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板報大全> 初中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大全集

初中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集

初中文明禮儀手抄報圖片大全集

  禮儀是個人心理安寧、心靈淨化、身心愉悅、個人增強修養的保障。當每個人都抱著與人為善的動機為人處事,以文明市民的準則約束自己時,那麼,所有的人都會體驗到心底坦蕩、身心愉悅的心情。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一:

  怎樣培養孩子的餐桌禮儀

  和家人一起吃飯時,飯前儘自己所能幫爸爸媽媽做點事,例如擺放碗筷,端菜端飯等。

  小朋友們,吃飯前一定要記得洗手喲。

  一切都幫忙準備好了以後,要向其他長輩或是客人說一聲:“開飯啦!”

  入座時,應讓長輩或者客人先入席,待其入座以後,自己再坐。儘量不要讓椅子或者凳子發出與地面摩擦的聲音。

  餐巾主要是為了防止吃東西時不小心弄髒了衣服,同時也可以用來擦嘴和擦手,要記住餐巾是不能當作毛巾來擦臉或擦鼻涕的喲。

  吃飯時,如果覺得要打噴嚏了,頭應該轉向後方,用餐巾捂著。

  在餐桌上,挖鼻孔啊、撓癢啊、用手摳牙縫啊,這些舉動都會影響其他一起用餐的長輩們的食慾,非常不禮貌。

  不要在餐桌上不加控制地打飽嗝,那樣是非常不尊重別人的。

  在夾菜的時候,小朋友要注意別碰到鄰座。

  如果和家人一起去餐廳,應等菜餚轉到自己的面前才動筷。

  夾菜的時候一次不宜夾得太多,把自己碗、碟裡的吃完,再去取菜。

  不要用筷子在菜裡攪動,尋找自己想要吃的部分。

  文明禮儀手抄報篇二:

  論禮儀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以一定的、約定俗成的程式方式來表現的敬人的過程,涉及方方面面。從個人修養的`角度來說,禮儀是一種內在修養。

  禮儀作為人際交往的重要行為規範,它不是臆造的,也不是可有可無的。瞭解禮儀的起源,有利於禮儀的本質,自覺地按照要求去進行社交活動。

  禮儀是人們生活中和社會交往中約定俗成的,人們可以根據各式各樣的禮儀規範,正確把握與外界的人際交往尺度,合理地處理好人與人的關係。如果沒有這些禮儀規範,人們往往會在交往中感到手足無措,乃至失禮與人,鬧出笑話。

  禮儀是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在社會活動中,交談講究禮儀,可以變得文明;舉止講究禮儀,可以變得高雅;穿著講究禮儀,可以變得大方;行為講究禮儀,可以變得美好……總之,一個人只要講究禮儀,就會充滿魅力,事情就會做得恰到好處。

  “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公民道德的好壞,體現著一個民族的精神狀態,影響著一個民族事業的興衰。一個人的言行,往往表現出個人素質的高低,進而影響著整個集體的總體素質狀況。一個人是否愛護公共設施,從小處可以反映出一個人道德素質的高低;一個學校校風的好壞,從大處可以反映出一個國家文明程度及民族素質的高低。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我們都應該規範自己的行為。

  學生與人交往、談吐的基本禮儀是敬稱。長輩、友人或初識的人稱“您”;對師長、社會工作人員要稱呼職務或“老師”、“叔叔”等,不直呼其姓名;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說“請”;與人打招呼時說“您好”;與人分手時說“再見”;給人添麻煩時說“對不起”;別人向自己致謝時說“沒關係”;得到別人的幫助時說“謝謝!”。

  我們還要注重服飾禮儀:要有時代特點,體現時代精神;要注意個人性格特點;要符合自己的體型。

  讓我們做一個在社會交往中懂禮儀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