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觀後感> 有關英雄觀後感作文七篇

英雄觀後感作文

有關英雄觀後感作文七篇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你寫作文時總是無從下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英雄觀後感作文7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1

  7月6日,學校組織全體同學去美羅城電影院看《西柏坡2——英雄王二小》。

  這部電影我已經期待很久了,這次學校終於組織我們去看了。所以當電影開始時,我就被電影內容深深吸引住了:王二小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放牛娃,他痛恨鬼子,熱愛八路軍。後來替八路軍送情報,當時鬼子抓到他,讓他帶路找八路軍。二小用他的智慧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中途還讓小鬼子損兵折將,在過一線天的時候鬼子把迫擊炮留在了另一頭,三挺機關槍全部報廢,好幾個士兵出了事。他真是聰明。

  王二小帶路時就知道自己逃不出鬼子的魔掌了,但是他毫不畏懼,依然給鬼子帶路,最後他壯烈犧牲了。他的犧牲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值得我們學習。

  他的精神很可貴,但是他被鬼子殺了讓我很難過。王二小這麼愛國,他只有13歲。這部電影讓我們知道了新中國來之不易,所以我們更應該珍惜現在美好的生活。

  【點評】這篇是一篇電影觀後感,寫觀後感,要從自己觀賞影片的感受出發。可是,小作者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寫觀後感應強調以“感”為主,從文字上看,“感”的內容大約佔影片主要內容的五六倍。文中適當引用影片內容,是為“感”服務的。因此,引用電影內容只要三言兩語,不要具體敘述,更不要什麼細緻的描寫。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2

  這部電影說太好不算,說差也不至於,除了故事情節不夠精細,場面略微暴力,以致我看完去吃飯時還手抖外(也可能是自我承受能力太弱),其他的都還好,主演不止顏值擔當,還是演技擔當。最令我想短話長說的是關於火鍋,和重慶。

  我從未去過重慶,也沒有對重慶展開過過多的想象。但是這部電影激發了我一定要去重慶吃一回火鍋的慾望。大熱天的時候,也許更愛一支冰棒,一碗刨冰,但是和相熟的朋友,老同學一起圍著熱氣騰騰的九宮格呼哧呼哧,一起面紅耳赤,這又何嘗不是一種快樂。就像有人喜歡在炎熱的夏天的晚上一起吃燒烤,喝啤酒,這完全是一種自在的生活方式,一種野性的釋放。縱然優雅的西餐禮儀象徵文明,人類越來越把自己標榜為文明的產物,但是我們源於自然,生於野性,在以優雅的姿態維持了社會的基本穩定後,我們可以偶爾釋放野性,偶爾粗獷,偶爾辣得有失儀態。在我看來,火鍋可以釋放我們的內心,辣可以豐富我們的狂熱。在汗流浹背,蟬聲鳴鳴的燥熱之時,約一群朋友,在陽臺擺一桌食材,鍋裡的湯熱辣滾燙,不停翻騰著,我們一起喝酒,無話不談,心裡的苦楚,隨著被辣得麻木的舌頭一起無知覺,為夢想而奔騰的熱血,如這鍋裡的湯一樣翻滾,朋友之間的感情,就是不管多少年,都可以輕鬆的坐在一起吃火鍋。這就是電影裡結局時的畫面,他們四個老同學偷偷在醫院的陽臺擺了一桌火鍋,灰綠的畫面是歲滄桑過後的沉澱。我腦補了最後的'畫面,忽然間烏雲密佈,山雨欲來,就一眨眼功夫,沒來得及端走熱騰騰的鍋,雨水已經打溼頭髮,順著髮梢溼了眉眼,他們顧不上桌椅食材,忙不迭得奔回簷下,雖為那未吃上口的火鍋深感惋惜,但是一起看瓢潑大雨也是一種刺激,和吃了麻辣一樣的心情爽快。

  經歷了搶劫,打匪,幾次掙扎於死亡邊緣,刀搶,鮮血,皮開肉綻,他們只是現實社會中一群謀生的人群,接受著社會對他們的道德的考驗。電影的深層價值觀不敢妄作評論,只是有一點,以搶劫銀行並故意致多人死亡這種十惡不赦,不可饒恕的大罪來掩蓋或者說弱化了私自盜竊銀行資金,妄想偷天換日的行為,這是經不起法律和正義上的深究的。

  放下這些人類活動不管,電影依然很成功的展現了一個美麗的城市。熱浪席捲時突然間大雨滂沱,將升騰的熱氣衝化,埋進大地,享受短暫的涼爽。雨水順著青色的石板樓梯往下滑,灼熱的地板貪婪的舔著順勢鋪張開的雨水,安靜的洗個涼水澡。

  等雨停了,山尖的雲還掛著水滴,穿著拖鞋,用路上流著的雨水沖沖腳,一起去街坊四鄰的巷子裡吃次九宮格吧。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3

  今天我們全班觀看了影片《英雄》。張藝謀以宏大華美的場面,向世界演繹著他那蕩氣迴腸的英雄情結,在我看來,這是這部影片最根本的藝術精神。張藝謀眼裡的英雄顯然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英雄,或者說不僅僅是。他借用誇張、極致的色彩揭示他所定位的英雄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至情至性。他用淋漓的紅渲染一份愛,那愛是自私的,至上的,不可被欺騙和傷害的。為了愛,飛雪可以不計復仇大業殺了殘劍,如月可以為情所惑香銷玉殞。愛是美的,所以才有了滾滾黃葉盡情渲染,但是僅有愛又是狹隘、膚淺的,所以在這一情節裡,我們才能看到影片中刻意迴避的血腥。整部影片只有三處有血(飛雪殺了殘劍、飛雪殺如月時,殘劍刺殺秦王時),而在這一節裡就出現了兩次,在其餘的情節中,無論怎樣的刀光劍影,全不見一滴鮮紅的血。

  英雄的第二重境界是捨生取義。長空、殘劍、飛雪為了復仇大業不惜以命相許,趙國學子大敵當前依然追尋趙字精義,無邊的嫣黃訴說著英雄末路、壯懷激烈的悲愴和決絕。

  英雄的的第三重境界是忠貞不二。藍色從來就是純潔的,古典的,在這部影片裡也是一樣。殘劍、飛雪生死相許,人不離人劍不離劍。飛雪為成就無名刺秦大業,不惜以命相托,在國家生死存亡之際,她放棄了愛和生命,這是英雄的氣節和風骨。然而無情未必真豪傑,一滴水珠在飛雪臉上輕輕滑動,殘劍萬般柔情打動了億萬觀眾。

  英雄的第四重境界是淡泊寧靜。綠色是希望和生機,是美好和從容,張藝謀再一次用綠色演繹那份經典的愛和生活。家園就在身後,在殘劍的內心,在愛和夢中,汪洋恣肆的綠就在他們身邊,可是,他們回不了家園,他們的精神只能留在那無邊的美麗而又傷感的回憶和嚮往裡。

  英雄的最高境界是胸懷天下。有人說,影片中殘劍寫“天下”二字的情節可以不要,我想,張藝謀要是聽見這句話會灑然一笑,“天下”二字是這部影片的靈魂,沒有這一筆影片就成了華麗鏡頭的堆積,也就失去了它的精神。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4

  1、入夜,江南七怪摸著黑爬上了崖頂。柯鎮惡:靖兒每天都偷偷上來,大家快分頭看看這裡有什麼蹊蹺!張阿生:……大哥,這裡……有一堆圓圓的頭骨!柯鎮惡:啊,天啊!你快摸一摸,是不是每個頭骨上面都有幾個深深的指孔?張阿生:是啊……大哥你為什麼會嚇成這樣?柯鎮惡:這就是當年殺害我大哥柯避邪的鐵屍梅超風……她一定在教靖兒練九陰白骨爪…………真想替大哥報仇啊……可惜她的武功要比我高那麼一點點……朱聰:可是,今天你身邊已經有了我們啊!柯鎮惡:蠢貨!正是因為有了你們,她才會比我高那麼一點點的…… ……與此同時,郭靖在石頭後面納悶中:奇怪,這麼晚了師父們圍著我的保齡球在研究什麼呢?

  2、柯鎮惡:你這個不長進的靖兒,教了這麼半天還是學不會!韓寶駒:性子還那麼倔,這麼揍你你還不喊,也不叫,也不躲,還不跪下!!!郭靖:(師……父……我快……不行了……要不是你們把我吊到了樹上……還用襪子堵住了我的嘴……)

  3、郭靖:拖雷安答,我發現你飯量越來越小了!拖雷:郭靖安達,這是你的視覺錯誤——你從南方一下子回到蒙古草原這種比較開闊的地方,眼睛還沒適應。

  4、射鵰英雄傳有感:1.南帝想的是普度眾生,北丐想的是救國救民,東邪想的是奇思巧計,西毒想的是武功第一。結果華山論劍,西毒最厲害。動機單純,往往更接近目標。2.西毒念念不忘的是成為武功天下第一,他成功了,卻瘋掉了。人只有不停樹立目標,才能不斷進步。只樹立一個終極目標,即使成功也得不償失。3.老頑童周伯通一生貪玩,卻武藝精熟,四大高手也奈何不了他。一個人擁有一顆童心不難,難的是一輩子擁有這顆童心。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5

  前天,我們和老師去四樓的教室去看電影《少年英雄》。

  我們剛剛坐定,整個影廳暗了下來,電影開始播放了。這部主要是講述王小二不怕敵人,不怕犧牲的光榮事蹟:抗日戰爭爆發時,二小還是個放牛娃,在一天他玩彈弓時,忽聞一聲槍響,面前的一棵大樹倒了。接二連三的槍炮聲,把二小的家也炸燬了,他的哥哥被兇殘的日本鬼子抓獲了,成了漢奸。二小找到了八路軍,從那以後,他便住在吳連長家裡了。吳連長把王二小送進兒童團。在柳老師的帶領下,他讀書認字,增長了許多見識。二小13歲那年,日本鬼子掃蕩到了狼牙口村,全體村民搬移到了一條山溝裡。敵人看到了王二小,便叫他帶路。二小把敵人帶進那條山溝裡,也就是八路軍的埋伏圈。日本鬼子這才知道上了當,他一氣之下,把二小挑在槍尖上,重重地把他摔死在石頭上。

  雖然我們英勇的王二小已永遠長眠地下了,但可惡的日本鬼子也得到了報應。可憐的孩子王二小掩護了幾千名老百姓,而自己卻沉睡在那冰冷的山間。二小的奮鬥精神真值得我們學習。希望這部影片能引導我,專心讀書,不怕困難。永遠一心向著美好的未來飛翔。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6

  “小小的年紀,還不懂什麼是愛,卻被你甜甜的笑給打敗……”我在電影院正準備觀賞《豬豬俠英雄豬少年》,突然,一陣音樂傳入我的耳中,我立刻大吃一驚,天哪!這不就是TFboys的《寵愛》嗎?正當我沉浸在三小隻那美好的歌聲中時,一位小朋友驚奇地叫了起來:“豬豬俠!”我這才緩過神來,發現螢幕中出現了一隻穿著喜氣洋洋的紅衣服,眼睛又大又亮的小豬。哦,電影開始了!

  為什麼要當英雄?

  傳奇五靈鎖擁有保護世界的神奇力量,卻在關鍵時刻,選中了其他五靈衛都認為一無是處的豬豬俠。豬豬俠的確只是個頑皮的小孩,但是他學會了變身。在與黑衣人的較量中,夥伴們全都自不量力,只有豬豬俠可以攻擊到黑衣人。可是黑衣人的力量實在太強,豬豬俠還是被打敗了。而且,豬豬俠還暈了過去,和菲菲一起墜入了深谷。在豬豬俠的夢中,黑衣人反反覆覆地詢問著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當英雄?”豬豬俠絞盡腦汁地思考,是因為可以和自己的偶像菲菲做朋友?是因為可以和小夥伴炫耀自己是英雄?都不是。他無論如何都找不到答案。漸漸地,他睜開了眼睛,發現菲菲正焦慮地望著他。他立刻詢問道:“你為什麼要當英雄?”“因為當英雄可以幫助別人,讓每個人都沒有困難啊!”菲菲不假思索地說。

  沒錯,當英雄的理由其實很簡單,就是解決別人的困難!在平時生活中,英雄離我們並不遠。只要把路上的垃圾撿起來,給抱著小孩的家長讓座,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劉備曾經說過:“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好事,你就是英雄。

  堅持就能勝利。

  你知道為什麼“一無是處”的豬豬俠最終能夠成為五靈衛嗎?不僅僅是因為這是五靈鎖的選擇,命運註定會這樣。剛開始,五靈衛遇到了一個小偷。其他五靈衛變身後火速去追趕,但超人強太過沖動,撞碎了許多市民的房子。所以他們的追趕以失敗告終。

  豬豬俠靈機一動,踩著滑板向前追去,經過不懈的努力,把小偷逼進了牆角。同時,他自己也倒在了垃圾堆中。小偷拿起一根棍子就想要打他,情急之中,他想要變身,但屢次都不能成功。結果還是五靈衛拯救了他呢!菲菲氣急敗壞地說:“你根本就不配做五靈衛!”收走了豬豬俠的手環。豬豬俠想要放棄,就告訴自己,他只是做了個白日夢而已。他依然說服不了自己,只要再堅持一下,肯定能成功的!所以,當黑衣人闖進城市時,豬豬俠立即衝上去拯救被壓在廢墟里的菲菲,菲菲被感動了,把手環還給了他。在他不懈的努力後,終於成功地變身了,並且還是五靈衛中最厲害的一個呢!

  我不禁回想起了一句名言:只要堅持不懈,就終會有成果的。小時候,我學習了跳舞,剛開始覺得非常有趣,但是訓練基本功的時候真是太苦太累了,我忍耐不住那鑽心的疼痛,便放棄了舞蹈。如今,望著舞臺上翩翩起舞的同學們,我真得很後悔,當時如果再忍耐一下,不就能跟她們一樣了?我要學習豬豬俠堅持的精神,以後無論幹什麼事情可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啊!

  這部電影弘揚的正能量可不止這些,還有五靈衛與薩奧丁對戰時分工合作,告訴我們團結就是力量。薩奧丁想要統治世界,結果發明時走火入魔造成災害,告訴我們不能野心勃勃,目的不純……不知不覺間,螢幕中開始滾動工作人員的名單,我只好戀戀不捨地離開了影廳。我認為,這部《豬豬俠英雄豬少年》真是最令我深深觸動的電影!

英雄觀後感作文 篇7

  對於《英雄》這部電影,我想開門見山的說:好,但只差一點!

  先說幾句謙虛的話,本人不是電影的內行,對於影片的什麼拍攝呀、服裝呀、武美呀不是很懂,所以也就不想在這些方面丟人了。

  ——好!好在哪裡,我有這樣一個理由。

  有句話叫:作品出來以後就不再是作者的作品。還有句話說:作者已死,讀者萬歲。我在這裡也想發揚一下這樣的“精神”,談談我個人的看法。

  表面看來,這部電影好象是部現代人理念裡的“刺客列傳”,在我這看則不竟然。以我個人的看法,俠和刺客在影片的地位就是一個符號,導演是借了這個符號在給另一批人做傳。

  真正的“英雄”是誰?影片中回答的很清楚,心懷天下者乃真英雄!

  那誰又真正做到了心懷天下呢?翻翻中國的歷史,把天下懷成影片中描述的那樣的只有一個群體——知識份子階層!

  對!在我眼裡,這部影片好就好在:張導演借“俠”為中國的知識份子做了個很悲劇的傳!中國有句老話:俠以武亂法,儒以文干政。

  在該片中武俠符號後的人就是“儒”,也就是我說的知識份子階層。心懷天下可以說是中國知識份子階層的一個共性,遠的不說,近代的仁人志士哪個不是出自這個階層。康梁變法、科學救國、甚至後來的兩彈一星等等,多少知識分子把捐棄個人做為代價換來一個心懷天下的美名!個人在天下的眼裡是渺小的,甚至在知識分子個人的眼裡也是渺小的,為了天下,個人是最不足惜的。

  當然,中國還有句話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那是不是按這個前提推理,匹夫們也是英雄了呢?

  我想先闡述一下我的對匹夫的個人理解。大體上說人分這幾類:當權者、無知匹夫和知識分子。我節外生枝的說明一下,三者之間可以不是截然對立,當權者可以下臺成匹夫或是知識分子、匹夫也可以混進知識分子和當權者的隊伍。

  匹夫即百姓,也就是天下中最最最無辜而且總是被踐踏的人。這些人是興亡的主體,但對興亡無責。當權者弄天下,也對天下興亡不感興趣。惟有知識分子這個“不識時務”的群體對天下的興亡念念不忘,說“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絕對是個知識分子而不是真匹夫!

  能為知識分子做傳做的這麼好、挖掘的這麼深的影片我覺得是好影片、至少是個我這樣的人看的比較順眼的影片。

  可是,就象我題目說的那樣——好,但只差一點!差哪一點呢?

  個人以為,學學影片中的臺詞,它高“看”了一個人——秦王!

  如果,影片老老實實的寫出秦王這兩個字,它就一點都不差了。可是,它畫蛇添足的給王字加了個點:王成了主。差就差在這一點上了!

  又回到我剛才說過的那句話上去: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為責,義務也!政治課本上早就說過,有權就有責,那反過來有責就意味著有權,至少是“應該”有權。

  假設一下,“匹夫有責”這句話要是正確的話。那麼,匹夫有了責也就應該有權,而“責”是天下這麼大的責,那“權”也應該是天下這麼大權。

  漢字造的非常漂亮,一個“王”字、一個“主”字,不少就差一點。正常的邏輯是,循序漸進,那就先王而後主。如果不能王,當然就沒有辦法主了。

  ——那我們就先來看看這些王

  《莊子.雜篇》第一論“庚桑楚”裡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天下亂,因為誰?不單因為有桀、有紂這樣的暴君、也是因為有秦皇、漢武和“鳥生魚湯”!

  我想把這個觀點再推大一點,天下亂,除了權者弄權而壞天下之和諧,更因為人人都想成為“主”。在這種利益驅使下人人都想透過先“王”的方法而後“主”,天下人心亂、則天下自然就亂。

  ——所以亂在何處,亂在人心!

  前面我提到過,張導演為知識分子的悲劇作傳,讓我覺得順眼,現在我要解釋這句話中的另外兩個字——悲劇。

  知識分子們傻傻的為天下匹夫捨生取義,希望能夠平“兼濟天下”、“平天下”,可是,他們輕信了弄權的王、憐憫著想透過先王而後主的亂之源頭匹夫,即百姓。如此南轅北轍、輕生取義,可憐又可笑,當悲劇二字無愧!

  所以說《英雄》好,但只差一點!

  ——最後說一句,行文混亂希望大家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