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趣事> 【精華】我的趣事作文四篇

我的趣事作文

【精華】我的趣事作文四篇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儲存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的趣事作文4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我的趣事作文 篇1

  一天晚飯後,我和媽媽照常出去散步。我邊走邊向媽媽告狀:“弟弟可真討厭,前兩天,他把我的橡皮藏在爸爸的鞋子裡,我找了半天都沒找到,今天爸爸穿鞋的時候才發現。”我本以為媽媽會說一會兒好好教訓教訓弟弟,可沒想到,媽媽卻說:“你像他這麼大時,比他還調皮呢!”我不以為然的看著媽媽,期待媽媽給我講我小時候的事。

  媽媽有個接電腦上的小按摩器,只要與開著的電腦介面接上,拿著按在身上就可以“呲呲呲”的按摩了。一天,媽媽拿出按摩器來用,半途被電話鈴聲打斷了,便去外面接電話了。我看見挺感興趣的,也學著媽媽的樣,把按摩器按在大腿上,哇,麻麻的,還挺舒服的。過完癮後,我把按摩器放在媽媽坐的椅子上,還把原先椅子上的坐墊拿上來蓋住按摩器。不想讓媽媽知道我玩過了。

  過了好一會兒,媽媽好像已經忘記剛才按摩的事了。我自己也把這事給忘得一乾二淨了。也不知道過了多久,只聽媽媽“啊”的一聲尖叫。我忙跑過來看看是怎麼回事。原來呀,媽媽過來用電腦,屁股剛坐到椅子上,那按摩器就“呲呲呲”,媽媽嚇得“啊”的一聲跳了起來。我在旁邊便“哈哈哈”地笑彎了腰,媽媽看我的模樣,便知道是我乾的壞事了!“哎,你個‘小壞蛋’,嚇死你老媽了!”

  媽媽給我講完,我便害羞的低下頭,沒想到我小時候也幹過這麼調皮的事!現在想來,真是不該對弟弟那麼克刻。原來媽媽常常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總算是有所理解了。

我的趣事作文 篇2

  我的童年生活趣事聽起來儘管很壞,但卻並不是出自於壞意的。

  第一件趣事是,曾經的我在幼稚園不久吃過飯去體育場玩時,我看到一個同學嘴唇超大,簡直平常不留意看,一看嚇一跳。我也把教師發的汽球放到他嘴唇裡用勁手擠。目地是讓它飛起來,可殊不知他將我的汽球咬爛了,搞得我又哭又鬧。如何,搞笑吧?

  第二件有趣的事情是,如果吃別人的東西,特別是米飯會噁心嘔吐。可我聽見這一事以後,求知慾大。午飯時,我趁同學尿尿時,放了一大堆肉到他碗裡。可殊不知他回家吃完之後不僅沒感覺噁心想吐,反倒吃得豐富多彩的。搞得我無法控制笑了出去,造成班裡同學望著我,害我羞澀的去放碗了。

  第三件趣事是,大家報名參加一個賽事,我儘管忘了那叫什麼,但確是拿著紅領巾在二隻腳中間打個結。磨練的是要團結一致,可是放學後之後,我看到2個同學挨在一起,正中間有點兒間距,我跑到那邊四肢並且用和她們一起摔倒在地。

  第四件趣事是,我之前對音樂很有興趣愛好。有一天一個同學的頭非常大,邊上有一隻木筷也有一個碗,我心血來潮拿著木筷敲那同學的頭。一邊敲一邊唱著:洗刷刷洗刷刷班裡同學望著我,過去了幾秒鐘以後放聲大笑。

  這就是我的童年生活趣事,如何,搞笑吧!

我的趣事作文 篇3

  吃過午飯,我來到教室,準備把午間作業寫一寫,我頭從文具盒裡拿出鋼筆,不料筆帽擰不下來了,彷彿焊在了筆桿上一樣。我著急了,中午語文,數學作業一大堆,這該死的鋼筆卻故意和我唱對臺戲,難道想造反不成?

  我不信我連一個小小的鋼筆都對付不了,讓同學知道,還不笑掉大牙?我左手使勁攥住筆帽,大喊一聲“嗨”,筆帽紋絲不動。我以為是手心有汗,打滑,便用面巾紙反覆擦擦手,本想這一次一定能馬到成功,結果仍然是瞎子點燈——白費蠟。

  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正巧翟一凡從身邊過去,我想:翟一凡力氣在,請他拔筆帽,保準小菜一碟。我就和翟一凡說了,他滿口答應:“小意思,馬上幫你搞定!”翟一凡使出渾身的.力氣,雙手左右開弓拔,沒有作用。最後,大力士拔得臉漲紅了,還是無濟於事。翟一凡不得不停下手,氣喘吁吁坐在座位上。

  忽然,我靈機一動,對翟一凡說:“我們一人抓鋼筆一頭,對拔試試。”翟一凡同意了。他拽筆桿,我拽筆帽,兩人大腿還緊夾著課桌腿,拔的不亦樂乎,似乎正在舉行一場精彩的拔河比賽,可最終還是輸給了筆帽。

  我氣得把鋼筆往桌上一摔,嘴裡罵道:“什麼破鋼筆,今天我就讓你下崗,放學後去買一支新筆。”正巧梁姜萌來了,問我為了什麼事情生這麼大氣。我把原因告訴她,她拿起躺在桌上的鋼筆,左右輕輕旋轉,咦,筆帽竟然拔下來了。也許是剛才摔在桌子上時,筆桿的筆帽邊接處鬆動了一些,所以容易拔。

  看來,做任何事不僅要有毅力,更要講究方法,不能蠻幹啊。

我的趣事作文 篇4

  童年就是天上的星星,上萬上千顆星星中,一顆比一顆閃亮,一顆比一顆耀眼,我從裡面拿出一個既閃亮有耀眼的星星,來給你們講我童年發生的有趣故事。

  我小時候很喜歡喝糖水,比如不高興了,哭了,媽媽就拿出一包糖,再弄一碗開水,把糖放下去,用筷子攪拌均勻,再吹一吹就可以喝了,一喝完就不那麼不高興了。

  有一天,從外面踢完足球回來,大聲叫道:“媽媽,我要喝糖水。”我叫了好幾聲都沒人回答,難道都出去了?我想,那我自己弄糖水。我到食品櫃裡拿糖,“不好,沒糖了,怎麼辦呢?想到了,拿錢去買。”我自言自語說道。我拿出兩元錢跑到商店,我記得媽媽做糖水時用的是白色的東西,我對叔叔說:“我要一包白色的東西。”上面寫著“鹽”,那時我不識字,就要了一包鹽。回到家,我便開始做了。

  我先燒開了一碗水,把“糖”放了進去,又用筷子攪拌了幾下,便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啊!好鹹!”我叫道。這時媽媽回來了,她看看我,又看看“糖”,便大笑起來,笑完了,媽媽對我說:“你買的是一包鹽。”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

  童年就像一個“萬花筒”,換一個角度就能發現其它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