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建築實習日記模板集錦八篇
一天的時間眼看就要結束了,這一天裡,有沒有哪件事或某個人觸動到我們呢?不如趁現在好好寫一篇日記。你所見過的日記應該是什麼樣的?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建築實習日記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建築實習日記 篇1
今天到達公司後,陳老師告訴我,又有一個新工程要計算了。陳佳老師剛剛把工程的資料拿到手,分給我和李華一些看看,叫我們協助她完成。
我領受任務後,就馬上先去看總說明,看完圖紙的建築說明之類的,對工程的具體情況也有了大致的瞭解:建築工程名稱是郊區巴山屠宰場,建設地點是群星村,建築面積為兩萬多平方米,結構型別為框架結構,建築層數為2層,建築高度是8米。說是屠宰場,其實裡面的結構構就和廠房差不多的,基本上是空曠的,像牆體什麼的很少,計算的工程量可以說是挺小的,所以說心理面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相信自己能把一整套圖紙都計算下來。接下來我又大致看了下整套的圖紙,心裡大概也有了個底,就開始正式計算工程量了。
透過這次參與計算工程量才知道自己在學校裡計算工程量的步驟和公司裡的不同,像在學校,一般是挑自己會算的和簡單的先算,好像也沒具體分類,感覺比較的雜亂,很容易遺漏掉一些東西,準確度自然也就不高。而現在,在師傅的指導下,知道該怎樣一步步來計算,先計算什麼,後計算什麼都有了計劃。哪些部位是算體積,哪些部位是計算面積,在計算中都知道區分。在慢慢計算中也能發現一些新問題,碰到不會算的再去請教師傅,一整套圖紙算下來感覺還是比較順手的,雖說還是存在有錯誤,但透過錯誤的教訓,對知識點就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建築實習日記 篇2
XX年7月17日
晴
安全衛生教育
今天我們第一次來到了工地,師傅並沒有馬上讓我們下工地,而是對我們進行了安全衛生教育。安全生產關係到企業的聲譽和效益,同時也關係到千家萬戶的生活。因此在施工生產中必須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堅持“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安全生產原則。
我知道了老師講的“三保、四口、五鄰邊”
“三保”
防護(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網)
凡進入施工現場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要經常檢查,不符合要求的堅決報廢。
凡在2m及2m以上高處作業,必須繫好安全帶。安全帶上的各種部件不得任意拆掉和隨意更換。
安全網的規格、材質必須符合國家標準,使用前要認真檢驗。該工程外側及龍門架外側均使用密目式安全網全封閉,安全網支設完畢,經過檢查驗收後方可使用。
“四口”防護
a)該工程的樓梯口、電梯口、通道口、予留洞口均需進行安全防護。
b)樓梯踏步拆模後,沿樓梯設1·2m高雙層護身欄杆。
c)在該工程的東西兩側各設一個通道口,並搭設防護棚。棚的寬度大於出入口,長度不小於3m。棚頂用5cm厚木板鋪滿,其餘暫不通行的單元入口臨時封閉,封閉要牢固嚴密。
d)予留洞口要用蓋板蓋嚴,固定牢固。
e)通道口、樓梯口要有醒目的示警標誌,夜間掛紅燈示警。
“五臨邊”防護
a)基坑四周設定防護欄杆,夜間掛紅燈示警。
b)通往屋面周邊、一層框架周邊、斜馬道兩側邊、卸料平臺兩側邊都必須設定1·2m高的雙層護欄,並掛安全網。
c)電梯口和樓梯側邊必須安裝臨時防護欄杆,在安裝正式欄杆前,不得拆除。
d)上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杆外,平臺口還應設定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杆。
e)各種臨近防護必須安裝牢固,經檢查驗收後方可使用,任何人都無權私自隨意挪動和拆除施工現場的各種防護裝置,防護設施和安全標誌。
施工雖然重要,但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也是不是一個好的工程,所以還要做到“三清六好”保護作業場地清潔衛生。
三清:下工活底清;料具底數清;工完場地清。
六好:施工準備好;裝置管理好;工程質量好;安全生產好;完成進度好;生活管理好。
建築實習日記 篇3
今天是我生產實習的第一天,和第一次上班一樣大清早,在 很快的熟悉辦公室佈局後就和幾個剛上班的新同事打掃辦公室衛 生。打掃完衛生後同事向我介紹了公司的更詳細情況,這是在公司 簡章上具體看不到的。我想這也就是辦公室文化的一個小小的縮 影,儘管我不喜歡這些和這樣的方式。不過我覺得做一個左耳進右 耳出忠實聽眾是做好同事關係的第一步。這不僅是我人生的一次轉 折也是我畢業後的第一次磨練,我會珍惜每一次的鍛鍊機會。其實 在工地的實際跟學校完全不一樣的,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不要高 估自已了自己的能力,要跟著師父認真的學,虛心的學習,踏踏實 實的好好學,這樣才能把預算學好。
今天師傅給了我一份預算書,是我們這裡的增加工程量的預算書,他說讓我好好看看有 哪些不懂的地方問他。
我看到了打樁和送樁,以前知道套定額的時候有打樁定額,但是不知道送樁定額,現在才 知道所謂的送樁是什麼含義了 所謂送樁,看名知意,送樁是送進去的,跟打樁不唯一的區別就是名字上的區別,打樁是指 把樁打到標高為±0.00 就可以了,而如果還要向標高 0.00 以下打的話就叫送樁,打樁和送 樁都是算體積。
師傅說算量的時候要結合現場實際去預算,如果沒有現場經驗的話,一份好的標書是很 難算的出的。另:一定要有現場的實際經驗。
建築實習日記 篇4
建築專業實習生日記一
學習工程造價專業有一年了,這天是我第一次正式接觸工程施工現場,一早便來到專案部報道。初出茅廬,到了專案部真的是一竅不通,不明白該從何下手。這個工程是修建三幢集住宿,辦公,娛樂服務為一體的政府接待樓,建築面積兩萬平方米。在專案經理的帶領下,我參觀了整個施工現場,整齊劃一的.佈局,施工現場,生活區井井有條,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狀態下進行著。
這天專案經理和施工員給我上的第一堂課便是施工安全。在整個施工期間,安全是放在第一位的,進場需戴安全帽,無論是管理人員還是施工工人都務必時刻牢記安全施工條例,只有時刻牢記安全,才是保障高效生產的有力條件,花了一天的時光,我瞭解了整個專案的大概狀況。
建築專業實習生日記二
這天,一到專案部,專案經理便給我安排了工作任務,讀懂工程施工圖紙。拿到施工圖,讓我大吃一驚,每張圖紙都有一米多長,整整三十多頁,真不明白該從何下手。於是經理拿給我一本101圖集,並告訴我圖紙中一些標識方法的註解101圖集裡有解釋,並要求我仔細對照。就這樣我開始讀圖。花了兩天的時光對柱配鋼筋圖,麵筋圖,梁筋圖中就應的符號做了以下總結:
柱:kz(框架柱)、kzz(框支柱)、xz(芯柱)、lz(樑柱)、qz(剪力牆上柱)
剪力牆:gdz(構造邊緣端柱)、gaz(構造邊緣暗柱)、gyz(構造邊緣翼柱)、az(非邊緣端柱)、fbz(扶壁柱)、q(剪力牆牆身)
梁:ll(連梁-無交叉暗撐、鋼筋)、ll-ja(連梁-有交叉暗撐)、ll-jg(連梁-有交叉暗撐、鋼筋)、al(暗梁)、bkl(邊框梁)
牆洞:jd(矩形洞)、yd(圓形洞)
梁:kl(樓層框架樑)、wkl(屋面框架樑)、kzl(框支梁)、l(非框架樑)、xl(懸挑梁)、jzl(井字梁)
建築專業實習生日記三
這天一到專案部,辦公室裡坐滿了人,原先是發包單位和監理單位來檢查工程來了,於是我們專案部便和他們一齊到施工現場,剛來沒兩天,對於現場我不是很瞭解,只好跟在後面聽監理師指出工程問題所在,轉了接近一個小時,監理師指出了3個主要問題:
1、 電梯井的安全防護問題:對於在建房屋工程的電梯井就應做好垂直和水平兩重防護,以免施工人員失足跌落,造成人員傷亡。
2、 過樑筋鋪設問題:由於門窗過樑筋是現行預製,在施工過程中需與現行預埋的牆筋進行連線,若連線不當,可能會造成過樑在澆築完成後垮塌。
3、 混凝土澆築:在混凝土澆築拆模後,發現樑柱出現爛腳,跑漿等問題,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制模密封不嚴實以及施工工人震動時光出現誤差,解決爛腳問題的正規方法是重新澆築高標號混凝土,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一般採用抹灰覆蓋的方法處理。
建築專業實習生日記四
這天a棟綁紮剪力牆鋼筋澆築梁板的砼b棟進行樓面養護。梁面現澆均使用商砼,用高壓泵將砼送至工作面。
隔牆的砌築工程採用流水施工,當樓陳建設到第3層的時候,底層的裝飾裝修以及水電安裝各種工作都陸續進場施工。
我特意觀察了內牆的砌築,發現工人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基本遵循了一下幾個原則:橫平豎直、砂漿飽滿、組砌得當、接搓可靠的原則。(個性值得注意的是,有構造柱的門洞以及牆體,連線部分均應在最底層留“馬牙槽”,且均為先退後進,兩側持續一致)。對隔牆、樓梯扶手等的砌築,工人首先根據施工員定好的尺寸,利用吊線、墨線對牆體的豎直、平面進行定位、砌築。
該工程外牆與隔牆均採用加氣砼和水泥砂漿砌築。按照施工圖紙要求,外牆使用20*24*60的加氣砼塊,內牆使用20*20*60的加氣砼塊。
雖然加氣砼塊具有比紅磚更好的保溫、隔熱、防潮的功能,但是在我發此刻施工過程中,加氣砼塊均為直接與梁、面接觸,而是使用而是使用傾斜放置紅磚填實。原先加氣砼塊本身並不具有很好的承重潛力,所以使用紅磚在兩端隔離,防止後期使用過程中梁面形變造成牆體開裂。
建築專業實習生日記五
這天一早便到施工現場,突然聽到陣陣敲擊聲,令人感到驚奇。於是我便走過去看個究竟,一問,原先工人在用錘敲擊剪力牆以找出預留孔道的位置,。以便修復在砼澆灌過程中堵塞的預埋的管道。(對於預埋管道的質量,我一向懷疑它是否能到達預期質量,關於這個問題我請教了施工員,他給我的答案是:如果在砼澆灌後,出現質量不理想的問題,只能敲開砼從新鋪設,從新澆灌砼。只是對不一樣管道的處理面積不一樣而已,如果是水管的處理就相對與電線管道的要麻煩!)對於採用敲擊的方法是施工中最常見的方法,但是這次沒什麼效果,施工員本想採用衝擊鑽探測的,但是擔心傷害到牆體本身的架構而沒有采用。這次的原因可能是水泥填滿了預埋管道,或者偏離管道位置太遠!如果是後者,我覺得是不是就應直接鑿開預先填埋部分然後外加一根,再進行澆灌,這樣就不會影響整體結構了。
這個問題一向整了一天,具體的問題施工員說第二天會具體給我講解。
建築專業實習生日記六
抱著昨日沒解決的問題,這天一早便來到單位,期望施工員能給我做一個解釋說明,施工員告訴我牆體破壞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預埋件沒有綁紮牢固:通常預埋件務必用扎絲將其捆綁牢固到鋼筋網或模板上,可能因為沒有捆綁牢固而造成偏移
2、 預埋件本身存在質量問題,:也許是因為預埋件本身的質量問題,本身強度滿足不了施工需求,在砼澆灌是發生破壞
3、 在現澆砼是沒有做好保護措施:在砼澆灌過程中,工人為使混凝土密實而用力過大導致預埋件偏離預定位置。
聽完施工員的說明我算是明白了,於是我又來到施工現場看看,當我用相機對對混泥土攪拌進行拍攝時,工人急急忙忙跑過來問我是幹嘛的,他們還很緊張的到專案部上報此事,搞得我一頭霧水,最後,在專案經理的解釋下,他們允許我到施工現場隨意走動,拍照。原先,施工過程中始終會有不貼合規定的操作過程,畢竟是人在操作嘛,如果被記者拍到,就會停工整頓,這對施工方會有很大
的進度影響,所以我覺得實習生以後必須要注意,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建築實習日記 篇5
今天到達公司後,陳老師告訴我,又有一個新工程要計算了。陳佳老師剛剛把工程的資料拿到手,分給我和李華一些看看,叫我們協助她完成。
我領受任務後,就馬上先去看總說明,看完圖紙的建築說明之類的,對工程的具體情況也有了大致的瞭解:建築工程名稱是郊區巴山屠宰場,建設地點是群星村,建築面積為兩萬多平方米,構型別為框架構,建築層數為2層,建築高度是8米。說是屠宰場,其實裡面的構構就和廠房差差不多的,基本上是空曠的,像牆體什麼的很少,計算的工程量可以說是挺小的,所以說心理面還是比較有信心的,相信自己能把一整套圖紙都計算下來。接下來我又大致看了下整套的圖紙,心裡大概也有了個底,就開始正式計算工程量了。
透過這次參與計算工程量才知道自己在學校裡計算工程量的步驟和公司裡的不同,像在學校,一般是挑自己會算的和簡單的先算,好像也沒具體分類,感覺比較的雜亂,很容易遺漏掉一些東西,準確度自然也就不高。而現在,在師傅的指導下,知道該怎樣一步步來計算,先計算什麼,後計算什麼都有了計劃。哪些部位是算體積,哪些部位是計算面積,在計算中都知道區分。在慢慢計算中也能發現一些新問題,碰到不會算的再去請教師傅,一整套圖紙算下來感覺還是比較順手的,雖說還是存在有錯誤,但透過錯誤的教訓,對知識點就能有更深刻的認識和體會。
建築實習日記 篇6
6月16日星期日天氣晴
早飯後,我在教師和同學一片告別和祝福聲中離開學校,踏上去應聘公司報到的旅途。隆隆的列車聲遮掩不住我內心的激動,昨天隆重的畢業典禮大會上的情景又浮現在我的眼前,宋校長語重心長的講話使我深受感動,他說:“你們四年大學生活結束了,圓滿地劃上了句號,我衷心祝賀你們。四年的大學生活將成為你們人生旅途上一段美好的回憶。從明天開始,你們將走上工作崗位,這是人生旅途的一個新起點,預祝你們走得一路順風平安。”
賓士的列車,連線著我學習生活的終點和工作的起點,我想,人生也許就像一列賓士的列車,只有不停地賓士,才有它旺盛的生命力,也才有它巨大的社會價值。
6月17日星期一天氣晴
今天陽光燦爛,使整個城市顯得熱氣騰騰,生機盎然。上午去公司報到後,公司組織人事部門約我下午與總經理見面。
下午2時,我準時到達公司接待室,陳總經理和組織人事處王處長接待了我。陳總經理首先代表公司對我應聘到他們公司工作表示歡迎,他簡要介紹了公司情況。陳總經理人很年輕,他自我介紹也是工民建專業本科畢業生,今年35歲,已在公司工作XX年,從助理施工員、施工員、副總經理直至去年擔任總經理職務。他最後徵求我對工作安排的意見,我說我要求到基層施工第一線去工作,我不怕苦,想盡量多接觸一些實際知識,並希望能安排一名老工程師作為我的業務導師。陳總經理很贊成我的要求,他說原想讓我留在公司機關工作,因我自己有這個要求,就同意安排到公司第八專案部去工作。陳總經理還說:“四年大學生活應該說學到了系統的基礎理論知識,但還缺乏實踐知識,從知識的完整性和人才培養來講,先到施工第一線去工作鍛鍊是好的,只有理論與實踐很好結合,才能在實際工作中不斷增長才幹。”
6月19日星期三天氣晴
昨晚回宿舍後學習圖紙,一直看到11點多鐘,上床後滿腦子盡是圖紙在打架。這是一個技改擴建專案,主要內容為建設一個工廠自備熱電站和鹼回收工程,大小單位工程36個,主廠房將鍋爐房、常用配電室、汽輪機房合為一體,並與煤廊、煙囪連線,結構複雜,難度高,是整個工程專案的核心部分。建設專案中,也有結構極為簡單的平房,如磚砌體結構的儀器維修車間和鋼結構的幹煤棚。還有多個地下鋼筋混凝土水池和兩個45m(高的煙囪)一個是鋼筋混凝土的,另一個是磚煙囪。趙工程師說,這個工程要力爭中標。我想中標後參加該工程施工,對我是一個極好的學習和鍛鍊的機會。想著想著,我成了一個頭戴安全帽、身穿工作服、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進行質量檢查的實習施工員,我心曠神怡地向著遠方眺望,突然吹來一陣大風,腳手架搖晃了幾下後把我拋到了空中,我大叫了一聲醒了,原來是一個夢,只覺得背上全是冷汗。
6月21日星期五天氣陰
上午和趙工程師去造紙廠工地進行實地考察。趙工程師說,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前,一定要到現場進行實地考察,千萬不能想當然地閉門造車。只有詳細瞭解了現場的具體情況後,編制的施工組織設計(方案)才有針對性,也才有較好的實用價值。臨行前,趙工程師要我瞭解以下一些主要內容:
1.現場供電情況(線路、容量等);
2.現場供水、排水情況(線路、容量等);
3.現場道路暢通情況;
4.現場可供利用的建築物情況;
5.現場已有地下管線情況;
6.現場周圍城市測量控制點情況等。
趙工程師說,如果是外地工地,還應瞭解當地施工期間的氣溫、降雨量、風力、風向以及地震烈度、地方資源、地方交通運輸、地方施工協作單位以及當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建築市場的管理檔案等。
下午,趙工程師主持召開技術工作會議,討論造紙廠投標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編制要點,要求專案部有關人員提出意見和建議。大家從進度、質量、安全、成本等多方面提出了各自的意見,我聽了很受啟發。我最後一個發言,根據設計圖紙和上午瞭解的現場情況,提出了三個方面的建議。
第一,建議本工程以主廠房為主線編制施工進度網路圖。為便於鍋爐房和汽輪機房的屋架製作和屋面吊裝工作,建議兩車間中的樓層部分在屋面吊裝結束後再施工,這樣可大大加快主廠房的施工進度。
第二,現場可供利用的原有建築物不多,如果全部搭建臨時用房,成本較高。建議將兩棟結構簡單的平房———磚混結構的儀器維修車間和鋼結構的幹煤棚開工時搶建後(幹煤棚的鋼柱、鋼屋架提前在綜合廠預製好),作為工地辦公用房、工具用房和工地攪拌站用房,以節約搭設臨時設施的費用。
第三,本專案單位工程較多,建議在幹煤棚內設砂漿、混凝土集中攪拌供應站,既有利於砂漿、混凝土質量的控制,也有利於現場文明施工,同時還可減少浪費、降低成本。
趙工程師最後總結時,對我所提的三點建議作了肯定,決定採納。他還表揚我考慮問題比較細緻。
6月22日星期六天氣陰
上午不休息,趙工程師帶我到專案部一個在建工地去檢查工作。這是一個宿舍工程,一到大門口,趙工程師就讚揚門口掛的一塊安全警示牌:進入施工現場,請戴好安全帽。其中“戴好”兩字用紅漆描寫,特別醒目,旁邊還畫一幅正在戴安全帽的頭像,雙手正在繫結安全帽帶子。工地負責人王隊長介紹說,這是針對有些人戴安全帽馬虎提出的。雖然只多了一個“好”字,但其安全要求卻深化了很多。
王隊長陪我們樓上樓下看了一圈。今天正在砌築頂層磚牆,外牆面的鋁合金窗框和內牆的木門框正在安裝。檢查後趙工程師發現了兩個問題,要他們立即加以糾正。我真佩服趙工程師的施工經驗,王隊長稱他火眼金睛”。事情雖小,但確實影響施工質量,現記錄如下。
1.少數鋁合金窗框下面緊貼磚牆,預留空隙偏小,如圖1所示,窗臺抹灰後,抹面高於窗框底面,易與窗框之間產生裂縫,造成日後下雨時窗臺滲水、牆面受潮。正確的作法如圖2所示,窗框比窗臺磚牆面高20~30mm,待窗臺抹好後,以低於窗框底面10mm為宜,這樣雨水就能順利向外流淌,杜絕了窗臺處裂縫滲水的質量通病。
2.少數木門框的上面和兩側與磚牆貼得太緊,如圖3所示。將來抹灰後,抹灰層蓋住門框太多,影響美觀。正確作法如圖4所示,木門框與磚牆之間應留10~15mm空隙,待抹灰完成後,抹灰層蓋住門框5~8mm較為美觀。
6月23日星期日雷陣雨
午飯後正想休息,突然接到趙工程師電話,說天氣預報下午有雷陣雨,風力有6級或7級,陣風8級。我們幾個人分頭到工地去檢查、落實有關質量、安全措施,叫我到昨天上午去的宿舍工地。趙工程師在電話中說,幹我們建築施工這一行業,要十分注意天氣變化情況,氣溫的高低變化,颳風下雨、下雪、下霜等都有可能對施工質量、安全生產造成影響。趙工程師關照我上工地注意以下幾方面事宜:
1.昨天剛砌的頂層磚牆,因簷口圈樑混凝土還未澆築,應做好防風、穩固措施;
2.檢查井架纜風繩錨固是否穩妥;
3.檢查工地電動機等電器裝置的防雨措施是否完好;
4.檢查腳手架上是否有零星木板、磚塊,防止大風颳下傷人;
5.檢查工地水泥倉庫屋面是否滲漏、地面是否墊高?
6.檢查堆放待用的屋面多孔樓板,堆放場地是否堅實,防止雨後土層下陷,樓板倒塌斷裂損壞;
10.關照工地值班人員,待雷陣雨過後進行一次全面檢查,並及時與專案經理部電話彙報情況。
珍珠與項鍊
6月24日星期一陰轉多雲
前幾天,趙工程師建議我準備一個筆記本,隨時記載從書報、雜誌上或參觀學習時或日常工作中碰到的一些點滴業務知識,這對自己知識的積累和技術水平的提高將有很大幫助。趙工程師說這是他自己幾十年的經驗總結。他還打了一個很精彩的比喻,他說平時收集的點滴資料儘管隻言片語,但他把它們看成是一顆顆珍珠。單顆珍珠也許顯不出它有多大價值,但珍珠多了,串起來就是一條項鍊,就成了一件藝術品,就有一定的價值了。他說他寫過好多篇有影響的技術論文,這些平時不起眼的點滴資料起了很大的作用。我感謝趙工程師對我的真誠幫助,我在筆記本的扉頁上寫了兩句我國偉大的數學家華羅庚先生的話:天才在於勤奮,知識在於積累
6月25日星期二天氣晴
造紙廠工程今天進行投標,由專案部錢經理帶隊,我也被安排在投標小組內。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投標活動,也許領導要我見見世面,接受鍛鍊吧。
今天共有五家投標單位,開標結果,我公司報價名列第二,與第一標相差不多。而施工工期只有我公司最短。這個工程業主最關心的是施工工期,在這一點上,我公司很有競爭力。
根據以往投標經驗,評標委員會很可能透過答辯在報價第一標和工期第一標中決定中標單位。開標後,錢經理立即召開了投標小組會議,要求充分做好答辯準備,報價方面由公司預算科小李準備,工期方面由我準備,錢經理再三關照我說話要沉著、有條理,要有必勝的信心。
果然不出所料,臨近中午時,評標委員會通知進行答辯,對我們提的問題是:“你們的投標總工期僅為國家工期定額的75%,請敘述提前的理由和措施。”一聽這提問,錢經理穩穩地看了我一眼,既是希望,又是鼓勵。由於事先有所準備,我重點介紹了主廠房的施工計劃、施工步驟,合理處理好鍋爐房、汽輪機房的屋架預製、屋面吊裝和室內樓層的施工順序。評委會對我們的答辯結論意見是:施工方案考慮細緻,施工安排合理,縮短工期可行。
最後當評標主持人宣佈我公司為中標單位時,我的心激動得要跳出胸膛,錢經理跟我有力地握了一下手,這是對我所提主廠房施工方案和今天答辯表現的肯定。
建築實習日記 篇7
上午到工地時已經八點多了,施工科的同事們早已到三號樓的裙房開始給基礎承臺做定位放線,由於承臺的允許誤差相對較大,所以今天房間的工具不是盒尺與墨斗,而是較為簡陋的大卷尺和石灰粉,但工具簡陋,實際操作起來並沒有輕鬆多少。放線還是要不停的站起蹲下站起蹲下,一上午的時間也只完成了軸線,和不到三分之一的承臺的放線工作,下午科長有事,只有我和兩個年輕的技術員繼續放線。
由於軸線已經放完,所以只剩下正方形的簡便的承臺和地梁,就在我們將要完工的時候突然滴答開了小雨,我們三人都很沮喪,想著今天的工作估計是白做了,我突然想到昨天在鋼筋加工車間有30釐米左右長的成堆的鋼筋廢料,就提議用鋼筋廢料做為定位點,在所有有角的部位插上鋼筋,這樣即使石灰粉被水打溼變的模糊,也可以很快的重新把線放好,這樣我們輪流就近從鋼筋車間取來鋼筋廢料並固定好。
雨慢慢下起來了,我在牆角看著雨水中的定位鋼筋想著,今天的辛苦總算是沒有白費。明天木工就會在放好線的地方支模了,工地上的工作雖然繁瑣,但仍然顯得井井有條。
建築實習日記 篇8
實習內容:大師作品模型
實習時間:20xx年12月23日
實習地點:建工樓5樓模型室
實習日誌及體會:
終於確定了圖紙,可以做模型了。
我先把一層圖紙粘在pvc板上,把它全部刻出來。再根據刻的印子,用刻刀切好底板。接著就是做內部空間。不停地畫啊畫,切啊切,磨啊磨一個下午就只做好了第一個坡度上的空間。最後切了泡沫板和一點pvc板,打算拿回去做好地形並把牆切好。但只是空想,回去就睡覺了,只能第二天做了。每個板都要切齊和粘平真的很難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