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臘八節> 【熱】臘八的來歷作文

臘八的來歷作文

【熱】臘八的來歷作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會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臘八的來歷作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臘八的來歷作文1

  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從先秦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除祭祖敬神的活動外,人們還要逐疫。這項活動來源於古代的儺(古代驅鬼避疫的儀式)。史前時代的醫療方法之一即驅鬼治疾。作為巫術活動的臘月擊鼓驅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區仍有留存。

  據說,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又稱“佛成道節”。

臘八的來歷作文2

  從前,有對貧窮的`夫婦,家裡窮得都沒有吃的了。

  有一天,夫婦倆看見牆角下有一個小洞。於是丈夫拿來一個錘子,砸開牆一看,原來是一個老鼠的糧倉。他們數了數,有玉米、紅豆、小米。一共有八樣米。妻子說:“太好了!可以給孩子們做一鍋粥了。”丈夫說:“那我們趕快做吧!”說幹就幹,他們就用這八樣米做了一鍋粥。粥熬好了,丈夫嚐了一口,說:“真好吃!”於是,一家人三下五除二把這鍋粥喝完了。從此,人們就在每年的十二月初八這天都喝八樣米熬成的粥。

  這就是臘八節和臘八粥的來歷。

臘八的來歷作文3

  每年農曆的臘月初八是臘八節,“臘”即“臘月”的意思,為什麼農曆十二月被稱為“臘月”呢?史學研究者指出,在我國古代,“臘”本是一種祭禮,稱“大臘”。

  在商代,人們每年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

  其中的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後來將冬祀稱為“臘祭”。因此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這一天稱為“臘日”。臘日當時並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並不吃臘八粥,只是祭祀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

  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並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八的來歷作文4

  臘八節,俗稱“臘八”,即農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吉祥的傳統,一些地區有喝臘八粥的習俗。相傳這一天還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

  歲終之月稱“臘”的含義有三:一曰“臘者,接也”,寓有新舊交替的意思(《隋書·禮儀志》記載);二曰“臘者同獵”,指田獵獲取禽獸好祭祖祭神,“臘”從“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臘者,逐疫迎春”,臘八節又謂之“佛成道節”,亦名“成道會”,實際上可以說是十二月初八為臘日之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