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心經>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破諸相之四聖諦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破諸相之四聖諦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破諸相之四聖諦空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又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般若心經》或《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經典。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大義要釋

  遍照金剛唐密第五十代普門傳燈大奢黎馮達庵 撰述

  後學弟子普式 錄要

  第四節 四聖諦空

  審察法理真正無誤,謂之諦。對苦集滅道四種審察,謂之四諦。以符真理,故以稱真諦。能證之者可名聖人,故又名四聖諦。二乘依腦審察;大乘依心審察,故淺深不同。

  (一)二乘觀法

  二乘,即小乘聲聞和中乘緣覺合稱。聲聞乘固以觀行四諦為唯一法門。緣覺乘亦未嘗離此法。所謂十二支緣起,乃就四諦而編重集諦之如何牽引耳。故基本觀法一致。

  (甲)苦諦

  洞悉三界六道眾生受分段身之苦報也。

  苦者,六塵壓抑身心,忍受維艱之境也。審察苦之現象而排比之,謂之苦諦。三界,即欲界色界無色界。六道為欲界所具足,即天、人、阿修羅、鬼、畜生,地獄六趣也。色界無色界,惟有天趣。其中享用雖各不同,然皆以分段身為享用之主,分段身為浮塵根所構成。對於有限之壽命曰分。對於有質之形相曰段。分段身與外塵和合時,固有遂意之樂。更多指意之苦。所謂苦報者,分段身所招之反應力也,苦之種類略分如下:

  (1)二苦

  一曰內苦,二曰外苦。內苦二種:憂愁嫉妒諸煩惱屬心苦;疾病疲勞諸煩惱屬身苦。外苦亦分二種:盜賊虎狼等患屬人事苦;風雨寒熱等患屬天然苦。

  (2)三苦

  一曰苦苦,由苦境逼迫時所感之苦惱也。二曰壞苦,由樂境破壞時所感之苦惱也。三曰行苦,由內外境變遷無常所感之苦惱也。

  (3)八苦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盛八種苦境也。

  前之七苦其義易知,五陰盛苦,乃五蘊熾盛所生苦況也。認假作真,取銷不得,識蘊熾盛所致也。循習慣動、欲罷不能,行蘊熾盛所致也。遇牆則阻,遇水則溺,色蘊熾盛所致也。三苦為患,受蘊熾盛所致也。妄想不息,想蘊熾盛所致也。

  (乙)集諦

  洞悉致苦之因,為有漏諸行也。

  有漏者,有所留滯之義,亦遺漏義。即是法性不能隨起隨落,恆為煩惱所牽。故造因不論善惡梵,總屬有漏之因。受果不論苦樂舍,總屬有漏之果。行即行法,乃有為法之別名,非限於作業也。是知分段身所致苦報之因,即由有漏諸行所整合,審察此中理路,謂之集諦。其要有二:

  (1)惑

  妄心所貪嗔痴等諸煩惱。

  能潤生煩惱者曰惑。真心被無明蓋復,謂之妄心。對境迷惘不知正理所在,遂任貪嗔痴等有為法紛起。煩惱得其滋潤力,發展日盛,而惑亦愈甚。

  (2)業

  妄心怕起善不善等諸造作。

  能感召後有者曰業。妄心既不知正理所在,為惑所驅,造作種種事業;引起後有之身。善行入三善道,惡行入三惡道,梵行入色界無色界。

  (丙)滅諦

  洞悉涅槃之旨也。即滅去惑、業、苦三事,歸於寂滅無為。二乘極果位齊於此也。

  二乘以滅去分段身,不復纏縛生死為涅槃,是名滅諦。此涅槃妙境,原與分段生死相對待。滅去分段身之惑業苦三事,使歸寂滅,即有為歸於無為。實證此者,聲聞乘為阿羅漢;緣覺乘為辟支佛。

  (丁)道諦

  洞悉致涅槃之因,在生空智現前。其要在修戒定慧,或八正道。

  涅槃之境,須有實修之道。生空者,表分段身本來寂滅。觀行此理到識盡智顯為生空智。此智現前,即入涅槃境。然如何觀行乃得。則從戒定慧或八正道中,審察其理無誤,是名道諦。

  戒定慧為二乘必學之法。戒者,戒律;所以防非止惡。定者,禪定;所以攝散澄神。慧者,智慧;所以斷惑證理。

  八正道亦名八聖道:

  (1)正見。明四諦之理,不乖正道。以無漏之慧為體。

  (2)正思維。思維四諦之理,使真智增長也。以無漏之思為體。

  (3)正語。依真智而說,不作非理之語也。以無漏戒為體。

  (4)正業。依真智而行,不作不淨之業也。以無漏之戒為體。

  (5)正命。順於正法而活命。離去五邪命也。(比丘不依正法而求利養,謂之邪命:(a)現奇特相;(b)自誇功德;(c)佔相吉凶;(d)高聲現威;(e)說利動人。)以無漏戒為體。

  (6)正勤。發用真智,強修涅槃之道。以無漏精進這體。

  (7)正念。依止真智,惟憶契理之道。以無漏念為體。

  (8)正定。以真智入於無漏清淨之禪。以無漏之定為體。

  八法總為無漏,是見道位之行法也。

  (二)大乘觀法

  自他並度之教法曰大乘。其中有權實之分。權大乘之研究四諦,與二乘無甚差別,皆從腦部用功也。實大乘則專力心部用功,故更殊勝。下列觀法,據實大乘言之。

  (甲)苦諦

  洞悉具生空智之聖者,猶有變易身苦報也。

  分段身為由煩惱障助緣所感之粗異熟果,流轉三界。壽命長短,隨因緣力,有定齊限。一切凡夫及二乘聖人所依身,大乘智增菩薩地前,悲增菩薩七地滿位,皆藉此身以修習。

  分段身者,浮塵根構成之假肉身也。恍若有物質附麗其中;實乃前六識之幻感。眾生不知其幻,則由煩惱蓋復其心。由煩惱發動助成種種妄行,而感召異熟果,流轉無窮。故名煩惱障。其流轉三界之身形,乃異熟果演成之粗相,及證生空,轉成變易身而止。

  變易身為由所知障助緣所感之細異熟果。雖出三界,究非無漏。由悲願力、改轉身命,無有齊限;依正細妙。此唯菩薩有之。或漸悟之地前菩薩 ,或頓悟之地上菩薩、或八地以上之悲增菩薩,許有此報。

  變易身者,外脫浮塵根、內脫賴耶識之清淨身也。已無塵垢染汙其間;以異熟習氣猶在故,仍屬有漏之身。此身雖與粗跡之身不同,超出三界之表,然所知障未淨除,無法斷盡異熟習氣,故仍有微細生死。但大悲願力所行,能令一期壽命延長無限;依正二報,皆精細微妙;所謂淨土境界是也。如是境界非明心見性不能辦。然有異熟已空。而示同變時代氣息身之有生死者;諸佛之變化身是也。如極樂世界之阿彌陀佛,變化身事耳。

  以上為相宗之說。若他宗或以二乘極果亦有變易身,蓋雖名無漏,而法空智未顯,不免念念遷流,屬行苦攝。

  (乙)集諦

  洞悉變易身出現之因,系乎所知障也。

  三乘聖人雖能脫分段身,只能得變易身,而不能得受用身者,因受用身以法性為所依;變易身以異熟為所依也。其所以不能脫除異熟而歸於真實法性,則所知障為礙也。(所知障詳見下文)

  煩惱障由執人我見,致起種種煩惱擾亂身心,為涅槃道之障。所知障由執法我見,致起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見)掩蔽正智、為菩提道之障。

  煩惱障亦名事障,以能牽引種種世事令紛擾也。所知障亦名理障,以能掩蔽種種真理令迷惑也。二障同以根本煩惱為體,而所起作用不同。人我見者,偏於自己之據點,視幻身為一切事物之主宰。法我見者,迷於諸境之緣起;視假相具有實體之存在。由執自己為主宰,喜順惡逆。故三業恆為煩惱所驅使,擾亂身心,正與不生不滅之涅槃道背馳,故曰煩惱障障涅槃。由執諸境為存在;迷本空理,縱能悟證生空,擺脫事障;而根本煩惱微細習氣猶為法空真如之障,所知未克徹底。此與正等正覺之菩提道相違,故曰所知障障菩提。所知障斷,異熟識空,變易身乃得息滅;此大乘集諦之正旨也。

  (丙)滅諦

  洞悉滅盡變易身之究竟涅槃之正旨也。

  究竟涅槃、即是法界本體,不受任何有為法之波動;故異熟識亦在淨除之列。既無此識,變易身遂失所依附矣。

  二乘以斷生死顯涅槃,只斷煩惱障;未悟所知障;故非究竟。大乘不離生死顯涅槃,能破所知障;故屬究竟。

  二乘之斷生死,乃分段身事;只顯相似涅槃。但能不隨煩惱作業便得。然煩惱習氣微細波動,仍不離識。真實大乘能破所知障、回覆法界真如本體,雖隨緣現分段變易二身,而真如不變,此為真實涅槃。亦即究竟涅槃。

  (丁)道諦

  洞悉致究竟涅槃之因,在法空智現前也。

  法空智,即親證法空真如之理者。深得此智,則法我見之俱生執遂斷;異熟識於是不行。即煩惱微細習氣淨盡,而得究竟涅槃。

  生空智正破人執;法空智正破法執。無人執未必無法執;無法執則必無人執。故法空智現前時,即二障具破,得究竟涅槃。

  人執為分段身根本。生空現前,此執便消。法執為變易身根本。法空現前,此執乃除。然人執為法執之一部,故但致力於法空智,不惟能破所知障,且並破煩惱障;不惟分段生死永息,變易生死亦終;是謂得究竟涅槃。

  經雲:無苦集滅道。

  眾生之身有三種:(一)粗身,在三界內受分段生死。(二)細身,在三界外受變易生死。二乘只求解脫粗身,以生空智淨除煩惱障。大乘兼求解脫細身,以法空智淨除所知障。以道相智觀之,各有苦集滅道四諦。本經以觀自在法門,乃不落次第,頓證二空真如故云:無苦集滅道。

  入觀自在三摩地,二障頓破、顯現二空真如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觀自在三摩地,能深入二空真如本體,煩惱與所知二障同時頓破。雖示同眾生粗細二身,而煩惱習氣不能掩蔽本體,故能於煩惱中逕證菩提。生死相續不能留礙法體,故能於生死之中直入涅槃。

  不須起斷集修道之行;亦不須作滅苦證滅之道。四聖諦法門皆用不著;故曰無苦集滅道。然亦約智門言之。題曰四聖諦空,以此。

  此乃頓教法門,以別於漸教法門也。本經以般若真言加持力,逕提二空真如本性,四聖諦法門皆用不著。未成三摩地之前,一味虔持真言便得。功行既成,二智自顯。隨緣入俗,殊無煩惱生死可言。是真四聖諦空矣。

  大般涅槃經十三雲:“諸凡夫人有苦無諦。聲聞緣覺有苦,有苦諦,而無真實。菩薩等解苦無苦,是故無苦而有真諦。諸凡夫人有集無諦。聲聞緣覺有集,有集諦,而無真實。諸菩薩等解集無集,是故無集而有真諦。聲聞緣覺有滅,非真。菩薩摩訶薩有滅,有真諦。聲聞緣覺有道非真。菩薩摩訶薩有道,有真諦”。

  凡夫日處五蘊之中,故只覺有苦,亦可知苦由集而來,然不知理何在。二乘知有苦集滅道四諦。但只前六識粗淺之知而不能深入法性本際,故無真實。菩薩能融識入智,名相之苦,頓化如如;集諦亦攝第一義際之真諦。菩薩摩訶薩能深入究竟涅槃。故滅道皆歸真諦攝之第一義諦也。

  若會得觀自在智直緣二空真如,自知此中妙義。

  二空真如,即妙平二智所證之境。漸機初地,頓機信滿,皆能會之,雖僅屬開悟,亦許入觀自在智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