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會議總結> 教師月度會議總結髮言

教師月度會議總結髮言

教師月度會議總結髮言

  各位老師:中午好!

  時間過得真快,一個月轉眼又過往了,大家還記得X年X月X日,我們在這裡參加的“師天生長目標”落實工作會議嗎?也許會議的具體時間在我們腦海中已模糊,但是會議的內容卻深深的紮在每一個教師的心中,圍繞著“自覺覺人的汾小教師,內外兼修的汾小學子”的師天生長目標,更確切地來講,為了汾小的孩子們,我們十月份的各項工作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所以我給今天的總結取的主題是《為了汾小的孩子們》。

  一、全力推動教學研究

  1.“目標觀察研課”求創新

  從目標分析研課法的提出到現在已有兩年的時間,兩年內我們在張校長的引領下,對其有了真實的感受,也獲得了很多的收穫。十月份,各教研組開課教師從教研活動的內容,教材解讀,教學設計,教學心得等方面認真整理,這一份份教研動態足以證明我們成長了,在目標研課方面我們不再迷惘,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應當探索新的課堂研究方向。

  2.教學質量調研重分析

  10月20日和31日,學校分別對部份學科和一年級拼音進行了質量調研。這有益於教師取得學生學情的第一手資料,教師在分析得失中思考教學成敗,為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出檢測和提示,使教學工作得到了轉變和改進。

  3.二次作文研討重探索

  10月26日,學校召開了三至六年級語文教師的二次作文研討活動。本次活動使老師們對二次作文的操縱流程更清楚了,就像陳小紅老師在部落格中寫道:“短短的一個多小時,恍如把我係統重灌了——對二次作文,我才真正地瞭解了,弄懂了,二次作文實際上是一項尋求“有效評語”的'作文!”

  二、深進落實專業發展

  1.課題研究,提升科研水平。

  10月10日,汾小學年課題申報、立項工作結束。全校所有老師參與申報,立項成功的課題有41個。相信有了前期的基礎,這次的課題研究會做得更好,會不斷提升汾小老師的教科研水平。

  2.教學反思,增進專業成長。

  汾小老師十月份的教學反思比玄月份在寫作規範和質量上都有了明顯的進步,大多數教師都能針對課堂教學中的得與失來寫,杜琳老師教研課後洋洋灑灑寫了三千字的心得,吳曉亮老師能夠嘗試對課例片斷進行分析研究。

  3. 同伴學習,搭建成長平臺:10月11日,學校展開“新教師結對活動”,為新教師的快速成長搭建了平臺,另外十月的窗外聲音特別多,學校為各科老師提供一切學習機會,老師們在開放自己眼界的同時,更衝擊和更新了自己的教育觀念,同時也為本身的成長,積澱了理論素養。部落格,這個汾小教師的網上家園,更是汾小人相互學習、評論的平臺。在這個用文字思考的平臺上,汾小的教師紛紜道出或生活、或工作上的收穫和啟示,相信這樣的平臺增進教師的成長。

  三、全面貫徹學天生長目標

  學天生長目標是甚麼?這是很多學校的師生很難明確回答的一個題目。我們兩年時間內經歷了反反覆覆的艱苦思考與多種具體的描寫,終究在本學期將“培養目標”凝聚成四個字:“內外兼修”,並且對這四個字刻骨銘心,由於我們正在一點一滴的為此努力著。

  1.話題討論,目標理解更透徹

  10月8日,學校德育處召開了全體班主任會議,會上蔡書記再次與老師們學習了《培養“內外兼修汾小少年”目標與操縱方案學習》,並與老師們一同商討“成長崗位”與“汾小學子形象卡”設計方案。隨後根據十月成長話題,汾小老師結合“端其容”、“雅其言”、“宜其行”、“博其學”、“善其德”、“恆其志”紛紜論述自己所理解的“內外兼修”的汾小學子。

  2.主題活動,培養師生高尚情操

  十月我校展開了廉潔文化進校園“六個一”活動。透過辦一個主題版報,出一份主題小報,看一場主題電影,讀一本主題書籍,寫一篇主題徵文,講一則主題故事等一系列活動營建了學校良好的氛圍,培養了師生高尚的道德情操。10月13日,在慶祝少先隊成立的這一天,新一屆的少代會及新隊員進隊儀式在莊重與神聖中進行,戴上豔麗的紅圍巾,孩子們露出了興奮的笑臉。

  3.汾小賽事,增進學生多方位成長

  10月21日下午,由六年級兩個班級學生合作策劃並組織的“汾小賽事—快樂輪滑”在學校籃球場順利進行。此次比賽異常出色,同學們個個愛好高漲。本次活動產生了綜合的效應,學生從多方位得到了成長。而這樣的成長是那末的自然而然,正如一名老師在觀看這次賽事後由衷地感嘆到:“歷來沒有看到過,我們的學生會這麼主動地投進到一個活動中,‘汾小賽事’意義非凡。”還有三(2)班的“拉丁舞”,二(1)班的拔河一樣出色紛呈。相信接下來會出現出更多更好的“汾小賽事”,而我們的學生定會在這樣的賽事中更快、更好地成長。

  除孩子自己組織的賽事,10月10日,學校展開紙模型飛機比賽,有十位選手被推薦參加吳江分賽區比賽活動。10月21日,三年級兩個班進行英語鉛筆字比賽提拔賽。每項比賽背後都凝聚著老師辛苦的付出和忘我的奉獻,藉此機會向科學老師和三年級兩位英語老師道一聲“你們辛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