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駐村三課工作感悟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我們常常會因某些事或人而萌生出一些想法,避免會忘記,不如寫篇感悟的文章,記錄下來吧。你看過感悟的文章嗎?知道要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我的駐村三課工作感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今年,剛參加工作就被安排駐組,面對工作的緊張和下村駐組的迷茫,雙重壓力讓我不禁有點忐忑,所幸我遇到了一位優秀的駐村“老師”——舒伯。
駐村第一課:駐村工作,溝通方法要掌握
舒伯和我所駐的組相近,當地的情況他也比較瞭解,所以第一次上門入戶就是舒伯帶著我做的。也正是這次走訪給我上了我的駐村第一課,入戶走的第一家貧困戶是許老奶奶,在和奶奶介紹完自己後,我們一行人就坐在奶奶家的屋簷下拉家常,按照工作要求每次走訪需要填寫脫貧攻堅幫扶手冊,於是我就說,“奶奶,把你家裡的幫扶手冊拿出來吧,我填一下資訊”,奶奶忙說,我不知道什麼手冊嘞。正在我為奶奶的手冊丟失而著急的時候,旁邊的舒伯注意到了我,他說,“你拿你手裡那本給她看,直接說名字這些老人家不清楚。”離開奶奶家後,我一直在想舒伯和我說的這句話,在基層工作,很多時候面對的都是老人,多宣傳政策很重要,但是要想讓他們真正瞭解政策、支援政策,用他們能聽懂的'溝通方法更加重要!
駐村第二課:駐村工作,多關心才能更貼近
走訪完許奶奶後,我們去到了舒伯負責幫扶的一戶貧困戶家中,剛看到舒伯,村裡人都熱情地過來同他打招呼,戶主張阿姨急忙搬出家裡的凳子、拿出趕集剛買的柚子、橘子招待大家。聊天的時候張阿姨提到最近自己家屬生病,正在醫院治療。還沒等張阿姨說完,舒伯就翻出準備好的資料給阿姨講起了醫藥費報銷的注意事項,其實他早就透過村幹部瞭解到了張阿姨家的情況,擔心張阿姨不瞭解政策,錯過報銷,他已經向負責相關業務的同事諮詢了多次。以心交心、以情換情,看著村裡人見到舒伯時熱情的態度和塞在他懷裡的橘子,我明白不僅要幫助百姓解決他們面前的問題,更應該設身處地地為他們爭取政策優惠,多關心相互之間才能更貼心。
駐村第三課:駐村工作,堅持終將見成效
在走訪的間隙,舒伯常和我擺起早些年大家剛剛駐村時的故事。剛駐村的時候村裡有一戶住在最偏遠的地方,當時去他家只有泥濘的小路,交通極不便利,早在20xx年鎮、村兩級工作人員就已經動員他們全家搬遷至集鎮分散安置,但一直沒有做通思想工作。後來駐村幹部多次上門,一邊做老兩口的工作,為老兩口分析搬與不搬的利弊,一邊與其兒子溝通協商制定更適合的搬遷方案,在他的不懈堅持下終於做通了老兩口的工作。現在每次上門走訪,老兩口都拉著他直說“還是搬出來了方便”。駐村工作的關鍵其實就在於堅持,讓百姓看到你的真誠,他們就會把你當成家人。
舒伯說村裡有棵李子樹,結的果子特別甜,希望到了明年夏天能夠看著樹上的果子和脫貧致富的成果一齊掛滿枝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