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民俗> 有關民俗作文600字10篇

民俗作文600字

有關民俗作文600字10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經過人的思想考慮和語言組織,透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民俗作文600字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民俗作文600字 篇1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說起杭州的春節習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訴大家我們浙江杭州的習俗吧。

  首先“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還有就是:開門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到處是一片爆竹聲,象徵送舊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謂"接年"。放“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氣和倒黴,並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徵今年隨便做什麼事都會順利,如意發財,種田人會大豐收。有些地方在開啟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說一些吉慶的話。一般鞭炮都是紅色的,燃放後滿地通紅。現在放鞭炮在城鎮已被禁止,但在農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老杭州人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提高氣氛的功能。

  在大年三十夜,以前杭州人家裡一般都備有幾隻口彩吉利的菜蔬,比如豬大腸叫做常常順利;魚圓肉圓稱為團團圓圓;落花生叫長生果……。

  這些就是我們浙江杭州過年的習俗。

民俗作文600字 篇2

  最近,董老師讓我們自己來學習第二組課文並用影片的方式來講給同學們聽讓同學們也學會這些知識。

  董老師把第二組課文分成幾個大板塊讓我們選擇一方面進行研究,我們組選擇的是節日這一個大板塊,我們上網找到了一個基本上沒有人知道的藥王節,這個節日是壯族人的節日,我們組是從藥王節的習俗、淵源、簡介和日期這四個方面來進行研究。

  透過這個研究,我不但瞭解到了藥王節的習俗、淵源、簡介和藥王節的日期,更是體會到了小組一起合作、一起學習的不易,但是我們畢竟還是瞭解到了許多的知識,這一點是值得鼓勵的,但是物無全美,因為在拍影片的過程中,要不就是組員不在家,要不就是自己有時間但是組內別的組員要上課,或者是別人都有時間但就是自己沒時間,要不就是組員都在場但是麥克風又壞掉了或者是沒有麥克風了。因為如果少了一個人,那錄音就不能錄了。

  直到現在,我還把董老師所說過的話銘記於心:“聽老師講課,你會得到百分之三十的知識,但是如果你給別人講課,你就會得到百分之九十的知識。”就像現在,我們小組自己在錄影片、學習知識,但別的組也是一樣的,等到我們或別的組的人把影片發到網上,別的組的人看著我們影片、做著我們習題,就可以學到關於藥王節的知識,而我們看著他們的影片、做著他們的習題,我們就可以獲得許多知識,這應該就是董老師的意思吧。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許多的挫折,比如,小組合作的太晚了,回家被父母罵……,但是,我們會在自己成長的過程中,學會知識,學會合作和學會反思。

民俗作文600字 篇3

  生活越來越好了,可是人們卻感到年味淡了,過年沒意思了。民俗文化逐步遺失,是年味越來越淡的重要原因。走,跟著杭州市濮家小學四(5)中隊的喜氣洋洋小隊去千年古鎮——塘棲,訪民俗、尋年味。

  一踏進廣濟橋邊標有“古鎮年味節”的大紅“牌坊門樓”,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一串串的大紅燈籠。紅紅的燈籠,映紅了人們的臉,瞧,我們站在這裡合影,個個臉上喜氣洋洋。

  下了廣濟橋,街道兩邊店鋪林立,年貨琳琅滿目:匯昌米糕、粢毛肉圓、粽子、鑊餈、梅花糕、臭豆腐……我們不僅大飽眼福,口福更是不淺。最吸引人的要數老火灶打年糕了。高高的老火灶上,炊煙裊裊,米香瀰漫。用這個灶頭蒸出來的年糕又黏又緊,咬在嘴裡軟而不松,有彈性卻不粘牙,好吃得不得了。

  剛出鍋的米團,還冒著熱氣,一位爺爺揮著大木槌,不停地給米團翻身。

  看著爺爺的動作這麼輕盈、熟練,我們也手癢癢了,想試試。一拿,才知道大木槌是這麼沉重,我們四個小夥子一起來也很費勁,爺爺太了不起了!

  經過千錘萬擊的年糕到了案板上,爺爺把年糕搓成長長的橢圓形,用一根細繩將年糕切成了饅頭狀,太神奇了。

  接下來開始捏年糕,爺爺先把年糕切出兩塊薄片,捏成圓形,黏在小方塊的年糕上,用紅顏料一抹,真沒想到,爺爺那雙粗糙的手,一轉眼工夫竟能捏出如此好看的元寶。

  我們隊員們也來體驗用細繩切年糕、動手捏年糕,跟著爺爺學做元寶。

  爺爺還告訴我們,打年糕是中國古老的年俗,寓意著年年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古鎮濃濃的年味,你感受到了嗎?

民俗作文600字 篇4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過年都有不同的民俗。

  我的外公、外婆是張金人,在他們那裡過年可熱鬧了,放鞭炮、吃魚糕、吃滷肉,特別是外婆做的炸肉丸子、滷肉最好吃。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就會守在外婆的蒸籠旁,等待著外婆新鮮出爐的魚糕,還沒等外婆把魚糕擺放好,我就會迫不及待地用小手去偷吃,那剛出籠的魚糕燙的我“嗷嗷”直叫,那鮮美的香味,讓我顧不得魚糕的燙,一口全放進嘴裡,“好吃!”我不禁讚歎到。

  過年每家每戶貼對聯也是必不可少的,那紅紅的對聯上寫滿了祝福的話語,聽大人們說過去人們把桃木做成個“符”字掛在門前,每到新年的時候就更換新的,後來慢慢演變成對聯這一喜聞樂見的形式。

  一天清晨,舅舅和外公把我從睡夢中叫醒,讓我和他們下去幫忙貼對聯,外公拿著梯子,我拿著剪刀和膠布,舅舅拿著對聯,我們一起下樓了。到樓下後,外公把梯子架上,我拿著剪刀和膠布在一旁把膠布剪成一段一段,舅舅拿著對聯整理著遞給外公,上下左右對齊了,對聯貼好了“財源滾滾隨春到,喜氣羊羊伴福來”對聯上的幾個大字引人注目,外公站在對聯前一個勁的笑,彷彿看見了羊年一家人。這是,燈籠也掛上了,搞定收拾東西上樓去,一上樓,桌子上早已擺放好滿滿的魚糕、滷肉、炸肉丸子,我的口水直往外冒,哥哥和我硬是把每個碗裡的東西都嚐個遍,吃的同時也不忘誇獎外婆做的美味,外婆的嘴都笑的合不攏了。

  過年真是一個好日子,為了家人的團員,我們要更加勤奮、努力的學習,讓家人們開心,這才叫真正的過年。

民俗作文600字 篇5

  泱泱夏日,盛開著56朵民族之花。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獨具特色的民風民俗。

  我的家鄉在安徽省淮北市濉溪縣,那是個有趣的地方。每逢除夕早上,店鋪早早的開了門,並放著喜慶的樂曲,人們也早早地出門逛街。但最有趣的還是我們這的`集會,老師說我們這的集會原來叫做廟會,集會開3天。

  在農曆三月十七,集會前一天。小販們在家就把自己的商品放在車上,開到自己的指定位置,然後在空地上搭個棚,把商品擺在棚裡,再把棚的四周用布圍上,這時準備工作就做好了。集會前一天就在人們迫不及待的心情中過去了。

  農曆三月十八,集會第一天,早上7點,小販把棚上的布拉開,準備開張。半小時後,一些老人家就來了,他們都在給自己的子女買什麼。八點半了,人漸漸多了起來,那叫個人山人海啊!我最喜歡逛集會,為的是有機會買到那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從北往南,最北邊是賣各個地方的食物—香氣撲鼻!往南一點,是小孩子們喜歡的娛樂遊戲,再往南走,就是賣日常用品與衣服的了,最南邊是賣杯子、碗的。十一點人還是那麼多,原來5分鐘走的路,現在15分鐘也走不完!小販們在攤位上吆喝:“看一看了,我的鍋炒菜不冒煙、不粘鍋、不費油,買一個吧!”另一邊就是買主與賣主為了價錢在爭吵著什麼。

  農曆十九、二十,人就沒有第一天那麼多了,可還是很熱鬧,每逢這3天,如果是假日的話,我就會在這呆一整天,我真希望每一天都有集會。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無不體現出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無不展示著民族文化的獨特特色。

民俗作文600字 篇6

  廣東人最愛飲涼茶,認為涼茶是身體的保險公司,

  有病服即能治病,無病服也能防病。如若成人一個月內不飲幾杯涼茶(多為王老吉),嬰幼兒2-3天不服一次七星茶,就認為身體健康沒保障。

  竹蔗茅根水是廣東涼茶之一,有清熱下火,生津止渴,潤肺排毒之療效。

  常用的五花茶、夏桑菊、王老吉等涼茶,都是由味苦性寒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四時感冒、頭痛發熱等積滯之症。其中王老吉的藥性最為寒涼,五花茶和夏桑菊相對平和一些。小兒七星茶由味甘淡性寒流之藥物組成,適用於小兒感冒發熱、煩躁咬牙等症。適用於體質強壯、素來火旺溼盛、經常咽喉腫痛、大便乾結、舌紅苔黃膩者。但是,喝過涼茶的外地人唯一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苦”!我喝涼茶的時候,喝一口,一下子就塞進去好

  幾片陳皮去苦。

  廣東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其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桔,各大公園都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拱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湧來,擺開陣勢,售花賣桔,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年宵花市。

  廣州種花為業,已有100o多年的歷史。早在五代南漢時代,珠江南岸莊頭村一帶,就有許多素馨花田,南漢王劉悵的寵姬素馨就是莊頭的種花女。金桔象徵“大吉大利”。與其相類似的還有代代果,寓意代代繁昌:佛手果,形似指掌,有如信徒虔誠膜拜,飄逸肅穆,深為善男信女所垂青。

  每年臘月初,市面上有從福建漳州運來的大批水仙頭,人們買回後,精心培植,透過對水溫和日照的調節來控制花期。水仙花似乎也能解人意,常常就在除夕閤家吃團圓飯時,或在正月初一的爆竹聲中依次開放,這情景給人們帶來無窮的樂趣。俗語說,“花開富貴”,這正巧取了個好兆頭。加上水仙花外形清秀、亭亭玉立,香氣襲人,所以家家必備。

民俗作文600字 篇7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五十六朵鮮花一齊綻放,每朵鮮花都有著不同的民風民俗,最吸引我的還是傣族。

  對於我這種業餘“吃貨”,最先要乾的事就是品嚐傣族的獨特小吃——竹筒飯。將新鮮的竹節砍下,將糯米放在竹節裡,加水侵泡若干小時,用芭蕉葉或乾淨的甘蔗葉將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將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輕輕敲擊,剝去竹筒的薄皮,便獲得一條圓柱形的米飯。傣族的竹筒飯美味菜譜,將糯米放入竹筒裡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於一體,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風味食品。

  傣族是一個盛產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飯,就連他們住的房子都是竹樓。之所以用竹子,是因為竹子可以防酷熱和溼氣。

  如果你是陽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來遊玩,那麼你要小心啦,因為這是傣族在過新年——潑水節,所以稍不留神,就會成為“落湯雞”!到了潑水節,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著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來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你潑我,我潑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開,它象徵著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潑啊潑,到處是水的洗禮、水的祝福、水的歡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潑水節成了歡樂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潑水節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優美、雅緻、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靈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種姿態為基礎,在去與美的再創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兒女的審美旨趣。還有不少的舞者盡情的揮灑自己的即興之作,有的邊跳邊唱,有的甚至邊跳邊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連續跳上幾天似乎也不會累。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傣族雖然是少數民族,但他們的熱情、古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飾裝點著這片土地,裝點著傣族人民幸福美滿的生活。

民俗作文600字 篇8

  煮一壺陳皮茶,待香溢了滿屋,指間縈繞著濃濃的陳皮香。眺望遠方被青苔爬滿了身子的開平碉樓,還未嘆道歲月匆匆,只叫屋後聒噪聲勾了神,原是到了天后誕的日子,便是到了搶花炮的日子。首炮意為“發財炮”,二則為“添丁炮”,末的喚“如意炮”。有些鎮還留有天后廟,過去每逢天后神誕,都要演大戲和燒花炮,今僅剩後者了。只見各村參加者雙掌分別染成綠、紅諸色,好不熱鬧。

  若逢慶典,總有戲班子舞獅。家家戶戶便叫自家小孩上前去牽獅尾,追獅頭。老人說,古代有奇獸,專門破壞民間農作物,須得透過舞獅嚇跑它。那時恰逢除夕,是個良辰,後來便個個好日子都舞一次,象徵著吉祥哩!小孩若是摸到了獅頭,長大後便可能成為棟樑之才。

  茶盞再續,已是大年初二。小販叫喚著“好生鯉,大生鯉,金銀鯉……”待好一番焚香燒燭,還得攜著活生生的魚兒往驛前橋、募前橋的河邊埠頭,將其放生。其間趣味不大,孩子們也只跟著拱手,遂大人的願兒祈神,求個平平安安,乖乖巧巧即可,心裡眼裡盼的都是放了魚兒後的炒米、糖跟粉印餅。

  與這如出一轍的是二月二那天,有云“二月二,龍抬頭。”若是道放生鯉,孩子們還有個零嘴兒當盼頭,這天便是要死要活咯,因著老人道,這天得剪頭髮,將去年的不順利通通趕跑,大人剪了心想事成,小孩剪了乖巧懂事。女娃娃則不樂意,這天便哭著鬧著,倒也平添了幾分熱鬧。

  茶涼之時,卻已到了端午。老人家坐在河邊,洗滌著手中的粽葉,嘴碎念念盡是些神神鬼鬼,“地母娘娘,龍母娘娘,保佑……”不同於北方,南方的粽子常是鹹口的,輕咬一口已滿是鹹豬肉的香。再是端午糕,雖是為了祭祖用,卻終入了小孩的口,鬆鬆甜甜,唇齒留香。

  僑鄉新會,一個經得住品味的地方。還是那座廟,那條河,時代變了,人變了,可那些民俗仍在傳承吶!

民俗作文600字 篇9

  滿族,正是這56朵花中豔麗的一朵,滿族的服飾特別美。

  滿族婦女不纏腳,所有鞋子繡有漂亮的花飾,鞋底中央墊有10公分高的木質鞋跟。滿族婦女穿著這樣的鞋走起路來,可保持昂首挺胸的身勢和腰肢搖曳的步態。

  旗袍是滿族婦女的傳統服飾。她們喜歡穿長及腳面的旗袍,或外罩坎肩。旗袍的特點是立領、右大襟、緊腰身、下襬開叉。古旗袍有琵琶襟、斜襟、滾邊等。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後,經改進,腰身寬鬆,袖口寬大,長度適中,便於行走。已成為中國婦女較通行的服裝。三十年代初受西方短裙的影響,長度縮短,接近膝蓋,袖口縮小。三十年代中又加長,兩邊高衩。四十年代縮短,出現短袖或無袖旗袍。繼後,衣片前後分離,有肩縫和裝袖式旗袍裙等。

  滿族婦女的旗袍十分漂亮,男子的也不錯。

  滿族男子多穿馬蹄袖的袍褂,腰束衣帶,或穿長袍外罩對襟馬褂。馬褂是滿族男子騎馬時常穿的一種褂子。馬褂後來成為日常罩於袍子外面的服裝。高領對襟,四面開褉,長及腰部,袖子稍短,袍袖露出三、四寸,袍袖卷於褂袖上面,即是大、小袖。現在許多滿族人所穿的對襟小棉襖,就是從馬褂演變過來的。為了方便騎馬,在長袍外邊套一種身長至臍,四面開褉的短褂,以御風寒。

  滿族男子夏季常戴涼帽,冬季就戴皮製馬虎帽。他們的衣服喜歡用青、藍等色的棉、綢等各種質地的衣料製作,褲腿扎藍色腿帶,腳穿棉布靴,冬季穿皮製烏拉,頂上留辮子,剃去周圍的頭髮。

  滿族,是我國其中的一個少數民族,是一朵豔麗的花,它有與其他民族不同的風俗和特色。這些都需要我們慢慢地瞭解,慢慢地認識。

民俗作文600字 篇10

  湖南侗鄉的中秋之夜,流行著一種有趣的“偷月亮菜”風俗。

  相傳古時候,中秋晚上,月宮裡的仙女要降臨下界,她們把甘露灑遍人間。仙女的甘露是無私的,因此,人們這一夜可以共同享受灑有甘露的瓜果蔬菜。侗家給這種風俗,取名為“偷月亮菜”。

  中秋之夜,侗家姑娘打著花傘,選取自己心愛後生的園圃,去採摘瓜菜,而不會被人看成是“偷盜”。她們還要有意地高聲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原來,她們這是藉助月宮仙女傳遞紅線呢。如果能摘到一個並蒂的瓜果,這表示她們能有幸福的愛情。因此,成雙生長的豆角便成了她們採摘的物件。嫂子們這夜也同樣到別家園圃裡去“偷月亮菜”,不過,她們希望能採到一個最肥的瓜或一把活鮮青翠的毛豆,因為,這象徵著小孩的肥壯,毛頭的健康(毛豆的諧音,指小孩)。小夥子們也有“偷月亮菜”的習俗,因為他們也希望月宮仙女賜給他們幸福。不過,他們只能在野地裡煮了吃,不能帶回家去。“偷月亮菜”,使侗寨的中秋之夜,增添了無限歡樂和神奇異彩。

  苗族——跳 月

  每到中秋之夜,明亮亮的月光照遍了苗家山寨,苗族男男女女全家團聚後,都要到山林空地上,載歌載舞,舉行“跳月”活動。

  苗族的古老傳說,月亮是個忠誠憨厚、勤勞勇敢的青年。有個年輕美麗的水清姑娘,她拒絕了來自九十九州九十九個向她求婚的小夥子,深深愛上了月亮。最後,她還經歷了太陽製造的種種磨難,終於和月亮幸福地結合一起。

  苗族父老為對他們幸福愛情的懷念,世世代代都要在中秋之夜,沐浴著月亮的光輝,跳起苗家歌舞,並把這一風俗稱為“跳月”。青年男女在“跳月”中,相互尋找心上人,傾吐愛慕之情,表示要象水清和月亮一樣,心地純潔明亮,永結白頭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