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春節手抄報模板
漫長的歷史歲月使春節變得異常豐富多彩。下面是春節手抄報模板,一起看一下吧。
春節的來歷
春節,即農曆新年,俗稱過年,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春節是小朋友最開心的時間啦,過年有好多紅包哦,那麼春節是怎麼來的呢?
現代民間習慣上把過春節又叫做過年。其實,年和春節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麼"年"究竟是怎麼樣來的呢?民間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說的是,古時候,有一種叫做"年"的兇猛怪獸,每到臘月三十,便竄村挨戶,覓食人肉,殘害生靈。有一個臘月三十晚上,"年"到了一個村莊,適逢兩個牧童在比賽牛鞭子。"年"忽聞半空中響起了啪啪的鞭聲,嚇得望風而逃。它竄到另一個村莊,又迎頭望到了一家門口曬著件大紅衣裳,它不知其為何物,嚇得趕緊掉頭逃跑。後來它又來到了一個村莊,朝一戶人家門裡一瞧,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刺得它頭昏眼花,只好又夾著尾巴溜了。人們由此摸準了"年"有怕響,怕紅,怕光的弱點,便想到許多抵禦它的方法,於是逐漸演化成今天過年的風俗。
另一種說法是,我國古代的字書把"年"字放禾部,以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由於谷禾一般都是一年一熟。所"年"便被引申為歲名了。
我國古代民間雖然早已有過年的風俗,但那時並不叫做春節。因為那時所說的春節,指的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立春"。
南北朝則把春節泛指為整個春季。據說,把農曆新年正式定名為春節,是辛亥革命後的事。由於那時要改用陽曆,為了區分農、陽兩節,所以只好將農曆正月初一改名為"春節"。
除夕的來歷
大年三十晚上叫除夕。“除”,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夕”字的本義原是“日暮”,引申為“夜晚”。故而除夕之夜,便含有“舊歲到此而除,明日另換新歲”的意思,即“除舊佈新”。
相傳,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夕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經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夕獸的傷害。
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們正扶老攜幼上山避難。鄉親們有的封窗鎖門,有的收拾行裝,有的牽牛趕羊,到處人喊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這時,村外來了個半大的孩子,只見這孩子長得濃眉大眼,漂亮可人。這小孩子來到村東頭見著一位老婆婆問起大家為何驚慌。老婆婆無奈告訴孩子夕又來做亂,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夕"獸,那孩子笑道:"婆婆~我的名字叫做年,讓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夕’獸攆走"。老婆婆驚目細看,見他氣宇不凡。可她仍然繼續勸說,年笑而不語。婆婆無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難去了。
半夜時分,夕闖進村。它發現村裡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夕"獸渾身一抖,怪叫了一聲。朝婆婆家怒視片刻,隨即狂叫著撲過去。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夕"渾身戰慄,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夕”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一位身披紅袍的年在哈哈大笑。"夕"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
第二天,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裡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年的許諾。鄉親們一齊擁向老婆婆家,只見婆婆家門上貼著紅紙,院裡一堆未燃盡的竹子仍在“啪啪”炸響,屋內幾根紅蠟燭還發著餘光……;欣喜若狂的鄉親們為慶賀吉祥的來臨,紛紛換新衣戴新帽,到親友家道喜問好。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裡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夕"獸的辦法。為此,大家紛紛都去拜會年,也就是現在的“拜年”(拜年的由來),把年的圖帖在門口或窗前,叫年畫(年畫上的那個大胖小子就是年)年除掉夕的這一天叫做除夕(除夕的由來)。
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一一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過年”。
春節拜年講究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古時"拜年"一詞原有的含義是為長者拜賀新年,包括向長者叩頭施禮、祝賀新年如意、問候生活安好等內容。遇有同輩親友,也要施禮道賀。
時間選擇
拜年,是中國傳統的民間風俗。每逢春節,透過拜年這一特殊交際方式,既表達相互間的祝賀與祝福,又有利於增進友誼和聯絡感情。但拜年很有講究。選擇合適的時間,乃拜年的第一要素。由於平時勞碌。年節期間人們一般起得較晚。若過早登門拜年,往往讓主人措手不及。有人喜歡選擇晚上拜年,一坐好幾小時,也難免影響主人休息。作客逗留時間一般以半小時至40分鐘為宜,這樣,既不失禮貌,又不影響主人接待其他客人,拜年時,若進門問聲“新年好”,旋即匆匆離去,會給人以“缺少誠意”的感覺。
講吉利話
拜年時,鄰里相坐、同學相逢、朋友相聚,皆應“過年言好事,出口稱吉祥”,縱然平日有所積怨,亦不應提起,至於聊侃時不談粗俗之事,不講無聊低階話語,就更是常識、常理了。
禮品選擇
農曆正月初一,春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繁華、最受注重的節日。春節和年的概念,始於農業,古時人們把稻穀的發展週期稱為"年";年,谷熟也。年的稱號是從周朝開端的,到了西漢才正式固定下來,不斷延續至今。在古時,正月初一被稱為"元旦",而到中國近代辛亥革命成功後,南京當局為了適應農時和便於計算,推行使用公曆,以公曆的元月一日為元旦,農曆正月初一稱春節。
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
目前過年送禮也是五花八門,春節送禮是中國人的風俗,那麼春節送禮選什麼禮物最好呢?人們願意收到什麼禮品呢?春節禮品推薦參考:
一、送給長輩的春節禮物引薦
1.如拄拐託桃的壽星,招財進寶的求財燈,以供求拜的佛像等,赤色中國結,富有喜慶顏色的傳統裝飾品,不掉為傳統而又新奇的選擇。
2.孝敬錢,給爺爺、奶奶、爸爸媽媽或其他老一輩。
3.糖果、點心,春節的必備物品。生果、時令特產,恭喜春節的傳統食物。
4.現在很多中老年人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方面的問題,送禮健康,春節送一款具有保健功效的非常合適,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健康生活意識越來越濃,加上人們社會中的禮尚往來的需要,送給父母、親朋好友、公司老闆、老總、同事、客戶等,達到了送禮、陳列觀賞、健康身體的需要。
二、送給孩子的春節禮物引薦
1.孩子寵愛的玩具,飾有生肖影象的精巧飾品,可依照今年度的生肖或孩子的生日生肖來購置。
2動物型的兒童枕頭,或虎或兔,品種繁複,心愛而適用,會吸引孩子的目光。
3刻有昔時生肖圖案的留念品,如虎年一條腰帶,刻有小山君圖案的精巧首飾包等。
4爆仗、焰火等,孩子最喜歡的新年禮品,但是隻適於村莊和未禁燃放鞭炮的城市。
5用絨布製成的生肖動物玩具,如絨布山君等,深喜歡孩子的喜歡。
6壓歲錢,裝在大紅封套裡,可寫上祝願語。
三、送給喜歡人的春節禮物引薦
1老婆心儀已久的鑽戒,請匠師把其名字及生辰年代刻上去,藉此表達您的喜歡意並未隨歲月淡去。
2健身卡,送給長工夫在辦公室任務的女伴侶或老婆,讓她在新年裡變得更漂亮,更有生機。
3手鍊,附有分歧顏色、分歧造型的玉片,很時髦,也很惹人喜歡。
4玉器齊心鎖、戀人鏈等,戀人間的禮物合適在春節時相送。
5高檔的名牌化裝品或美容券,是送給喜歡人別緻的新年禮物,願她堅持年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