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重陽節> 【必備】重陽節的作文集合七篇

重陽節的作文

【必備】重陽節的作文集合七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重陽節的作文9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重陽節的作文 篇1

  九月初九重陽節,老人們的節日。這一天裡,人們會對老人百般呵護,也會做對老人有利的事。

  在這一天裡,有些單位或公司會對敬老院贈送各種保健用品,他們也不管老人們用不用得上,反正也能為公司賺點名譽。這也是一種浮誇,沽名釣譽可不好。

  我們作為爺爺奶奶的孫子孫女,也要為他(她)們做貢獻。有時我們為他們的貢獻可以是捶捶背,捏捏腿,也可以是一句問候的話,都能表達對他們的尊重。爺爺奶奶們有好吃的都先給我們,她們沒有不準時接我們放學的時候,他們把每個月的養老費都給我們買零食,他們寧可自己不買衣服也要把錢給我們。

  有一次,我回奶奶家,一進門,爺爺就嚷嚷著要給我買零食吃,我再三推辭,最後爺爺還是轉身下樓買去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我想,我們不能就一天對老人好,要讓每一天都像重陽節一樣,讓老人們生活在快樂幸福的環境裡,老人們需要愛,來自我們晚輩的愛。作文

重陽節的作文 篇2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預祝天下的老人健康幸福快樂,長命百歲!都說家有一老賽過一寶,現在才明白其中道理,家裡的老人讓你想想就感覺溫馨也生出對家的無限依戀,每當夜幕降臨,暢遊車河時,萬家燈火中總有一盞燈是屬於你為你而留,心中頓有暖流緩緩淌過。

  這個重陽節快到了,想起我的奶奶和姨婆還有爺爺,希望他們在天堂裡快樂安康!經常會想起他們,很少會夢到他們,相信他們在那裡一定是快樂安好的在我還是個毛毛頭時,奶奶把我接回來,和姨婆一起把我帶大,我的童年考試吧無慮,她們對我寵愛有加,特別是姨婆對我偏心偏得來是地球人都知道最遺憾的是她們一天我的福也沒享到,在我還沒開始工作賺錢她們就都走了,雖然這些年我總是盡我所能為她們做佛事,總彌補不了心中的缺憾……到現在還記得姨婆看到我就說阿囡啊。放學後每天偷偷給我買奶油小方還叮囑不能告訴表妹……過年奶奶為了勸說我去表姐家作客需要先答應我的條件---買連環畫外帶拷扁橄欖,我才同意去的……奶奶做的五彩圓子,青團,鬆糕……在我的記憶中那是空前絕後的美味隨她一起走了。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在,抓緊時間,多陪陪家中的老人,陪他們多聊聊,哪怕多一個電話,以後都會少一個遺憾。

重陽節的作文 篇3

  無非給老人們捶捶背,推推腰,或者是幫著乾點家務,除了這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不會再讓我們幹些什麼了。平常,老人們總是最疼我們。有好吃的自己捨不得吃就留給我們;有好喝的自己捨不得喝就留給我們;我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經常給自己添件新衣,卻拿來兒女穿舊了的衣服穿;也從沒見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很揮霍的買許多貴重的東西從來都是能省下就省下,卻把剩下的錢給我們買零食;更沒見過爺爺奶奶哪一天接我放學誤了點,常常就是有病也要挺著,不讓我們在校門口乾著急。

  秋天天氣轉冷,奶奶總是問我:“穿那麼少,冷不冷?”這時我便會不耐煩地轉過頭去,煩躁的說上一句:“不冷不冷。”心裡還不住的埋怨奶奶太羅裡吧嗦!

  往往我來不及聽爺爺說完這句話,就插上一句:“知道了,知道了!”

  就覺得整天聽著一句話,耳朵都快聽出繭子來了。

  歸根結底就是要理解老人,尊敬老人。想想哪個老人不想得到晚輩的重視與尊重呢?雖然我們不可能有太多的資金與精力去給全體老年人一個溫馨、舒適的家園,但我們可以從身邊的老人做起,用自己一點一滴的愛去感動他們。

重陽節的作文 篇4

  農曆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名“老人節”。今年的重陽節過得個性有好處,因為我們學校組織了三,四,五年級的中隊長和五(1)班的全體同學到東成敬老院送溫暖,獻愛心,陪老人們度過一年一度的重陽節。

  來到敬老院我們按照輔導員的吩付在敬老院門前的大空地集合,然後提著抱者花花綠綠的營養品和日常用品走向公公婆婆們。公公婆婆看了我們後,心花怒放,立刻排成兩隊隊伍歡迎我們。好象當我們是他們的孫子了。

  之後,紅十字會的一位阿姨和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姐姐們還有我們學校的校長輪流上臺演講。最受人歡迎的要數華潤超市的一位哥哥了!他沖沖忙忙地上臺說了幾句祝福的話,就說“拜拜”了。逗地大家哈哈大笑。演說就暫告一段落。

  我們十分醒目,立刻把禮物交給了公公婆婆,而且我還對我前面的一位老公公說了一段祝福的話:“祝老公公老當益壯,身體健康”呢!老公公聽了樂呵呵的好象十分開心。為了哄公公婆婆開心,我們幾個同學找到一位走路不便的老婆婆,和她聊天,給她按摩,聽她講故事。雖然講的是那些老掉大牙的故事,可是仔細一聽,故事裡蘊含著老婆婆的熱情和好客,使我百聽不厭。

  快樂的時光過得真快啊!我們要回去了。一路上,我沒有了像剛才來老人院時的興奮,心裡好像有什麼想不通似的:我看見東城敬老院裡的孤寡老人,觸景生情,擔心我老了之後也會在那裡安家,沒有親人來看望,每一天孤孤單單,生不如死。可是,經過一會兒思考我那個想不通的事情已想通了。此刻老人院的工作人員已經改變了很多,對公公婆婆像對自我的父母一樣好,所以,我又恢復來時的情緒,和朋友聊天、歌唱……

重陽節的作文 篇5

  “明天就是重陽節了,平時老人們為我做了這麼多事情,明天我怎麼表達心意呢?”我的心裡盤算著,“遊樂場?不行。老人可不是小朋友。去他們家慶祝?那也不行。因為太普通了吧!吃早飯?對,有意義,老人又喜歡!就這麼辦!”

  第二天,我們起了個大早,一起前往四海樓吃早飯。

  到了早餐店,我趕緊找了位置,讓大家坐下,然後跑去點餐。只見選單上的菜五花八門,有大肉包、小籠包、拉麵、鮮肉小餛飩…。

  我想起外公喜歡吃味濃、肉多的東西,便給他點了一個大蟹黃包。又想起奶奶牙齒不是太好,便給她點了一碗豆腐腦。外婆喜歡喝粥,特別是雜糧粥,便給外婆點了一碗紅豆粥。爸爸對小龍、生煎包情有獨鍾,便給爸爸點了一盤生煎。給媽媽點了一籠蟹黃小籠包。當然,我也給自己點了一碗桂花酒釀圓子。

  一段時間過後,菜都上齊了。我先端著兩份大大的蟹黃包給了爺爺和外公,再將一份熱氣騰騰的豆腐腦端給了奶奶,最後給了外婆一碗香噴噴的麵條和一碗熱乎乎的粥。

  你看,大家吃得多開心啊。外公狼吞虎嚥,兩三口就把一個包子吞了下去;外婆不緊不慢地細嚼慢嚥,眯著眼睛,細細地品味;奶奶眼睛笑成了一條縫,興致勃勃地一邊吃,一邊和爺爺談話;爺爺儀態端莊,靜靜地在那邊品味著那天宴似的佳餚。看到一家人這樣和睦,我的心裡也樂開了花,比吃了蜜還甜,高興地說:“要是大家覺得好,那下次咱們還來!”

  飯雖吃完了,但一家人那和睦的愛確難以忘卻。愛不僅在重陽,愛,更在每一天!

重陽節的作文 篇6

  今天是登高節。登高節是為了紀念元稹,元稹,字微之,河南洛陽人。他與白居易倡導新樂府運動,所作樂府詩雖然不及白氏樂府之尖銳深刻與通俗流暢,但在當時頗有影響,世稱“元白”。因得罪宦官,貶江陵士曹參軍,轉通州司馬。通州就是現在的達州。他在任期間,由於為官清廉併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深受百姓的'擁護和愛戴。某年陰曆元月初九,他任滿離任,當他離去的時候,百姓們依依不捨,紛紛前去送他,當看不見遠去的船時,便登山遠望。漫山遍野都是百姓,蔚為壯觀。為了紀念他,以後沒年初九,都要登高遠望。這形成了登高節。

  今天是個晴朗的日子。清晨,我們一家三口沒有來的及吃飯就下樓準備找飯館吃飯,可是飯館沒有一個開店,公路上人山人海。我們餓著肚子找車。好不容易找了兩輛摩托車。隨著一陣涼風,我們到了兵兵哥哥家,兵兵哥哥的爺爺煮了面,給我們吃,吃完後便登山。隨著石階小路,我們不知不覺就走上了公路。公路拐彎處有些警察在檢查,維持次序。我們一邊走一邊跑,感覺越來越熱。停下來喝口雪碧,又走。大概走了四十分鐘,我們感覺好像要到山頂了,但是轉彎一看,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遠處聳立著一座更高的高山這才是真正的我們要登的王家山,有些人喘著粗氣準備打退堂鼓了。但是我們不斷攀登高山,最後終於登上王家山…………

重陽節的作文 篇7

  在此次調查中,5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重陽節已經過去了,但與此有關的一條新聞卻仍發人深省。重陽當日,解放日報進行了一次隨機性的街頭調查。結果顯示,多數被訪的年輕人不知道當天是重陽節,有的知道重陽節,但不曉得重陽節與尊長敬老之間的關係。

  重陽節在當代青年心目中的淡化,反映了傳統文化對年輕一代影響的日漸式微。年輕人可以用學習壓力大、工作競爭激烈等客觀因素來解釋自己的這種忘卻,但無法迴避的另一個事實是,在傳統節日被淡忘的同時,西方節日卻在不少年輕人中風光無限。如今許多年輕人熱衷於西方的情人節,卻對中國傳統“七夕”節不屑一顧,就是一例。

  事實上大多數中國的傳統節日是傳統文化的積澱形式,是傳統倫理觀、價值觀的特定反映形態。然而我們不少年輕人卻不知道為什麼要在重陽節登高、賞菊,更無法體會其中所孕育的尊老敬老的倫理內涵。在此次調查中,90%的年輕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但從未想到在重陽節為父母送去一份祝福。這種對重陽節“有名無實”的認識,反映了傳統倫理道德觀念在不少年輕人觀念中的某種弱化。

  當然這種弱化需要辯證地看待。對於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這種弱化無疑有益。但是對於那些類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之類優秀的東西,這種弱化就不應該了。因為,恰恰是孕育於後者之中的倫理規範與價值觀念,成為構築現代人格的重要力量之一。

  在重陽節被一些年輕人逐漸淡忘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傳統文化教育的脆弱,好在這種淡漠已經引起社會的注意。目前北京已有25所中小學把誦讀四書五經的部分內容列入課程表。在全國估計已有100萬孩子開始把誦讀古詩文作為日常學習的必修課。

  我想重要的不是孩子們背了多少古詩,而是讓他們多瞭解一下自己祖國優秀的文化遺產,並在這種優良文化的哺育中真正成為“知書達理、尚禮重義”的棟樑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