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習俗> 【精選】春節習俗的作文6篇

春節習俗的作文

【精選】春節習俗的作文6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說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敘文、說明文、應用文、議論文。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節習俗的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1

  老昆明人過端午節習慣在中午12點過,家裡的地上鋪滿松毛、家門口掛上艾葉與蒿枝,意為毒蟲與晦氣不會進到家裡來。說到昆明端午節的飲食習慣,老昆明家庭都會包粽子、煮芽豆、雞鴨蛋,特別是煮大蒜,在端午時令吃過後可以給身體全面打毒。

  在老輩人口中還得知昆明的端午節還有另外一種叫法“裹腳節”,而昆明話中“老奶的裹腳又臭又長”,一是形容一個人辦事拖沓或者說話囉嗦,二是形象的用老昆明人喜愛的“小腳清水粽”來比喻三寸金蓮。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2

  我的家鄉是一個很熱鬧的一個小城市,雖然沒有大城市那麼多的高樓,也沒有那麼多的車子,但是到了春天,寧靜的村子就會有一種熱鬧的氣氛,家鄉的春節是特別重要的,春節裡面除夕也是一個重頭戲。

  在除夕夜,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團圓,幸福美滿,只有到了除夕,我才能看到經常不在家的爸爸,才能享受到一家人的親情,等到夜色降臨,家人們全部都坐在桌子前面,講著自己的經歷和一年來的收穫,不時還會發生笑聲,這個時候,我才體會到曾經的真正的含義,等到吃完飯以後,大人們開始了打麻將,這個也是我們加上一個普遍的現象,在這個時候打麻將不一定要輸贏,關鍵的就是大家的聯絡感情,在這個時候,我們兄弟幾個就會開始放鞭炮,各種各樣的鞭炮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快樂。

  家鄉春節的第二個重要日子就是初一。在我的記憶中,初一是睡不成懶覺的,父母總是很早把我喊起來,穿上新衣服,吃完湯圓或麵條,便開始我們的拜年之旅。初一拜年在我們家鄉是一個很重要的習俗,代表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相處,也是一種美好的祝願。小孩子逢人就說好話,然後就等著大人的紅包,大人當然不會這麼容易就給紅包,還故意"為難"一下你,把你弄得很急之後,再笑呵呵地把紅包給你,現在看來這都是一些再美好不過的童年記憶。

  家鄉春節的尾聲就是正月十五,這雖說是尾聲,但仍可以和除夕有得一拼,吃湯圓,鬧花燈就是正月十五的特色。正月十五的時候,春節將逝,人們都即將恢復忙碌的工作,自然要在這最後的'放鬆中狂歡一次。家人聚在一起享受完美味的湯圓後,便一起出門"鬧花燈"。花燈會可是熱鬧非凡,各式各樣的花燈掛滿了整個會場,人群熙熙攘攘,不時還有幾個小孩拿著精緻的花燈從你身邊擠過。兩頭"獅子"在會場中央狂舞,還不時引起一陣喝彩。一家人穿梭其中,賞花燈,猜燈謎,觀舞獅,那種樂趣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

  時間過得誠真快,春節就這樣過去了,我在心裡面又期待另一個春節的到來,家鄉的春節帶給我溫馨帶給我團圓,不僅僅是鞭炮響起時的驚訝,不是收到紅包的喜悅,而是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團圓氣氛,不一樣的親情,他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底蘊。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3

  在我們石獅,過年有許多習俗。

  (一)守歲

  守歲是過年的習俗之一。在除夕夜裡,人們常常在家看電視、聊天……每個人都很晚睡。能熬到天亮最好不過了。所以直到深夜了,幾乎每家每戶都還是燈火通明的。

  (二)吃團圓飯

  除了守歲,除夕之夜家家戶戶都要做的就是——吃團圓飯。為了這頓飯,許多在外地工作的人都得回家來吃團圓飯。表示一年中的團圓、閤家幸福。

  (三)掃塵

  除夕那一天(不論晝夜),幾乎每家每戶都忙得不可開交。原來是為了要掃塵啊。掃塵掃塵,掃除家中的塵土、蛛網代表掃去去年的晦氣,清除邪氣,滿面春光地歡天喜地地迎接新的一年。

  (四)放鞭炮

  過年放鞭炮可是司空見慣的事了。在春節期間,天天都有爆竹、煙花的響聲。大大地增加了新年的喜慶氣氛。可是政府規定市區內不得燃放爆竹,所以鞭炮也越來越少。

  (五)拜年

  大年初一,一定會有大人們帶著自家的小孩子到親戚家串門。也叫做拜年。拜年時通常都會說:恭喜發財、萬事如意等吉祥祝福語。每個人臉上都掛著太陽般燦爛的笑容。

  (六)貼對聯

  還有,貼對聯可是家常便飯。

  “和順滿門添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恭喜發財財進戶,迎春接福福迎門”……每到過年的時候,我和爸爸媽媽都要重新貼上一幅對聯。當一幅幅火紅火紅的新對聯貼在門口時,就預示著今年更加紅火、喜慶!

  ……

  還有很多習俗呢!如掛燈籠、穿新衣……等。我的家鄉——石獅的春節很熱鬧吧?

  今年的春節又將會是如何的喜慶、歡樂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4

  春節的前幾天,我們都要和爸爸媽媽去超市購物,超市裡特別熱鬧,年貨等商品看得人眼花繚亂,到處張燈結綵,一派節日的喜慶氣息。我們要買新衣服,買各種食品,還有年畫,對聯和鞭炮。

  到了除夕那一天,家家趕著做年菜,我們小孩喝果汁,大人們喝酒,長輩們還要說:“祝你們天天向上……”我們還要給長輩說祝福的話!除夕晚上還要看春節聯歡會,節目太好看了!到了十二點我們就要放五顏六色的煙花,你能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夜空閃耀,你能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在預示著新年的來到!

  大年初一我們要穿漂漂亮亮的新衣服,到長輩家去拜年。我們的長輩會給我們發壓歲錢。

  過年有許多習俗,說也說不完。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5

  每個國家,每個地方,每個鄉鎮,都有著各種各樣不同的習俗。然而,我的家鄉,然而我的家鄉也有著,與眾不同的習俗。但我最喜歡的就是春節習俗。

  我們家鄉的春節從除夕就開始啦!一說到這兒,我不禁想起兒時學的,臘八歌。是這樣唱的。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滿街走。

  過年是每個小孩都喜歡的一個習俗。因為過年有很多好吃的,還有很多壓歲錢,在外打工的父母們也會回來過年,除非萬不得已,小孩們,一年只能見上一次在外打工的父母,那一次也就是春節的時候,不僅這樣,而且小孩們都不用早起晚歸的去上學了,在家裡面和小夥伴們玩,吃好吃的,玩自己喜歡玩的,或者和小夥伴們做遊戲,和小夥伴們一起去超市,一起買炮,買玩具,買吃的,因為那時我們都有壓歲錢,還會有新衣服穿。

  過年是要吃餃子的,吃餃子要四頓,一頓在中午,一頓在晚上,另一對是在凌晨,還有一頓是在初一的早晨,中午的那一頓飯,待先放一盤炮才能吃,到了正午,你就會聽見,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能從中午十一點多到下午3點多,間結不斷,到了晚上才是最熱鬧的時候,那時我們每個小孩都要提前買三個孔明燈,晚上大點的小孩自己放,小點的讓父母放,並寫上心願,放飛它們,放燈的環節一過,就開始放煙花了,那時你會看見,五彩繽紛的煙花在空中綻放,像一位美麗的姑娘,再比美貌,

  看到這,我不禁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煙花摻雜著雷鳴般的鞭炮聲,整個夜晚炮聲不斷,也沒有幾個人能睡著,一般男人們都是打牌,或者和家人一起看聯歡晚會,一直看到去拜年的時候,那就是第三頓了,這也是我們小孩子最喜歡地方,那就是去拜年,不過壓歲錢也不是好拿的,要磕頭如搗蒜。

  這第四頓基本沒人吃,一般都在睡覺,只有耶穌教徒們,早起吃過飯去教堂,迎接新春,我爺爺奶奶就是耶穌教徒,除此之外,所有的門都緊閉著,全村的人都在休息。門外還堆放著燃過的爆竹皮,和除夕的景色截然不同,一切都平靜了。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你呢?

春節習俗的作文 篇6

  春節是我們家鄉寧波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十二月二十三為“祭灶日”,祭灶君祈求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奏好事,保佑一家平安。接下家家戶戶開始忙碌做年糕辦年貨,撣塵,張貼春聯,謝年,到年三十晚做年羮飯祭祀先人,然後一家人團團圓圓圍坐一桌吃年夜飯。

  年夜飯後,長輩向家中小孩分壓歲錢,那晚也是除夕“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年”的特殊夜晚。當一切準備工作就緒後,就放關門炮,緊閉大門,燈火通明,守更待歲。等待零點鐘聲敲響,然後盡情地燃放煙花爆竹。

  正月初一是歲首,人們穿戴一新,放開門炮後,早晨起來要吃湯圓或酒釀圓子,甜湯果,寄寓一年甜頭的美好的心願。然後從家裡開始,按順序由晚輩向長輩拜年。

  初二起走親串友,互相登門拜年。一直要延續到正月初十。正月初十以後,進入元宵節,這又是春節民俗活動一個新的高潮。到正月十八落燈,整個春節活動才算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