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十方中年的散文
老朽一九四一年出生,一過春節就虛度七十了。俗話說:人到七十古來稀:對我來說人到七十才中年。
記憶中的童年懵懵懂懂,七歲上父親就撒手人寰,母親和哥哥、姐姐一起苦苦支撐著這個風雨飄搖的五口之家,一家人別無他求,終年忙忙碌碌為的只是溫飽;解放以後,我才高高興興地背上了書包走進了學校的大門,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我都在發奮苦讀,雖說不想光宗耀祖,但總盼望能出人頭地。我當時的理想是進入大學的新聞專業,長大當一名新聞記者。自持有文學天賦的狂妄青年,把大部分課餘時間都投入到閱讀之中,在文字的海洋裡盡情遨遊、吸取營養。可是,事與願違,因為某些原因高考時卻名落孫山。有幸經母校領導的竭力推薦,才當上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
記者夢破,只得退而求其次,真想在教書育人的光榮崗位上拼盡全力和進入師範院校的同學們一爭高低。起初,因為既未受過專門培訓,又沒有實踐經驗,不論自己如何賣力,在課堂上總駕馭不了那短短的四十五分鐘。於是只得虛心向老教師求教,擠時間閱讀大量的輔導資料,廢寢忘食地做教案,一有機會就出去旁聽優秀老師的示範......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拼搏,自己覺得在這個崗位上的確還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誰料,那場史無前例的大革命又一次粉碎了我的美夢。從天而降的一棍子將我打倒在地,而且還被踏上了一隻腳,人生似乎又變成了一片空白,又回到了那懵懂的童年。
改革開放的春風滌盪著汙泥濁水,澄清了萬里塵埃。蟄伏的心被喚醒了,已過了不惑之年的我終於又重新煥發了青春活力。從踏進工廠大門那一天起,我總感到自己還那麼年輕,身上被壓抑了多年的活力化成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動力,學習機械製圖、鑽研鉗工技術,積累管理經驗、從事市場營銷......二十多年光陰先是拜師學藝,然後自己辦廠,最後走遍祖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既為企業推銷了產品,又讓自己受到了薰陶。這就是我真正的青年時代。
如今早已過了退休年齡,女兒們已成家立業,外甥正在茁壯成長,有人勸我可以安享晚福了。但是我不想賦閒在家。又出來混跡於一群年輕人之中,在公司裡雖然做的是雜七雜八的行政事務,然而和這群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在一起可供我學習的東西實在是太多太多,嶄新的理念,先進的技術令人目不暇接。網路更是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在我看來網路真是神奇的'世界:這兒有熱情的網友、開心的農場、實用的生活經驗、尖端的科技知識、時尚的娛樂、令人百看不厭的精美文章......
六十歲學跌打,為時不晚。我的電腦操作水平不能與年輕人同日而語,但是本人還是樂此不疲,每天總要上網瀏覽好友的空間,細細品味,從中汲取教益。然後靜下心來,強迫自己敲打鍵盤,在空間裡留下一篇日記。記者夢破了,教師也當不了了,可我還可以在網上開闢一塊屬於自己的寫作園地。就這一點而言,我認為我還是精力充沛的中年人!
人生就是這樣,也許你沒能力去改變壞境,但是你可以為自己營造一個良好的心理壞境:童心永存,青春不老,壯心不已,老驥伏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