畫。

  小組討論,在書中畫一畫,議一議。

  師:誰來說說第二次對話中年輕人又給你留下什麼印象?是透過哪些語句感受到的?

  師:範讀年輕人說的話,三個不字加重語氣。

  師:透過我們自學了第二次對話,你對年輕人又是怎樣認識的?

  生彙報,師板書:講原則

  師: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同桌練讀,指個別組讀。

  師:評一評,他們讀的怎麼樣?

  (3)傑克遜大叔為了能讓年輕人早點吃上早飯,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可是,年輕人接受了嗎?哪一組願意彙報第三次對話。

  師:這時,在你的心目中,年輕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生彙報,師板書:自強

  師:那我們該用什麼樣的語氣來讀呢?

  學生小組內練讀,指名讀。

  師生互評。

  師:傑克遜大叔該用什麼樣的語氣讀?透過哪個詞語感受到的?

  3、正是由於年輕人的高尚品格才深深打動了傑克遜大叔,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這正是對他高尚人格的肯定和讚揚。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傑克遜大叔是怎麼誇他的?

  生齊讀:別看他現在什麼都沒有,可他百分之百是個富翁,因為他有尊嚴!

  師: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師小結:年輕人擁有了這麼多的高貴品質,但還要經過不懈的努力與追求,他才能獲得成功。板書:努力

  師:最後他成功了麼?齊讀最後一個自然段。

  【抓住重點句子理解,談體會,培養學生的研讀能力,表達能力。】

  四、知識延伸

  1、上節課,老師佈置了一項作業:收集哈默的生平事蹟材料,哪位同學能介紹?(生彙報)

  2、多了不起的哈默呀!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我們又是如何選擇呢?

  學生彙報。

  師總結:同學們的說得很精彩,其實老師只想告訴你們:在生活中,無論遇到什麼事,都應處處維護自己的尊嚴!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

  【課內外結合,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尊嚴對一個人的重要。】

  五、佈置作業(落實日日清)

  以《尊嚴給我的啟示》為題寫一篇讀後感。

  板書設計:

  7

  尊嚴

  (自尊+講原則+自強)×努力==成功

設計方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西瓜裡面有很多的汁水,學習使用不同的工具來取西瓜汁。

  2.體會動手操作的樂趣,提高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西瓜若干,小刀,盤子,勺子,榨汁機,吸管,筷子,一次性杯子,抹布,記錄表(分為猜想和實驗兩部分)。

  活動過程

  1.出示西瓜,猜想引入活動。

  師:昨天,我們從西瓜地裡買回了許多西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嚐嚐它們的味道吧!西瓜怎麼吃,你們誰知道?

  師:其實呀,西瓜除了可以切成一塊一塊地吃,或者切成兩半用調羹舀著吃,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做成西瓜汁來喝。今天,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從西瓜裡面取西瓜汁。一起來取西瓜汁吧!你們有什麼好辦法?

  發放記錄表,請幼兒在記錄表上把自己設想的方法記錄下來。

  (幼兒的辦法很多,有用調羹舀出西瓜肉後用筷子搗的,有用調羹壓的,有用榨汁機的,還有直接用手擠的……)

  2.分組實驗,教師參與到實驗中去,鼓勵幼兒自由選擇工具去驗證設想。

  師:每個小朋友都想出了不同的方法,到底行不行呢?我們動手試一試,然後把你試過的能取出西瓜汁的工具記錄下來。

  幼兒分組實驗,教師觀察,隨機指導,提醒幼兒注意安全,同時詢問幼兒的操作方式,幫助幼兒用比較準確的動詞描述自己的操作方式。

  3.幼兒互相交流,分享實驗結果和方法。

  請幼兒表述自己的操作,重點引導他們用合適的動詞來表述。

  (最後幼兒發現,所有的工具都能取出西瓜汁,因為西瓜的瓤比較松,西瓜的汁水比較多,很容易取出汁,大多數幼兒使用了三種以上的工具進行操作。)

  4.一起品嚐西瓜汁,並把西瓜汁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一起分享。

  說明

  幼兒科學活動是一個啟發、引導幼兒主動探究的過程,活動中,我讓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猜想和判斷,並作記錄,是因為,假設往往是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經驗的前提,帶著自己的假設做實驗,才是真正讓幼兒“用做科學的本來方式學習科學”。幼兒在活動中按自己的想法作用於物體,真實地感受、記錄結果,驗證自己的猜想,這一完整的活動過程培養了幼兒初步的科學態度,以及初步運用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取西瓜汁相對於取其他水果汁要方便得多,而且西瓜的汁水多,容易看到成效,每個幼兒都能在活動中收穫成功。西瓜汁是紅色的,是幼兒喜歡的顏色,所以,在整個操作過程中,都伴隨著喜悅和快樂中班科學教案西瓜說課稿。

  活動反思

  西瓜是幼兒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水果,同時,也因其個大、綠皮紅瓤、清涼多汁等特點,深受幼兒的喜歡與關注。這種貼近幼兒生活和心理的活動非常容易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和動力。生活化的學習內容,加上豐富的環境資源和便捷的操作材料支援,為幼兒的主動學習和科學探索提供了重要的前提和保證。

  整個活動中,我充分利用了自然環境和周圍生活的教育資源,擴充套件了幼兒的科學學習空間,始終讓幼兒帶著各種疑惑和問題,運用觀察、詢問、記錄、操作等積極的方式去主動發現、探索,在互動中充分自主地體驗、感受、學習

  從活動現場來看,每個幼兒都是百分百地投入,他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記錄、觀察、交流,獲取自己想要的經驗,選擇自己喜歡的工具,實踐自己的行動方案,自己動手,自主體驗,主動權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孩子的內心感受得以體現,主體性獲得發展。

  幼兒園的活動是教師和幼兒共同建構的,教師要不斷追隨每個孩子的興趣、生活、年齡特點和個性特點,根據現場的變化,不斷用智慧、靈感與孩子展開分享和對話。因此,設計活動時我十分注重關鍵性問題的提出和把握,活動過程中我也十分注重幼兒的反應,鼓勵幼兒積極互動,分享彼此的發現和經驗。活動中我發現,大多數幼兒能大膽地表達自己的體驗和感受,願意與同伴分享自己的經驗,語言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分享合作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參觀活動還提供了幼兒與他人交往的機會,在與他人的互動中,幼兒體會到交往的效果與快樂,交往技巧也得以提高。

設計方案 篇5

  啞鈴是健美訓練的重要器械之一。它猶如一把錘子和鑿子,能雕塑身體的每塊肌肉。只要有一副啞鈴和一條長凳,你就能隨心所欲,進行種種健美訓練,所以對於老年人而言,啞鈴是非常適合進行力量練習的器械。各部位的訓練方法如下。

  1. 下背部 站立,手持啞鈴彎腰後做直臂上舉動作(同舉重運動中的抓舉動作)(圖1)。與槓鈴相比,舉啞鈴能減少對脊柱的壓力。再者,用啞鈴做動作也更舒服。

  2. 小腿部 站立,手持啞鈴進行單腿提踵練習(圖2),比用小腿機訓練效果更好。也可腳前掌踏木板,將啞鈴放在膝蓋上(需手扶)進行單腿或雙腿坐式提踵練習。

  3. 背部 用一隻或兩隻啞鈴做俯身划船練習(圖3)(單臂划船對背下部更安全些),與槓鈴相比,能使背部肌肉增長得較快。

  4. 胸部 仰臥凳上,用啞鈴做平臥推、上斜推和下斜推(圖4),比用槓鈴做更有利於肌肉的增長,因為它能更廣泛深入地刺激肌肉。也可在俯臥下用啞鈴做多角度的飛鳥練習,以發展胸肌的各個部分。

  一個很好的練習方法是做完一組啞鈴飛鳥之後,立即做一組啞鈴仰臥推舉練習。這樣練不僅效果好,而且能減輕肩部負擔,避免運動損傷。

  5. 肩部 各種形式的啞鈴練習都可發展肩部肌肉。比如,用啞鈴做側平舉、前平舉和俯身飛鳥練習(圖5)來發展肩部三角肌的中束、前束和後束。發展斜方肌可採用手握啞鈴聳肩或做直臂繞環練習。

  6. 肱二頭肌 手握啞鈴彎舉(屈肘)(圖6)是許多健美冠軍用以練肱二頭肌肌“峰”的一項最佳練習。不同方式(肩關節不同屈曲或外展角度情況下)的啞鈴彎舉能使上臂更加粗壯,而且從後面看肌塊分離,清晰突出。

  7. 肱三頭肌 用啞鈴做單臂或雙臂頸後肘關節屈伸(肘朝向前方)練習(圖7),可使肱三頭肌發達。練習時可將啞鈴儘量放低,以加強訓練效果。

  8. 前臂 啞鈴正握(掌心朝上)腕彎舉可發展前臂內側肌群(圖8);發展前臂外側肌群則反握彎舉。

  9. 大腿 腳後跟墊塊小木板做啞鈴負重深蹲練習(圖9),可發展股四頭肌。如果俯臥在長條凳上腳夾啞鈴做彎舉(屈膝)練習,則可發展股二頭肌。

  10. 腹部 仰臥,手握啞鈴置於腦後,收腹起坐(圖10),可練上腹部肌肉;收腹舉腿(上體不動)可練下腹部肌肉(可用腳夾啞鈴以使鍛鍊強度增加)。

  以上內容每次可選4~5個部位,每個部位練習8~10次,每週3~4次為宜,應量力而行。

  伸腰訓練器

  器械功能:主要鍛鍊腹部肌肉和大腿肌肉,還可以鍛鍊上肢力量、四肢的靈活性和下肢的彈跳力。

  1. 直角支撐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者坐在伸腰訓練器上,兩手抓住欄杆,雙臂支撐,成空中直角姿勢。

  鍛鍊效果提示:老年組2~5次,中年組3~8次。

  2. 後橋練習(可伸直腿或屈腿做練習)

  練習方法:兩腿伸直坐在訓練器前斜面上,兩手抓欄杆,然後向後伸腰。

  鍛鍊效果提示:老年組2~5次,中年組3~8次。

  3. 支撐跳躍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者面對伸腰訓練器,兩手抓欄杆,屈腿跳過,當兩腳落地後,迅速屈腿跳回原地。

  鍛鍊效果提示:中年組3~8次,老年組應量力而行,上肢力量差者不宜做。

  4.高位俯臥撐練習

  練習方法:練習者面對伸腰訓練器,兩手抓欄杆,做俯臥撐練習。

  鍛鍊效果提示:老年組6~12次,中年組8~16次。

設計方案 篇6

  多個不同行業的分子公司的薪酬管理如何能夠準確到位,避免“一抓就死,一放就亂”的尷尬境地?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型別的員工薪酬水平與薪酬結構如何體現集團管理的統一性與差異性?

  概況地說,集團企業薪酬設計主要要處理好以下幾個關鍵問題:

  1.在薪酬管理上,可制定具有普適性的薪酬管理制度,作為薪酬管理的“憲法”,體現集團管理的統一性。集團薪酬管理的“根本大法”具有“普適性”,為薪酬管理的“母制度”,體現集團在薪酬管理上的統一性。內容包括但不限於:薪酬分配原則、薪酬總額決定機制、薪酬形式與結構、基礎素質津貼(包括學歷、職稱、工齡等)核定依據與發放標準、薪酬調整辦法等。

  在集團薪酬管理制度這部“根本大法”下,另行制定針對性的系列薪酬子制度。這些系列子制度是在集團薪酬管理制度相關規定下制定,不得與集團薪酬管理制度這個“母制度”相違背。

  2.在薪酬水平上,透過橫向、縱向兩個維度的價值評價工作,來確保薪酬的內部公平性。

  橫向評價指在集團成員單位之間開展“組織價值評價”,確定各成員單位在集團內部的相對重要程度,橫向評價結果將決定各成員單位負責人收入水平,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各單位平均收入水平。

  縱向評價指在各成員單位內部開展“崗位價值評價”,確定各成員單位內部崗位的相對重要程度,縱向評價結果將決定各成員單位內部各崗位的收入水平。

  在各成員單位之間,匯入“組織價值評價模型”,透過組織價值的差異來體現薪酬水平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