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承天寺夜遊> 記承天寺夜遊心得

記承天寺夜遊心得

記承天寺夜遊心得

  《記承天寺夜遊》抒發了作者貶謫的悲涼,人生的感慨,賞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閒——種種難言之隱盡在其中,胸懷憤懣又自嘲自解的心態。

  蘇軾《記承天寺夜遊》研讀心得

  蘇軾詩文,在文壇上最大的貢獻是,一改唐五代盛行的纖巧柔媚、婉約綺麗之風,從題材、內容、寫作手法等各方面開曠達豪放之先河。因此,蘇軾詩文被人傳唱不絕的往往是“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式的灑脫奔放。

  但是,細究其詩其文,我們卻很容易發現,和很多因宦海沉浮,而文風大改的文學大家一樣,蘇軾也因官道坎坷而深諳世事,詩文風格有了明顯的分界。

  如果說,以“烏臺詩案”為界,蘇詩文前期是飄逸靈動、汪洋恣肆、精新奇巧,讓人讀來暢快淋漓的話,那麼,被貶黃州之後,其詩文風格則轉向了坐看雲捲雲舒、笑談疾風驟雨的閒淡寧靜,有了更多的禪意佛理。《記承天寺夜遊》即是一篇代表了其後期詩文風格的名篇。

  《記承天寺夜遊》一文,統共85字,卻是一篇值得揣摩,甚至是值得“臨摹”的佳作。

  一.逆境中的高深立意

  作者何以寫作此文?為己。放在今天,就是一篇日記而已,把今天發生的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夜遊承天寺——寫了出來。用我們今天的話譯出來,是一篇多麼簡單,多麼平凡的一件事情。那麼,其立意之高遠、之深刻從何而來?

  文題告訴我們,此文所記乃“夜遊承天寺也”,何以夜遊?且地點是承天寺?文首告訴我們,夜遊時間是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一個曾經的科考舉人,官場驕子,當是“案牘”纏身,何以有此雅興?

  連作者都自問:“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今夜有何特別?

  心境不同矣: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此兩人:蘇軾、張懷民,倆“閒人”,遭貶謫,被流放之人。

  元豐二年,蘇軾因與當庭宰相王安石政見不合,為“新政”中人所不容,遂興“文字獄”,蘇軾因詩獲罪,下獄御史臺(又稱“烏臺”),遭受103天的審問折磨,幾次瀕臨被殺境地。次年元月,被流放至黃州任團練使,但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說做著有職無權的閒官。果然是閒人一個啊,曾經胸懷報國惠民之大志,而今落得朝不保夕之境地,在黃州一呆四年,心境該是何等淒涼?

  但是我們細品此文,既無悲秋傷月,更無滿腔憤懣。少許失意,間有不平,但都是那麼地輕,那麼地淡,更多的卻是對世事的洞察,對人生的頓悟:追名逐利之人,趨炎附勢,在宦海中起起伏伏難以自拔,哪有閒情逸致靜享這清虛冷月之仙境?自己儘管遭不平之待遇,但能有此佛境可參禪,能有此美景可品評,實在也是人生之一大幸事。那些糾纏不清的官場世事,那些忠貞為民確遭貶謫的`失意,都在這靜謐的佛院中,如水的月光下化開,變淡。

  人生之事,失意常十有八九,有志同道合之友,有如此美景,這般寧靜的心境,足矣。

  此為本文立意,不糾結於自己心中的憤懣,不強調自己超乎常人的苦處,而是苦中尋樂,逆境中尋出路,以一種恬靜淡泊的心境去對待世事變幻。人閒,心靜,淡泊,安閒自適。其立意之深之遠如此可見。

  二.失意中的純美意境

  官場不得志,人生不盡歡,但是作者的筆下,給我們的卻盡是美。

  不愧為詩文畫全才,信手拈來,就勾勒了一幅“月光竹影”圖:“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此景純美:月光澄澈如水,竹影斑駁如畫,“水”上浮著、漾著“藻、荇”,虛實、靜美、動感,就這麼組合在了這18字之中。或許把月光喻為水,把竹影看做荇,都只是作者一時之感,但妙就妙在,蘇軾這個大文豪不僅善於捕捉事物之美,更善於描繪腦中稍縱即逝的奇思妙想。

  更妙的是,曾經遭受如許磨難的蘇東坡,在難以入眠之夜,在失意難以排解的狀況下,也只是寥寥幾筆,點到即止,“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不必更多的哀嘆,也不必矯情地抒情,兩問一答,一切盡在不言中。

  三.敘、繪、議的完美結合

  此文堪稱表達方式完美結合的典範:由事貫穿,有景有情。記敘、描寫、議論抒情巧妙結合。先敘:交代時地人事,48字;自然順承:描寫,繪一幅竹影冷月圖,18字;最後抒情議論:19字,道出此時此地之事、之人、之景實乃人生大幸。

  其次,此文表現手法細膩傳神。“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一句,生動貼切的比喻,化靜景為靈動,實景虛寫,不多費一點筆墨,卻不欠缺一點美感。簡、美宛如詩歌。

  作者此文,短短85字,讀來流暢自然如行雲流水,細品之下,則是字字珠璣惜墨如金。此文很好地體現了蘇軾文章藝術境界上的理念:“如行雲流水,初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行,常止於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態橫生。”(《答謝民師書》)

  四.獨具匠心的巧妙結構

  最巧妙的文章結構也一定是最自然的。品讀此文,我們甚至忘記了此文之結構,作者一氣呵成式的行文結構,天衣無縫。記敘——描寫——議論抒情,事——景——情,如此結構恰如諸多名家名詩,借事喻理,借景抒懷,由事入景,由景入情,結合緊密。作者寫作此文,其匠心蘊於自然之中,其作文功夫,與其詩詞並駕齊驅。

  此外,蘇軾此文,從詳略處理上看,其獨到之處顯而易見:敘事部分,尋友夜遊,張懷民,何許人?作者為何偏去尋他?作者不費一墨,因為我們可以從文末了解:“閒人如吾兩人。”何必贅述?又如寫景部分,寺院中當有其它景緻,作者何以只寫明月、竹影?文末又告訴我們:“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取的就是天下人身邊都有,卻非人人都能共賞的景緻呀!非“如吾閒人”,哪來心境?另外,此為的語言精闢凝練也是一絕,上文有所涉及,在此不作一一贅述。

  綜上所述,蘇軾的《記承天寺夜遊》一文,恰如一株文學奇葩,無論從其立意選擇、文章意境,還是寫作手法、文章結構等等各方各面,均是一篇文質兼美之作。放在今天,就是我們學生學習寫作的典範。

  記承天寺夜遊的啟示

  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裡,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一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一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一層敘事,樸素、淡泊而有自然流暢.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庭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者耳.

  蘇軾是有宋一代文學大家,宋文、宋詩、宋詞都在他的手中達到了高峰,其中蘇軾的敘事記遊之文更是在文學史上為後人樹立了典範.他的遊記中,敘事、抒情、議論三種功能常常是結合得水乳交融.這方面的例子很多,這裡,我要向大家介紹是蘇軾的著名小品文《記承天寺夜遊》.

  全文分三層,第一層敘事.首句即點明事件時間“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時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至黃州為團練副史已經四年了.這天夜裡,月光照入他的房間,作者本欲就寢,怎奈被這美好的月色所迷,頓起雅興,但想到沒有同樂之人,遂動身去不遠的承天寺尋張懷民.張懷民和蘇軾一樣,亦是被貶至黃州來的貶官,他和蘇軾的友誼相當篤厚.當晚,張懷民也還未睡,於是二人一起來到院子中間散步.這一層敘事,樸素、淡泊而有自然流暢.

  第二層寫景.作者惜墨如金,只用十八個字,就營造出一個月光澄碧、竹影斑駁、幽靜迷人的夜景.讀者自可以發揮想象:月光清朗,灑落庭中,那一片清輝白茫茫一片好似積水空潭一般,更妙的是,“水”中還有水草漂浮,遊蕩,於是乎恍恍然便如仙境一般了.作者的高妙之處在於,以竹、柏之影與月光兩種事物互相映襯、比擬、比喻手法精當,新穎,恰如氣氛地渲染了景色的幽美肅穆.

  第三層便轉入議論.作者感慨到,何夜無月,何夜無竹柏,可是有此閒情雅緻來欣賞這番景色的,除了他與張懷民外,恐怕就不多了,整篇的點睛之筆是“閒人”二字,蘇軾謫居黃州,“不得籤書公事”,所擔任的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官,與儒家的“經世濟民”之理想相去甚遠,即所謂“閒人”之表層意義,它委婉地反映了蘇軾宦途失意的苦悶;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月光至美,竹影至麗,而人不能識,唯此二人能有幸領略,豈非快事!蘇軾的思想橫跨儒釋道三家,這便使他的處世態度有極大的包容性,可以說是寵辱不驚,進退自如.當然,他在逆境中的篇章更能折射出他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