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長恨歌> 王安憶在《長恨歌》中個人寫作上的突破

王安憶在《長恨歌》中個人寫作上的突破

王安憶在《長恨歌》中個人寫作上的突破

  引導語:與小編一起來看看王安憶在《長恨歌》中個人寫作上有哪些突破?歡迎大家閱讀與學習。

  臺灣知名學者王德威曾在《海派作家 又見傳人》一文中評價王安憶,認為她的創作是對海派女作家張愛玲的繼承與補充,都繕寫上海的風情與女人,但筆鋒卻不相同,張愛玲是抱著反諷的心情來精雕細琢,而王安憶是平淡的、同情的態度來講述故事,自創作以來就不斷對小說的創作技巧與形式進行創新與研究,曾經從事過傷痕文學、知青文學、尋根文學的創作,但是創作的題材以知青在鄉村的生活為主,雖然題材單一,但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九十年代的《長恨歌》這部長篇小說以龐大的空間建構及時間流程,豐富的人物活動敘述了上海的歷史,刻畫了上海的女性,審視了上海的文化。在這部小說中,王安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與突破。

  一、獨特的視角:把城市與人生經驗聯絡起來

  李歐梵教授說:“王安憶的本文《長恨歌》描寫的不只是一座城市,而是將這座城市寫成一個在歷史研究或個人經驗上很難感受到的一種視野。這樣的大手筆,在目前的小說界是非常罕見的,它可說是一部史詩。”[1]這也是《長恨歌》的獨特之處。我認為文字重要的不是故事發生的年代,而是寫故事的年代,作者要寫一座城市,便直接跳入小說的發展程序,人物的人生經歷中去發表對上海這座城市的看法。用細膩的筆調敘述了上海普通市民王琦瑤坎坷一生的命運,王琦瑤的形象也蘊含了王安憶對上海這座城市的記憶。我把《長恨歌》定義為發生在都市民間的故事,王安憶把幾個不同的歷史時代作為小說的寫作背景,憑著她對上海的熟悉以及對上海女孩子心理狀態的細緻揣摩,塑造了一個活生生的“上海小姐”— —王琦瑤這樣一個人物,文字的故事以她為中心展開了一系列生活場景敘述。她是選美選出來的上海三小姐,有著美麗的容貌,在每一個特定年代裡,都會出現一個與她有著情感糾結的男人,雖然是起烘托作用,但在王安憶的筆下也深深留下了屬於他們自己階層的烙印。不同的男人、不同的身份與地位,有高官、有攝影師、有無業的富二代都試圖佔據她的情感,但又都以失敗告終。

  另外,王安憶打破了創作的封閉空間,在她的小說中縱橫交錯有兩個空間:上海與鄔橋,使時間在這兩個空間中自由穿梭。溫儒敏、趙祖謨都曾指出:“城市空間形式成為王安憶敘述文字空間形式,而上海這個城市被塵封多年的神秘感又給了王安憶以歷史的衝動和訴說的可能”。[2]我們可以這樣說王安憶用時間追憶的方式將縱橫交錯兩個空間密切聯絡在一起。這個特徵在《長恨歌》中表現尤為突出。王安憶曾自述過:“《長恨歌》是一部非常非常寫實的東西,在那裡我寫了一個女人的命運……我要寫的是一個城市的故事。”[3]透過對主人公王琦瑤一生細膩的描寫,以一個女性的眼光,以一顆耐得住寂莫,經得起沉浮的平凡上海心去看上海,去探索上海這座城市的精神。她有著對生命和美的獨特審美視角。王安憶在《長恨歌》中反覆描述在光與暗的轉換中永恆流逝的時間,帶有某種虛無的東西,使文字透出一種如煙的塵世感,這也奠定了小說的感情基調。

  二、流露出“尋根”意識

  王安憶在《長恨歌》中也流露出了尋根的意識,懷舊的情懷,以及對“家”感傷。家是每個人、每個家的庭安身立命之所和靈魂的棲息地。家也是研究王安憶作品的主要線索,然而,王安憶和張愛玲相比,卻是一個“失根感”很重的人,她雖然是大半輩子都居住在上海,但是她在《紀實與虛構》中開篇就說,她的'家庭是遷居到上海的外來戶,他們沒有親戚朋友,沒有家族。可以說,這種“失根感”一直伴隨著王安憶的創作歷程,是她尋找種種可能的歸宿的動力所在,所以促使她創作了《長恨歌》這部小說。從現當代文學史研究的意義上看,這部小說,王安憶借一個女人王琦瑤的一生表現出自己對這座城市過去的懷舊,對自己精神的尋根。

  在《長恨歌》中,“尋根”不同於以往的尋根文學,作者在這裡為上海創造出一種靈韻,而由“懷舊”產生的社會現狀宣告了這種靈韻在消費大眾和商品的海洋裡的無可挽回的消散。面對靈韻的慢慢消散,王安憶在寫作上也表現出自身意義的不確定性。

  三、對命運的探索

  [知識拓展]

  《長恨歌》的悲情意蘊

  《長恨歌》這一詩題,取自詩歌最後一句“此恨綿綿無絕期”,可見“長恨歌”即“歌長恨”。那麼,唐玄宗恨什麼,為什麼要恨呢?詩人並沒有直接告訴我們,而是透過筆下詩化的故事,讓人們去揣摩,去體味其中的萬般風情。全詩五段,分為四層,圍繞愛情這一主線,層層鋪敘。

  第一層敘寫君妃相愛時的快樂。君王唐玄宗重色、輕國,為了美人楊玉環“日高起”,“不早朝”,沉溺於“夜專夜”,“無閒暇”的歌舞酒色之中。“天生麗質”的楊玉環,形貌美,意態更美,她以“回眸一笑百媚生”,這一勾魂攝魄的穿透力,享有了“三千寵愛在一身”,“姊妹弟兄皆列土”的特權,沉浸在“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生女”的得意之中。詩人運用誇張手法,極寫君王寵美人,美人得君王,如膠似漆,形影相隨的極樂生活,為下文相思之苦作了很好的鋪墊。

  第二層敘寫君妃訣別後,唐玄宗傷痛不已的悲情。詩人以美景襯托悲情,悲情暴漲。行宮裡,玄宗見月傷心,聞鈴斷腸,滿腹傷悲。返京途中“到此躊躇不能去”,“馬嵬坡下泥土中,不見玉顏空死處”,尋而不得,呼而不應的無奈與絕望,使玄宗陷入了無法排遣的悲恨之中。這一層詩人以空間轉換為線索,大肆鋪敘,流利細緻地再現了玄宗精神世界裡揪心的悲恨,推動故事情節繼續向前發展。

  第三層敘寫君王不顧人天阻隔刻骨相思的深情。玄宗回到長安,物依舊,人依舊,可是昔日的歡聲笑語蕩然無存,一切都黯淡無光。他只能以淚洗面。白天貴妃的身影揮之不去,他睹物思楊,可物在人亡。“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他見人想楊,可人在她去。“梨園弟子自發新,椒房阿監青娥老”。晚上,他孤獨寂寞,被無盡的思緒包圍。不分時段,不管春秋,以淚相伴,與思而眠。也許他想起了和愛妃在一起的快樂時光,可是人在痛苦的時候,回憶美好的往事等於慢性自殺,最為痛苦。也許他想起了與愛妃訣別的那一幕,哀哉!痛哉!堂堂一國之君,竟然讓最心愛的女人成了犧牲品。也許他在想,沒有了愛妃的相伴,今後的日子將如何渡過,也許……,詩人以無數個空白點,將筆觸深入到玄宗的內心世界,讓讀者具體感受到了君王對貴妃執著,熱烈,悲苦的愛。是的,人死不能復生,美好的事情一去不復返。日可落,春可盡,花可謝,情難卻。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然而,無論玄宗怎樣的刻骨相思,追憶懷舊,玉環始終不曾在夢中出現,“悠悠生死別經年,魂魄不曾來入夢”。這裡詩人扣住時令,抓住眼前之景來敘寫。句句敘事,字字含情。賦予玄宗普通人的情感,使這一藝術形象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第四層別開生面,敘寫貴妃對重圓的期盼。詩人採用浪漫主義手法,寫玄宗的誠心終於感動了有法術的人。他上天入雲,找到了成仙的貴妃。成仙后的貴妃,風姿如舊,情感如舊。“聞道漢家天子使”,她震驚“九華帳裡夢魂驚”,激動“攬衣推枕起徘徊”,急切“花冠不整下堂來”,感激“含情凝娣謝君王”,執著“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些繪聲繪色,細緻入微的描寫,讓我們窺視到了貴妃對玄宗一往情深,忠貞不渝的愛。真是情深纏綿,刺透心髓。

  全詩以“情”為主線,採用多種手法,融敘事、抒情於一體,把生死之戀寫得淋漓盡致,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讓我們從這曲哀怨纏綿的戀歌之中,聆聽到人間情,世間恨。吳北江曰:如此長篇,一氣舒捲,時復風華掩映,非有絕世才力,未易得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