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記憶> 實用的家鄉的記憶作文4篇

家鄉的記憶作文

實用的家鄉的記憶作文4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記憶作文4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1

  也許是時光,家鄉的記憶在我的腦子裡更深了。

  ——題記

  多少個日日夜夜,那個我日夜思念的地方,你還好嗎?

  家鄉,是一個處於祖國西南的一個鄉鎮,這裡的人們淳樸,善良,但也有過吵吵鬧鬧,構成了我記憶中那個永遠也無法忘卻的家鄉。

  遠離家鄉,距離讓我愈發的思念著它,如詩經中描述對心上人的思念一般。這週迴家,剛一進家門便發現桌上擺著一堆家鄉的特產,也許是我這不爭氣的嘴讓我把持不住自己吧,剝開家鄉的花生,一口便吞了進去,那淡淡的泥土香味充斥了我的口腔,蔓延至我的心靈,彷彿把我帶回了那熟悉而又陌生的一畝三分地。

  在這片充滿了我兒時回憶的土地上,我想起了那個曾經一鋤一鋤撐起家的爺爺,如今早已年邁的他,每天晚飯後總會到處走走,我曾經問他:爺爺,你沒事不在家帶著跑這來幹嘛?他撫著我的頭,嘆了口氣說:看著這片老土地,就想和它待著。我當時年幼,不明白是什麼意思,而今在外,愈發瞭解爺爺當時的心境了,這片老土地生了我們,養了我們,就想我們的父母一般,試問,那個遊子不思念自己的父母。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狗窩”,前人留下的的話果真是對的啊,那好都不如自家好,再好也沒了自己家鄉的那股子濃郁的鄉土味,思念便在心中滋生了。

  口中花生下肚,可餘味卻久久不曾散去,家鄉的氣息在腦海中紮下了根。

  時光讓愛笑的人哭了,讓他想起了記憶深處的故鄉!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2

  我的家鄉在馬良。那是我出生的地方,也是承載著我童年記憶的地方。

  家鄉的記憶裡,有一段自由的瘋玩的時光。在轉學到保康上三年級之前,我在馬良生活了七年。那是我最無憂無慮的記憶。一切都是自由的。大樹想長多高就長多高,想怎麼伸展枝條就怎麼伸展枝條,沒有人過問;蝴蝶想飛多遠就飛多遠;夜來香想開多少花就開多少花,若一朵花也得不開,也沒有人管它。

  而我,就更自由了。身邊沒有嚴格管教的大人,我時而在健身器材上盪鞦韆,時而從單元樓旁的斜坡上一遍又一遍奔跑而下,只為找尋刺激和趣味;我一會兒在單元樓前的松樹底下使勁向上跳,想要扯下一根松針,一會兒又出現在家旁邊的中學食堂裡饒有趣味地看大人忙活;當家附近出現一堆沙時,我會用一根細繩拉著我的小車去運沙、玩沙;當爸爸回馬良時,我會讓他騎著摩托車從斜坡上快速衝下,美其名曰“滑滑梯”,爸爸會帶我到學校大操場教我騎腳踏車,還會跑到家樓頂的地面上畫滿小魚,那時的我自由得像只風中鳥。

  家鄉的記憶裡,有一條彎彎的馬良河。小河從一座大橋的`橋洞中穿過,在大大小小藍灰色的石頭上流動著,河水清且淺,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磅礴氣勢,但有“水光瀲灩晴方好”的迷人景色。

  河水汩汩地流著,流淌出美妙的樂音。我在河水旁用小鏟子、小扒爪、小卡車把河邊的沙子從一個地方運到另一個地方。我把沙子堆放在一起,形成一個大沙堆,又找來幾根樹枝,把它們抽進沙裡。忙完這一切,我的臉上、我的身上都是沙土,像剛從沙地裡爬起來似的。我用手指在沙土上畫出歪歪扭扭的字和畫,並樂在其中,就像一隻快樂的土撥鼠。河水用粼粼的波光注視著我,激流回轉,泛起白色的水花,好像在為我鼓掌。

  午後的陽光並不刺眼,隨著水的旋律,它跳躍著,瀰漫著,旋轉著。一座橋,一條河,一片沙灘,一個我,一勺夕陽,足矣。

  家鄉的記憶裡,還有一個慈愛的奶奶。那時,我眼裡只有奶奶,全世界我最愛的人,就是奶奶。我還小,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的感情,就坐在奶奶的雙膝上,摟住奶奶的脖子,用臉使勁地蹭奶奶的臉,大聲地,一遍又一遍地用撒嬌的語調說:“奶奶,我愛你!”每逢這時,奶奶滿是皺紋的臉上就會漾起一個大大的笑容,寵溺地說:“好好好,我也愛你!”

  我現在吃飯很慢,小時候吃飯更慢,能從放學回家一直吃到太陽落山。但是,無論我吃飯的時間有多長,只要我哀求,奶奶都會極有耐心地坐在我旁邊等著我吃好,一直陪著我。她喜歡不停地給我夾菜,並改正一些我的壞習慣。當我閒得無聊用筷子乒乒乓乓敲著各個盤子時,她會板起臉,皺起眉頭,收起一直以來和藹的目光和笑容,嚴肅地說:“蘭希啊,有一句話聽過沒?‘筷子敲碗,餓得清喊’,你現在敲碗,將來就會餓得沒飯吃,知道嗎?”我被奶奶的話嚇住,就在她嚴厲的目光下乖乖收起我頑皮的習性。

  後來大了些,隱隱知道些什麼,當奶奶再一次用這種話嚇唬我的時候,我一臉無所謂地說:“哼,都是假的。你們大人淨會騙小孩,我才不信呢!”奶奶實在不擅長訓斥,有些沒轍了。這時,我一下子樓住奶奶的脖子,笑著說:“知道了!知道了!我以後儘量不用筷子敲碗不就行了?”奶奶繃著的臉終於露出了本來面目,無奈地笑著,眼裡全是我。“你這個小猴子,怎麼又開始了。”我們奶孫倆兒面對著窗外粉紅色的天空,鬧一鬧,笑一笑,屋裡迴盪著我們的笑聲。

  家鄉的記憶裡有數不清的美好和快樂!可惜我再也回不去了。那些頑皮的時光,清澈的河水,慈愛的奶奶以及童年時的我,都只能留在過去,留在家鄉的記憶裡。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3

  最末次見到老家也早已時隔三四年了。

  我的老家在一個依山傍水的小鎮裡,老家門前就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我小時候經常和同村的姐妹們一起捉魚摸蝦,打水仗,那裡留下了我們的歡聲笑語。

  老家的小溪前有一大片竹林。春天裡,我常常和夥伴們在這裡挖竹筍。夏天裡,我們常常會砍下一根竹子,切成幾段,然後在裡面塞上一把米,塞上一點肉,再放到火上燒熟,熟透後便成了美味的竹筒飯了。

  老家是一個充滿古典氣息的地方。老家的房屋是古老的徽式建築,白牆黛瓦,十分有特色。我有時喜歡彈奏古箏,悠揚的琴聲迴盪在小鎮裡,使得這個原本古典的鎮子變得更加有韻味。

  老家的屋旁有一個小巷。我喜歡在下著毛毛細雨時,撐著一把油紙傘,漫步在小巷青石板的路上,望著眼前的景象使我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但遠比《雨巷》裡所描繪的意境更加的美麗。

  有時在雨天裡,我也喜歡坐在窗前,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望著窗外的景色。雨天的小鎮煙霧繚繞,這給小鎮增添了一份神秘的色彩。遙望著遠處的群山,此時恍如一幅水墨畫,美麗而充滿著一絲神秘。

  老家的田野裡種滿了各種瓜果蔬菜。初春時節,田野裡的油菜花盛開了,金燦燦的,置身其中,好似站在一片金色的海洋之中。炎熱的夏季,田裡的西瓜成熟了。我便經常去摘西瓜,然後靠在樹蔭下,切開西瓜,品嚐著美味的果肉。秋天,稻子成熟了,我和爺爺奶奶一起去收稻子,當收割完的時候,我就會感到一種豐收的喜悅。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隨父母到城裡來上學了。但我仍時常回憶起在老家的時光,那白牆黛瓦,那幽靜的小巷,那清澈的小溪,那翠綠的竹林,那美麗的田野,那一群天真無邪的夥伴……

  老家在城市的喧囂聲中逝去了,但關於它的一切卻留在了我的記憶深處,永遠無法泯滅……

家鄉的記憶作文 篇4

  難怪古人會有“月是故鄉明”的感慨,或許我們以無法記起昔日家鄉那可愛的月亮。我的家鄉,讓我有著無數回憶的家鄉,我何時才能再次回到你的懷抱……

  一條鋪有石子的蜿蜒小路,近處是一片濃密的樹林,遠處是略遜於茫茫的——田地,更遠處有嫋嫋的炊煙,嬉戲的孩子,在那目力所及的地方是鋪天蓋地的綠色……我再次回憶著我那飽經風霜卻依然生機盎然的家鄉,那個給予我童年最大快樂,至今讓我念念不忘的家鄉。

  回憶家鄉——家鄉膠泥至今念而不忘。

  家鄉的孩子對快樂似乎從來不會感到不足,這是我最羨慕的。在城裡,什麼都不能給予我最大的快樂。而在家鄉,一塊膠泥,就是使我快樂的最好玩意兒!那時,我與小夥伴們拿著……哦,不,是拉著!拉著比我們高上好幾倍的鐵鍁(土話),屁顛屁顛地挖出正宗的膠泥,又屁顛屁顛地拉回去。騎在一塊大石頭上,大石頭是加工的,面十分平滑,要是石頭的主人嘟囔著來揍我們,我們就攜住膠泥一溜煙——跑了!我們有好多膠泥的玩法。可以把它們通通捏成窩頭狀,只不過底部要薄薄的,我常在底部吐上許多唾沫,然後也不嫌惡心地用大拇指照著底部滑一遍、再滑一遍……最後,夥伴們在紛紛亮出各自的寶貝,照著大石塊上猛地一摔,只聽“啪”的一聲!它的底部就炸開了,而且炸得聲音很響亮,窟窿很大!但有時……如果是沒有捏好或手型不對,那就吃大虧了——不但是最笨的,而且還要把自己的膠泥白白送給第一名……我幾乎每次都是啊!現在想起來,也沒什麼不好意思的。

  回憶家鄉——池塘柳樹可真令人緬想。

  在我的家鄉,有一個池塘,它的周圍是一棵棵翠**流的花草樹木。尤其是那一棵至今都讓我對它有幾分敬畏的大柳樹。那棵柳樹因靠牆而生,雖然高大萬分、生長旺盛,但顯得十分平淡,不引人注目。但我與小夥伴們卻從來沒有忘記過它,不光如此,我與小夥伴還在那裡鑑證過一份友誼呢。在一次與一個夥伴打架之後,再碰面了,就誰也不理誰。別那豆包不當乾糧!小孩的事也是大事!一星期後,我又回到老家,決定向我的夥伴道歉。那天,我正找不到夥伴們,突然看見夥伴們在池塘邊的大柳樹旁,我跑過去道歉,那個跟我“交戰”過的正要走,我連忙說:“對不起,我不該跟你爭糖吃!”“切,現在才說!晚了!”夥伴說完正要走,我又忙說:“要不,我只要爬上這棵柳樹,咱就和好”“也行!”可我根本不會爬樹,在樹下蹭來蹭去,雖嘲笑聲聲若巨雷,但我堅持向上爬,好不容易爬上了一丁點,雖並不高,但我與夥伴的友情卻加深了許許。每當想到這兒,我的心裡就恨不得馬上再見到那棵大柳樹——多麼讓人懷想的柳樹與往事啊!

  回憶家鄉——家鄉田野瓜果飄香。

  在家鄉,除了遊戲、膠泥、破玩具,能夠給我們這些小孩子快樂的就只有田野了。當玉米長的跟人一般高時,我與小夥伴們就要可是“超級捉迷藏”遊戲了!我們分好界,然後就在規定的區域內一半人藏,一半人找。但如果,有一些小笨蛋找不到我們了,或者是我們急了,我們就會一點一點地移,如果發現了有一家人種甘蔗或別的什麼好吃的東西,我們就偷上許許,你抱一大把,我抱一大把,偷偷溜回家來,盡情享受著我們眼中的美味佳餚。大約在秋分時節,收完玉米後要用機器把田地弄得十分的鬆軟。而這時,我與夥伴們就要開始遊戲了。我們排好隊,一個一個衝向鬆軟的土地,跳完後,再用樹枝做上標記,誰跳得遠,誰就是冠軍,或許你認為很無聊,但在當時,卻是使我們最最高興的遊戲。冬天,下雪了,小麥蓋上了厚厚的棉被,我與小夥伴們便會在銀裝素裹的田野裡,穿著厚厚的衣服,撿一根樹枝或棍子,玩打仗遊戲,誰摔倒了,也不會有多疼……

  再次回憶著童年時那個可愛的家鄉,仍要感慨“月是故鄉明”,我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回到你的懷抱,或許我能做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