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關於春節簡單手抄報
春節到了,我們的手抄報怎麼畫?下面是關於春節簡單手抄報,和小編一起看一下吧。
中國最重視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春節,城市裡,為了顧及安全,不準放鞭炮,小孩子沒有像他們的父輩一樣體會到鞭炮聲聲帶來的生氣,年味是淡了點,但也無礙人們過年的熱情。對於小孩來說,有新衣服穿,有紅包收;對於大人來說,有了七天長假,有了探親訪友的好機會。在這裡,我要說說,人們過年都在做什麼?
一、探親
中國人是重視親情的,過年是出嫁女“回孃家”的好日子。丈夫陪同妻子、帶著孩子回丈母孃家拜年是年初二的一道風景線。路上都是探親的人群。過年了,家人有時間聚在一起,是情感交流的極好渠道。老舍說:
“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失去了慈母便像花插在瓶子裡,雖然還有色有香,卻失去了根。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女兒是母親的貼心棉襖,丈夫陪妻子回孃家是妻子的最大幸福。丈母孃見到女兒過著幸福的生活,自然感到滿足。親情在過年時節是最放大的體現。
二、訪友
出來工作外,各自為了生活打拼,朋友之間少有相聚的時候。中國人對於自己在讀書時候相知相交的同學一般在春節時會聚一聚。雖然平時大家或者有電話來訪,但難得春節大家都有空,所以很多的同學聚會選擇在這個時候。同學們聚在一起,談生活、談工作、談家庭,勞碌了一年的人們有了一個情感宣洩的物件。周作人在《關於尺牘》說:
“人生少年時初出來涉世交友,視朋友不甚愛惜也,及至足跡半天下,回想舊朋友,實覺其味深長。蓋升沉顯晦,聚散離合,轉盼間恍如隔世,於極空極幻之中,七零八落,偶然乘下幾個舊朋友在世,此舊物也,能不想殺,況此舊友實比新友之情深十倍耶。”
我覺得很好地反映了國人對友情的重視,對舊友的珍重。趁著大好的'春節假期,聯絡感情,實為許多人開心的一大事情啊!
熱鬧的除外之夜,家家戶戶張燈結綵,一陣陣鞭炮聲此起彼伏,響成一片,我來到窗前,不禁驚歎:“好美啊!”五顏六色的禮花劃破了天空,照亮了大地。看天上的仙女來為人間祝賀,撒下朵朵神花。再看地上,各種煙花爭奇鬥豔,時而翠綠耀眼,時而鮮紅奪目,時而金光閃閃,真是美麗而奇妙。
我和爸爸媽媽興高彩烈地走出家門,我先點燃一支“小導彈”,它的尾部噴射著火焰,直衝夜空,不一會兒,在空中炸開,變成許多小花瓣慢慢地飄落下來。緊接著,我又點燃了“天女散花”。引線“哧哧”作響,半天不見動靜。我禮躡手躡腳地走上前去,它卻蹭蹭地上了天,嚇了我一跳。鄰居小朋友高興地拍著小手,大聲叫著:“天女散花嘍,天女散花了!”禮花瞬間“啪”地一聲在空中爆炸,真像天女一樣撒下數不清的花瓣。霎時,一個個花瓣又變成了一隻只圓圓的紅色降落傘,漂亮極了,越玩,我興致越高了。
最後,我們又放了躥天猴,地老鼠……
放鞭炮太有趣了,我彷彿看見,新春正載著人們的希望向我們走來。
過年時孩子們最喜歡幹什麼?答案是——放鞭炮。
我總是把所有的鞭炮留著過年放,那可真是一個字——爽。
第一次放鞭炮,我又好奇又膽小,拿著打火機的手,伸出去,縮回來,伸出去,縮回來……朋友在一旁喊:“著了!”我連看也不看,扔了就跑,他們哈哈大笑,我才知道上當了。第二次點,忽悠來忽悠去,突然!點燃了火捻,我嚇得大呼小叫,把打火機一丟,只聽身後一聲巨響,把我嚇了個半死,朋友們笑得前仰後合。漸漸地,我膽子大了,把一個鞭炮點燃過一會兒再扔出去,有時還把幾個鞭炮的捻兒捻在一起點燃後再扔出去。我們越玩越高興。
第二次,我敢放二響炮了。有一次,我和小明又去放,我提議放禮花彈和二響炮,小明說:“那個雪堆很硬,把二響炮插進去,一點,ok?”我點了點頭,插進去,一點,“跑”,我喊。轟!鞭炮響了,可半天不見炸。我們像小偷似的,慢慢地、慢慢地靠近,就在有半米的距離時,咣!一個800分貝的聲音響起,雪堆炸開了花,弄了我們滿身雪。
過年時,孩子們最喜歡什麼?是——壓歲——錢。有了壓歲錢,什麼都可以買。
過年時,我總是貼出佈告——給爸爸、媽媽磕一個頭100元,爺爺、奶奶50元,姥姥、姥爺20元。每當磕頭時,我會猛磕,腦袋上又快長出一個腦袋來了。唔!磕一個頭是那些錢,磕兩個頭也是那些錢,哎!
第二次,我貼出佈告——爸爸媽媽一個200元,爺爺奶奶二人交200元……可是都少給了許多,唔!好可憐哦。
過年時我最最最——噁心吃餃子。
有一次過年時,奶奶說:“多吃點餃子,牛肉白菜餡的。”讓我吃15個,結果我都吃了。(告訴你,吐了三分之二)我不說了,越說越噁心。
盼望著,盼望著,春節又要來了,我又要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