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鄉鎮計劃生育年度工作要點
一、工作思路
2015年全縣計劃生育工作以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緊緊圍繞國家、省、市要求XX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按照“深化改革、強化基礎、優質服務、突破難點、競進提質”的總體要求,繼續推進計劃生育創新發展,以穩定低生育水平為基礎,積極開展出生人口性別比治理年活動,進一步整治和規範生育秩序;以深入推進村為主規範化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完善機制體制,夯實基層基礎;以提升群眾滿意度為出發點,進一步加大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和利益導向力度;以推進依法行政和優質服務為著力點,提升計劃生育綜合服務管理水平,力爭實現2015年全縣計生工作再進位的工作目標。
二、工作目標
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84%以上,政策外多孩率控制在3%以下,出生人口性別比控制在110以內,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達到100%,全員人口資訊覆蓋率和主要資料準確率均達到95%以上。
三、工作任務與措施
(一)加強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
1.強化統籌工作機制。堅持各級各部門黨政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及班子成員“一崗雙責”制度,堅持各級定期研究計生工作,解決問題,統籌推進計生工作;建立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包聯村(社群)、主要領導及成員單位包聯後進村(社群)和鄉鎮幹部包聯村的責任機制,均衡推進計生工作;堅持計生成員單位目標責任管理,履行綜合服務管理職責,合力推進計生工作。
2.強化基層計生工作隊伍建設。鄉鎮要明確一名黨委副書記分管計生工作、一名班子成員主抓計生工作,每個鄉鎮計生辦至少有3至5名工作人員,另配備1至2名電腦操作員,確保計生重點工作和經常性工作有效落實;各村(社群)要配齊配強計生女專幹,建立健全計生協會組織,配備組級資訊員,共同落實“村為主”工作職責;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要配備計生專(兼)職人員,切實做好城區、系統和單位的計生工作。
3.嚴格落實目標管理。制定科學合理的人口計生目標管理辦法,加強監管考核,強化結果運用。改革考核方式方法,實行一年2次綜合性考核、3次日常重點工作督查和平時抽查暗訪相結合的考核模式。
4.嚴格依法行政。取消一孩生育服務證申請領取制度,進一步簡化規範再生育審批流程,加快推進網上辦證程序。紮實開展生育秩序專項治理年活動,依法加大對違法生育特別是黨員、國家工作人員違法生育的查處力度,規範社會撫養費徵收管理,嚴肅查處違規收取計生押金、保證金、使用不規範票據和亂罰款行為。全面推行計生政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落實信訪責任,有效排查化解計生矛盾糾紛,確保計生工作大局穩定。
5.積極推進生育政策調整工作。加強政策宣傳,主動做好生育審批和物件生育意願引導工作,降低政策外生育反彈風險,保持良好的生育秩序。
6.嚴格控制政策外生育。加大“三查四術”落實力度,對計生重點物件實行全程跟蹤服務管理,從源頭上減少違法生育的發生。以雙女戶結紮為重點,落實幹部包保和個案銷號制,狠抓長效節育措施落實。加強孕情監管,做到政策外二孩孕情早發現,補救措施早落實,嚴格控制政策外生育。
7.嚴格工作過程管理和責任追究。鄉村要充分發揮計生平臺資訊資源的引領指導作用,實行“看錶管理”。繼續實行計生目標管理責任制執行情況定期通報、專項督查、抽查暗訪、預警約談、重點管理和“一票否決”等責任追究制度,推進工作落實。
(二)加大性別比綜合治理力度
8.強化統籌協調。建立組織領導機構,完善黨政領導牽頭主導、部門依法履責、資訊交換共享、定期研究協商的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工作機制,將其納入“三線”目標責任考核,實行“一票否決”。
9.強化日常監管。落實縣鄉村三級包保責任,對政策內懷孕和流出孕婦實行全程跟蹤服務管理,二孩以上妊娠物件孕情監測到位率55%以上。衛計、食品藥監等部門要加強相關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教育,加強對重點地區、單位和人員的監管,進一步完善落實b超使用管理、終止妊娠藥品銷售和使用管理、懷孕14周以上終止妊娠手術審批、出生計生手術實名登記、出生嬰兒死亡登記報告、區域協作等制度,從源頭預防“兩非”行為發生。
10.強化“兩非”打擊。衛計、食藥監、公安、法院等部門要經常性開展“兩非”專項整治活動,落實有獎舉報,多途徑全方位積極尋找“兩非”線索,對實施“兩非”行為的機構和個人堅決依法打擊,從嚴懲處。每個鄉鎮查處結案不少於1件,全縣查處典型“兩非”案件達到10件以上。
(三)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
11.落實綜合服務管理。深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一盤棋”工作機制,加強流動人口網上資訊交換,提升網路化協作水平。深化雙向協作,以我縣異地流動人口協會和便民服務中心網路組織為平臺,強化與周邊地區、流出人口較多地區的資訊互通,交流合作,區域聯動,內外結合,做好流動人口便民服務和計生管理工作,流動已婚育齡婦女跟蹤管理到位率85%以上。
12.推進均等化服務。將流動人口置產興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計生服務、子女就學、就業培訓,便民維權等服務工作納入本地同部署、同落實,維護流動人口合法權益,促進流動人口社會融合,流動人口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到位率達到80%以上。
(四)提升綜合服務水平和能力
13.完善利益導向機制。繼續落實好獎勵扶助、特別扶助、部分計劃生育家庭養老保險、獨生子女保健費發放及企業獨生子女退休職工一次性獎勵等政策,建立政策兌現長效發放和動態增長機制,促進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與相關經濟社會政策的有效銜接,增強計生家庭自主發展能力。加強部門政策協調,探索制定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扶助政策,妥善解決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的生活照料、養老保障、大病治療、精神慰藉等問題,拓展計劃生育困難家庭的幫扶渠道。
14.繼續推進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建立檢查督查機制,重點督導專案組織管理、服務規範、實驗室檢查質量、風險評估指導、後續隨訪服務等環節的工作質量,實現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全覆蓋。
15.落實基本免費公共服務。進一步最佳化婦幼保健計劃生育資源配置,切實增強婦幼衛生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能力。開展育齡婦女生殖健康行動,切實做好農村適齡青年免費婚前醫學檢查、高齡產婦優生指導、農村婦女“兩癌”篩查、孕產期保健和助產服務、出生缺陷綜合防治等工作。規範藥具發放和管理工作。按程式開展計劃生育手術併發症、病殘兒醫學鑑定等工作。
(五)推進計劃生育資訊化建設
16.深化重點業務系統建設。加快全員人口資訊系統、村居線上服務平臺、人口基礎資訊共享平臺、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系統、便民辦證系統、“兩非”案件管理系統、利益導向系統等建設與應用,充分發揮資訊化在工作中的指導、評估和管理作用。
17.提升資訊共享水平。以育齡婦女資訊為基礎,以人口出生資訊為重點,加強人口資訊的自主採集、業務辦理採集和共享採集工作,加強與人社、公安、工商、統計、民政、教育等相關部門的協作溝通,建立孕期保健、住院分娩、兒童防疫、戶籍管理、婚姻登記、義務教育等資訊共享機制,提升資訊共享水平和人口資料質量,為計劃生育工作決策提供資訊支撐。
(六)深化示範建立引領活動
18.實行建立引領。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聚集優勢、突出特色,實質推進”的總體要求,整合五型計生幸福家庭、誠信陽光計生先進(合格)單位建立工作,深入開展“全省計劃生育基層基礎工作示範單位”建立活動,用兩年時間,每年建立3個示範鄉鎮、30個示範村(居),將建立活動作為強基固本的重要抓手,調動各級建立的積極性,帶動整體服務管理水平的提高。
19.強化宣傳引導。透過各種形式和渠道,加強計生法律法規、生育政策調整、利益導向機制建設和避孕節育、優生優育、生殖健康知道等宣傳,營造良好的人口計生環境。積極融入社群管理和新農村建設,推進家庭人口文化建設,倡導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創新社會公益宣傳方式,切實抓好輿情引導,加強輿情監測工作。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加強衛生計生法制建設。建立完善計劃生育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提高岳陽街道計劃生育依法行政、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水平。
二、主要指標
1、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99% 以上,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率88%以上;
2、計劃生育財政投入增長幅度高於經常性財政收入增長幅度;
3、戶籍人口出生性別比控制在107以內,流動人口出生性別比與上年度相比有所下降。
三、主要工作
1、切實加強計劃生育依法行政工作。認真落實計劃生育依法行政責任制和行政執法過錯追究制度,加強計劃生育執法監督和行政監督,嚴肅查處違法行政行為,維護群眾計劃生育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組織開展“居民區違法生育專項治理行動”,紮實做好社群違法生育清查工作,進一步推進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全面開展計劃生育便民維權活動。編印《岳陽計劃生育便民服務實用手冊》,彙集計生政策法規、獎勵制度、辦事程式,使居民深入瞭解計生知識,理順基層計生工作流程,方便居民辦理業務。貫徹落實《信訪條例》,實行“首問責任制”,認真處理來信,接待來訪,耐心做好群眾的解釋、安撫工作。
2、重視強化出生人口性別比綜合整治。以轉變婚育觀念、消除性別歧視、促進男女平等為重點,深入開展“關愛女孩行動”。與街道婦聯團工委等部門協同努力,動員社會各界力量,廣泛宣傳女性成才、女兒養老等典型事例,形成關愛女孩、關心婦女的輿論氛圍。大力開展流動人口關愛女孩宣傳教育,加強對流動人口出生性別比的專項治理。認真貫徹《關於禁止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的決定》,加強與衛生服務中心的協調配合,健全和落實憑證引產和孕期管理等各項制度。加強孕情監測,對妊娠14周到28周的婦女,重點加強孕期隨訪服務,寓管理於全程服務之中,防止進行非醫學需要胎兒性別鑑定和選擇性別終止妊娠。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透過有獎舉報、明查與暗訪相結合等,加大對“兩非”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
3、努力提升計劃生育惠民服務水平。深化“流動人口計劃生育關愛關懷”、“流動人口服務月”、“青春健康教育”等專案,為流動人口提供屬地化、均等化、人性化的關懷和服務。依託社群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衛生服務中心、文化活動中心等各類社會公共資源,有效拓展計劃生育公共服務網路。推進家庭計劃指導三級網路建設,實施優生優育促進、避孕節育、生殖健康、青春健康援助和男性生殖健康促進、健康管理均等化“六大專案”。堅持宣傳與服務相結合,繼續推進藥具“優得工程”公共服務示範點的建立活動,規範藥具發放服務體系。放大“江醫生工作室”、“貝貝樂”、“樂孕俱樂部”等品牌的示範效應,開展面向社群家庭、促進家庭幸福、和諧發展的服務活動,提升家庭計劃指導服務水平。
4、認真落實計劃生育各項獎勵扶持政策。嚴格執行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依法落實“獎、免、特、扶、補”等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切實維護計生群眾的`合法權益。落實《XX市申請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計劃生育情況稽核辦法》、《關於XX市支內支邊退休回滬後申領年老一次性計劃生育獎勵費的實施意見》等新政,做好諮詢受理補助工作;落實《XX區計劃生育特殊家庭一次性補助的實施意見》,做好16週歲以上意外傷殘、死亡、大病的未婚獨生子女家庭的特別補助工作;實施“外來婚嫁家庭幫扶專案”、“關愛基層人口計生工作者專案”,繼續開展獨生子女困難家庭贈送保險計劃,切實增強獨生子女困難家庭的抗風險能力。
5、不斷深化居民群眾計生自治專案。加強計生協會建設,進一步創新工作方法,拓展工作領域,豐富工作內容,不斷擴大基層計劃生育協會組織網路的覆蓋面,重點推進流動人口集聚地、民營企業計劃生育協會組織建設。積極完善計生協會“政府購買、專案委託”運作機制,不斷拓展計劃生育協會的人口早教、青春健教等常態化運作專案,積極培育和鼓勵社會組織參與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進一步強化居委會的自治功能和社群業主委員會的共治功能,努力構建政府行政管理與社群自治管理相銜接的社會管理新模式
6、大力推進計劃生育幹部隊伍建設。以打造“育嬰師”、“心理諮詢師”、“生殖健康諮詢師”、“社工師”隊伍為抓手,切實加強社群科學育兒指導員、綜合服務站諮詢醫生、計劃生育服務管理員“三支”社工隊伍的職業化建設。加強對人口計生幹部隊伍的繼續教育,開展選單式、專案化、實務性、職業化的培訓,提高人口計生系統依法行政、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群眾工作、資訊化運用等能力水平。
l、堅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的計劃生育工作氛圍。堅持抓好新漁村人口文化建設。建設、完善好規範人口文化中心、人口文化社群、人口文化大院和人口文化中心戶、戶外宣傳上檔次為主的人口文化載體建設,努力營造我鎮濃厚的新型人口文化宣傳氛圍,宣傳品進村(社群)入戶,把人口文化根植於廣大人民群眾之中。堅持用科學、文明、進步的人口文化引導群眾,抓好新農村、新家庭的計生宣傳工作。
2、堅持抓好優質服務工作。以優質服務選進區作為抓手,常抓不懈。切實加強計生服務機構隊伍建設,穩定機構和人員,繼續在技術服務上下功夫,努力推進優質服務。
3、堅持強化人口問題的綜合治理。一是認真落實《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辦法》,按照要求切實履行職責,協調公安、工商、勞動、衛生等部門共同做好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工作;二是繼續全面落實企事業單位法定代表人計生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職責;三是加大傾斜力度,不斷健全和完善利益導向機制,認真落實獎勵扶助和獨生子女父母獎勵金政策;四是積極開展計生家庭“關愛”活動,堅持落實對獨生子女計劃生育家庭的“獎優免補”政策。
4、提升人口工作質量。切實加強規統工作,繼續對pip系統的全員人口資訊進行修正,提高基礎資訊質量。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人口與計劃生育統計法規,加強統計管理和統計監督,廣泛、深入、經常性地開展人口統計質量抽查。
5、進一步完善計劃生育村民自治工作,加強對村級計生經費的管理,確保村民自治工作收到實效,充分發揮村民自治在計劃生育工作中的作用。
6、認真總結查詢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不足,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加以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