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文庫>桂花> 【精品】桂花作文錦集六篇

桂花作文

【精品】桂花作文錦集六篇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桂花作文6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桂花作文 篇1

  世間上有內心五彩繽紛的人,相信她喜歡的東西也會是五彩繽紛的吧!我喜歡的東西雖算不上五彩繽紛,但它給我們的校園增添了幾絲生機。

  我的學校栽種了許多桂花樹。你一走進校園,便會看到它們穿著棕色衣服在濛濛細雨中打著黃色大傘,守護著我們的校園。人們常說:“八月丹桂滿枝黃”話說得一點兒沒錯,每每桂樹開花之時,校園裡總是瀰漫著濃郁的桂花香,樹下圍著一群一群的孩子,有的在樹下觀望著,有的撿起一點桂花,放在鼻子上輕輕嗅一嗅,然後歡鬧著跑開了

  桂花樹水桶一樣粗壯,樹皮像老人龜裂的手,粗糙但溫暖。桂花樹的根細細的,枝也很苗條,葉子綠油油的,閃著光。一陣清風吹過,整棵樹載歌載舞,還有“仙女散花”的一幕,孩子們又被吸引過來了,樹下又是歡鬧一片。

  如果你細看花蕊,會發現它的顏色是金燦燦的,小巧而玲瓏。它們大部分都有五片花瓣,有些像吸著奶嘴兒的嬰兒,有些像拿著摺扇遮著臉的女子,有些像騎在駿馬上的男子

  我喜歡這樣的桂花樹,在我的心中,它永遠都是特別的!

桂花作文 篇2

  花辭樹,留不住。這是自然界的定律。

  老屋旁有一棵桂花樹,秋天到來,便陸續地有淡黃色的小桂花從枝條上冒出來,帶來陣陣芬芳。在我小時候,奶奶經常領我到桂花樹旁,坐下,逗我說話,陪我玩。還記得奶奶常常問我:“桂花,香嗎?”而我總會笑著點頭:“香,很香。”

  最是人間留不住,朱顏辭鏡花辭樹,說得果然不假。

  十多年了,桂花樹上的桂花開了又落,我長大了;奶奶,變老了。現在的桂花還留在樹上散發著芬芳;而我的奶奶,臥病在床,生活的一切都要由家人料理。她,再也不能領著我到桂花樹旁了;她,已說不出“桂花,香嗎”這一句話來了,即使我能像往日一般回答,我想像往日一般回答。

  生命如同桂花一樣,開落有時,想要挽留,也挽留不住。硬要挽留,只會傷害自己,更會傷害到愛自己的人。奶奶病重後,我傷心痛哭過,後悔懊惱過,自責沒能在以前好好地陪伴她,對她更好些,讓她更開心些之後才發現,我真的很可悲,失去後才懂得珍惜,有何意義?影響自己不說,還讓全家人都為自己擔憂,特別是病重的奶奶,值得嗎?

  生與死的問題,每個人都必須要面對,無法逃避。面對這一問題,只知自責,沉淪悲痛,毫無意義,根本不值得。知道自己犯錯後,最重要的是學會彌補錯誤。儘自己所能,陪伴奶奶走這一段路程,在路上,多關心她,多和她說些貼心話,多讓她開心。

  生如桂花,我的奶奶就像那一樹的桂花,陪伴我長大。這麼多年來,奶奶對我的關心絲毫不減,即使其間我會不理解她,埋怨她,她也默默承受,只想讓我更好地成長,只想如桂花一樣,努力地散發出芳香,圍繞在她關心備至的人身上,不求理解,不求回報,只想默默地守護。

  生如桂花,我想活成桂花的模樣。一粒粒的淡黃,挺立在枝上;渺小的模樣,寒風中堅強;花落一方,枯敗猶香。為了珍愛自己的人,與自己珍愛的人,我要努力地開放,像奶奶一樣,用芬芳,關愛他們,守護他們,直至凋枯,走到盡頭的那一天。我想對奶奶說:“孫兒長大了,接下來的時光,您不會孤單。人生沒有地久天長,但您有我的陪伴。”

  生如桂花,愛如桂花。世界上最偉大的事物與最渺小的事物,有一個相同的名字,那就是,愛。

  願人們都能知道,每一縷桂花香氣,每份愛的回憶,都來之不易,都要好好珍惜。

  回校前,我折下了一小簇桂花,放到奶奶的床前。

  我問:“奶奶,桂花香嗎?”

  奶奶說不了話,眼睛卻出奇明亮地看著我,點了點頭。

  是啊,桂花很香,真的很香。

桂花作文 篇3

  秋風輕掃,院子裡桂花凋落,一顆顆嬌黃弱小的花粒殞身大地。我停下腳步,不知如何越過這些香消玉殞的.殘微身軀。落花,一種美麗逝去,讓人心生憐意。桂樹於秋風中成為棵棵花冢,站在一旁,靜默憫悼,感懷大自然寂寥婉約的哀悽。

  人的情緒容易受到季節更迭的影響。秋天了,葉黃、花落、枝枯、樹禿,令人傷感,於是我們便深深地悲秋。悲秋——出自《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兮送將歸!”現代漢語釋為:“教人悲傷啊秋天的氣氛,大地蕭瑟啊草木衰黃凋零。淒涼啊好像要出遠門,登山臨水送別傷情。”詩人宋玉於初秋時節“憫其師忠而放逐,故作《九辯》以哀其志”,此師即屈原。

  中國文化的悲秋章節仿似就此墨濃,而後悲秋的色彩浸染著各個朝代的文化,兩千多年來已然凝固於傳統文學血脈之中。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李清照:“滿地黃花堆積……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鄭振鐸《山中雜記?蟬與紡織娘》:“你的感觸將更深了,那也許就是所謂悲秋。”但凡秋至,總是勾起人的愁緒,或悲愁、哀愁、憂愁、閒愁,或鄉愁、旅愁、離愁、病愁,千種萬種愁,真可謂:怎麼一個愁字了得!古人感應天時竟把“愁”字造成“心上立秋”,於是秋成為了中國愁文化的集中營。這個季節,滿紙寫的多是悲風苦雨,讓善良的人兒淚眼盈盈。

  其實,秋不應是悲愁的。我無意唱反調,對“悲秋文化”亦無些微貶損之意。試作如下辨析,任君取捨吧。

  秋是收穫的季節。收穫應該是喜悅的,對吧!還記得小學時的一篇課文《秋天的田野》:“……那是一片稻穀的海洋,一個金色的世界。連綿的稻田彷彿是一床床連在一起的金黃色地毯。……農民伯伯揮舞著鐮刀,‘刷刷刷’地割下了豐收的喜悅,露出了甜蜜的笑臉。”多年過去,這篇課文描繪的場景一直不曾忘記,仍時常出現在我的夢中,讓我保持著對秋天深深的好感,以至期盼著筆耕的秋天自己也能手執筆鐮,“刷刷刷”地割下成熟的文字,裝滿一排排空白的紙頁。

  秋是團圓的季節。中國古代帝王有“春祭日、秋祭月”的禮制,到唐代就有了“八月十五中秋節”的官方規定。面對圓月,人們自然而然生出一份“月圓人團圓”的美好願景。每每明月當空,文人墨客便爭相競筆,大量詩詞湧現——“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在其數浩繁的詩詞中,我們不難品出團圓味兒來,如吃五味月餅,嚐出了思念的鹹、團聚的甜、久別的鮮、濃情的香、脫縛的酥。

  秋是美麗的季節。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時維九月,序屬三秋。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此詩句,每讀令人身心俱暢,拜嘆詩人驚天才華,也深深為秋光之美而情動。再賞香山紅葉、九寨清水、平湖秋月、大漠流金……桂花 、菊花、扶桑花、芙蓉花、串串紅、美人蕉、秋海棠……萬里河山於此季真真是江山如畫、風物閒美;再嘗大閘蟹、秋刀魚、鮭魚子、松茸菌……秋季的美食讓人盡享舌尖上的尊貴與顯赫,領略居於食物鏈頂端的榮耀。

  秋是幸福的季節。人生的幸福有很多種,化繁為簡單說結婚吧。秋季步入婚姻殿堂的人要多過其它季節(據網上的一份調查,57%的中國人選擇秋季結婚)。其中的道理很簡單:一是秋閒;二是秋富。國人對“人生大事”向來慎重,而婚姻事關“終身幸福”,此等大事必得有時間和金錢的充分準備,這樣一來秋季當是不貳之選。也不否認春夏冬結婚之人同樣會獲得幸福,只是從群體和數量上秋季結婚者更多,如此,秋季嫁娶對社會幸福指數的調節作用也就更大。

  一個收穫的、團圓的、美麗的、幸福的季節——秋季,當不應是悲愁的哩。如是思量,再一瞧,秋風輕掃,桂花滴落,一顆顆嬌黃弱小的花粒投身大地。我俯下腰身,以手輕攏,拂拾於懷,打算帶回屋去,仔細著釀出一壺香醇的桂花酒來。

桂花作文 篇4

  桂花,是我最喜歡的花,我們之前有個甜蜜的約會,有個八月中的約會。

  “桂花八月開”這裡的“八月”是農曆八月,也就是陽曆九月。當時正值中秋節,“賞桂”便成了我在中秋節之季必不可少的“功課”。桂花不張揚,花朵小而密,花香甜而濃,古代文人墨客並沒太多讚美它的詩、文。但它以濃而不膩的香吸引著廣大民眾,使它成為“街邊常客”。

  我對桂花的喜愛,當然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在那“街邊常客”的深綠色女漢子氣息下,有一顆甜蜜而浪漫、更是細膩的心。

  九月,桂花一樹樹地開。無論是單花細觀,還是群花細嗅,都精、都細,都能讓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在國慶節假之時,購買一箱桂花栗子糕,就是買到了秋的氣息。一口咬下去,香、糯、甜的味道在口中徘徊,彷彿咬到了秋的氣息。我,也愛吃它。“吃花”,在詩人眼裡是多麼地俗氣,但我寧可俗,就是愛吃桂花。

  桂花栗子糕是金黃色的,撒著幹桂花,包裹著香甜軟糯的栗子醬,讓人口水直流。栗子本身就生長在桂花叢中,這樣做成糕,更是香味四溢。桂花的香、栗子的糯也在這糕中,融化了,它們也“入鄉隨俗”了。

  我曾讀過一篇文章,名叫《故鄉的桂花雨》,也拉上了栗子,不過寫的是西湖藕粉。裡面寫了“桂花雨”,就是抱著樹幹使勁搖晃,桂花落滿地,朵朵新鮮、完整。如果雨打過,風吹過,那可就差大了,不光香味淡了很多,而且不新鮮,模樣嘛,就是現在所謂的“缺胳膊少腿”。我也試過,可紛紛揚揚落下的,不是金黃的桂花,而是無形的香氣,嗬!那香氣,真是美啊!人工無論如何也不能如此精細,香水是很刺鼻的,噴多了太嗆人,噴少了缺淡了。桂花則不同,多一點是個大美女,少一點是個小仙女,各有不同。

  桂花很香,有個保留方法:搞一些桂花,曬乾,放進一個小盆中,一年四季都有桂花香。

  桂花,是我最喜歡的花,我們之間有個甜蜜的約會,有個八月間的約會!

桂花作文 篇5

  已是黃昏了,校門一開,放學鈴清脆的聲音響了,不過幾分鐘,一年級二年級的孩童便如潮水般湧出來了。又幾分鐘,中年級的同學便也邊談笑風生邊踏出了這給予他們一天勞累也讓他們收穫知識的校園。再約10分鐘,高年級的鈴聲才姍姍到來。也就是這一個機會,讓我獨自能夠欣賞桂花。

  踏入林蔭小道,已經人煙稀少了,原本擁擠不堪的車道也看不見幾輛車了。趁著沒有嘈雜的說話聲與刺耳的車鳴聲,我揹著沉重的書包,蹲在桂花樹前,靜靜端詳。

  未見其形,先聞其味,離小道還有一段距離,一陣桂花香便像一隻小天使般飛來了。再走幾步,便望到桂花樹了。那一片,都是金的海洋,風掠過,就盪漾起一片金色的浪濤。

  走近一看,粗枝如一位慈祥的母親,用她有力的雙手緊緊托住一個個可愛的小精靈,只見這些小精靈有的已經長大了,正努力地散發著它醉人的香氣;有的還是睡在襁褓中的嬰兒,正蜷縮著身體;有的是剛長大牙牙學語的孩童,只發出一點微不足道的香氣······每當瑟瑟秋風刮過,這香味就被秋風捎著,送給那些奔波了一天的人們,那些忙碌了一天的人們。

  說曹操,曹操到。“旅遊”了全靖江的秋風老人,似乎不忍放下這一抹金黃,又“搭便車”回到了這裡。飽經風霜的秋風老人一經過,那蒼老的感覺就立刻帶給我們了不一樣。雖說還未到冬季,但秋風老人那雙佈滿老繭的、粗糙的大手撫摸我的臉頰,我還是感覺生疼。但桂花立即給予了我安慰,那一陣陣時而濃郁,時而淡雅的桂花香,鑽入我的鼻腔,沁入我的心脾,頓時使我的肚子像吃了饕餮盛宴般充實了。

  桂,既不像竹那樣有頑強的生命力,也不像玫瑰,濃烈而芬芳,更不像松,永不衰落。桂,一年只開放一次,那就是在秋季,這並不是它想讓人們珍惜它,把它像珍寶般捧在手心裡,它只是為了帶給人們芬芳的香氣,讓人們感到舒適、愜意,並能夠使疲憊不堪的人提神醒腦,振作精神。

  我愛桂之風華!

桂花作文 篇6

  十月長假,秋高氣爽,桂花飄香,我禁不住和小夥伴一起去採桂花。來到河邊,我們迫不及待地向桂樹跑去。只見一棵棵桂花樹的“腰桿”筆直筆直的,像一把把撐開的傘。傘中間的桂花花瓣四片白裡透黃,均勻地分開,中間還藏著兩粒小花蕊。遠看,這些桂花猶如一顆顆閃亮的小星星在向我們一邊眨眼一邊招手呢!

  我和小夥伴奮力地搖著樹枝,“沙沙沙”許多淡黃的桂花從樹上飄落下來,好似下了一場美麗的“桂花雨”。我們急忙開啟盒子,香香的桂花從樹上灑落到盒子裡,也灑落到我的頭上,小夥伴笑我成了“花仙子”。我小心地抖落頭上的桂花,一顆顆撿起放入盒中,沒多久,就吸引了許多顧客,顧客是誰呢?是那些和我們一樣崇拜桂花的小蟲子們,它們大概也想洗一洗這香噴噴的“桂花澡”。

  我們提高警惕,趕緊同心協力收滿盒中的桂花。此時已近傍晚,看著金燦燦的桂花與夕陽交相輝映,手捧滿盒的桂花,我們都愜意地笑了……