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清明節> ★寫清明的作文14篇

寫清明的作文

★寫清明的作文14篇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寫清明的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清明的作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如唐代大詩人杜牧的名詩一樣,每年的清明都是伴著濛濛細雨而至,它給人的感覺總是憂愁的。

  這不,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又伴著濛濛細雨到來了。

  這天早上,又是濃郁的天,徘徊了一會了,感到分外憂愁,仍是不適宜!被爸爸拉去吃了早飯,拿起香紙,扛起鋤頭掃墓去了。

  踏著路上的荊棘,順著泥濘的小路,我們來到了老爺爺、老奶奶的墳前。爸爸把墳四周的雜草除掉之後,我在上面貼黃紙,插上香就離去了。

  眾多親人的墳前都去過了,我們又冒著小雨,準備去爺爺奶奶的墳前。一路上,花呀,草呀,我無心欣賞;鳥叫聲,蟲鳴聲,我無心聆聽,只顧著早些來到墳前。一會兒,我們到了。望著孤零零的墳墓,我不禁滿腹憂愁。待爸爸鋤完草,貼完紙後,我們又拿出紙錢跪在墳前,將它們全部撒在墳上……

  雨越下越大,花草被打得東倒西歪,周圍一片死氣沉沉。此情此景,使我一股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想他們生前對我的關愛,帶給我的歡樂,想到他們臨終前的遺囑,我不禁一陣惆悵,頓時淚流滿面。此時,爸爸也流淚了。雨勢並不減退,我們已經哭成了一個淚人,好久才站起來。

  這時,我看見了遠處火紅的杜鵑花。聽媽媽說,杜鵑花又稱清明花,它之所以在清明時節開放,是因為它是紀念和安撫亡靈的最佳物品。於是,我跑了過去,摘了幾束插在爺爺奶奶的墳前,希望他們都能得到安撫……

  年年都有清明,年年都有不同的憂愁。這憂愁,不是任何人都能感受到的。我向往在這雨中的憂愁,所以我向往清明節的光臨!

寫清明的作文2

  又到了清明節,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裡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昨天是清明節的第二天,也是一個掃塵的日子,我、爸爸和媽媽一起去了鄉下奶奶家,準備一起去登山掃塵。

  說來也巧,我們剛剛出發,天上就下了小雨,但我們還是去給他們燒紙。

  終於到了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的合墓前,我們所有所有的人都是肅然起敬,直立在他們的合墓前面。爸爸遞給我一根已經燃燒起來的香,香在不時的向外冒著煙,那香味是那麼的濃重,讓我一聞到這樣子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所有的人的手裡都拿著香,一起為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鞠了一個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們對他們所有人的崇高的敬意。

  我們拜完了之後,就開始給在”九泉之下”的太公、太婆和小爺爺燒在陰間的鈔票,爸爸知道他們很會玩麻將,就多燒了一些給他們,有一億的,有兩億的,有一百萬的大鈔票,還跟他們說:“人人都有不要搶。”我一聽還好玩,他們有這麼多錢一年也花不完,還用搶什麼呢?

  突然,我看見鈔票上有天地銀行,我就想啊,要是上面印中國銀行就好了,這樣就不差沒錢花了。

  但是,說來說去,太公、太婆和小爺爺你們“走”的太快了,兒子們剛剛成家,剛剛要孝敬孝敬你老們,你們就走了,如果要是你們還在的話,我想他們一定會好好的孝敬你們的。你們在天上要好好的過,我們也就高興,但願你在天上也要報你的下代平安。

  在走的時候,我們又再次向他們拜了一拜,才依依不捨地離去。我也在說:“明年我們還來看你,在那裡要好好的過,沒事去打打麻將,要過的高興,要報下代平平安安。

寫清明的作文3

  又是一個清明節,又是一個緬懷烈士的日子。

  我懷著崇敬的心情,佇立在烈士們的墳前,我用鮮花和真情祭奠著烈士們的英靈,心中久久不能平靜。我在心中默默的說:“安息吧,烈士們!史冊會記下你們響亮的名字;祖國會永遠記住你們的豐功偉績;我們會永遠記住你們的壯志豪情!”想到這裡,我的耳邊似乎又想起了那扣人心絃的旋律:“起來,不願做努力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

  面對你們,我怎能不肅然起敬?在民族危亡之際,是你們用血肉之軀,去喚醒中國人民那憤怒的火焰;是你們用灼熱的鮮血,來喚起中華民族的反抗;是你們用那不屈的精神,築起了一道新的“萬里長城”。你們倒下了,但千千萬萬不願做奴隸的人又站了起來。面對鬼子們的嚴刑拷打,你們毫不變色;面對著儈子手們高官厚祿的誘惑,你們毫不動心;直到與日本侵略者鬥爭到最後一刻,流盡最後一滴血!

  為了人民的解放,你們和法國那些英勇無畏的巴黎公社的戰士們一樣,為了弘揚共產主義信仰和實現自己的理想,不惜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你們高唱著《義勇軍進行曲》,英勇就義,真可謂是“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你們的英明將於日同輝,你們的精神將與江河共存!我敬仰你們,無私奉獻的英雄!正因為有了你們這些無數的英雄們,有了你們的崇高,有了你們的無私,才有了祖國的繁榮昌盛!

  “青山綠水長流生前浩氣,蒼松翠柏堪慰逝後英靈。”沒有你們,便沒有新中國的繁榮昌盛!沒有你們,便沒有現在的美好生活!你們的輝煌業績,將永記史冊,青史留名!

寫清明的作文4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寫的一首關於清明節的詩。清明節是24節氣之一,是一個傳統的民俗節日。每當到清明節時,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植樹等。一提起清明節還得從介子推的故事說起。

  相傳春秋戰國時代,重耳在外流浪19年,介子推一直跟著,立下了大功,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就是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晉文公要給介子推做官,介子推不願意做,已經揹著老母躲進了綿山。晉文公便讓他的御林軍上綿山搜尋,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時介子推會自己走出來的。晉文公乃下令舉火燒山,孰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大柳樹已經死了。晉文公望著介子推的屍體哭拜一陣,然後安葬遺體,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把綿山改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並把放火燒山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曉諭全國,每年這天禁忌菸火,只吃寒食。

  此後,晉國的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對有功不居、不圖富貴的介子推非常懷念。每逢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止煙火來表示紀念。還用麵粉和著棗泥,捏成燕子的模樣,用楊柳條串起來,插在門上,召喚他的靈魂,這東西叫“之推燕”。

  此後,寒食、清明成了全國百姓的隆重節日。每逢寒食,人們即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在北方,老百姓只吃事先做好的冷食如棗餅、麥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每屆清明,人們把柳條編成圈兒戴在頭上,把柳條枝插在房前屋後,以示懷念。

寫清明的作文5

  今天是星期五,又趕上明天的清明節,我和母親都要放三天假,下午放學以後,母親接上我說:”準備放鬆一下。“放鬆的最好方法,我們選擇的是散步回家——這需要1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才能到家,但我們都願意!

  我們一起走在人行道上,說(聊)起了”清明節“的話題。

  我先給母親背誦一首詩:”《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母親告訴我,這首詩是中國詩歌歷史上變體最多的一首詩歌……比如以前有人這樣讀:其一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其二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過去的人原來都不用標點符號。我們兩個又不斷變換讀法,笑的路上的人好像都聽見了。”

  你知道為什麼叫清明節嗎?清明節為什麼要放假呢?“母親問我。這個難不倒我,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了——”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讓人祭祀祖先,還有英雄。讓我們記住先輩們的事蹟,去懷念,去學習!”

  “

  母親還告訴我:”每年的4月5日前後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大約始於周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的農諺。

  母親說,今年的清明節,天氣預報說,我們這不下雨。那我們再重新寫一首詩歌吧!

  《清明節》張譽月和母親

  清明時節鬧紛紛,路上行人慾送魂。借問先魂何處有?我們銘志慰英魂。

  說著笑著,我們已經回到了家……

寫清明的作文6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講著講著,清明節變悄悄的來到了我身邊,我們家便可以一年一度的春遊了。

  微風拂面,暖和的陽光格外的燦爛,看,旁邊的桃花開了,一片片花瓣漫天飛舞,忽高忽低,它們的身子是那樣的輕,我只要輕輕一吹它就可以翻上二十來個跟頭,不管那些桃花會飛到哪裡,那一定是個美麗的地方,瞧,一根根小草爭先恐後的鑽出地面,一棵棵小花爭奇鬥豔,一棵棵小樹抽出嫩葉,一團團白雲悠閒的散步,一簇簇油菜花美麗金黃,一片片麥田望不到邊,哈,一隻只去南方旅遊的燕子成群結隊的飛了回來,小鳥們在天空中自由的飛翔,盡情的歌唱。”那個像馬,這個像人。

  “我看著老弟手指的方向,哦,原來是一朵朵白雲,別說那朵白雲還真像一匹馬飛奔在遼闊的天空上,這春天一切都是美麗的。大自然是多麼的神奇呀,它給大地上了春的地毯讓我們無憂無慮的遊戲,春天是美麗的.春天時快樂的,春天是神奇的,不知不覺的便到了下午,白雲更大了,就像壓在我頭上一樣,太陽更紅了,染紅了半邊天,又過了一會,母親招呼我們回家,一輪紅日懸掛在天空中,慢慢向西邊下落,白雲不在白了它們變成了紅雲像漩渦一樣圍繞著太陽。

  一年之計在於春,在這個百鳥爭鳴,鮮花齊放的季節裡,我們更應該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寫清明的作文7

  清明節是我國奠基親人和緬懷先烈的日子,清明時節。所以我們學校放了假,我利用這幾天的時間回到了老家,剛一回到老家,爺爺就說下午2點去祭祖。

  我和爺爺吃完午飯,爺爺在家拿了個墊子,還在商店買了一些紙錢,我便和爺爺匆匆忙忙的走了。走在路上,花沒有以前開的那麼旺盛,小鳥也不在嘰嘰喳喳的叫,路上的行人臉上都掛著一副嚴肅的表情,手裡還拿著紙錢。樹上還掛滿了許多白色的紙條,好不美麗。

  到達了目的地,爺爺在一碑墓停了下來,說:“到了”。然後爺爺把墊子放了下去,跪在上面磕了三個頭。我也學著做,一本正經的磕了三個頭。聽爺爺說,這碑是我太爺爺和太奶奶的墓,我聽爺爺這麼一說,想這碑墓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該燒紙錢了,爺爺把打火機拿出來點著後,我拿了一點說:“太爺爺,太奶奶,你們在天堂吃好,喝好,住好。我們這裡一切都好,不用為我們操心。”我說完這些話,我看見爺爺的眼淚湧了出來,說;“我孫子長大了,知道讓人省心了。”

  在回家的路上,爺爺還給我講了許多關於帶爺爺和太奶奶的事情,說太爺爺和太奶奶管他非常嚴,可想太爺爺和太奶奶為爺爺花了多少心血。

  從這次掃墓我知道了:我們應該珍惜生命,珍惜時間,還要做一個為社會做出貢獻的人。就像雷鋒說的一樣:“生命是有限的,單位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服務中去。”讓我們珍惜生命吧!

寫清明的作文8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帶上祭品和香,去老家上墳。

  這天可真熱呀!還沒走多少路,我就大汗淋漓。這可是下雷雨的前兆啊!望著天空,我們的心裡總有些隱隱不安。到山腳,我們把雨傘交給爺爺和奶奶,讓他們代表去上墳,其他人先回家去做家務。事實證明,我們的預測是正確的。我們剛到家門口,頓時電閃雷鳴,天色立刻暗下來,一道道白光劃過天空,大雨傾盆而下。突然,外面傳來“呯”的一聲,隨即聲音越來越集中,我定睛一看,真是又驚又喜,“啊!是冰雹!!”

  冰雹是一種自然現象,它是一種固態降水,對農作物、牲畜和房屋都有著巨大的危害。它是由水蒸汽上升,在雲層中遇到強烈冷暖氣流的對流現象,結成冰粒,在對流中來回流動,結合更多粒子,直到氣壓和上升氣流都託不住時落到大地形成的。

  冰雹越下越大,我們突然想起:爺爺和奶奶還在山上呀!!爸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抓起車鑰匙,開車向遠處奔去。反正我們這三個小孩沒事幹,去抓些冰雹玩玩。我們拿著雨傘不時衝進雨、雹的天地裡,撿起這些亮晶晶的冰之精靈,涼滋滋的,最大的直徑有4釐米左右呢!這時,爺爺奶奶回來,我們忐忑不安的心如釋重負。

  外面的冰雹依舊敲打著大地,而屋裡卻像火爐一樣溫暖無比。

寫清明的作文9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朝詩人杜牧對清明節的描述。清明節,總會使我們染上沉重和悲痛的感覺,總會莫名的莊重嚴肅。

  嫩芽向外伸展著,準備迎接春天的洗禮,小草向上挺立著,感受著春風的柔和,花朵正在向外綻放,迎合著蝴蝶的起舞,春天來了,一切都生機勃勃。可在清明那一天,這一切都變了,不再是春風和煦、生機和蓬勃漲滿了大地,它們也懂得了節日的風俗。

  在老家,清明節是一個祭奠死去親人的日子。早上,大家都要趕快準備了,如果有親戚家人去世,在清明節要去送一沓黃色的紙,然後再用專門打錢的東西打在上面,分成幾份,也就是我們說的”冥幣“。還有更好玩的,有的人死了三年後,在清明節就要專門做一些特殊的東西,那就是用五顏六色的紙紮成的小房子,大馬等。這些代表著他們在另一個世界所需要的。一切準備就緒後,便可以聽到了有炮竹不斷了,他們的隊伍從家裡出發,由一些親戚組成,大約有二十幾個人,他們都從家門口開始放著鞭炮,一直放倒後山上。在後山,有很多的墓。這些墓都有規律的,一家連著一家,交錯縱橫,但卻從來不會弄錯。墓碑也有講究,要從這裡備份最大的向下依次減少高度,最高的一般男子的,到了後來,也要放幾掛鞭,來對死者的安慰,然後,便由兒子或直接親屬點燃蠟燭,然後燒香,在墓碑旁放一些供品,一般是橘子、蘋果、小餅乾之類的。最後就是燒紙,紙代表著錢,最後要回家請這些親戚,幫忙的人吃飯,並且那些供奉的食物要給家裡輩分最高的人吃。其餘的人都不能吃。

  這就是家鄉的清明節。

寫清明的作文10

  對於清明節,世人或許都認為他是悲傷的代名詞,但是,我對他有著不一樣的感受。

  的確,清明節充滿著悲傷的氛圍,想起啦太多早已粉塵的記憶,早已被深埋在心底的記憶,視乎這一切都只能用眼淚來宣洩。或許也因此,類成啦人們眼中清明的最深的記憶。

  但淚往往有著不同的解釋,可往往人們認為清明誒是由無名的悲傷和蕭瑟灌注而成的。也許他們是對的,清明之類是悲傷的。但室,回憶過往的痛苦記憶對於現在的我們又有什麼意義,倒不如好好想想自己為什麼而存在,好好想想對未來的勾畫。

  清明不應是對王室的追憶而是對未來的展望。試想如果人們一味的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無奈,自責,哪麼世上又有幾人能抓住現在的事光,展望美好的未來。那麼世界將會變成一片哀傷之地。如果清明只是一個工人宣洩的機會,那麼我便是贊同。清明節的祭祖我看慣啦一大對人大哭一場,可又有幾人是有感而發那?

  如今這個社會充滿著欺騙,使我不得不懷疑。類還能表達自身的情感嗎?一幕幕電視劇,感人的情節卻再也不能讓我淚流滿面。人人清明流淚,究竟為啦什麼?

  現在早已沒啦“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究竟是我太過敏感,還是人們的感情早已麻木。路上叫賣聲依舊,遊人笑語不絕。

  人麼視乎麻木啦,沒有感情的宣洩,沒有對過往的追回,更沒有對未來的展望啦。

寫清明的作文1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是唐代詩人杜牧描寫清明的詩。

  每年的春分後的15天是清明節,也是中國民族的傳統節日,又稱“鬼節”。

  在春秋戰國時代,其中有一個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暈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主,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了封常,唯獨忘了介子推。重耳猛然憶起舊事,心中有愧,馬上叫差人去請介子推上朝受尚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好幾趟,介子推卻不來。

  重耳只好親自去,可他的家門緊閉,介子推不願見他。早已躲進了綿山,他便找人去綿山,還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主意說;“不如放火燒山,三面點火,讓介子推自己走出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終究不見介子推出來。上山一看,原來介子推母子倆抱著一棵燒焦的柳樹已經死了。祭掃後,重耳把復活的老柳樹賜名為“清明節柳”,又把這天定為清明節。

  在我們蘇州江南,清明節時主要上墳、祭祖先,吃青糰子。青糰子是用一種名叫“漿麥草”的野生植物搗爛後擠壓出汁晾乾後的水磨純糯米粉拌均揉和,然後開始製作糰子,糰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製成。

  青糰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青糰子還是江南一帶人用來拜祭祖先的必備食品,正因為如此,每年春節後的兩個月,青糰子在江南一帶的民間食俗中顯得格外重要。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家人團聚,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寫清明的作文12

  富用車站後面的山坡上走來一群身著鐵路制服、手拿著寄託哀思的黃色菊花的鐵路職工。他們是來自柳州車務段融水車間的休班黨、團員,其中大多數是參加鐵路工作不久的年輕人。

  車間黨支部書記田志祥帶領他們來到一座烈士陵園為烈士掃墓,同時給新一代鐵路人上一堂有著特殊教育意義的黨課。

  二十三座墳塋如行軍列陣般整齊排列成四排;烈士陵園前,三個高大混凝土澆灌而成的圓拱型墓門更顯莊嚴,墓門上豎立著醒目的鐵路路徽標誌,墓門兩側分別刻寫著:枝柳鐵路會戰、鐵道部工程局九處、一九七四年八月等字樣。

  懷著敬仰之心,在雨中大家拿起工具對公墓周圍的雜草進行清理。有的用刀修剪樹枝,有的用鐵鍬剷土,有的負責拔雜草,有的在墓門上扎一些祭奠用的紙花。

  經過修整,經過雨水洗滌後的烈士公墓顯得更加整潔、莊重。當過鐵道兵的田書記向年輕的鐵路職工講述了當年親眼目睹的先烈們的英雄事蹟,他鼓勵大家做好本職工作,確保安全,用實際行動來告慰先烈在天之靈。

  臨別時, 天空忽然又飄起細雨。胸前佩戴著小白花的職工們,整齊地排列在修整後的公墓門前,肅穆地向先烈們集體默哀,紛紛將手中的黃菊花, 敬獻在烈士墓前。在一位烈士墓前,融水站的兩位女職工輕輕地把放在墓碑前的花束整了又整,又到附近摘來一捧不知名的野花堆放在墳墓上。她們說,這座墓中長眠的烈士是二十三座烈士墓中唯一的一位女烈士,她犧牲時年僅25 歲,那麼的年輕,活著的時候應該也很愛美,因此我們多摘些鮮花來祭奠她。

  一列客車從陵墓的前方駛過,一聲長笛在山間久久迴響,彷彿代表了所有旅客和新一代鐵路職工,共同對最可愛的人致以最崇高的敬禮。

寫清明的作文13

  清明節那天,我們回到父親的老家。我們先去山上燒了紙錢祭了祖,然後就在山上玩。

  父親在山上看風景,妹妹拿著相機在拍一隻美麗的蝴蝶,我拖著鐵鍬亂挖坑。母親說:”別亂挖了,鐵鍬給我,看我給你挖個“雞腿”吃吧。“這雞腿是指根長在土裡像雞腿的一種脆甜植物。我和母親開始尋找雞腿,找了半天沒找到,卻發現好多蒲公英,綠色的蒲公英開著小黃花,有的花都結果了。我喊妹妹快來吹降落傘。妹妹跑過來,摘了一個蒲公英的降落傘邊吹邊說:”我來幫蒲公英母親的孩子走遍天涯!

  “我也摘了一朵蒲公英吹起來。我和妹妹玩得正開心,忽然聽見母親喊:”你們快過來看,這裡有迎春花!

  “我和妹妹跑過去,看見兩棵迎春花正開著。

  這迎春花和新蕾公園不同,它的花瓣是黃的,花蕊卻是紅的,很漂亮!

  看完花,母親說:”我帶你們去摘芽芽碰,抽水毛蔥!

  “田野裡,山上,芽芽碰很多,母親挑最肥的摘給我們,去掉上面的葉子,再剝掉芽芽碰的皮,放進嘴裡吃起來,又脆又甜,清香滿口。我和姐不停地吃起來。

  母親看我們吃得差不多了,說:”我們去抽毛蔥吧。“毛蔥是茅草的花苞,可以吃,但是,如果它盛開了就不能吃了。我們在田野裡找了半天,只有母親找到了幾根毛蔥。剝開毛蔥或綠或紅的葉子,露出裡面白白的毛蔥,放進嘴裡嚼,感覺軟軟的,嫩嫩的,很清甜。

  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就到了中午,我們要回家了。我好想再玩一會。我覺得清明節踏青玩的真開心呀!

寫清明的作文14

  清明節,我們一家人去白杜爺爺奶奶家上墳。午飯後,爸爸提議去挖筍,得到我們一致贊同,於是我們一家人興致勃勃地出發。

  一路上,沿著蜿蜒的山路,看到茶樹上綴滿鮮豔的花朵,紫金花虯滿枝丫,卻不見一片綠葉,春風吹來,枝葉沙沙,花朵搖擺,真讓人陶醉!“找到筍苞!”爸爸的一聲喊讓我想起我此行的目的。我跑到爸爸身邊,看到爸爸正要揮鋤下去,可是光禿禿的路面上什麼也看不到呀!見我一臉疑惑,爸爸停住鋤頭,指著地面說:“筍在裡面呢,你看,這裡有幾條裂縫,就是被裡面想盡快出來的筍寶寶而頂破的。”說著,揮起鋤頭,幾鋤下去,我果然看到躲在裡面的筍寶寶!

  於是我也迫不及待地學著爸爸的樣子滿地找筍。筍寶寶真調皮,跟我玩起捉迷藏。聽著爸爸媽媽“這裡一個!”“又一個”的歡呼聲,我快要洩氣。使勁地踢一下,地面被刨起一層土,突然,我的眼睛被嫩黃的芽兒吸引住!哇!是筍芽兒呢!“我也找到啦!”我歡呼雀躍起來。忙向爸爸要來鋤頭挖起來。扒去旁邊的泥土,不一會兒,藏在泥土裡的筍寶寶露出大半個身子。在爸爸的幫助下,胖嘟嘟的筍寶寶終於被挖出來,我興奮極!

  這裡的筍真多,沒多久,我們滿載而歸。想著晚上可以吃到自己挖來的筍,心裡真是樂開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