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報告> 【推薦】教學實習報告4篇

教學實習報告

【推薦】教學實習報告4篇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你知道怎樣寫報告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學實習報告4篇,歡迎大家分享。

教學實習報告 篇1

  3月,懷著激動和喜悅的心情,我來到了火炬小學,在2年級2班開始了我的實習生活。這樣的生活緊張忙碌,但充實而快樂,卻初次品嚐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指導老師的課,讓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會很多實際的技巧和方法。語文教學指導老師辛寶榮老師是一位很有經驗的老師,她教會我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在教學中付出的努力、汗水,會化成一顆顆珍珠;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有屬於自己的深刻體會,這些體會將會成為你人生中一筆寶貴的財富。

  愉快而又艱辛的實習工作結束了,在這個學期裡,我們順利完成了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換。在這幾個月的時間裡,在教案的準備和書寫上,在課堂的佈置上,在課時的掌握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個學期的時間,感受頗多。

  現將實習情況總結如下:

  一,聽課

  在實習的兩個禮拜後我開始去聽課,在聽課過程中,我發現每個聽課的老師都很認真地做筆記,我作為一個實習生就更應該認真去學習。聽了一節課,我認認真真的幾下了授課老師講的內容,並且認真地對老師講課的各個環節進行了思考評價,寫下了自己的收穫及意見。雖然以前也有去聽課的經歷,可是都沒有認認真真地去分析,現在才發現,原來從一節課中我們可以學到如此多的東西,無論是對教材的處理,還是是教學方法,與學生的交流等等,都使我受益匪。實習從每節課中,我都總結出經驗,並將其轉化成自己的知識,無論這節課上得好還是欠佳,都有我值得學習的地方。

  二、上課

  相信每個人的第一節課都是很緊張的,我也不例外。在上課前,我不斷地看教材,怕自己會忘詞,又不斷地檢查上課時要用的教學用具,反覆地進行試驗。終於,我走上了講臺,開始了我的第一節課,在開始,我的緊張導致我教學時經常丟東拉西的,不過學生都很配合我,很活躍的回答我提出的問題,我慢慢地也鎮靜下來了,按照我的計劃,順利地開展我的課堂。就這樣,在愉快的氣氛中,我順利地結束了我的第一節課。在課後,我馬上找指導老師進行討論。老師首先肯定了我的教法,這讓我很高興,同時,老師也給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見,提出了我在上課過程中的一些失誤和不足,還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老師的意見和建議讓我能馬上調整講課的思路,及時修改教案,更完善自己的教學。而我在上完每節課後,都會進行反思,思考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得不足,並且一一記錄下來,為以後上課作參考。

教學實習報告 篇2

  【實習目的】透過實習,使我們能更早地接觸並瞭解中學教育的實際工作,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加深對教師教學技能的理解與認識。同時增強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責任的認識, 為以後走上工作崗位積累一定的經驗。

  【實習基本情況】

  1. 實習學校和班級的基本情況

  今天,我們很早就騎著單車奔向久違的中學課堂。真的很久沒有進過初中的學校,這次去學校不是以學生的身份,而是以實習生的身份去聽課,去觀察學生,感覺別有不同。

  我所實習的學校是惠港中學。在校門口時,我看到有很多紀檢的學生幹部,胸前掛著工作證檢查同學們的校卡、儀容儀表等,聽說學生會的學生還要檢查同學們的做操情況,打掃衛生的情況等等。而且每一個騎單車的學生都會在校門口下車,然後把車推到停車場,這些給我的第一感覺,有組織、有紀律。進入校門口後,第一感覺,地板很乾淨。把單車停好後,我們隨著師姐去辦公室,一路上我都在觀察著學生的行為,給我的感覺,有秩序。課室裡、走廊上,沒有打打鬧鬧得學生、也沒有人大聲喧譁,大家都在各司其職:掃地的掃地、拖地的拖地,還有擦玻璃的、擦欄杆的、洗廁所的等等。我看到這些真的讓我很驚訝,以前我讀高中的時候除了掃地,我們從來不做這些事情的啊。我開始驚歎這個學校的教育方式。師姐告訴我們,這個學校提倡的是“感恩樸素”的教育。這感恩、樸素每時每刻都在學生的身上體現出來。總言之,我用八個字形容這個學校的校風:有條不紊、欣欣向榮。

  7:15分,學生的早讀課開始了,所有的學生除了學生會的人,都必須完成自己的工作回到課室早讀。我們放好東西就跟著師姐來到高二八班,監督他們做試卷。

  其實今天一整天我們不僅聽了一個班的課,我們聽了七個班的課,其中有

  七節生物課,一節數學課。每節課每個班的收穫都很不一樣。對於這七個班的情況,大概是這樣的:班級分為三個等級,分別為重點班、次重點班、普通班。三個等級間的差別真的很大。首先講一下重點班,一進到他們的課室,會有一種很整齊的感覺,在上課時,學生都很認真上課,就連離黑板最遠的那個學生都探著頭很認真在聽課,做筆記。課堂上大家都很積極回答,不會搗亂,不懂得就問老師,沒有人趴在桌子上睡覺,也沒有上課講課外話。再來是次重點班,他們上課挺認真的,回答問題也很積極,但有時會有學生提出很奇怪的問題搗亂一下,可以說是比較活潑,偶爾會看到有些人講課外話,還有幾個學生沒有穿校服,可能是紀律沒那麼好。最後是普通班,在上課之前,師兄就跟我們說了,這個班級我是沒辦法控制的,你們看著辦吧。果然不出所料啊,一進課室,怎一個“亂”字了得:地板全是零食袋,桌子歪歪斜斜的,毫無秩序;上課時,遲到的遲到,睡覺的睡覺,還有照鏡子的,玩手機的,看課外書的,開小會的。反正除了前面幾個人,後面的人基本上是不聽課的,甚至連書都沒翻開。不是我誇張,要不是親眼所見,我也不敢相信。當時我在想,學校為什麼要把重點和普通班分的那麼清楚呢?好的學生就很好,不好的學生就一塌糊塗,這樣只會使兩極分化越來越大。

  2. 中學班主任工作、生物教學工作、現在中學生的特點的總結

  ①中學班主任工作

  聽了一天的課,還真沒看到班主任出現過。師姐帶的是高二八班,她告訴我們,班主任的工作從早上的打掃衛生、早讀、做操、課室的佈置以及班會課等都要涉及到。比如說早上的打掃衛生,班主任每天都要安排學生做好衛生工作,並要監督學生完成。早讀時,班主任要到課室看人有沒有到齊,沒有到齊的話就要採取相關的措施。做操時,班主任也得站在學生隊伍當中督促他們。還有課室的佈置,一進門,在黑板的上方我看到的不是“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而是”明理求真” ,這使學生對學習的理解更深一步了。講臺的黑板上除了用來板書外,在角落裡還寫了很多與班級工作和學習有關的資訊,比如說,今天誰負責哪裡的衛生工作;今天的作業是什麼,什麼時候交 ;今天誰被罰背書了等等,這些都是班主任分配下去,再由學生幹部一一落實。 課室的後面還貼了很多與學生成績有關的表格,比如說有每次月考的成績排名,成績進步榜、班裡的單科狀

  元榜等,這寫都能很好地促進學生認真對待每一次考試。還有,後面的黑板則做了以“直面挫折,關愛生命”的板報,這不僅有利於美化課室,還有利於學生學習到有關的知識。課室的佈置不單單是這些東西,還有很多的東西。我只是把對我印象較深的部分寫出來了。歸根結底,班主任有義務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來促進學生積極學習。班主任工作最主要的體現還是在班會課上,在班會課上,班主任要對上一個星期班級的學習和工作情況進行總結,該表揚的表演,該批評的則已較婉轉的語氣進行間接的批評,但不能太過激烈。師姐在實習期間也上過一次班會課,班會的主題是“我的大學生活”,透過向學生展示有趣的大學生活,從而激發學生對大學的憧憬。班會課的目的正是這樣,透過向學生傳遞某些資訊,從而引起學生的共鳴,使學生更努力地去實現目標。

  ②生物教學工作

  聽了六個師兄師姐的課,發現他們的課有一個共同點,都是按照這樣的流程下來的,開頭是回顧或者小故事,中間是圖文並茂地講新課,最後是以練習鞏固做結尾。下面,我就拿其中一節生物課大致說說我的感想。這節生物課是重點班的課,講的是伴性遺傳,具體流程是這樣的:

  小故事開場:故事大概說的是一個山區女人生了三個兒子,最後都夭折了,村裡面的人都瞧不起她,最後她承受不住,自殺了。然後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生男孩是女人的錯嗎?這個問題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大家開始在討論這個問題,問題的答案千奇百怪的,引發大家爆笑連連,整個課堂的氣氛都活躍起來了。然後師姐又說,出現這樣的現象,是跟我們今天要學的伴性遺傳有關。大家頓時停止了討論,好像迫切想知道伴性遺傳是什麼回事,這時我覺得師姐已經成功地從小故事過渡到正題的學習。

  課題內容是伴性遺傳,所以,首先是介紹男女染色體的區別,透過向同學們展示男女染色體的圖片,讓學生從圖中看出染色體間的差別並讓大家一起來發言。認識染色體後就是向學生介紹染色體是如何決定性別的:人和動物是由X、Y決定的,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某些動物則是叫做雄性和雌性,性染色體和人類是一樣的。還舉了一個與人相反的性別決定的性染色體,比如說雞,雄性的性染色體是ZZ,雌性的性染色體是ZW,這是一個列外,師姐還特定和同學們強調一定要記住。從這裡可看出,講課的內容是絲絲入扣,

  層層遞進,讓學生的思路一步步清晰明瞭,每個內容上下都結合得很緊密。

  透過一番性染色體是如何決定性別的講解,師姐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人類性別接近1:1。頓時課堂又熱鬧了起來,大家都很踴躍的回答。師姐沒有及時把答案說出來,而是帶著這個問題開始講解伴性遺傳是如何完成的。

  講伴性遺傳是以人的紅綠色盲為列子展開的。首先先向學生介紹紅綠色盲的病症,再來是測一下學生的色覺,在測的過程中大家都顯得很新奇,課堂上依舊是那麼活躍。活躍一番過後就進入了伴性遺傳的學習。接下來的內容是透過向學生展示紅綠色盲的系譜圖,經過對系譜圖的一番講解,師姐又給學生提出問題。一共展示了五個系譜圖,提出了五個問題,分別是:①男性的患病基因只能傳給女兒?②男性的患病基因只能來自母親③女兒色盲,父親一定色盲④父親正常,女兒一定正常⑤母親色盲,兒子一定色盲。透過五個問題的提出,同學們也回答的很踴躍,有些同學答對了,有些同學沒答對,最後師姐又透過在黑板上圖示講解的方式,幫助同學們弄明白。這部分的內容過後,就是進行總結,將上面的五個結論展示在一張PPT上,讓學生抄下來,師姐還強調了這個一定要懂,要會分析,要記得住。接下來的內容就是讓同學們自己動手去分析遺傳系譜圖,也就是去完成書上留下的練習題,同學們做完後,師姐開始講解,先將第一道題在學生的發言下寫在黑板上,第二道題則由學生上講臺來寫,師姐先做示範,再讓學生來做,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最後師姐還向學生了解其他的伴性遺傳病,如稱為“皇家病”的血友病,學生對這個也是很好奇的,但是最後由於時間的問題,就不能仔細的講解,做練習的時間也不夠,同學們就下課了。想當年,做學生的時候會覺得一節課的時間好難過,但是現在覺得要是講臺上的那個人是我自己,時間會不夠用,一下子就沒了。

  整節課,總的來說,算是比較成功的,我覺得最值得我學習的一點是,透過問題引發大家的興趣,再過渡到學習當中去,當然問題一定是有趣的才能激發學生。這樣不僅能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散發,還有利於增強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一個很輕鬆的環境下完成學習目標,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③當代中學生特點。

  當代中學生的特點,我說我所看到的大部分的學生,還有少數的列外就不一一再說了。首先,我覺得現在的學生都很敢說話,不像我們那時那麼內向,

  他們是有什麼問題就問,不會不懂裝懂,有什麼就說,不會遮遮掩掩的。其次我覺得他們上課的態度很好,比較好學他們上課回答問題都很積極,而且很多都回答的很對,證明他們是有預習的,比起以前的我,要認真多了。再來,是他們的好奇心很強,對很多問題都很感興趣,使老師的課能很容易進行下去。最後,我覺得學生的思想比較獨立,比較有個性。他們會有很多自己的看法,然後說出來大家討論,不對的,老師會慢慢引導他往正確的方向,對的,老師會給予一定的鼓勵。當然,還有一些不好的方面,比如說上課遲到了,不會向老師報告,直接進課室。上課睡覺,玩手機,看課外書,一點都不怕老師看見,可能是因為實習生給他們上課的原因,他們比較有點目中無人,這些是我在普通班裡看到得,甚至有些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問坐在他旁邊的班主任:“為什麼要拿我們做小白鼠啊?”凡事都有兩方面吧,這些真的使我很感慨。

  2. 實習中的認識和感受

  這次實習主要集中在課堂方面,所以對生物教學工作的感想比較多。第一,作為一個老師,要懂得站在學生的角度上去想問題,比如說上課不能講太快,要及時問學生:“可以了嗎?”“懂了嗎?”第二,作為老師,基礎知識要紮實,要能很好的回答學生問得問題。我聽得第一節課,是一個師姐的課,她沒有備課,直接就講課,學生問問題時,她一個都回答不上來,學生一直說:“哎,將就點啦!”整個課堂的氣氛都很尷尬。第三,老師講完一個內容,要及時地總結,不然學生都不知道講了那麼多到底在講什麼。第四,面對不同的班級,要因材施教。比如說,有一個師兄,上美術班的課,過程簡略,主要的是結論,說太多他們也聽不進去的。第五,上課要注意情緒、要有激情、還有不要拖堂。老師的情緒會影響學生,所要上課時要特別注意。激情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說,有一個師姐上課時激情四射,學生的上課情緒也會跟著高漲起來,只有師姐吼一聲“大聲點”,全部學生頓時精神起來了。拖堂是讓學生很反感的事情,所以,要想得到學生的喜歡,千萬不能拖堂,所以要掌握好課堂時間。 以上便是我經過實習後比較大的感想,很多方面都是很值得我慢慢去體會、去學習的。

教學實習報告 篇3

  20xx年7月我進行了大學生涯裡第一次實踐活動,雖然是理論實踐但是也給我不少經驗和感受。在呂老師的引導下,在趙老師的指導和帶領下,我們圓滿完成了這次實踐。可能第一次實踐,效果不太好,成效不是特別大,但是我們每個人都在努力的準備著,每個人都付出了自己的熱情和激情。

  我們的帶領老師,趙迎華老師,是一個經驗豐富而且性情和藹,平易近人的好老師,在趙老師的帶領指導下,每天枯燥無味的培訓和練習對我們而言都變得那麼令人期待和激情。趙老師也許不是漢語教學的專業老師,但是她豐富的教學經驗是無可厚非的,她教給我們怎樣在教學中把握良好的教態,她教會我們怎樣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她教會我們怎樣耐心的給學生們講課。總之,她每天都激情的向我們傳達一位合格漢語教師該有的素質和文化涵養是怎樣的。在這裡,我們全體人員衷心的感謝敬愛的趙迎華老師。

  關於這次實習,總結如下:

  常見的人們對於漢語老師這個工作的誤解:

  1、中國人教老外說漢語,很容易的。

  這是大錯特錯的想法。有的時候,朋友打電話問我在幹什麼,我說我在備課。她們都覺得奇怪,難道我教漢語還需要備課嗎?其實,教中國學生語文和教老外漢語完全兩碼事。大部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都無法勝任這個工作(包括碩士,博士,教授)。但是如果學生的漢語水平已經非常高,他需要的只是一個能幫他糾正發音的老師,那麼這就容易很多了。

  2、漢語或者外語專業的人才能當漢語老師

  我無法否認她們的確有專業優勢,但是,如果你不是這兩個專業,也並不意味著你難以成功。

  3、老師應該英語很好,或者能用學生的母語與學生交流

  很多人都說英語說的不好,還不能當漢語老師。我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我的英語口語很差,而我的學生來自美國,英國,德國,墨西哥,韓國,日本,印尼,泰國等十幾個國家。很多沒有漢語基礎的,而且非英語國家的學生英語很差,相當於現在中國初中一年級學生的水平。剛開始上課的時候真的很難,不知道對方在說什麼,但是一個月以後,差不多就可以明白彼此的意思了。

  一、漢語教學中的不足

  在漢語教學中,有些我們看來不成問題的問題,國學生來說可能都是難點。漢語教學中所碰到或出現的問題,往往沒法從現有的教材和工具書中找到現成的、令人滿意的答案。所有這些問題只能由我們透過實踐慢慢認識,並加以總結。在漢語教學中,老師最忌諱的一句話就是“漢語的習慣就是這樣的,按我說的記就可以了”,有的老師遇到留學生問到一些語法或詞彙方面的問題時,比如問到“為什麼這樣說而不是那樣說”的時候,常常就用這句話搪塞學生,把學生的問題頂回去了,這樣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這也是學生最不喜歡聽到的回答,這樣回答往往會讓一些學生認為漢語是沒有規律可言的,從而造成了他們錯誤的想法,影響學生學習漢語的積極性。另外,在漢語教學中,尤其是初級班的教學中,不宜給學生大談漢語知識,包括語音知識,詞彙語法等,而應該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從解決某些學生語法錯誤,詞彙和漢字錯誤方面入手,通俗明瞭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結合我本身的教學實踐,我也認識到了自己身上的一些不足,比如我的韓語是優勢,但是從某些方面來看卻是劣勢,因為初級班的學生對漢語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認識,他們對自己的母語過分地依賴,最後導致學生的交際只侷限於老師,與實際環境交際還比較弱,這是我在之前的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也讓我認識到了不要過度使用他們的母語來交流,要讓他們在漢語的環境中逐漸適應,慢慢克服自己對母語的依賴。

  二、教材是為教學服務的,不要被教材束縛了手腳

  “黑貓、白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這句話用在漢語教學上再貼切不過了。我承認,我們的教材設計比較合理,練習設計的也很豐富,趣味性也很強,對於老師來說是不錯的輔助工具,但是教材畢竟是沒有生命的,它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要讓學生學會漢語並不能完全依賴教材,不同國家的學生使用同一種教材,不同背景的學生也使用同一種教材,教材再好,也未必適合所有的學生。老師不能順著教材走,而應該是教材跟著老師走。這就要求教師合理的利用手中的教材,把教材用活,而不是完全跟著教材一步一步走,把教材上的練習做完了就算完成了任務。我的方法是在教材原有的情況下進行適度的擴充套件,有些生詞在給學生講完之後,可以繼續延伸講解一些相關的詞語和搭配,以及固定的語法和常用詞,不宜過多,因為多了學生會記不住,這樣在無形中學生接受的知識就多了。並且我嘗試在教學中將生詞的音和形結合起來,加強學生對漢語的理解。

  三、明確練習的目的,用紮實多樣的練習,培養學生的漢語能力

  俗話說:“授之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授之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透過練習和實踐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才是教學之本。那麼學生對於教給他們的方法是否能夠靈活運用呢,這就取決於反覆的`練習。需要說的是,每一項練習都要有明確的目的,不要為了完成練習而練習。上課時的每一項練習都應該是為了學習漢語技能服務的,教師在讓學生做練習時,首先要明確練習的目的是什麼,有目的地訓練和盲目的訓練,效果是大不一樣的。比如聽寫練習的時候,如果是為了讓學生都能聽出正確的詞語,那麼我們老師讀的越慢,重複的次數越多,那麼學生越容易寫出正確的答案。可是這樣的做法對學生的能力沒有幫助,而且學生的注意力沒辦法高度集中。如果我們有明確的練習目的,想要透過這個練習訓練同學的反應能力,那麼我們就應該加快語速,並且只讀一次,決不重複,讓學生全神貫注地聽,大腦緊張興奮起來,反應能力得到鍛鍊,整個精神狀態也會被調動起來。可見,同一個練習,有無明確的目的,所起的效果差別是很明顯的。處理課文也是如此,比如一篇課文讀三遍,每一遍都要有相應的目的,並且讓同學明白這個目的。比如第一遍的時候主要聽文章的大意,第二遍的時候讓學生注意細節問題。第三遍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做對應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訓練他們的檢索能力。這樣不僅能有效地聽懂課文,還可以訓練他們對生詞的掌握能力。這比讓同學漫無目的的讀課文所起的作用要好得多。總之,不但要讓學生學,還要教給學生怎樣去學,這才是漢語教學的精髓所在。

  四、漢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1。在教學的同時應注意文化的滲透,語言與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容語言,只有在瞭解文化的情況下,才能更快的掌握語言,逐步用漢語的思維思考。

  2。在教學初級,尤其是在教授初級班的時候應該以聽、說為主,到中高階班的時候則應以閱讀為主,需要注意的是這兩者之間的轉化和接軌要自然。

  3。克服死板、僵硬的教學方式,採用靈活多變的方法讓學生儘快掌握漢語知識。以上是我在漢語教學中的實踐與總結。總之,我認為漢語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拘泥於形式,真正把“教會學生”作為教師的首要任務。

  我期待著下次實踐的進行,這次的實踐給我很多經驗和教訓。希望這些總結能再今後的漢語教學中起到一些作用。

教學實習報告 篇4

  透過校外教學實習,我發現一些學生不喜歡上英語課。他們在英語課上總是眉頭緊鎖,滿臉疑惑。儘管竭盡全力想學會,可是學習效果不佳。

  針對這一情況我展開了調查。調查以問卷形式進行。調查物件是我認課的九年制學校八年級學生。問卷內容:

  (1)你們想學好英語嗎?(2)你們喜歡上英語課嗎?(3)你們喜歡或不喜歡的原因是什麼?

  統計分析如下:想學好的佔93%。喜歡上英語課的佔41%,一般佔19%,不喜歡的佔40%。願意學英語的原因歸納如下: ①英語是國際通用語。中國加入世貿,英語更顯重要。②學習英語是時尚。③英語是就業的通行證,是未來生存的需要。④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多學一些知識,將來選擇的機會多些。⑤英語是升入高等學校的考試學科,學好具有優勢,有成就感。不願意學習英語的原因:①英語學的多,用的少,缺少語言環境。②英語學習枯燥,缺少生趣。③教學手段和方法單一,講的多,練的少。④不喜歡老師,老師與學生交流的少。批評多,欣賞少。

  由調查可知,幾乎所有的學生都有學好英語的慾望,這是老師教英語的意義和動力所在。可是隻有不到一半的學生喜歡上英語課,這引起了我的震驚和深深思考。這不容樂觀,也不能說我們的英語教育很成功。未來社會,英語是與世界交流的橋樑和紐帶,是交際的潤滑劑。除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智力差異,基礎薄弱等原因外,教師方面也有至關重要的因素:①教師要有淵博的知識。②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③要給學生創造學習英語、使用英語的環境。④教師要學會欣賞學生,建立起學生學習英語的自信心。⑤有淺入深,層層深入,化難為易。⑥使用多種手段,運用多媒體現代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⑦老師善於、樂於與學生交流,對學生進行情感教學。

  針對這種現狀,我首先在創設情境方面下工夫,讓學生喜歡學英語。

  從這次調查及實習中,使我認識到教師的教學是藝術,教師是神聖的,教師是艱辛的。教師想上好一堂課,需要付出的不僅僅是時間,需要付出情感,付出智慧,付出愛心,付出……情景教學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點研究,“讓學生能喜歡你,喜歡上你的課”,這是我在教育生涯中研究的永恆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