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清明作文(通用15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過清明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過清明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它描寫了清明節時,陰雨綿綿的景象。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傳說為了紀念介子推而設立的。今天,就是清明節。
早上,我早早的就起床了,因為今天我要和家人去掃墓。大約行了一個小時的路程吧,就到了。一路上,霧氣繚繞,只能看清二十米之內的東西。走在路上,彷彿走進了牛奶浴場,又好像進入了仙境一般。道路兩旁全都是樹木,好像一位位綠色衛兵,指引我們回家的道路。啊,終於回到了村子裡。我剛一下車,一股新鮮的空氣便迎面撲來,還摻和著春天的花香、草香、樹香。看,那棵樹上棲息著幾隻小鳥,一聽到大一點兒的聲音,就撲稜稜的飛走了。
我們步行走去老爺爺(外公的父親)的墳墓。到了小橋,我們順便向左面瞧了瞧,那是一棵樹,因長得像看孔雀,故名“孔雀樹”。走過了小橋,就到了。我和比我小三歲的小姨走在前面“引路”(其實就是在前面狂奔)。從那一排排墓碑中找到老爺爺的。我們獻上鮮花和食物,改變了以往的祭祀方式,沒有燒紙放炮,而是用現代的方法來表達我們的心意。我用隨身攜帶的小手帕擦去了墓碑上的塵土,又和家人在一旁栽了兩棵樹。挖坑、栽苗、培土、澆水,一系列的動作顯得很熟練。前幾年我們栽的樹已經成活了,有小樹苗長成了參天大樹,願這兩棵樹也能健健康康地快樂成長吧。我拿出一封信,一封沒有寄信人,沒有收信人的信,也是一封寄往天堂的信,放在墓碑下面。信中寫到:老爺爺,雖然您已離我們遠去,但我們也時常懷念您。祝您在天堂一切安好,我們這兒,也很好……不久,大家也都表達了自己的心意,我們告別了老爺爺,回到了家。
文明祭祀,禮讚生命,讓我們一起用現代的方式來詮釋愛與懷念吧。
過清明作文2
清明節前,老師教我們學習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我揹著這首詩,眼前出現了幾幅圖畫:牛毛一樣的細雨像在織著一片輕紗;雨中嫩綠的柳樹像一團煙霧;牧童騎在牛背上,手撫短笛信口吹出悠閒的小曲兒;行色匆匆的詩人從小路上走來,細雨沾溼了他的衣衫;遠處的杏花林像一片紅雲,一角酒旗斜斜地飄著。
感謝詩人優美的詩句,使這樣清新的畫面千年流傳,清明節期間,我去尋找這些美麗的圖畫。
田野裡,綠油油的麥苗一望無邊,一朵朵野花在陽光下爭相開放,湖裡的水清澈無比,水中小魚歡快的遊著,幾隻野鴨在湖面追逐……
公園裡,怒放的玉蘭花像一支支小小的火炬,連翹花像一個個金黃的小喇叭,滿樹的杏花像燦爛的朝霞,柳樹嫩綠的枝條像春姑娘的長辮子……
陽光暖暖的,微風柔柔的,蔚藍的天空像洗過一樣,我和父親放風箏,我的燕子風箏高高地飛在藍天上……
今年的清明節雖然沒有紛紛細雨,但我仍然陶醉在這些美麗的圖畫中。
過清明作文3
又是一年清明節 ,又叫掃墳節,也就是我們祭奠 死去的親人,去給他們上墳的日子。
今日 我起得很早,因為我要去鄉下給爺爺 上墳,爺爺的墳墓在我們隔壁的一個縣城,坐車大概要一個來小時,一路搖晃著不知不覺就到了,一下車,哇!人真多呀!縣城的,鄉下的今日都聚到了一起。我們先到街上買了些小紙作就上山了,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的清明節可不一樣哦,陽光 明媚的,大老遠就能看見山上的祖墳,我們先到了老爺爺的墳上,按照我們這裡的風俗,先要除掉墳墓旁邊的雜草,然後再進行祭祖儀式,由於今年政府規定不能在山上點香燒紙,以免引起火災,所以我們只是象徵性的在墳上壓了些紙錢,在墳墓旁邊圍上了我們親手採摘的映山紅。
掃完了老爺爺的墳墓,我們又得掃爺爺的墳墓去,翻過了一座山就到了,爺爺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輕的,到了爺爺的墳墓上,奶奶 就想起了爺爺的許多往事,嚎啕大哭起來,受她的影響,大家不免都有些傷感的情緒,同樣我們也是把爺爺的墳墓清理了一下,壓上了香紙,就下山了。
一日的掃墓 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雖然爬山有些難,但是我還是跟著隊伍順利的完成了這次活動。我喜歡清明節這一日。
過清明作文4
古人云: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今天是清明節,我又想起唐代大詩人杜牧的經典名句。今天沒有像往年一樣下雨,暖暖的春風吹在身上,給人 絲絲暖意。
寫完作業,我和媽媽去逛商場,到了買飲料的地方,看到許多人的`推車裡、籃子裡都放了許多罐頭,我十分不解,問媽媽。媽媽說:“應該是罐頭降價了吧!”我點了點頭。但問了服務員阿姨 後,知道媽媽的回答是錯誤的,罐頭根本沒降價,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只聽有人說了一句:“媽媽給閨女買罐頭!”我高興極了,心想:以後每逢清明都可以吃罐頭了!
第二天,我們回了老家——去給奶奶上墳。走在墓地裡,一陣陣悲涼湧上心頭。我看到大人們將買了的紙錢用手劃開,呈一個花形,紙紙上印滿了金幣、紙錢……,在奶奶的墳旁,看 著燒掉的紙變成灰被風吹到了天上,我想:為死去的親人燒紙,就是要給他們送錢,將自己的哀思化為美好的祝願,將祝福帶給死去的親人 ,這就是人們美好的遐想吧!
我站在奶奶的墳旁,望著遠處的桃花、杏花、梨花……都含苞欲放,光禿禿的柳樹枝上也長出了嫩綠的柳條,無不迸發出春天的活力!深吸一口氣,如同吮吸著春天的甘露,沁人心脾!!
這個清明節,使我懂得了許多,想起了許多……
過清明作文5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了,家家戶戶都關門閉戶回老家過清明,我家也不例外。而鄉下與縣城的清明過得猶有不同~
一早,鄉親們就紛紛起床,做著過清明的準備。在家吃完早飯,我和爸爸乖乖地等著隊伍的到來。不久,外面傳來“咚囉”聲。鑼聲,鼓聲,喇叭聲響成一片,猶如一曲交響曲,也似一場雷雨奏:喇叭的“嘀嘀”是閃電的預報,鼓得“咚咚”是雷公的來臨,鑼的“啪啪”是雨姑娘的腳步。聽到這些,不用說,一定是隊伍來了。我和爸爸加入隊伍,跟著領頭走。
半晌,人多了,腳重了,腿痠了,而我們面臨的是一條曲曲折折的山路。那山路可不好走,怪石嶙峋的,何況我還要背一面大旗子。誒~累死我了,汗流浹背的。咦?怎麼停下了?要休息麼?太好了。“噼啪……”嚇得我魂飛魄散,原來是放炮啊!我們拜了拜。連路這樣停停走走的,沒有進率。前面有一間屋,我們在那兒停了停,可以暫且休息。誒喲~終於可以停停我可憐的小腳了。嗚~都起泡了。這一路,我可受了不少苦,加上那旗子總是對那些花花草草有興趣,聊上了,就捨不得走了,非得讓我死拉硬扯。又要走啊?那我的腳還不得磨出血?走了許久,我們繞了一大圈,又回到原點。啊!是到吃午飯的時間了。我們小孩大人都聚在一個處領食物,可領回的卻是一些糖果與泡麵。我走了那麼久,腳都起泡了,吃泡麵充飢?我的天,算了,有的吃就好!
吃完午飯,又要出發,不過是坐車去。一部分還是坐我爸爸的車去呢!因為是我爸爸開車,所以特別優待~嗯,吹了一陣子風,又要下車行走,不過有好的待遇。我們停在一條鐵樓梯前,而好似一條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鐵龍。要爬那麼高,為的是讓我們消耗精力,好吃已準備在梯後的餅。當然,水是不可少的。不久,我們繼續行走,終於來到目的地。我走了那麼久,就是想吃這一頓豐富的晚餐。在小房間結完帳,我們就要用餐了!
好吃好喝的應有盡有,有豬肉炒土豆、牛肉、蝦炒香腸、蘑菇湯、果汁……都是我的最愛。吃一頓大餐,走了那麼久也是值得的!
清明節,這一天我是快樂的,這一天我是充實的,這一天我是會心的~
過清明作文6
清明時節雨,我漫步鄉野,任飄灑的雨絲輕撫我的臉頰。
四月的田野是一片蔥綠,鬱鬱蔥蔥的禾苗努力抬頭享受這春天的饋贈,路旁零零散散點綴著幾朵野花,粉的,藍的,黃的,在這雨水的沖刷下顯得格外清新明豔。清明,大多數人家都出去給祖宗上墳,房屋沉寂在一片朦朧中。
我路過一處雞舍,公雞頭頂一個鮮紅的雞冠,安然漫步在雞舍中,享受這狹小的溫暖;一隻老母雞蹲在角落,看樣子是要孵小雞,雞舍裡還有一隻鴨,扁扁的嘴巴發出“嘎、嘎”的叫聲,不覺使人覺得有些滑稽。
我走著,不顧雨水浸溼我的衣物,竟到了一棵柳樹下。這棵柳樹顯然是有些年月了,滄桑的、褐色的樹皮包裹著的枝幹撐起了它一頭髮絲般亂的柳絲,柳絲隨風擺動著,一片深綠在我眼前晃動。雖無小池作伴,我卻是感受到了賀知章筆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的詩情畫意。
我繼續走著,雨和風纏纏綿綿,清明時節,遙想那些寄託對去往遠方的親人的思念的人兒,我心中竟是平白無故地添了幾分傷感......
雨漸漸停了,村上升起縷縷炊煙,已是午時,該吃飯了,我聽見母親在喚我的小名,揮揮手,朝家跑去......
過清明作文7
清明既是一個節氣,又是一個節日。今年的清明節,我們全家回長治的老家感受了一下家鄉的清明節。在我的想象中,模糊地意識清明就是上墳、燒紙、祭拜祖先,感覺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是透過兩天的觀察和生活,我才發現,原來清明有著它獨特而且豐富的含義。
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我在城裡長大,理解不了這是為什麼。和爸爸到田裡找姑姑,發現她們都非常忙,有一個叫做旋耕機的大傢伙突突的跑來跑去,姑姑說,那就是耕地,要準備下種了。原來,清明正好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氣溫回升,正適合播種,所以就有了種瓜點豆。爸爸說,節氣就和人的成長是一樣的,什麼時節就要幹什麼事,錯過了就非常難補救了。
清明正日子到了,一大清早我們帶上果品、紙錢等東西沿著彎彎曲曲的田埂徒步來到祖墳,先把果品等擺好,再點燃紙錢,然後磕頭跪拜祖先,最後大家一起還要為祖墳添上幾把新土,待到紙錢燃盡,簡潔質樸的儀式就結束了。
告別奶奶、姑姑等親人,和爸爸媽媽踏上回家的路程,這次清明節祭掃的情景仍在我腦海裡浮現,在這樣意義深刻的日子裡,我又一次深刻的感受到了祖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中華民族講究百善孝為先,家鄉人正是透過這樣一種形式,教導我們記住先人,記住歷史,讓我們把優良的傳統代代傳承。
過清明作文8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到,我們全家商量好一塊去祭奠爺爺。大姑媽在專心致志地剪紙錢,那碩大的白紙轉眼間就變成一個個小巧玲瓏的紙錢,送給遠方的爺爺。奶奶和我媽媽在包餃子,把我們對親人的的思念一起包進去。爸爸和大伯在準備貢品:蘋果,香蕉,還有爺爺最愛喝的白酒。
一切準備停當以後,我們全家都去墓地。在那裡,逝去的人們安睡在那裡。爸爸和大伯用鐵鍬把墳上的荒草盡力鏟去,又添上許多新土。大伯幹得汗流浹背,我還是看得出他的心情很沉重。北風呼呼的吹,彷彿蒼天跟我們一起嗚咽;時而捲起陣陣黃沙,為爺爺遠行墊路。我們把帶來的水果、水餃等貢品恭敬地擺放在那裡,虔誠的蹲下;從大口袋裡捧出剪好的紙錢;一張、一張,慢慢地引燃。火苗歡快地跳動,把我們的思念帶給遠方的爺爺。大姑媽嘴裡低聲祈禱,祈求親人保佑我們平安。燒完紙錢,我們又鞠四個躬,大家的眼圈都紅紅的。我輕聲地告訴爺爺:“爺爺,我想您,好想好想的……您一定想我們吧。您放心吧,我已經長大,我會照顧自己會照顧奶奶的。明年清明我們還會來。”其實,我們應該經常來才是。
到家以後,我總圍著奶奶轉,跟奶奶說話,給奶奶唱歌;奶奶別提多開心。爸爸媽媽都誇我懂事。今年的清明節讓我懂得活著的意義。我想,我要熱愛生活,尊敬家人,孝敬父母,爺爺才會在九泉之下安息的。
過清明作文9
今天是4月4日,是中國傳統節日清明節的前一天。早上,我很早就被叫醒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人要一起去奶奶家,準備上山給逝去的親人掃塵。
今年的清明節晴空萬里、太陽高照,是個不錯的日子,我們大家頂著太陽奮力地向山頂進軍。道路兩旁,嫩綠的小草鑽出小腦袋,忙碌的螞蟻在春運,一些不知名的野花也都開出了美麗的花朵,芬芳撲鼻。
終於走到了爺爺的墓前,我們所有的人都肅然起敬,筆直地站在墓碑前。大人們取出蛋糕、水果、肉菜等好吃的供品擺在墓前,點燃香燭,然後按從大到小的輩分輪流祭拜。輪到我了,媽媽遞給我兩根燃燒起來的香,香不停地向外冒煙,我注視著爺爺那慈祥的照片,往日和爺爺一起玩耍、嬉戲的畫面又不由自主地浮現在眼前,淚珠在我的眼眶裡打滾,我輕聲地說:爺爺,我來看您了,我好想您!請您保佑我們全家健康平安,保佑我能取得好成績。說完我跪了下去,對著爺爺的墓碑磕了三個頭。接著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一束花,放在墓前,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莊重了。拜完以後,就給他在陰間燒鈔票,媽媽說,這些供品是給祖先吃的,紙錢是給祖先用的,表示我們晚輩的孝心。
掃塵結束了,臨走之前,我們又向爺爺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
過清明作文10
今天,我們一家去掃墓過清明節。
一大早,奶奶就起床了。因為她有許多事情要做。她要到市場買燒餅、豬肉、雞肉、鵝肉、雞蛋、燒肉等食物。買完東西后,就回家做清明掃墓的準備。從早上開始,大人們就做準備工作,差不多十點的時候,我們帶著各種食物、物品出發了。
我們走了一段路後,終於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大家都走得氣喘吁吁的。來到目的地後,我們首先分工合作,有的整理東西,有的搬東西,有的在擺放物品。
東西準備完後,我們一起跪拜,祝願祖先在九泉之下安息。
清明節掃墓_100字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這一天,我們全家人也懷著對已故姥姥的無比思念之情去掃墓。
不一會兒,我們來到姥姥的墓碑前,我們所有人都肅然起敬。
首先,媽媽拿起一塊抹布,把墓碑前的灰塵打掃得一乾二淨。接著,爸爸拿出好多“鈔票”把它們點燃,火焰燒得很高,這時,姥姥的身影彷彿出現在火焰中,我大喊了一聲:“姥姥!”恍然大悟後,我轉身拿起早已準備好的花籃放在墓碑前。最後我們向姥姥深深地三鞠躬。
姥姥,您安息吧!您的重孫兒,一定會做一個真正的好男兒的。
過清明作文11
在清明節到來之際,我不明白清明節到底是什麼節日,所以懷著一顆好奇心問爸爸。爸爸說:“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今天,我和爸爸、爺爺早早就起床乘車回老家了,在路上爸爸仔細地給我介紹村子的景色、歷史、環境……還告訴我老家的名字叫“一卜樹。經過兩小時的車程終於到了村子裡,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村子裡有兩座大山,兩座大山中間還有一顆大樹,並且在這高高聳立的兩座大山之間只有那顆樹獨單地生存著。爸爸說:“這也是村名的由來”。太爺的墓地就在西山的半山坡,一個橢圓形的土堆,前面立了一塊墓碑,那就是我太爺的墓地。我們走到太爺的墓地前,一無所知的我不知道怎麼辦,我只見爺爺和爸爸把提前準備好的東西都拿了出來,把熟食、酒、菜、煙……放在墓地前。然後,爸爸叫我雙膝跪地燒紙錢的時候磕四頭,磕完頭就起來給太爺墓地上不平地方墊平、掃平。
而後,我和爸爸、爺爺來到了大爺爺家,聽說我們要來,他們的桌子上早已擺滿了豐盛可口的飯菜,欲罷不能的美味,款款而起的香氣,刺激著我的味覺。爺爺和大爺爺真是親兄弟啊!弟兄倆開始白酒大戰聊起往事,聊的不亦樂乎忘記了時間,可惜時間有限,我明天要上學,得返程了。
這個清明節使我受益終生,人死了就一去不復返了,在世,心連心;隔世,念親恩。在這個愛的日子裡我們應該比以前更懂得如何去愛,在這個日子裡我們應該比平時更明白怎樣去愛。
過清明作文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四月五日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今年的清明節是我過得最特別的節日。
早晨,洗漱好,我與阿姨上了車,開始向山腳下前進。在車上時,我看著窗外的風景像影視片一樣倒退,內心很是激動,因為這是我十三年來第一個回家掃墓的清明節。
終於,目的地到了。我們開始爬山,後來在一座墓前停下。這座墓的主人是我們的親人。我們先用掃把將墓上的枯枝野草清理乾淨,再擺上一些水果和一束鮮花。阿姨還對墓碑的主人說了一些話。
掃墓結束後,我們來到大姨家吃晚飯。結果來得太早了,飯還沒做好。我來到廚房,看大姨她們在做一種食物。大姨說那叫清明餅,只有在清明節的時候才會做。我看大姨怎麼做清明餅,大姨跟我介紹說先是把米粉和綿葉放在一起,然後和成麵糰,再一個個包上餡兒,最後放在鍋裡蒸熟……不久一個個綠色的清明餅出爐了,一口咬下去,有野草的清香,也有糯米粉的QQ彈,真好吃。
品嚐著清明餅,我感覺到了清明節的特別味道。
過清明作文13
清明節,是中華的傳統節日。這一天,人們都會去墓地裡祭祖。人們燒紙錢、送花、水果,甚至會燒一臺麻將給在天之靈的時候長輩,祖先。這個節日,是我最重視的節日。
“74、75、76……二叔!奶奶!爸爸!在這裡!”我大聲呼喊著。“我先去爺爺的墓前了!”到了爺爺的墓前,奶奶一行人也趕了上來,奶奶慢慢地把水果和白花小心翼翼地放在墓前,二叔也把報紙整齊地擺好,爸爸也用溼紙巾一絲不苟地將墓碑擦拭乾淨。心靈手巧的媽媽細心地把紙錢疊成一組一組的,二叔也把蠟燭和香點燃,認真地插在地上。爸爸小心翼翼地點燃一組放在地上,爸爸的手法很輕很輕,生怕火苗滅了,又好似怕燒了一個點燃了很多次的半成品給爺爺。
燒完紙錢後,媽媽又把香分給大家,奶奶告訴我怎麼給爺爺磕頭。我看爸爸緩緩地磕了三個頭,每一個似乎都有著千萬種情緒,二叔也是,每一個都飽含尊敬之情。我也學著大人的模樣磕了三個頭。我發現這次與平常不一樣,小的時候,我常常一個一個墳頭跑,可現在,我真正感受到了祭祖的心情是有多麼沉重。我們應當珍惜現在與家人團聚的每時每刻,清明節是懷念祖先的節日,也是表達對祖先敬畏之情的節日。
我心想:爺爺應該過的很好,豐衣食足,無憂無慮……
過清明作文1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詩人杜牧寫了這首詩,學生我銘記在心,因為清明這一天,是要踏青掃墓的。
在清明之前的幾天裡,媽媽就開始忙活起來:和麵粉、剁菜餡、肉餡什麼的。這上要做什麼呀?包清明果啊!清明果的樣子多種多樣,十分誘人。不過它的顏色倒不免有點單調了,只有白色和綠色。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喜歡吃綠色的,不過並不是為吃綠色的表皮,而是為了吃其餡兒,那甜蜜蜜的豆沙餡二,太好吃了!
到了清明節那天,我們一家人懷著悼念的心情去奶奶的墳上祭拜。一路上我心潮澎湃,想著即將要見到奶奶了,可是卻不是一個活生生的人,不能跟我們噓寒問暖,心裡不免添了幾分憂傷!
到了!奶奶的墳孤零零地座落在山上,墳上面已經長滿了長長的青草,彷彿是奶奶那柔順的長髮。兩旁的松樹也披上了一件厚厚的灰衣,彷彿它也同我們一齊為奶奶哀悼。
我們把酒菜放在墓前,點燃了蠟燭,燒起了紙錢,燃起了香!我們一齊在奶奶的墓前拜拜,嘴裡念著一句句祈盼,一句句發自內心的祈盼……
過去了很長的時間,一陣風把蠟燭吹熄了,同時也吹熄了爺爺的心,那顆充滿愛的心……
過清明作文15
“明天放假了!”“明天放假了!”“明天是清明節,全國放假!”……隨著同學們的歡呼聲,同學們紛紛走出了校園。
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就隨著爸爸回到農村的奶奶家。一進家門,就見奶奶在忙著包粽子。我問:“奶奶,您包粽子幹什麼?”奶奶笑著對我說:“包給老祖宗吃呀?等會你去上墳記得帶去呀!”我甜甜地答道:“好。”其實,我是回想起以往過節吃過奶奶包的粽子,那香味……“嘿嘿!等會我多吃幾個才是。”
下午兩點多鐘,伯伯一家四口,我們一家三口,叔叔一家三口,連同幾個爹爹的幾家人,二十幾個人浩浩蕩蕩的隊伍向墳地走。我們有的攜帶酒食果品,有的拿紙錢,有的炮,有的拿鐵鍬,有的拿柴刀等物品,說說笑笑來到了墳地。
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放鞭炮,最後吃掉酒食回家。當然,我吃得最多的是粽子——兩個。伯伯叔叔都笑話我,我可管,只要自己喜歡就行。
呀!吃撐了,連晚上的團圓飯都吃不下了。可惜了那雞腿鴨腿海蝦。還好,離開奶奶家時,奶奶給我捎上十幾根我的最愛——粽子。
這就是我每年過的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