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美術教案>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九篇

小班美術教案

【精選】小班美術教案九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美術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用泥條彎曲連線製作蝴蝶,表現蝴蝶的不同動態。

  2、鞏固連線的技能。

  3、能大膽創作,進一步提高動手能力。

  活動準備:

  1.故事《三隻蝴蝶》。

  2.陶泥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l、故事匯入,引起幼兒的興趣。

  (l)教師講故事,揭示活動內容。

  故事的匯入能從一開始就吸引住幼兒的注意力,為接下來的製作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

  (2)教師:蝴蝶長什麼樣子? (幼兒討論)

  (3)教師小結:蝴蝶翅膀兩邊的圖案和花紋是一模一樣的,這叫對稱。

  2、學習蝴蝶的製作方法。

  (l)集體討論蝴蝶的製作方法。

  教師:你準備怎樣製作蝴蝶?

  (2)教師小結:先搓一段粗一點的泥條做蝴蝶的身體,然後搓兩根細一點的泥條盤成蝴蝶的翅膀,再用兩根細小的泥條做成蝴蝶的觸角。

  在這裡,教師採用了邊示範邊講解的教學方法,讓幼兒對蝴蝶的製作方法一目瞭然。

  3、幼兒製作,教師指導。

  要點提示:

  1)將蝴蝶的身體、翅膀、觸角組合在一起時要注意連線牢固。

  2)啟發幼兒想象出蝴蝶飛舞的各種姿態,注意各部分連線的不同位置,製作出各種動態的蝴蝶。

  4、展示作品,幼兒互評,教師進行點評。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結合故事開展“三隻蝴蝶”的製作活動,學習用不同顏色的顏料對蝴蝶進行塗色,而後表演該故事。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願意嘗試新的作畫方式————紙漿塗畫。

  2、大膽地用紙漿做出自己喜歡的畫面。

  3、願意向大家講述自己的感受,能欣賞同伴的作品。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第20—21頁。

  2、各色紙漿(加入顏料和糨糊)、西卡紙、小勺子、紙漿畫範例、抹布。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瞭解紙漿畫的製作方法

  1、教師出示紙漿畫範例,引起幼兒觀察、思考:這幅畫和平時的畫有什麼不同?是怎麼畫出來的?

  2、和幼兒一起閱讀參與幼兒用書第20—21頁的內容,瞭解紙漿畫的製作方法。

  (二)幼兒集體進行紙漿造型遊戲

  1、教師出示紙漿,幼兒認識各種顏色的紙漿。

  2、師生共同選擇喜歡的紙漿玩"鋪路"遊戲。

  ⑴教師邊念兒歌邊用勺子盛喜歡的顏色的紙漿倒在紙上,用小棒子把紙漿塗抹在紙上,直到全部塗完。("小勺子,盛紙漿,倒在紙上變小山。小勺子,幫幫忙,紙上鋪出大馬路。")

  ⑵幼兒做鋪路遊戲。(小朋友也來鋪條路,可以是一種顏色的馬路,也可以是彩色的馬路。)

  3、師生進魔術棒造型遊戲。

  ⑴教師一邊念兒歌,一邊用手指在紙漿上造型。("小手指,來走路,走彎路,走直路,再拐彎……變出一個××來。")

  ⑵請幼兒也用小手指走一走,看看能變出什麼來。

  ⑶師生交流:你們變出了什麼?是怎樣變的?

  ⑷教師總結:鋪路時紙漿要鋪滿,小手指在走路時要用點力氣。

  (三)幼兒自由進行紙漿造型

  幼兒選擇不同顏色的紙漿進行自由造型活動,教師指導幼兒選擇多種顏色的紙漿塗抹造型。教師肯定幼兒的創意,及時給予鼓勵,增加幼兒的自信。

  (四)幼兒欣賞、交流分享活動

  1、大家一起來看用紙漿變出了什麼,最喜歡哪一個。

  2、教師對幼兒在交流中出現的貶斥他人作品的現象要及時正確引導,既要學會尊重、寬容別人的創作,又要對他人的優秀創意表示讚賞。

  3、再請幼兒現在用手摸一摸紙漿,和剛才的感覺一樣嗎?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名稱:笑臉餅乾

  活動目標:知道笑臉能帶給別人快樂,並願意帶給別人快樂。能運用團、壓、捏的方法制作笑臉餅乾,並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笑臉餅乾圖片、橡皮泥、豆子、花生、葡萄乾

  活動過程

  一、談話匯入

  師:“寶寶們,今天來了這麼多的客人老師跟我們一起上課,你們開心嗎?”(開心)談話讓孩子知道透過笑臉可以傳遞開心的心情,萌發孩子帶給別人快樂的願望。

  “我想永遠都看到寶寶們的笑臉,那我就可以永遠都這麼開心了,寶寶們,願意把你們的笑臉借給我嗎?”

  “借了這麼多的笑臉了,那現在我要開始變魔術了,變變變,笑臉都跑到哪裡去了?對,笑臉都跑到餅乾上去了,變成笑臉餅乾了,你們喜歡吃餅乾嗎?為什麼?想不想自己動手做餅乾啊?”

  二、製作餅乾

  1、橡皮泥準備好了,說說怎樣做成餅乾?幼兒交流製作餅乾的方法,請一個幼兒示範。

  2、教師總結方法並念兒歌帶幼兒自然練習:“餅乾餅乾圓圓,餅乾餅乾甜甜,團一團,壓一壓,我們的餅乾做好了!”

  3、請幼兒用橡皮泥製作餅乾。教師指導並講評幼兒製作的情況。

  三、學做笑臉

  1、討論笑臉餅乾上應該有什麼?交流怎樣製作笑臉餅乾?

  2、出示花生、豆子、葡萄乾等材料,請幼兒製作笑臉餅乾。

  3、幼兒製作笑臉餅乾,教師巡迴指導。

  四、互相觀看作品並講評。

  1、請幼兒相互觀看作品交流。比一比誰最能幹,做得最好。老師給與適當點評。

  2、討論最想把笑臉傳給誰,帶幼兒一起傳遞笑臉,活動結束。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讓幼兒認識紅色。

  2、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初步掌握塗刷的方法,體驗美術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主色是紅色的玩具若干。

  2、棒紙卡片若干,卡片上用白色油畫棒畫有各種玩具。

  3、紅色顏料,刷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1、出示玩具,請幼兒挑選一件自己喜歡的玩具自由玩耍。在幼兒玩玩具的時候,教師鼓勵幼兒之間相互交流,引導幼兒觀察玩具的顏色,初步認識紅顏色。教師問:你玩的是什麼玩具?這麼漂亮的玩具是什麼顏色的?

  2、出示天線寶寶波兒,展示紅顏色。教師問:快看,誰來了?波兒穿的衣服可真漂亮。這麼漂亮的衣服是什麼顏色的?你有沒有紅色的玩具呀?

  3、擴充套件幼兒思維,鼓勵幼兒大膽發言。教師問:你還在哪裡見過紅顏色?

  4、遊戲“捉迷藏”。教師和幼兒一起用手矇住眼睛,請配班老師把玩具藏起來,可以藏到櫃子裡、椅子下、窗臺上等,藏好後大家開始找玩具。當幼兒找到玩具時,引導幼兒說出在哪找到的玩具,玩具的名稱。重複遊戲時,逐步加深遊戲的難度,可讓幼兒再找出玩具身上的紅顏色。

  5、遊戲“照相”。大家做攝影師,為玩具拍照片。

  6、遊戲“洗相片”。

  (1)、展示相片的“底片”(棒紙卡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示範“洗相片”。用刷子蘸上紅色顏料,輕輕地在紙上來回刷,全部刷滿顏料後,相片就洗出來了。

  (2)、輔導幼兒“洗相片”。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指導幼兒初步掌握塗刷的方法。

  7、自由探索。鼓勵幼兒到戶外去尋找漂亮的紅顏色。

  活動評析:

  教師在這個小班的美術活動設計中,尊重幼兒愛遊戲的特點,使美術活動多樣化、遊戲化、活動化。活動設計中,教師為幼兒提供實物、實景、實在的生活經驗,創設了一種寬鬆的學習環境,體現了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精神,巧妙的利用“油水分離”這一科學現象增加了遊戲的趣味性,讓幼兒毫無顧忌地塗抹揮灑,充分體驗在美術活動中的成功和快樂。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老師提供的材料和自己喜歡的顏色,大膽的,有意識的表現菊花簡單的外形特徵。

  2、能在老師的鼓勵、引導下,大膽使用美術材料製作不同形態的菊花。

  3、能夠體驗到參與美術活動的樂趣。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活動準備

  1、菊花圖片課件、各種範例一份,操作音樂。

  2、紙盤、扭扭棒、皺紋紙花絲、卡紙紙條、固體膠、雙面膠。

  活動流程

  一、圖片匯入,瞭解菊花的外形特徵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種秋天開放的花,你們看看你們認識嗎?(播放PPT)這是什麼花呀?

  2、師:秋天來了,美麗的菊花開放了,我們一起看看它的外形是什麼樣子的?美麗的菊花都有什麼顏色呢?

  二、講解示範製作菊花的步驟師:菊花真漂亮,今天我們就一起動動能幹的小手,學做美麗的菊花吧!老師已經為小朋友們準備了很多材料,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吧。

  師:現在小朋友的小眼睛要仔細看老師是怎麼用這些材料做菊花的。

  1、扭扭棒、紙盤、雙面膠製作步驟:拿出一根扭扭棒,從中間一折二然後一半繞在手指上繞圈,繞好後將它從手指上拿下來或者我們也可以藉助彩筆,將扭扭棒卷在彩筆上繞好後,將彩筆拿下來,這樣我們一朵花瓣就做好啦。你們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做花瓣,但要記住花瓣是呈放射狀的,要在花芯周圍粘上一圈,這樣你的菊花才好看。

  2、皺紋紙、固體膠製作步驟:將已經準備好的皺紋紙紙條擰成一朵朵條狀花簇,在紙盤上面塗抹上固體膠,然後將花簇粘在上面,貼上時要注意固體膠不能亂塗,要沿著花心塗抹。

  3、長短不一的彩色紙條、彩色圓片、固體膠製作步驟:用小手將準備好的彩色紙條對摺,當做一片花瓣,用彩色圓片當做花芯,然後將花瓣圍著花芯粘一圈,這樣一朵菊花就做好了,要注意花瓣貼上時要緊密一點。

  三、幼兒自主創作幼兒根據教師講解自主選擇想要和喜歡玩的操作材料進行創作。

  1、扭扭棒:教師要注意幼兒操作的方法,給不會操作的幼兒再次講解示範。

  2、皺紋紙:教師注意幼兒貼上是否正確引導幼兒做出五顏六色的菊花。

  3、紙條:教師要注意幼兒操作是否正確,及時給與指導和鼓勵,引導幼兒做放射狀的菊花。

  活動結束

  我們美麗的菊花做好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朋友們都做了什麼顏色和樣子的菊花吧,比一比誰的菊花最漂亮!把它們貼上到我們的展示板上面吧!

  教學反思:

  讓幼兒在創作中感受不同美術工具帶來的樂趣。選材較適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和發展水平。在活動中,幼兒的興趣較高,大部分幼兒能夠獨立完成作品,讓幼兒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畫自己喜歡的花,尊重幼兒的意願。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教學目的:

  1、學習利用兒歌繪畫熊的特徵。

  2、培養幼兒繪畫興趣,激發幼兒愛自然、愛動物的情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

  畫紙、油畫棒人手一份。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出示熊貓課件,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有隻小動物要和小朋友做遊戲,你們願意嗎?(願意)

  播放課件,引導討論。

  2、教師小結:小熊有一個圓圓的腦袋,胖胖的身體。

  二、基本部分

  1、結合兒歌觀察小熊的外形特徵。

  (1)師:老師把小熊的樣子編成了一首兒歌,你們想不想聽啊?

  媽媽給我一粒豆,我用小盆裝。

  爸爸給我兩粒棗,我用大盆裝。

  左看看,右看看。圍上圍兜好吃飯,媽媽獎我大紅花。

  (2)教師分句講解兒歌。

  2、交待作業要求

  (1)老師示範小熊的畫法。

  你們想不想學呀?現在請你們一邊念兒歌一邊伸出手指一起畫好嗎?

  師:小熊的家裡還有 呢?(爸爸媽媽)出示課件。

  (2)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師;我們一邊輕輕地念兒歌,一邊把小熊的一家畫下來好嗎。畫好了要把小熊的家打扮的漂亮一點。

  三、結束部分

  展示幼兒作品,表揚畫的好有進步的小朋友。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欣賞美術作品《獅子王》中形象的象徵性、誇張性。

  2、能體驗作品的線條、形狀、顏色,能產生與作品相一致的感覺與情緒,並能用語言、動作、貼上等手段表達這種感覺。

  活動準備

  1、美術作品《獅子王》一幅。

  2、錄音機及《獅王進行曲》磁帶。

  3、幼兒操作材料:每人一張刷好黑、灰、深藍等色的背景紙,每組一籃各種形狀、各種顏色的紙,一盤漿糊、一塊抹布。

  活動過程

  1、音樂與作品同時出現,讓幼兒欣賞。

  (1)師:誰來了?

  (2)師:對,是獅子王。你看了這幅畫有什麼感覺?

  (3)師:可怕在什麼地方?

  (4)師:除了樣子覺得可怕,還有什麼也覺得很可怕?

  2、引導幼兒透過動作來表達可怕的感覺。

  (1)師:我們一起來學一學獅子王可怕的樣子,好嗎?

  (放音樂,全體幼兒一起表演獅子王可怕的樣子: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張牙舞爪,甚至發出“哇哇”的吼叫聲。)

  (2)師:這兩個小朋友表演的獅子王最可怕了,上來表演看看。

  (放音樂,請個別幼兒再表演一次。)

  3、教師:剛才我們看到了獅子王尖尖的牙齒、豎直的頭髮,覺得很可怕,看見紅色的頭髮與黑色的房子也覺得很可怕,知道可以用形狀和顏色來表現很可怕的感覺。

  4、教師交代作業要求: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紙,請小朋友來貼上,表現出這種很可怕的感覺。

  (1)請小朋友先想一想,你準備選什麼顏色、什麼形狀;

  (2)貼上時漿糊不要塗太多;

  (3)注意畫面的乾淨、整潔。

  5、幼兒作業,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6、講評:請你說說,你是怎麼表現出可怕的感覺的?

  推薦理由: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培養兒童的創造性應做到“六大解放”,即解放兒童的眼睛,解放兒童的頭腦,解放兒童的雙手,解放兒童的嘴巴,解放兒童的空間和解放兒童的時間。

  每個幼兒都有自我表達和表現的需要,他們可以用語言、動作,用自己的畫來表達內心的體驗。在美術欣賞活動中,每個人的審美觀點都是不同的,教師作為幼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要接納他們的差異性、獨特性和創造性,使他們敢於表達自己的獨特認識和感受。即使幼兒的回答千奇百怪,讓人忍俊不禁。

  在這整個欣賞活動中,幼兒情緒飽滿,發言踴躍。我覺得這次活動的成功之處,首先是選取了幼兒熟悉和喜愛的卡通動物形象,在出現作品時配以《獅王進行曲》開始音樂,營造一種與作品主題相一致的氛圍,一下子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併產生了與作品主題相一致的感覺與情緒;其次在欣賞作品時,先讓幼兒說出作品給人的整體感覺,然後讓幼兒體驗作品的美術表現手段,引導幼兒觀察作品的線條、形狀、顏色,並讓幼兒用語言和動作來表達這種感覺;再次,小班幼兒喜歡運用貼上的形式,來表現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幼兒拼貼的圖形全是抽象的形式表現,他們不加以解釋,成人是無法理解的,教師別出心裁地了貼上的手段讓幼兒來表現自己對作品獨特的理解。

小班美術教案 篇8

  設計意圖:《最奇妙的蛋》是一個非常有趣、且語言簡單的繪本,作者用明亮的透明水彩,畫出色彩獻禮、造型都取得小母雞,搭配輕鬆愉快的情節,深深吸引著孩子。但是對於小班幼兒來說,他們思維發展還沒有發展到這個階段,所以我把活動的目標設計的較為簡單、有趣,讓幼兒在觀察繪本圖片的時候,能夠感受故事結局的離奇、有趣,同時大膽猜測繪本故事的畫面情節。

  活動目標:

  1.認真觀看繪本圖片,想象繪本的主要內容。

  2.根據三隻小母雞不同的特徵來進行大膽地想象,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3.感受猜測過程的快樂,激發幼兒的思維能力。

  活動重點:認真觀看繪本圖片,想象繪本的主要內容。

  活動難點:根據三隻小母雞不同的特徵來進行大膽地想象,並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最奇妙的蛋》PPT、雞蛋

  活動過程

  一、出示雞蛋,激發幼兒已有經驗師:這是什麼?它什麼形狀的?

  師:今天我們要來聽一個和雞蛋有關的故事。觀察圖片,頭上戴皇冠的人是誰?這個國王的頭上是什麼,怎麼會在國王的頭上呢?讓我們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二、理解故事內容,分段講述1.出示圖片,教師講述故事,介紹三隻母雞。

  師:三隻母雞在幹什麼?為什麼吵架?

  2.出示三張母雞的圖片,觀察三隻母雞的不同特徵。

  師:讓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們。這三隻母雞的名字分別叫:圓圓、琪琪、毛毛。圓圓(琪琪、毛毛)身上什麼地方最漂亮?你覺得誰最漂亮?為什麼?

  3.出示圖片,提問:

  師:我們小朋友覺得她們三個都漂亮,分不出誰最漂亮,三隻母雞又去找其他人幫忙,你覺得他們會請誰幫忙?你從哪裡看出來?

  4.出示圖片,提問:

  師:國王跟我們小朋友一樣,也覺得分出誰最漂亮很難。於是,國王想了一個辦法,原來讓它們各自下一個最奇妙的蛋。

  5.出示圖片,提問:請幼兒猜猜是誰下的蛋,圓圓下了一個又白又幹淨的蛋,國王說這可是他見過最完美的蛋了,接下來輪到琪琪了,你覺得會下一個什麼樣的蛋呢?

  6.出示圖片,提問:琪琪下的蛋是什麼樣的,跟你們猜的一樣嗎?國王說這是我見過最大的蛋。你覺得毛毛會下一個什麼樣的蛋呢,猜猜看?

  7.出示圖片,毛毛到底下了一個什麼樣的蛋呢?國王說說這是我見過最不可思議的蛋。你看到過這樣的蛋嗎?

  8.出示圖片,原來三隻母雞又都下了各自不同的蛋,國王能不能評出誰是最漂亮的母雞?那怎麼辦?

  國王要從這三個蛋中選出最漂亮的蛋,可是這太難了,所以國王決定讓這三隻母雞都當上了公主。從此以後它們成為了最好的朋友,繼續各自下最奇妙的蛋。

  三、看影片,欣賞完整故事。

  四、活動延伸師:圓圓、琪琪、毛毛三隻母雞都當上了公主,可是還有很多母雞也想下最奇妙的蛋,當上公主,我們今天回家跟爸爸媽媽一起畫一個你認為是最奇妙的蛋,好嗎?

小班美術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能動手完成小熊熊的製作。

  2、學用搓、壓等方法。

  3、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並能根據所觀察到得現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引導幼兒能用輔助材料豐富作品,培養他們大膽創新能力。

  5、培養幼兒的技巧和藝術氣質。

  教學準備

  彩色橡皮泥、牙籤。

  《熊出沒》動畫影片。

  教學過程

  1、放《熊出沒》動畫影片,看看大螢幕上出現的是誰啊?孩子們看過這個動畫片沒有?你們喜不喜歡動畫熊大熊二啊?光頭強管熊大熊二叫什麼啊?

  2、對!是小熊熊,本節我們彩泥課就來製作小熊熊好不好啊?

  3、製作小熊熊之前,老師先來教你們幾個製作方法,學會這幾個方法,我們就更容易製作小熊熊。

  4、孩子們都學會老師教的沒啊?那現在我們就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彩泥,來製作熊熊吧!

  5、講解中讓孩子們跟著說“搓、壓”等詞。

  6、在孩子們製作時,教師要巡迴指導,指導動手操作能力不太好的孩子。

  7、欣賞孩子們的小熊熊,大家一起來評一評。

  教學反思

  彩泥是美術中的一種,彩泥的顏色非常多,彩泥能培養孩子動手創造和思維想象能力,還能激發出孩子的藝術潛能,彩泥這個活動特別好。因為我們班的孩子小,給孩子講太深奧的還理解不了,所以彩泥這種活動我認為最適合我班的孩子了。本節我就給孩子準備了彩泥活動,要製作的是熊,最近有一部動畫片很火,孩子們都很喜歡看裡面的小熊熊。然後,我們今天來做孩子最喜歡的熊。教學中我沒有帶領孩子一步步去做,我先教孩子們主要的幾個製作方法,讓孩子來自己自由的選擇去製作。孩子們製作時,我會去重點指導能力較差的孩子,讓孩子們能順利的製作完成。

  活動中,我給孩子們講解的內容,理解能力強的聽懂了,較差的孩子還是有點沒懂,經過我的指導孩子們都完成的很好。經過本課,我發現還得去重點關注能較差的孩子,要研究新的教學,讓能力差的孩子儘快的能追上能力好的孩子,不讓孩子們之間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