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合集10篇

大班美術教案

【精選】大班美術教案範文合集10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緻的教案准備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美術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大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透過美術活動的進行學習運用手部肌肉進行“撕貼”活動。

  2、 鞏固對綠色、紅色的學習。

  3、 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4、 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 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活動準備:

  白紙、紅、綠色彩紙,固體膠、籃子、準備好的範畫

  活動過程:

  一、 引發興趣,匯入課題

  1、 出示蘋果畫。教師:小朋友們看,這是什麼?那我們平時看到的蘋果是什麼樣子的?那這張紙上的蘋果是什麼顏色的?你們吃過這樣的蘋果嗎。

  2、 那我們來幫助這個蘋果穿上漂亮的衣服吧!

  二、 示範

  教師示範,撕紙完成範畫

  三、 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四、 展示作品,活動結束

  課後反思:

  小班幼兒知識經驗不夠豐富,但對周圍事物充滿濃厚的興趣。紙是幼兒在幼兒園一日活動中經常接觸的,幼兒喜歡撕一撕,剪一剪,畫一畫。本次活動的設計,探索創新活動的引導就從幼兒最貼近的自身開始。在整個活動過程中,遵循幼兒年齡特徵及美術教育活動中創新教育的要求來考慮,給每一個幼兒提供創作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施展自己的創造潛力。活動中幼兒透過手的技能運作,創造性的表現不同大蘋果,反映了幼兒獨特的創造力。這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活動時孩子對活動很有興趣,但是教師沒有給予一定的表揚,教育教學 目標基本達到。

大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回憶、交流自己在哈哈鏡中看見的變化,充分體驗其中的樂趣。

  2、主動擴充套件、整理經驗,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不同表情的自己。

  3、能有始有終地完成塗色任務,保持畫面的整潔。

  4、透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幼兒照過哈哈鏡,觀察過自己在哈哈鏡中的變化。

  2、各種變形的五官小圖片。

  3、幼兒用書:《各種表情的人》。

  活動過程:

  (一)教師引導幼兒回憶自己在哈哈鏡中的變化,引出話題。

  教師:你們照過哈哈鏡嗎?哈哈鏡中的你是什麼樣的?表情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

  (二)教師出示幼兒用書,引導幼兒討論不同表情的五官變化。

  1、教師:你看了什麼樣的表情?這個表情的人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變成什麼樣了?我們來學一學。你還見過什麼樣的表情?五官是怎麼變化的?

  2、請幾名幼兒表演各種滑稽表情,引導其他幼兒細緻觀察他們五官的變化。

  (三)教師出示各種變形的五官小圖片,引導幼兒在拼五官的過程中討論繪畫各種表情的方法。

  1、教師:怎樣表現各種表情的人呢?怎樣畫各種表情的人的五官呢?

  2、出示各種變形的五官小圖片,引導幼兒邊擺邊扳手五官和表情之間的關係。

  (四)出示幼兒用書,幼兒繪畫,教師巡迴指導。

  1、教師:請你創作一副你喜歡的人物表情頭像。

  2、在構圖上提醒幼兒要把頭像畫得大一些,把紙面畫滿,塗色均勻。

  (五)展示幼兒作品,引導幼兒相互欣賞和交流教師:你畫了一個什麼表情的人?五官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張貼展示區,豐富相關認知。

  活動反思:

  課文講述了生物學者達爾文對太平洋中的一個小島上的昆蟲的觀察,發現只有適應自然的生物才能得以生存的道理,在有趣發現中滲透科學思想的教育。

  課文的第一節介紹了科學家達爾文,我在請學生讀課文之後相互討論:達爾文是個怎樣的人?“著名”是什麼意思?還可以換成什麼詞?在學生交流反饋之後,我又接著這樣問:他是怎麼會成為著名科學家的呢?這樣的提問,喚起學生對科學家達爾文的好奇,使得學生急切地想了解達爾文。

  帶著這樣的情感,我讓學生再讀課文第二節。然後給學生創設一個民主、寬鬆的學習氛圍,想象自己處於現場,我與科學家達爾文一起觀察事物,此舉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從自主參與學習中主動感悟文章蘊含的道理。在讀了課文達爾文的發現之後,我讓學生演一演達爾文,把那種“奇怪”的感覺說出來。看:女“達爾文”孫天驕表演的多麼投入呀:

  “奇怪,我在其它地方都能看到那種翅膀小的昆蟲的,怎麼會在這個島上就看不見呢?”“到底是什麼原因呢?”從語氣到表情,天驕可以說表演得非常精彩。在此基礎上,老師悄悄過渡:“是啊,到底是什麼原因呢?達爾文想不想弄明白啊?那他又是怎樣做的呢?”學生帶著問題朗讀課文,尋找答案。

  在學習課文第三節時,我問:你覺得達爾文找到答案容易嗎?你是從哪些詞語看出來的?大部分學生都能找到“許多”“反覆”“終於”,可是惠澤卻把小手舉得高高:“老師,我有補充!”他的小臉因為激動而漲得通紅,“我覺得‘捉’‘觀察’‘比較’這些詞語也能體現出他的不容易來。比如觀察,他必須有一定的目的去看這些昆蟲才叫觀察……”很顯然,他已經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了。“對呀,比較也要仔細專心的,不然是比不出來的”黃宏接著說

  在這樣的課堂探討氛圍中,我已經不再需要努力地對學生進行所謂的思想教育了,當學生完全進入角色的時候,他們應該都能體會到科學家的人格魅力,為科學家的精神所感動。

  雖然在我的這個設計與實施過程中還有很多細節的地方還不夠盡善盡美,但我正在努力朝著語文教學新課改的目標前進著。

大班美術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民族服飾是各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服飾特點。蒙古族的長袍及腰帶和靴子、藏族的甩袖、維吾爾族的花帽等都是具有民族特徵的服飾。為加深幼兒對民族服裝的瞭解與認識,讓其充分感知民族服飾的美麗,激發大班幼兒繪畫與製作民族服裝的興趣,特設計本次服裝設計活動。本次活動引導幼兒觀察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飾,瞭解服飾在衣領、袖口、飾品等處都有多樣化的圖案設計。教師可選擇“二方連續紋樣”作為切人點,引導幼兒運用“二方連續紋樣”創造性地設計自己喜歡的民族服裝,感知民族服裝的圖案美。

  【活動目標】

  1.認識二方連續紋樣,瞭解二方連續紋樣在民族服裝中的應用。

  2.能運用二方連續紋樣設計自己喜歡的民族服裝。

  3.感受民族服飾的多樣美。

  【活動準備】

  1.教師自制課件《漂亮的民族服裝》(藏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民族的服飾圖片)、二方連續圖案的圖片。

  2.《幼兒學習材料》——美術用紙第 7 頁。

  3.少數民族服裝、背景音樂《月光下的風尾竹》。

  【活動建議】

  1.請幼兒描述自己所喜歡的民族服裝,感知民族服裝的`美。提問:你最喜歡哪個民族的服裝?為什麼?

  2.請幼兒觀察圖片,學習用二方連續紋樣繪畫、裝飾民族服裝。

  (1)出示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圖片,引導幼兒觀察其裝飾花紋的特點。提問:這些服裝分別是哪個民族的?都有哪些花紋?這些裝飾花紋都出現在什麼地方?

  小結:少數民族服飾色彩鮮豔、紋樣豐富。裝飾花紋主要在領口、袖口前胸、後背、裙邊等地方出現。有的服飾上繡滿龍風、花卉、蟲鳥等圖案象徵吉祥如意。

  (2)出示二方連續紋樣圖片,讓幼兒欣賞後總結其規律。提問:這些花紋有什麼規律? 你還見過哪些二方連續紋樣?

  小結:以一個或兩個單位紋樣,在兩條平行線之間的帶狀形平面上,作有規律的排列並已向上下或左右兩個方向無限連續迴圈所構成的帶狀形紋樣,稱為二方連續紋樣。

  (3)教師示範。展示服裝輪廓圖,引導幼兒用二方連續紋樣進行裝飾,教師隨幼兒說出的花紋在服裝的前胸處裝飾,給幼兒以啟發。

  3.幼兒在美術用紙上嘗試運用二方連續紋樣進行裝飾。

  提示幼兒運用二方連續紋樣在服裝的不同部位進行創造性的裝飾,鼓勵幼兒裝飾出不同紋樣圖案的民族服飾。

  4.幼兒展示作品並交流設計的意圖。

  (1)教師提問:你設計的是哪一個民族的服裝?用的是什麼二方連續紋樣?你認為你的設計好在哪裡?引導幼兒分享、交流自己的作品及其創意。

  (2)幼兒隨音樂身穿民族服裝跳民族舞。

大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團、搓、捏的技能,並運用輔助材料表現出小刺蝟的外形特徵。

  2、對泥工活動的興趣,發展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重點:

  學習用團、搓、捏的技能,並運用輔助材料表現出小刺蝟的外形特徵。

  活動難點:

  對泥工活動的興趣,發展的動手能力和手眼協調能力。

  活動準備:

  1、人手一份彩泥

  2、老師範例一個

  活動過程:

  一、謎語匯入

  1、小朋友,有一種小動物,它全身都是刺,當發生危險遇到了敵人的時候,它就會捲成一團,變成一個刺球,這樣敵人就傷害不到它了,而且到了秋天的時候它就會在地上打滾,把果子刺到它的身上去,帶回洞裡去,你們知道這是什麼小動物嗎?

  2、老師:對啦,那就是刺蝟,出示教師做的小刺蝟。小朋友們看一看,刺蝟身上有什麼啊?

  對了,有許多許多尖尖的刺。

  3、老師:刺蝟身上有很多刺,這些刺是尖尖的形狀,我們再來看看刺蝟的頭,刺蝟的頭像水滴,前面也是尖尖的,身子就是一個橢圓形的半圓形!

  二、教師示範

  1、小朋友們,先看看老師怎麼做。

  第一步:選擇喜歡的彩泥顏色,將彩泥揉成圓形後再來回搓兩下,就變成橢圓形了。

  第二步:將彩泥的一端用手指搓尖,整個形狀像水滴。

  第三步:用小剪刀在彩泥的頂部剪出一排排的毛刺。

  第四步:為小刺蝟粘上小眼睛。

  2、可愛的小刺蝟做好了,它的背上長滿了刺。

  三、幼兒開始製作小刺蝟,教師巡視指導

  四、評價活動。

  1、現在我們來看看大家做的怎麼樣吧,請小朋友們把你的作品放在桌子上。

  2、誰說說你喜歡哪隻小刺蝟,為什麼?

  五、活動結束。

  我們做了好多好多彩色的刺蝟,咱們拿上自己的刺蝟寶寶讓它們去外面草地上玩吧!

大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的:

  1.繼續鞏固幼兒對側面人的畫法,使幼兒合理佈局畫面。

  2.教育幼兒愛護自己的作品。

  3.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4.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繪畫,體驗合作繪畫的樂趣。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範畫一幅

  活動過程:

  1.由歌曲《滿天星》引出課題。讓幼兒將整首歌曲完整的唱一次。

  2.老師讓幼兒閉著眼睛想一想天上的星星、月亮是怎樣的?

  3.啟發幼兒思考應該如何把自己看星星的場面畫出來。

  4.老師出示範畫,讓幼兒自己總結繪畫的方法和畫面佈局。

  5.老師示範繪畫步驟:先在作業紙的一端畫側面的娃娃,再在天空上畫出許多的星星和一個月亮,最後塗上顏色。

  6.指導幼兒作畫,要求幼兒合理佈局畫面。

  7.同幼兒一起評價自己的作品。

  8.幼兒進行遊戲《摘星星》

  活動反思:

  《數星星的孩子》是小學語文第四冊的一篇文章。這—單元的課文一般都是介紹一些自然科學常識的。《數星星的孩子》雖然也提到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但我認為更確切地說這是一篇寫人的文章,而且又是寫小孩子的,對學生來說確確實實是一篇進行語言文字訓練,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我們知道,寫人的文章一般透過言行來表現人物的品質。這篇文章也不例外。第—節寫張衡怎樣數星星,透過對張衡數星星的樣子及具體如何去數來反映張衡的認真態度。第二節透過奶奶認為張衡“傻”從側面來反映張衡的刻苦。第三節透過張衡說:“能看得見,就能數得清,星星是在動,可不是亂動”來反映張衡觀察的仔細及決心。第四節透過爺爺的話來告訴張衡北斗星總是繞著北極星轉。這跟第五節張衡幾次起來看星星又有直接的關係,第六節是對全文的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全文實際上都是透過言行來表現張衡刻苦鑽研、認真思考的品質的。

  值得一提的是,教材中有許多值得深究的地方。如“晚上,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撤在碧玉盤裡。”許多人習慣地認為這句話寫出了星星的美,引起小張衡極大的興趣,這當然不錯。但我認為僅僅這樣理解還不夠,還沒有真正體會作者的意圖,還沒有真正理解作者寫這句話的匠心所在。那就是透過“無數、滿天、撤”等詞從另一個角度反映星星之多,星星的一閃一閃,星星分佈的不規則。這給張衡數星星帶來的困難是可想而知的,這為表現人物形象埋下了很好的伏筆。憑著對教材的理解,再從低年級學生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考慮,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學會生字,透過有感情的朗讀體會張衡小時候如何喜歡、認真、刻苦地觀察星星,難點是比喻句的理解。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在設計思路時,我從概括到具體,從最後一段著手,先展示結果,再推導原因,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課堂教學有起有伏。

  根據大綱的要求及本年級教材、學生的特點,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是:1.學會7個生字,理解有關詞語;2.讀懂1、6兩節課文,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為了達到上述教學目的,在教學時,我就緊緊圍繞著“以識字為基礎,訓練為主線,培養能力為目標”而步步展開。

  小百科:星星,是漢語詞語,拼音xīngxing,基本解釋為夜晚天空中閃爍發光的天體。

大班美術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透過教師的示範,初步瞭解寫生的知識。

  2、在瞭解寫生知識的基礎上,學會用寫生的方法表現靴子的各種形象,培養細緻觀察的能力。

  3、在活動中體驗寫生的樂趣。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5、增進參與環境佈置的興趣和能力,體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靴子若干、白紙、記號筆

  活動過程:

  一、匯入

  1、在紙上畫一條直線,讓幼兒猜猜要畫的內容。

  2、再畫一條弧線,再次讓幼兒猜測。

  3、引出主題靴子,介紹靴子的組成。(鞋跟、鞋底、鞋面、靴口)

  二、基本過程

  1、教師示範作畫。

  出示高跟靴子,與剛才畫的平底靴子進行比較。

  (1)鞋底的線條一樣嗎?像什麼?讓幼兒用手指試著畫,並知道線條除了“看”,還可以進行“摸”,進一步感知鞋底的線條。

  (2)鞋跟一樣嗎?有什麼不一樣?你還見過什麼樣的鞋跟?

  (3)鞋頭一樣嗎?還見過什麼樣的鞋頭?從鞋頭摸上去,像在做什麼?

  (4)還有什麼沒畫?(靴口)靴口一樣嗎?

  (5)看看朱老師的靴子上還有什麼可以畫的?

  (6)介紹寫生的知識:畫畫的時候,選好一個角度,把看到的東西畫下來,這種方法就叫做寫生。

  2、幼兒操作進行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3、介紹幼兒作品,並進行簡單地評價。

  三、延伸

  下次我們再利用寫生的這種方法來表現其它事物各種特徵。

  活動反思:

  這是一節大班寫意繪畫教學活動,在一雙鞋子的三個部分,分別是靴面、靴筒和靴底的變化產生的一節變形活動。在活動中,有兩次想象過程,第一次是對靴子的其中一部分進行創意,第二次想象是讓孩子在第一次的基礎上進行想象添畫。孩子們充分發揮想象,有的孩子把靴子變成馬車、手錶、巨人的靴子等,整節活動輕鬆自在,由於孩子對寫意接觸的較少,個別孩子在作畫時,比較膽怯,還沒有充分進行想象,這是在今後的寫意課程要多多加強的。

大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設計背景

  在新《綱要》中的藝術領域中指出: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透過藝術活動激發情趣,體驗審美感,體驗成就感, 本班為大班幼兒,他們已經建立起初步的美感,對於畫面已經具備一定的欣賞水平,而且也具備了一定的繪畫技能、技巧,對於各種物體的形態掌握較好。本次活動我們的目標是運用顏料勾勒的形式讓孩子感受線與面的組合效果,同時讓大班的孩子在蛋寶寶身上畫出各種有趣的圖畫,讓大班的孩子根據蛋寶寶的顏色設計髮型和服裝。

  活動目標

  1、透過活動,讓幼兒大膽想像並學會在蛋殼作畫,體驗製作的樂趣。從而激發幼兒的探索慾望。

  2、透過幼兒參與實踐,培養其動手操作能力、與同伴合作能力。體驗幫助他人的快樂。

  3、學習欣賞同伴的作品並說讚賞別人的話。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5、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造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能夠在蛋殼上作畫。

  活動難點:能夠透過欣賞,尋找畫中美的因素,並在自己的繪畫作品中體現出來。

  活動準備

  抽空蛋液的蛋殼、水彩、畫筆。雙面膠、彩色紙、毛線、剪刀等材料。

  活動過程

  一、激趣引入:

  1、教師今天帶來個盒子,你們猜猜裡面裝的什麼?(幼兒自由發揮)哇!原來是蛋殼寶寶啊!

  師;你們喜歡嗎?想學嗎?今天我們就來做蛋殼寶寶,看誰做得最漂亮。

  二、製作蛋殼寶寶(先學)

  1、老師把蛋殼寶寶學具發到各組,讓幼兒觀看寶寶的樣子,都用什麼材料,

  2、讓幼兒說一說做蛋殼寶寶都用到了哪些材料?(幼兒搶著說)看說得好,就獎勵他一個笑臉。

  3、讓幼兒說一說你喜歡畫什麼樣的寶寶?(衣服頭飾等)

  4、教師把材料發到各組。

  5、幼兒自由作畫。不能獨立完成的,小組夥伴可以幫助他完成。

  6、教師行間巡視,掌握幼兒作畫情況。

  三、欣賞畫(後教)

  1、幼兒把做好的蛋殼寶寶放在桌子上。

  2、比一比,說一說

  各小組看一看誰做的最漂亮,選三個漂亮的寶寶放到講臺上。

  3、讓幼兒互相欣賞、交流。

  被選上的小朋友到前面說一說自己作品製作過程。其他小朋友評一評。

  4、教師指導:

  (1)用蛋殼作畫,要用水彩筆把圖案在蛋殼上畫好,畫漂亮。

  (2)彩紙的顏色要選好。選出自己喜歡的顏色。

  (3)衣服、頭髮等一定要粘住。

  (4)蛋殼的口要封好。

  四、幫助同組的小朋友修改作品。

  課後反思:

  本此活動所設計的:“蛋殼寶寶”比較適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內容簡單易學比較吸引幼兒。活動中幼兒非常愉悅,對老師所提出的問題很是好奇,同時表現出很願意參與活動中來,活動中也滲透了些廢物利用的教育,同時也教育幼兒在生活中要做個有細心的人。製作過程中,孩子們小心翼翼,就怕一不小心會將蛋殼捏碎,大家認真的、仔細的在蛋殼上進行創作,一件件作品就在孩子們手中誕生了。 從而使幼兒在趣味性的遊戲活動中掌握相應的技能,獲得快樂的情緒體驗。當然活動中也存在不足之處,比如:有的幼兒不會畫圖,有的水彩筆不下水,也有的幼兒剪刀不好使。這是老師課前準備做的不好。希望老師給出建議和指導,使我在今後幼教工作再上一個臺階。

大班美術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透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2、掌握手形添畫的方法,注意手形和內容添畫的聯絡。

  3、培養一定的觀察力、想象力、形象思維能力和創造力。

  4、對方形、圓形,線條等塗鴉感興趣,並嘗試大膽添畫,能大膽表述自己的想法。

  5、鼓勵兒童發現生活中的美,培養幼兒對美術的熱愛之情。

  【活動重點難點】

  1、重點:學習手形添畫的方法。

  2、難點:根據不同的手形進行添畫,並注意手形與添畫的內容聯絡。

  【活動準備】

  繪畫紙、記號筆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設懸激趣,情境匯入。

  1、師: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隻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師:那麼,你會用自己的小手做哪些事呢?

  師:下面請大家把眼睛閉起來可千萬不能偷看。猜:老師現在用手在幹什麼?(這時,教師在幻燈上很快完成手形畫——雞)

  2、師:好,現在大家把手拿開,看這是什麼?哦,原來老師用很快的速度畫了一幅非常有趣的畫,你們喜歡嗎?

  師:再看:這幅畫有點像什麼?

  對了,這位小朋友真聰明,老師就是用手描出外形以後再添畫成雞,這樣畫出來的畫叫手形畫。

  3、你們想不想也來學畫幾幅有趣的手形畫?(想)

  4、好,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新本領(板書:手形畫)

  二、指導點撥,由扶到放。

  1、(1)請大家看:這幅畫的手形,你能試著擺一擺嗎?

  ①擺一擺(先用手擺出一個造型)

  ②描一描(用水彩筆把手形描完整)

  ③想一想(要變成雞還要添上哪些東西?)

  ④添一添(請大家用最快的速度添完整)

  (2)添好了嗎?請小朋友回憶一下,剛才你是怎樣將這幅畫畫完成的?

  (3)老師把這四個步驟編成了一首順口溜(出示)請大家跟老師一起念:

  “先把小手擺一擺,然後用筆描一描,再動腦筋想一想,描好之後添一添,小小手形變成畫。”

  2、(1)除了能添成雞以外,大家想:還能添成什麼?(學生討論交流)

  (2)那麼老師把手反過來擺呢?倒過來擺呢?戴上手套再擺呢?左手擺?右手擺呢?(引導拓寬思路)

  (3)誰能擺出與老師不同的手形

  (4)學生自行新增嘗試(師做簡單評析)

  3、欣賞範作,瞭解構圖知識。

  三、激發創作,任務下達:

  ①動動腦筋,人人完成一組更有趣的手形畫。舉行“小聰聰”手形畫比賽,看看誰的設計最富有想象力。(四人一組,共同完成,每人設計不同的手形畫。)

  ②將自己的手形畫作品貼到黑板上,舉行手形畫展覽。

  ③看一看,比一比。把小紅星貼到你認為最好的手形畫設計作品上。評選出手形畫設計大賽一、二、三等獎。

  四、展評添趣,總結延伸。

  1、小朋友,今天我們學會了一個什麼本領?下面看:這些叔叔、阿姨又用手在幹什麼?(錄影)

  2、那你的小手將來想幹什麼?

  3、用自己的小手學更多的本領,做到人人都有一雙萬能的手。

  【活動反思】

  本次教研活動課幼兒參與性都很高,我覺得活動中有四個方面比較好。

  1.活動匯入較有特色,富有啟發性。幼兒都能積極參與到活動中。

  2.活動過程形式新穎,允許多種答案,因此幼兒所想象的小手造型豐富多樣。

  3.重視幼兒各方面能力的培養,給幼兒充分的想象空間,讓每個幼兒都有說、想、畫的機會,較好的完成了活動目標。

  4. 如果讓我重新上這節課, 我會在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讓幼兒自主發展的機會更多。

  教學活動中的不足之處我虛心聽取了各位園長和同行的意見和建議。教師的啟示性語言還是有些欠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還有些放不開。在今後的教學和學習中,我要多接近幼兒多為幼兒創造自我想象的空間和動手動腦的機會,讓每一個幼兒體會到成功的樂趣,使幼兒快樂健康的成長。

  小百科:雞是一種家禽,家雞源出於野生的原雞,其馴化歷史至少約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後雞肉和雞蛋才成為大量生產的商品。雞的種類有火雞、烏雞、野雞等。而且雞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屬。

大班美術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1、初步嘗試利用漢字進行想象添畫。

  2、利用顏色、線條和自己喜歡的物品來裝飾漢字,感受漢字的神奇。

  3、體驗名字設計的快樂,進一步激發對美術活動的興趣。

  4、激發幼兒感受不同的藝術美,體驗作畫的樂趣。

  5、學習客觀的評價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從而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PPT、白紙、蠟筆、油性筆、膠墊

  活動過程:

  一、以幼兒介紹自己的名字匯入,感受父母親對自己的期望與關愛。

  二、請一名幼兒上來寫自己的名字,要求:在白紙上大大的寫出自己的名字

  三、老師出示預先準備好的名字畫,請小朋友猜猜、找找,是誰的名字?

  四、引導:小朋友畫的名字和我們平時寫的名字有什麼不同呢?”(幼兒自由回答)

  五、啟發幼兒思考如何把自己的名字裝飾成一幅畫。

  1、引導幼兒自由說說自己最喜歡的物品或難忘的事情。

  2、啟發幼兒把自己喜歡的事物繪畫新增在自己的名字裡。

  六、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1、引導幼兒在繪畫之前先思考自己想畫什麼,然後再根據字形筆畫的形狀進行添畫。

  2、適時地幫助個別能力弱的幼兒設計製作。

  七、欣賞作品,組織幼兒討論:“說說自己最喜歡那一個名字。為什麼?”

  活動反思:

  我在教學中,透過看一看、想一想、畫一畫,由淺入深地引導幼兒嘗試設計、裝飾自己的名字,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展現其獨特的設計風格,表現出別有新意的名字來,從而促進學生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雖然根據幼兒年齡特點,我提出幼兒可以只裝飾名字中的某一個字,但最後只有一個幼兒裝飾了一個字,其他幼兒都能把全名裝飾出來,說明幼兒很喜歡這個富有挑戰性的活動,他們的想象力、思維力得到了發揮與展示。在最後展示評價過程中採用自評與互評,促進了幼兒的個體發展。幼兒在課堂中非常活躍,對美術課很感興趣,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繪畫技能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達到了教育目的。

  活動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1、內容相對有些多,幼兒最後的作品大多沒有完成塗色部分,可以分兩個課時進行開展效果會更好;

  2、欣賞藝術家畫字放在第一個環節對於不識字的幼兒來說會有些抽象,不好理解。我的初衷是覺得中國漢字是從圖形文字演變過來的,只要幼兒能夠初步感知這種美感就行,這個環節也可以放在最後幼兒作品展示後一起欣賞藝術家們是如果裝飾字的。

  小百科:名字是指人或者產品、物體的名稱,姓名有廣義與狹義之分,還有小名、別名、綽號、乳名等。廣義的姓名包括公民的姓氏和名字以及法人和非法人團體的名稱;狹義的姓名僅指公民的姓氏和名字。為名和字的合稱。在中國古代,名、字分開使用。今合稱“名字”,則指姓名或名。

大班美術教案 篇10

  教學反思:教學內容《國寶熊貓》

  情景描述:

  這個星期我們的教學主題是《中國娃》,在這一週的教學中,我們小朋友瞭解了好多有關中國的知識,今天的午餐過後,我讓小朋友看了水墨畫《熊貓》後,

  請孩子們說說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用水彩筆、蠟筆畫的畫一樣嗎?(不一樣)有誰知道這是用什麼來畫的?(毛筆)這些與我們看到過的許多畫不一樣,我們叫它中國畫,是用毛筆畫出來的。在此基礎上,我讓孩子們學習畫《熊貓》。

  評價分析:

  毛筆畫是我們中國特有的繪畫種類,中國人、外國人都非常的喜歡。但由於國畫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孩子們接觸的比較少,因此顯得十分地生疏,這一次的繪畫活動用毛筆來畫熊貓意在幫助幼兒從美術的角度接近中華文化,感受中國特有的風格,事實上對幼兒的作畫技巧倒沒有過高的要求。

  美術教育家勒溫費爾特曾說過:“兒童只要被給予充足的時間、幫助,獲得與創造性材料接觸的機會,而不被強迫接受成人的模式和規範,那麼每個兒童都能成為藝術創造的能手”。

  在教學形式上我是這樣做的。如《國寶熊貓》一課,我首先是在教室中掛置了一些中國畫供幼兒欣賞,讓孩子們說說這些畫與我們平時的水彩筆、蠟筆畫有什麼不同;再用手摸一摸毛筆,體驗一下有什麼感覺;

  讓幼兒觀看熊貓的圖片或讓孩子講述一些有關熊貓的故事等,在瞭解了有關熊貓的結構後討論一下用墨的方法。再讓幼兒分析熊貓的生活習性,或者講述熊貓有關的動畫片等,最後把自己所想表現的形象以及周圍環境作進步的練習,這樣孩子們有一個自由發揮的餘地。

  所思所悟:

  1、玩是每一個兒童的天性,他們生性好動,敢於去畫,作為教師應抓住他們這一特點,巧妙地進行利用,使他們在玩的過程中掌握技能,深入生活。

  2、幼兒的國畫童趣味濃厚,但對作畫的技巧並不是很高,而是應該注重培養幼兒形成良好的作畫習慣。

  3、在教學之前,可收集一些相關的圖片、繪畫作品等,豐富幼兒的經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