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桃花源記》測試題
練習一:
一、填空:
①《桃花源記》的作者是 ,他名 ,字 ,是 時期的詩人。《桃花源記》原是《桃花源詩並序》中的 ,也是成語 的由來。
② ,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 、 。
二、下列各項中藍色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武陵人捕魚為業 不足為外人道也 B.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C.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 未果,尋病終
D.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三、下列句子的語序已被打亂,調整後的正確的語序應為:
①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②初極狹,才通人。
③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
④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⑤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⑥便舍船,從口入。
⑦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⑧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A、③②④⑥⑧⑦①⑤ B、④③②①⑥⑦⑤⑧
C、③⑥②④⑦⑧①⑤ D、⑤③⑦⑥①④⑧②
四、下列各項中“之”字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B.漁人甚異之
C.聞之,欣然規往 D.具答之
五、在《桃花源記》中,漁人離開桃源後“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
後來尋找桃花源的人“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
A.暗示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境界,是作者虛構的產物。
B.暗示通往桃源的路曲折而遙遠。 C.暗示庸俗的人是無法進入美好的境界的。
D.暗示桃花源已經絕跡了,無法尋覓。
1.《桃花源記》作者 , (朝代)著名詩人。
2.文中描寫桃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是 ;體現祥和安樂的社會環境的句子是 。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①漁人甚異之 ( ) ②具答之( )③復前行,欲窮其林( )
④欣然規往( ) ⑤詣太守 ( ) ⑥未果,尋病終( )
4.寫出下列句中加點詞的古義和今義
1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古義: 今義: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古義: 今義:
3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古義: 今義:
閱讀語段,答文後題。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5.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
①緣: ②儼然:
6.用現代漢語翻譯文段中畫線的語句。
①漁人甚異之:
②林盡水源: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7.指出這段文字中的三個成語
1 2 3
8.末句中“黃髮垂髫”用的修辭方法是( )
A 比喻 B 誇張 C 借代 D 對比
9.第2段中,作者從哪幾方面對桃花源中的人們進行了描寫?
10.這段文字著重寫的是什麼?由此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陶淵明 東晉 2、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 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3、①感到詫異 ②詳細 ③走盡 ④計劃 ⑤到、謁見 ⑥實現 4、①古:妻子兒女 今:妻子;古:與世隔絕的地方 今:無出路的境地 ②古:交錯連通 今:郵電和運輸業的總稱 ③古:更不必說 今:表條件的連詞 5、①沿著 ②整齊的樣子 6、①漁人對此感到很奇怪 ②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 ③有肥沃的田地、美好的池塘和桑樹竹子之類 7、①豁然開朗②雞犬相聞 ③怡然自樂 8、C 9、活動、穿戴、心情 10、著重寫桃花源美好的生活環境,由此表現了作者對理想社會的追求和對現實生活的不滿。
晉太元〔太元:東晉孝武帝的年號(376—396)〕中,武陵〔武陵:郡名,現在湖南省常德市一帶〕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落英:墜落的花瓣〕繽紛〔繽紛:繁多交雜的樣子〕。漁人甚異之〔異之:對此感到詫異〕。復前行,欲窮其林。
寫漁人捕魚時偶然發現桃花林的經過。這是故事的開端。
林盡水源〔林盡水源:(桃)林在溪水發源的地方就沒有了〕,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才通人:僅容一個人透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儼然:整齊的樣子〕,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阡陌交通: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阡陌,田間小路。〕,雞犬相聞〔雞犬相聞:(村落間)能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外人: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黃髮垂髫〔黃髮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黃髮,舊說是長壽的特徵,所以用以指老人。垂髫,小孩垂下來的頭髮,用以指小孩。〕,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要(yāo):邀請〕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絕境:與世隔絕的地方〕,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為具言:為(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說出〕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為:對,向〕外人道也。”寫漁人進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裡做客及辭去的經過。這是故事的發展。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便扶向路:就順著舊路(回去)。扶,沿、順著。〕,處處志之。及郡下〔郡下:郡裡,指武陵〕,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尋向所志:尋找原先做的標記〕,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劉子驥:名之,《晉書》有傳,說他“好遊山澤”。〕,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規:計劃〕往。未果〔未果:沒有實現〕,尋〔尋:不久〕病終。後遂無問津〔問津:問路,這裡的意思是探訪、訪求。津,渡口。〕者。
寫漁人離開桃源後,太守等人先後探訪桃源未果的`情形。這是故事的結局和尾聲。
行”,指船行。“忽”,說明是偶然的。“之”,指見到的景象。“異之”,對見到的景象感到詫異。“窮”,窮盡,走到頭。
真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豁然開朗”總寫漁人的感受。接著寫漁人看到的桃源人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
“乃大驚”,寫出桃源人對陌生人的驚異,顯示桃源與世隔絕的久遠。乃,竟然。
“妻子”,指妻子、兒女。“妻”“子”是兩個詞,不同於現代漢語中的“妻子”
“焉”,在這裡相當“於之”,即“從這裡”。漁人說了些什麼?桃源人為什麼“嘆惋”?可聯絡上下文推想。
“語”,舊讀yù,告訴。“語云”,告訴(他)說。“語”字後面省略了一個“之”字。“志”,同“”,做標記。“詣”,到……去。“如此”,像這樣。
劉子驥,與陶淵明同時代的人,把他寫進去,表示事情真實可靠。
全文以武陵漁人進出桃源的行蹤為線索,把發現桃源的經過,在桃源的所見所聞所歷,離開桃源後再尋桃源的情形,都貫串起來了。故事曲折迴環,懸念迭起,引人入勝。漁人“緣溪行,忘路之遠近”,設下懸念:迷路了,會怎麼樣?“忽逢桃花林”,為之一喜(一折)。接著寫桃林美景,“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又設下懸念:走完桃林了嗎?桃林前面是什麼地方?“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又為之生疑(二折)。接著寫漁人舍船而入的探險行動。“初極狹,才通人”,又設下懸念:裡邊有什麼,能走得通嗎?“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又為之一驚(三折)。接著寫美好的世外桃源,介紹了桃源的生活環境和社會風尚。漁人辭去時,“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又設下懸念:漁人出去後對外人說了嗎?“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又為之遺憾(四折)。“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又設下懸念:找到了嗎?“不復得路”,又為之迷惑不解(五折)。全文不過三百來字,卻寫出這樣一個有頭有尾、情節完整的故事,語言夠精練的了。
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雖然是虛構的,卻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它所描繪的“春蠶收長絲,秋收靡王稅”,沒有階級,沒有剝削,沒有壓迫,沒有戰亂,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恬靜,怡然自樂的社會,是黑暗現實的鮮明對照,是作者不滿現實的一種精神寄託,也是千百年來被壓迫人民的理想境界。當然,這種理想境界,不過是一種理想化了的小農經濟下的田園生活,而且是一種不可實現的空想。我們不去苛求古人,但不能不認識到這一點。
練 習二
一、回答下列問題,然後背誦全文。
本題目的是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文,熟悉故事內容,使學生更快地進入作品的意境之中。
1.漁人是怎樣發現桃花源的?
見課文第一段。
2.文中是怎樣描寫桃花源人的生活景象的?
見課文第二段。
3.桃花源人為什麼來到這個地方?為什麼“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花源人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禍亂,帶領妻子兒女和鄉鄰來到這個與世隔絕的地方。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是因為他們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這個地方,擾亂、破壞他們與世隔絕的和平安寧生活。
4.漁人離開桃花源,“便扶向路”,又“處處志之”,而後來“尋向所志”,卻“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
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使人覺得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而無、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是虛構的。
二、說說下列句子中劃線詞語的意思。
要注意古代漢語以單音節詞為主的特點,理解和區別那些與現代漢語雙音節詞在文字形式上完全相同而意義不同的短語。這類雙音節短語是由兩個具有獨立意義的片語成的,翻譯時都必須準確地譯出。它們與現代漢語雙音節詞有相同的因素,但更須瞭解其不同之處,否則容易“以今譯古”,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錯誤。
1.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鮮美:鮮豔美麗。(今義:指食物味道好。)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交通:交錯相通。(今義:各種運輸和郵電事業的總稱。)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妻子:妻和子女。(今義:專指男子的配偶。)
絕境:與人世隔絕的境地。(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4.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論: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連詞,表示條件不同而結果不變。)
5.不足為外人道也不足:不值得。(今義:不充足,不滿。)
6.詣太守,說如此如此:像這樣。(今義:這樣。)
三、在括號裡填入省略的成分。
從語法角度設計本題,但目的不在講語法,而在指點學生閱讀文言文的方法,因為文言文重意會,凡根據語境不言自明的某些詞語,經常被省略。這裡,不過是以主語、賓語的省略為例來說明這一情況。文言文中省略主語、謂語等成分,一般不會導致語意含混,引起誤解,反而顯出語言的簡練、緊湊。但在譯成現代漢語時,常常要把省略的成分補出來。這兩段話中還有一些省略的成分未用括號標出,也可以讓學生補出來。
1.(村中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村中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2.此人一一為(村中人)具言所聞,(村中人)皆嘆惋。餘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漁人)停數日,辭去。
四、作者生活在東晉末年,當時社會政治黑暗,戰亂頻繁,民不聊生。聯絡當時的社會背景,說說課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社會理想,對這種社會理想,你有什麼看法。
本題意在培養學生的鑑賞能力和表達能力。答案不求統一,但要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問題。作者虛構的世外桃源,是與作者所處的社會現實相對照的。這裡景色優美,土地肥沃,資源豐富,風俗淳樸;這裡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和平安寧。這理想反映了廣大人民的反對剝削壓迫、反對戰爭的願望,也是對當時黑暗現實的批判。但它又帶有原始共耕的痕跡,表現了一定程度的復古傾向,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只能是一種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