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經歷>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你所見過的作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端午節經歷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1

  我們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歷史,豐富深厚的傳統文化,尤其有許多傳統節日。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是因為可以吃上好吃的粽子,糯米里有香腸、有棗子、還有肉。端午節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楚國有個愛國詩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國就滅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這一天投江自殺了,人們怕小魚小蝦吃屈原的身體,他們用竹簡把米裝起來投入江中,可是這些被蛟龍偷吃了,後來人們知道了蛟龍最怕葦葉和五色線,人們用這些東西把糯米包了起來。蛟龍看見這些東西就嚇走了,這樣小魚小蝦不吃屈原的身體了。於是到了這一天,人們把包好的粽子投進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習俗。 端午節又稱重五。許多習俗也與“五”這個數字聯絡在一起。用紅、黃、藍、白、黑,五色絲線系在兒童的脖頸、手腕、或足裸上,稱為長命縷。名字要插“五端”:黃魚、黃瓜、鹹鴨蛋黃、黃豆瓣色的粽子、雄黃酒。無論南方北方,這一天還有用雄黃酒在兒童的的額頭上寫一個“王”字,還要佩戴五顏六色的香囊。

  我最喜歡端午節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習俗,還有做粽子的方法很有趣。

  端午節的那一天,我早早的起床,就看見媽媽在廚房裡做粽子,每個粽子都是三角體的,而且還是肉餡的,每個粽子看起來都很誘人,我饒有興趣也參加包粽子的活動中。我學著媽媽的模樣拿出包粽子的粽葉,在粽葉上加點糯米,糯米里也塞了點肉,然後把粽葉一片一片地把它包住,再後,就用繩子把粽子打個結。雖然技術是很差,不像媽媽那樣心靈手巧做出的粽子,包的很好,糯米也沒有掉出來,簡直和我做出來的粽子,成了鮮明的對比。不過,我不放棄,我繼續做,連做十幾個的時候,我的技術越來越好,包的粽子也快比上媽媽了,就這樣,我和媽媽做了20多個,有十幾個送人了,還有十幾個就都給自己吃了。而我也偷偷收藏了幾個,為的就是把粽子投進河中來紀念屈原。

  端午節是我國最傳統的節日,而我也最喜歡端午節,因為我敬佩屈原。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2

  在潮汕地區,端午節的習俗有很多,它既有趣又有不同的寓意。接下來就讓我來介紹一下吧:

  首先在端午節,我們必須要吃粽子,為什麼我們要吃粽子呢?這是因為有一段有趣的傳說。在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汩羅江,為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以後,為了表示對屈原的崇敬和懷念,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用竹筒裝米,投江祭奠,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來。

  還有為什麼後來又用艾葉或葦葉、荷葉包粽子呢?《初學記》中有這樣的記載:漢代建武年間,長沙人晚間夢見一人,自稱是三閭大夫(屈原的官名),對他說:“你們祭祀的東西,都被江中的蛟龍偷去了,以後可用艾葉包住,將五色絲線捆好,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於是,人們便以“菰葉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傳,並逐漸發展成為我國的端午節食品。

  潮汕的端午還有一種吃的習俗,那就是吃梔粽,梔粽的主要原料有梔子、浦姜、糯米漿(粿漿)等等。因為梔粽的原料是糯米,所以成品後非常黏,一般刀具切下去會粘著,反而不方便切割食用。所以聰明的人想到執紗線,牽拉切粿,成為一小片,粘著盛於瓷盤上的白砂糖。

  吃完粽子,接下來就是賽龍舟了。龍舟,是端午節的主要習俗。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借划龍舟驅散江中之魚,以免魚吃掉屈原的身體。其實,“龍舟競渡”早在戰國時代就有了。在急鼓聲中劃刻成龍形的獨木舟,做競渡遊戲,以娛神與樂人,是祭儀中半宗教性、半娛樂性的節目。但後來,賽龍舟除紀念屈原之外,在各地人們還付予了不同的寓意。

  潮汕的端午節習俗還有很多……大家感興趣就在以後的生活中慢慢的瞭解和發掘。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3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到了。相信大家都聽過屈原關於端午節起源的故事。父親放假的時候,我纏著父親給我講端午節的故事。爸爸的興趣似乎很高。他把它抱在腿上,抱住我,慢慢給我講屈原的故事。

  傳說屈原投河汨羅江後,當地人立即去划船打撈,一路來到洞庭湖,卻再也沒有見到屈原的屍體。當時正好是下雨天,湖上的船隻聚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搶救賢臣屈博士時,又冒雨外出,衝進了茫茫洞庭湖。為了悼念,人們在河上划船,然後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人們怕河裡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把飯糰帶到河裡,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身體,這後來成了吃粽子的習俗。好像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都和紀念屈原有關。

  聽了父親的故事,對端午節吃粽子划龍舟的習俗有了清晰的印象。今天,我想享受這個美味的粽子,看電視上龍舟賽艇的熱鬧場面,太開心了!

  端午節的由來_端午節的故事構成300字第二條

  端午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現在已經有兩千年的歷史了。據說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中國人為什麼要過端午節?

  雖然中國各地的端午節習俗不同,但都祈禱健康、防疫和防病。每年五月五日,家家戶戶都要掛鈴鐺,掛艾葉菖蒲,賽龍舟,吃粽子,喝雄黃酒,遊百病。這種習俗已經發展了2000多年。人們之所以選擇5月5日為端午節,是因為公元前278年5月5日屈原用一塊大石頭從汨羅江上跳下自殺了。賽龍舟的習俗也是從當時人們划船找屈原的形式演變而來的。由於沒有找到屈原的屍體,他們把竹筒裡的米撒在水裡。他們認為魚吃飽了就不會吃屈原的屍體。後來這個活動變成了裝米的竹筒,現在演變成了粽子。這種對屈原的紀念逐漸成為一種習俗;這種習俗逐漸在全國傳播開來。

  在傳播的過程中,活動的內容也在不斷增加。所以,南北風俗是有差異的。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4

  今年的端午節裡,我經歷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端午節這天,我一家人在家裡包粽子。但就在這時,隔壁家的小弟弟端著一碗粽子來了我家。弟弟高興的朝著我們說道:“這是送給我們端午節的禮物。”媽媽高興的收下了,然後朝著我們說道:“加快手上的速度,趕緊包,然後也給領居家的嬸嬸送去粽子。”“好咧!”我和姐姐異口同聲的回道。

  十幾分鍾過後,我家的粽子才包了一半,而這時鄰居家的叔叔又端著一碗粽子來了我家。叔叔說端午節到了,一定要收下他家包的粽子。我一家人面面相覷,臉上的表情有些奇怪,剛剛鄰居家的弟弟不是才剛送過來一碗粽子嗎?不過,我與我的家人們礙於鄰居叔叔一直在說要我們收下,最終我們也就收下了。

  收下這第二碗粽子後,媽媽又催促我們了,說是等到我家的粽子出籠後,一定要我和姐姐一人端著一碗粽子送去鄰居家。我和姐姐當然是點頭答應了。

  但萬萬沒想到,又一段時間過後,鄰居家的嬸嬸一臉笑容的來了我家,同樣手上也端了一碗粽子。這下,我一家人都納悶了,一般來說收下一碗就夠了,收下了兩碗那是鄰居家太熱情了,可如今又來第三碗,怎麼想著都覺得是不是弄錯了?

  這次,媽媽還沒等鄰居的嬸嬸說話,然後趕忙站起身來,與鄰居嬸嬸說已經送了兩碗過來了,這一碗實在不能收下了。

  後來,這事就全明白了。原來叔叔不知道小弟送了粽子來,嬸嬸也不知道叔叔送了粽子來呢,不然也不會鬧出這一個大烏龍來。事情大白之後,我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我家的鄰居可真好,都惦記著要在端午節這天給我家送來粽子呢。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5

  每當我聞見粽子的清香從廚房裡瀰漫開來的時候,就知道是過端午節了。

  當媽媽把盛著粽子的盤子放到飯桌上,我看見一個個三角體的粽子在我面前呈現出各種各樣的姿態,有立著的,有斜躺著的,有趴著的,它們都由青綠色的粽葉包裹著,身體上還纏繞著五顏六色的細線,像生機盎然的美麗精靈降臨人間。剝開粽子外面的綠衣,粽子乳白色的身體全部呈露在我面前,在燈光下它的一顆顆米粒都透著光輝,聖潔極了,我都捨不得吃了。我小心翼翼地掰開粽子,看見了紅色的豆沙從裡面鑽了出來,我用舌尖舔了舔,甜甜的,香香的,細細的,滑滑的,再咬一口,黏黏的糯米粘著我滿嘴都是,我趕緊嚼著,暖暖地嚥下肚裡,這時,我全身上下都洋溢著幸福。

  這裡還有關於端午節吃粽子的故事呢!戰國時代,有個叫屈原的人,是楚國大夫。一次,楚國去攻打秦國,被打敗了之後,屈原被貶官到湘南(就是現在湖南的'洞庭湖一帶)。後來楚國一直受秦國的欺負,但楚國君王卻一聲不吭一味求和,屈原覺得自己再也沒有臉面去勸楚國的君王了,但又憂慮楚國的老百姓,就在農曆的五月初五抱著一塊大石頭跳到汨羅江裡以身殉國了,漁民和附近的莊稼人趕緊划著小船去救屈原,可是汪洋大水裡哪有屈原的影子呢?於是他們划著小船在江面上祭祀他,將竹筒裡的米飯灑在水裡獻給他。

  後來,人們把五月初五屈原投江的這一天稱為端午節又叫端陽節,把竹筒裡的米飯改為粽子,把小船改為龍舟在江面上競賽,用這樣的方式來紀念屈原,再後來就逐漸變成全中國的一種風俗了,所以端午節我們要吃粽子。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6

  老家的習俗可真多呀,數都數不完,各種節日都有不同的習俗。我就喜歡端午節了因為不僅可以吃到粽子還可以親手包粽子呢。

  我們在端午節的前十幾天就開始準備,就只差等待了。

  這一天終於到來了。我早早地就把圍裙穿好,等他們了。媽媽拿起香香的玉米葉開始包了(這種玉米也是用酒泡洗過的,所以很香,大家都用自己的喜好來選擇葉子。我們喜歡玉米所以用玉米葉來包。)我也跟著學媽媽包,媽媽用慣有的手法熟練地包好了一個,我卻跟不上媽媽,所以只能慢吞吞的。放入棗子接著包。我想讓粽子甜一些,於是就多放了一些棗。等我包好一個的時候。媽媽已經包了好幾個了。等媽媽包完了我卻才包了三個。包完之後放入蒸籠慢慢等待,我趁粽子在包的時候跑到嬸嬸家,看見他們是使用筒子來包粽子的,我就也幫她們包了幾個

  回到家之後粽子已經出籠了,我立刻撲上去拿了一個我自己包的粽子吃,因為我包的粽子很難看,還小,所以一眼就認出來了。我把粽子解開以後咬了一口,哇,好香好甜呀!一會兒功夫我就吃完了一個。媽媽說“別吃了,一會兒還有活動呢!”

  全部好了之後,我們提著籃子上各家各戶交換粽子。回來以後就去參加吃粽子比賽。家裡派我作代表參加比賽。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吃粽子了。終於開始了,姐姐把粽子解開,我快速地吃,吃到一半吃不下去了。姐姐說:“你還要不要你的大粽子了。”我硬撐著吃了下去,終於贏了比賽。獎品是紅豆味的一個超級大粽子。我抱著粽子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累死了,累死了!”我要放鬆一下,吃我的大粽子啦。

  這就是粽子的習俗:“可好吃了呢!”

端午節經歷的作文7

  端午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也是為了紀念偉大的詩人屈原的重大節日。屈原見國家走向滅亡了,不想被敵人無俘虜,所以跳河自盡。後來人們為了屈原的屍體不被魚吃掉,就往河裡丟竹筒飯,後來,又成了粽子;為了把魚趕走不讓它把屈原的屍體吃掉,人們賽龍舟,一代又一代傳了下來。每到端午節,人們家家戶戶就會包粽子,賽龍舟來過端午節。每到這一天,大人們還會讓孩子洗艾澡,是為了去溼氣,不讓孩子們容易生病。

  端午節一大早,我就聞到了粽子的香味,一下樓,原來是姥姥在蒸粽子。我和哥哥偷了五個,然後就去“賽龍舟”了。

  一到海邊,早已有選手在等候,我和哥哥也體驗了一場“龍舟”賽。首先每個人先找來一個泡沫艇,然後去有水流的地方,然後拿一根船槳,接著坐到艇上,用人的重量和船槳來掌握方向,以此類推,多找一些泡沫艇,新和以和小夥伴們去賽“龍舟”了。三、二、一,開始!我和哥哥一路過五關斬六將,三兩下就打敗了他們,然後我們去領獎時,發現,獎品竟然是粽子。

  傍晚,姥姥煮了一大鍋艾葉水,讓我和哥哥洗澡洗頭。艾葉水倒出來,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味,我先是深深地吸了一口香味,然後就跳進桶裡泡澡了。泡澡起來,我感覺渾身舒暢,精神清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節日文化,更多的是對我們有益的習俗呢。

  晚上,媽媽叫我給大家背誦有關端午節的詩歌,我大聲背誦唐代詩人文秀的《端午》:“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浩浩,不能洗得直臣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