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外公> 關於我的外婆外公作文集合五篇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關於我的外婆外公作文集合五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我的外婆外公作文5篇,歡迎大家分享。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篇1

  說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鍋”(鋁鍋)白煮豆腐,熱氣騰騰的。水滾著,像好些魚眼睛,一小塊一小塊豆腐養在裡面,嫩而滑,彷彿反穿的白狐大衣。鍋在“洋爐子”(煤油不打氣爐)上,和爐子都燻得烏黑烏黑,越顯出豆腐的白,這是晚上,屋子老了,雖點著“洋燈”,也還是陰暗。圍著桌子坐的是父親跟我們哥兒三個。“洋爐子”太高了,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著臉,覷著眼睛,從氤氳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們的醬油碟裡。我們有時也自己動手,但爐子實在太高了,總還是坐享其成的多。這並不是吃飯,只是玩兒。父親說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們都喜歡這種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著那鍋,等著那熱氣,等著熱氣裡從父親筷子上掉下來的豆腐。

  又是冬天,記得是陰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裡坐小划子,S君剛到杭州教書,事先來信說:“我們要遊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現在想起來還像照在身上。本來前一晚是“月當頭”;也許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別吧。那時九點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們一隻划子。有點風,月光照著軟軟的水波;當間那一溜兒反光,像新砑的銀子。湖上的山只剩下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爾有一兩星燈火。S君口占兩句詩道:“數星燈火認漁村,淡墨輕描遠黛痕。”我們都不大說話,只有均勻的槳聲。我漸漸地快睡著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見他在微笑。船伕問要不要上淨慈寺去;是阿彌陀佛生日,那邊蠻熱鬧的;到了寺裡,殿上燈燭輝煌,滿是佛婆唸佛的聲音,好像醒了一場夢。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還常常通著信,P君聽說轉變了好幾次,前年是在一個特稅局裡收稅了,以後便沒有訊息。

  在臺州過了一個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個山城,可以說在一個大谷裡。只有一條二里長的大街。別的路上白天簡直不大見人;晚上一片漆黑。偶爾人家窗戶裡透出一點燈光,還有走路的拿著的火把;但那是少極了。我們住在山腳下。有的是山上松林裡的風聲,跟天上一隻兩隻的鳥影。夏末到那裡,春初便走,卻好像老在過著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並不冷。我們住在樓上,書房臨著大路;路上有人說話,可以清清楚楚地聽見。但因為走路的人太少了,間或有點說話的聲音,聽起來還只當是遠風送來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們是外路人,除上學校去之外,常只在家裡坐著。妻也慣了那寂寞,只和我們爺們兒守著。外面雖老是冬天,家裡卻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來的時候,樓下廚房的大方窗開著,並排地挨著她們母子三個;三張臉都帶著天真的微笑向著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們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們四人。那時是民國十年,妻剛從家裡出來,滿自在。現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卻還老記著她那微笑的影子。

  無論怎麼冷,大風大雪,想到這些,我心上總是溫暖的。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篇2

  今天下午,打車去橋南買材料,車上人很少,很隨意的我就佔了一個位置靠近視窗,能聞到風的味道。車到中間站的時候,剛一停下,就上來一個駝背老爺爺。這時車上的位置已經都滿了,他哆嗦著雙腿,顫顫巍巍的扶著車門邊的鐵支架顛簸著上來了。我起身走到他面前,示意他坐我那個位置。他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只是緩慢的從上衣口袋裡掏出一個白色塑膠袋,伸出乾枯泛黃並且溝壑縱橫的大手,一層一層的剝開塑膠袋。塑膠袋露出的是另一個紅色塑膠袋,像枯萎的楓葉一樣捲成皺巴巴的一團了。他從紅色袋子裡摸索了半天,才掏出一張一元遞給司機。

  我輕輕拍了一下他的手,指向那個位置。他瞬間明白了,朝那邊一步一步挪著走去,,我單手託著他的一隻手,送他過去了。

  站在公交車上,腦海裡一直浮現的是那個袋子,我的外公外婆也喜歡用塑膠袋一層一層的把錢包裹起來,再放在口袋裡。

  在我小時候,因為家庭經濟情況比較困難,父母忙於生計,把我託付給外婆家。很長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的一部分童年就是在外婆家那棟老屋度過的。

  老屋應該有個4,50年的歷史了,比我的年紀都大了十幾圈。老屋是用黃泥磚做成的,頂上蓋了瓦,總體分3個部分,中間的主房和兩邊的側房,每個部分都各成一個整體,但是3個部分又都由一張木門相互貫通,外婆外公住左邊的側房,中間住的是大舅舅一家,右邊是小舅舅一家。

  住在外婆家,最怕下雨,由於老屋的歷史太悠久,所以年久失修,一到了夏季大雨滂沱的時候,屋外下大雨,屋內雨滴如注,泥地板被打溼了,加上我們走來走去,顯得格外的粘稠。後來當我發現老屋的泥地板上有很多坑坑窪窪的時候,才恍然大悟,這些都是大雨給老屋帶來的傷痕。下雨的時候,就是外公大顯身手的時候了。外公會拿著一根長長的竹竿,在屋頂上對著瓦片戳來戳去,我問他在幹嘛呢?他說,這是把瓦片戳過來蓋在另一片瓦上,這樣可以防雨……不過,有時候,外公也會弄巧成拙,不但沒有修好,反而把屋頂的瓦片戳壞或者戳掉…屋頂的洞變得更大了,外婆的聲音就在此刻響起,說的大概內容我已經忘記了,但是我可以肯定是罵他的話……外公被我外婆罵了幾十年了。

  還記得每次吃晚飯的時候,外婆就會和我說,外婆家裡沒有什麼好菜給你吃,去你大舅舅小舅舅家裡看看,他們那邊的菜比較好。然後我就屁顛屁顛的跑過去蹭菜吃,蹭完大舅舅家就轉道小舅舅家繼續蹭,蹭完回家還不忘帶一些給外婆。每次我把蹭來的菜夾給她時她總是樂呵呵的說,給我幹什麼,自己吃。但我每次都會固執的給她。

  夏天的時候,還有一怕,就是蚊子。夏天的蚊子總是鋪天蓋地的嗡嗡殺來,加上天氣炎熱,每到晚上我們就會把椅子搬到屋外的泥土坪上乘涼,這時候,外公就會搬出他那把自制的竹太師椅子,然後搖啊搖,搖啊搖,那是我最喜歡的椅子了,因為很大很舒服,還可以把腿放在旁邊的扶手上搖啊搖。晚上蚊子多的時候,外婆就坐在我旁邊,拿著一把大蒲扇呼呼的給我扇蚊子,外公就坐在太師椅上吞雲吐霧,一起看著天色從夕陽滿天到夜幕降臨。

  我從沒學過打麻將,但是我會打麻將……這得歸功於我外婆。那時候,每天下午外婆的必修課就是拉著我去麻將館或者熟人家,搓上幾把麻將。她怕我亂跑,我就端著把小凳子坐她旁邊,看著她摸著麻將子皺著眉又無法下決定的時候問我:“帥帥啊,這個牌應該怎麼打?”久而久之,我就學會了打麻將……我意識到我會打麻將的時候,是因為我在看她下家的牌時,心裡說著:“快打這張牌,快打這張牌,這樣我外婆就可以贏錢了……”

  外公是個沉默,老實,本分,而又十分勤勞的人。從我記事起,直到現在他就沒停過做事。記憶中,他每年都自己種菜,賣菜,還經常砍竹子賣錢,還種了許多地瓜。有時候緣分就那麼奇妙,就那麼撞上了。不知是因為我喜歡吃地瓜,外公才種地瓜還是因為外公種地瓜,我才喜歡上吃地瓜。後來的每年夏天暑假時候我一到外婆家,外公就會對我說:“去挖點地瓜給你是,現在地裡已經長了很多了。”每年冬天,過年時候我到了外婆家,外公就會拿出一簸箕的地瓜,放進燃燒的柴下面的灰土裡面,火不多久,金黃香噴噴的烤地瓜就出爐了。後來我讀書了,每年外公都會送一袋地瓜到我家。

  也許是年輕時候勞動過度,不注意保養,外婆落下了嚴重的不知名的病,腿腳,手肘和肩膀經常會痛,所以她經常買些膏藥貼在痛處,都是最便宜的'。有時候,我去外婆家的時候也會順便拿積攢的幾元錢買帶膏藥給她。小時候,和外婆外公睡一張大床,外公說他睡覺會經常翻動,怕壓到我,讓我和外婆睡一邊, 我經常會聞到外婆身上的一股濃郁的膏藥味,像中藥店裡終日瀰漫的那種清香。那種氣味讓我有安全感,每晚都是聞著外婆身上的膏藥味入睡。後來我上學了,有一次外婆來看我,買了一些廉價但是對我而言異常珍貴的糖果,她經常對我說的話就是:“帥帥哎,外婆沒什麼錢,買不起什麼糖給你。”那天晚上我和她一起睡,聞著她身上的熟悉的味道,感到無比的舒服,第二天我去上學了,中午回家的時候,外婆正準備回去,我把家裡的門鎖上,用瘦小的身軀擋在門前,不讓她回去。外婆還是回家了,因為家裡還有一些雞鴨等著她去餵養。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無法入睡,突然聞到一股熟悉的味道,那是外婆的味道,那晚,我抱著留有外婆味道的被單睡得很香。突然想起以前在我讀書後,外婆經常來看我……而我,卻很少很少去看她。突然想起,很小時候,對著外婆外公說,等我長大了,一定對你們很好很好……

  如今,我長大了,外婆外公都老了。

  我有多久,有多久沒見過外婆外公了……好像已經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了……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篇3

  我的祖父和祖母住在農村。爺爺65歲,奶奶61歲。因為時間的流逝,他們的頭髮已經花白;因為一年四季都在太陽下培育,所以皮膚有點像青銅。

  祖父和祖母的眼睛不太大,但看起來很有活力。60多歲的時候,開始的時候看起來是磕磕碰碰,但是很有能力,很敏捷。爺爺和奶奶是非常勤勞的人。他們的房子前後有兩個大果園。春天一到,果園裡的果樹就盛開了,它們的顏色豔麗,使花園充滿了花香,吸引了成群的蝴蝶和蜜蜂來採集蜂蜜。爺爺看著盛開的花朵,笑得像天真的孩子。他對我說:“請等一等,今年我們的果園可以有個好收成。”他們很愛我。記得有一年櫻桃收成不好,幾十棵樹只摘了幾顆櫻桃。我也擔心今年沒有櫻桃吃了,但是當櫻桃成熟的時候,我爺爺小心翼翼地從樹上摘下來,放在一個袋子裡。我和我奶奶一個都不想吃,都是我奶奶給我帶過來的。每次果實成熟的時候,爺爺奶奶都會摘一些大紅色的果實給我吃。吃著這個甜甜的水果,我感慨萬千,想著該怎麼為他們做點什麼來回報他們對我的愛。

  去年寒假是我上學以來唯一一次去青島看望奶奶的假期,所以我來到奶奶家和他們一起度過了這個愉快的寒假生活。爺爺奶奶很開心,休息的時候和我一起玩。有一天,我看著我親愛的爺爺奶奶,對他們說:“奶奶,你最想做什麼?”奶奶笑著看著我說:“你怎麼想到問這個?你奶奶和你爺爺年紀大了,想看你快點長大。”“奶奶,你真的什麼都不想要嗎?”奶奶想了想:“拜託,我們沒見過你奶奶,我真的很想見見她。”而且爺爺奶奶一輩子都住在農村,從來沒坐過飛機去看外面的世界!"

  外婆說這話的時候,我發現她和外公的眼睛都有點溼潤了。回到家,我跟我媽說了這件事,我媽聽了之後跟我說:“其實我和你爸說好了,今年暑假帶你爺爺奶奶去北京玩,讓他們去看看自己國家的首都和世界長城,然後去青島看他們奶奶。因為我爸爸現在在天津工作。是的,這些年來,因為你年輕,工作忙,對爺爺奶奶都不好。現在你長大了,是時候帶他們出去玩了。”聽了這個訊息,我太激動了,趕緊打電話給我奶奶,告訴她這件事。我奶奶嘴裡說:“不,不,你爸媽工作那麼忙,不需要。”但是我能聽到奶奶很激動,聲音裡充滿了喜悅和幸福。現在暑假快到了,媽媽帶著爺爺奶奶一起旅行,忙著準備生活必需品。我心想,這次旅行對我奶奶來說意味著什麼,給他們帶來的快樂一定是他們一生中最難忘的。歲月的浪濤現在已經淹沒了他們的臉頰,他們的頭髮越來越白,但他們仍然在田間勞作。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篇4

  我從小到大都是外婆和外公帶大的,當我上三年級的時候,外婆外公離開我們家去照顧我舅舅的兒子了,所以我特別想他們,因為他們對我特別好。

  這個暑假,我媽媽要去金華去學習,我媽媽讓我在外婆家呆半個多月,我開心地答應了媽媽,因為我很想和外婆和外公呆一起。

  媽媽在中午把我送到外婆家,外婆早已經給我準備了各式各樣我喜歡的菜,我左聞右聞,東嘗西嘗,我眯著眼睛說:真香!吃完後,和外婆、外公,在落地房子裡溜達了一會兒。然後外公給我的房間調了空調,又為我搬來了桌子和凳子供我寫作業,我心情很好,一直忘卻了時間,當我做完作業時,差不多是晚上。我獨子餓得呱呱叫,於是外婆幫我買了一個可口的麵包,我使勁地咬了一口,當我看見從外面幹活回來的外公時,我把自己的麵包給了他,可是外公卻說:他在外面吃過了。其實我知道他根本捨不得在外面買東西吃呢。我知道外公總是對我們那麼好的。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外公外婆,可是我的外公外婆對我特別關懷。

我的外婆外公作文 篇5

  外公因血管性偏頭痛越來越嚴重,在子女的一再央求下,來到市人民醫院保守治療,外婆形影不離,為外公端茶送水,二老均已耄耋之年。外公的六個子女輪番到醫院陪護,作為孫子一輩的我們一時還插不上手,每天下班後帶著我們的子女到醫院陪二老說說話,外公的頭痛似乎減輕了許多。“嗯,要不是住院,你們這些王八蛋哪會天天來看我們啊?”外公滿臉堆笑的說著,似乎治病已顯得不重要。“這個老太爺,今天來看望的子女有好幾撥呢!均是不同的面孔”,鄰床的病友投來了羨慕的眼神。是的,耄耋之年的外公、外婆早已四世同堂,大家庭枝繁葉茂,近60人,表弟兄姊妹也值此機會難得的聚聚頭、碰碰面說說工作生活中的欣喜與得失。

  外公外婆的晚年是幸福的,但夕陽的美景始終臨近了黃昏,早就想以自己的拙筆為外公外婆寫下一點東西,可是寫什麼呢?他們是農村老人中最常見最普通的縮影,外公、外婆不滿二十歲成家,現在已八十多歲,外公三十歲不到已雙目失明,而外婆對外公不離不棄,始終堅守在這個苦難深重的家庭,共同面對各種風風雨雨,這些又是不常見、不普通的!

  解放前的舊社會,外公的父母為了讓外公逃避抓壯丁,經常讓年輕時的外公用洋灰揉眼睛,導致眼睛紅腫發炎,又得不到及時有效地治療,最終使外公不滿三十歲便雙目失明。那時我的母親剛四歲,年齡最大的舅舅剛剛十一歲。性格開朗外向的外公自此卻一直生活在黑暗的世界裡,光明哪怕是一點點或者一瞬間的光明對當時三十歲不到的外公來說就是痴心妄想。如果說尋死需要勇氣,那麼對外公來說,活著則需要更大的勇氣。

  外公也曾想到了解脫的方法,去另一個世界裡尋找屬於自己的光明,可是雙目失明的外公想要到離家遠一點的池塘結束自己生命的目的都不能達到,因為他已經無法摸索到從家門口通向池塘的小路。如果選擇在家裡懸樑自盡的方式,又擔心以後剩下的孤兒寡母不敢在家裡居住。但外公還是趁幫著燒火的時候,偷偷的搓了一根草繩藏在柴席下面。夜深了,孩子們已經熟睡了,外公一次又一次的撫摸著幾個幼小的子女,他們依然那樣沉沉的睡著,不會想到他們的父親正在進行著一場生死抉擇。內心的想法在激烈的爭鬥著:活著是家庭的累贅,可自己死了,年幼的子女能長大成人嗎?孤兒寡母的命運又將如何呢?反反覆覆的想到這些,外公又將繩子藏回了席子下面。

  全家只有靠外婆一個人在生產隊起早貪黑的掙著一點公分艱難的維持著生活,老實木訥的外婆也不會用語言來幫助安慰外公,但是沒有一句怨言,除了要時刻提放外公做出格的尋死舉動,還要經常性的接受別人的白眼:你們家盡是吃閒飯的。那時外婆的眼淚已經流乾,已經不在乎別人說什麼了,依舊低著頭幹著生產隊長安排的農活。外婆想的最多的是:這就是命運,這是前世欠了別人的債,今生註定要還的。

  外公漸漸適應了雙目失明的現實,外婆去生產隊上工,他在家裡也能摸索著煮好一鍋稀飯或者幾碗南瓜給大家充飢了。外公不想死了,關鍵是也不能死了,也盤算好了家裡以後的生路。農忙的時候,在家裡幫忙看好孩子;農閒的時候,讓舅舅攙著走南闖北的討飯,這總比餓死在家裡強!一般秋季農忙結束後,剛十歲多一點的大舅便攙著外公沿路乞討,金湖是外公最主要乞討的地方,那時農村大隊部有公房或者草垛,晚上父子兩個便在公房或者草垛的角落裡過夜。沒過多久金湖閔橋的一戶王姓人家看到父子倆可憐,主動將他們安頓在自家的廚房裡,這樣外公在金湖有了臨時安身的處所。白天沿路乞討,天黑前將好心人家送上的山芋幹或者其他乾糧帶回自己的安身處,一個冬季下來,也能積攢起一二百斤的乾糧,這些足以讓家裡幾個更小的子女度過來年的春荒。冬至前後往回趕,好心的王家大哥總會幫助將很沉的一擔乾糧挑著送過龍崗的河渡口。現在年過花甲的大舅想起這段經歷時總會情不自禁的淚流滿面,外公在我們面前經常嘮叨這段暗無天日的艱苦歲月,當然提到最多的還是當年討飯時遇到的好心人——王姓一家。

  就這樣外公每年冬天出門乞討一直持續了六個年頭,隨著幾個子女逐漸長大成人繼而成家立業,家庭境況逐步有了改善。我出生在70年代末,當時人們出行交通還很不發達,我家和外婆家雖然同在一個縣域,來往需從村北部白塔河與高郵湖交匯的新河口乘輪船至縣城的港口處,再從北門車站乘坐汽車至外公家所在的鄉,輪船和汽車每天只有兩個班次,如趕路不及時,錯過了當班的汽車或輪船,當晚就到達不了目的地。所以外公、外婆很少來我們家,我們也很少到外公、外婆家去,特別是每年的端午節和中秋節,看到小朋友們炫耀著外婆家送來的節日禮物時,我們總會感到一股莫名的辛酸,總會對外公外婆有一些怨恨,兒時的我們哪能理解外公、外婆的艱辛啊?

  91年夏天的一個午後,我們在戶外的樹蔭下乘涼,遠遠看見從村莊的路口走來兩個身影不怎麼熟的人,走在後面的身上揹著沉沉的東西,走在前面的人攙著,還是母親眼睛好使,“你外公、外婆來了”,母親激動地說著,立即迎上前去。外公滿頭大汗,衣服全部溼透了,原來外公從廣播裡聽說地處圩區的我們家遇到了洪澇災害,他們家的早稻剛剛收割下來,便裝了一袋米催著外婆幫忙送到我們家來。儘管91年前後村子裡到縣城已經有三輪車來回拉運代客,但是從下車地點到我們家還有一公里左右的羊腸小道,外公竟然揹著沉沉的米,讓外婆攙著一步一挪的送到我們家來,年少的我們心田頓時湧來一股暖流,直至浸透全身。

  四年前,外公八十壽辰時,大家庭為二老舉辦了熱烈而又隆重的生日宴會,但外公似乎並不高興,客人們散去以後。外公說出了心中的秘密:原來外公時常想起當年討飯時遇到的好心人——金湖閔橋的王姓一家,五十年過去了,他們還好嗎?有生之年還有機會回報嗎?第二天,大表哥便開車帶著外公去閔橋尋找有用的線索,外公說這是探親。然而畢竟五十年過去了,當年的事情也很少有人記起了,當地農村早就進行了村莊規劃,已找不到以前的痕跡了。大家認真的安慰外公:會找到王家人的。

  血管性偏頭痛越來越嚴重的糾纏著外公,有一些事情老人偶爾想不起來了,但是尋找好心的王家人,外公卻始終清楚的惦記著!我們發現一些有用的線索,一定會第一時間告訴外公,好讓他的晚年過得更加幸福,我想我們一定能夠幫助外公找到當年的好心人——金湖閔橋的王姓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